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著作物交发行者发行后,著作者不得将该著作物全部或一部另交第三者发行,如有上项事情发生,发行者一切损失,由著作者负担。
四、著作物之装帧印纸及定价等,由发行者全权办理,惟著作者得参加一部分之意见,以供发行者之参考。
五、著作者与发行者双方合意,以著作物售价之百分之拾伍,归诸著作者作为版税。倘遇售特价(照实价打七折以下之折扣,称为特价)时,特价期内售出各书之版税,亦照比例减折计算。每年逢四月底十月底结算一次,届时发行者当有版税结单及领款单:寄至著作者,由著作者盖章签字后,按期向发行者领取。
六、著作者在著作物未出售以前,不得预支版税。
七、著作物出版时,著作者于每册书后,可盖一著作者之印章,作为凭证。作者不盖印章者听便。
八、著作物初版再版之印数及再版与否,由发行者斟酌情形而决定之。
九、发行者为发行上之便利计得将著作物加以订正,其订正处之责任,由发行者负之。有特约者,不在此例。
十、著作物出版后,如有第三者对著作物版权有所争执时,一切责任,由著作者负之,发行者如因而有所损失,由著作者悉数赔偿。
十一、著作物出版时,由发行者赠十本予著作者,自后著作者购买著作物,以现款八折计算,照抽版税,惟不得挂账。
十二、著作者及发行者如欲将本章程增删,彼此协议后,另纸抄录,粘贴于本合同后,并加盖印章为凭。
抽取著作物版税合同
著作物名称: 山村一夜
抽版税成数:百分之拾伍
著作者姓名:叶紫 现在
永久通信处
保证者姓名: 现在
永久通信处
右著作物发行权自本召起归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所有,至于著作权仍归著作者。关于抽取版税之一切办法,悉照前列条件办理,空口无凭,立此为证。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著作者:
保证者:
发行者:
30年代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待遇
根据1935—1936年间《上海顾问》《上海向导》等史料中可得知——
30年代我国大学已有新闻科,但服务报馆的人,都以情面介绍采用专门人材,学识经验并重 ,还无流弊。现把上海各报馆书局的待遇,汇计如下:
报馆的最高职务为总理(或社长)。馆主自任者,月薪自定;雇佣者自200圆至400圆。
总主笔,总编辑,月薪自 150圆至300圆。
编辑主任,月薪自120圆至200圆。
电讯、要闻、地方、本埠,各编辑,月薪自60圆至100圆。
特派记者(驻重要都会、司发电通讯职),除交际费外,月薪在100圆左右;
外埠特约通讯员,以篇计的,2圆起至10圆止,
本埠自雇外勤记者,除车费外,月薪40圆至80圆。
普通访员兼任他报(如经济访员,公堂访员等),月薪自10圆至30圆,
副刊编辑,自40圆至80圆,编译约60圆。
校对和译电人约20圆左右。
其他附刊增刊 (如教育,文艺,经济,汽车,妇女,诸栏)或延专家主任,或由团体编辑,私人待遇30圆至40圆。团体义务居多。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二部分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5)
营业部长为商人性质,月薪自100圆至150圆(薪水之外有佣金可获。)
广告,发行,会计等,月薪20圆起17圆止。
跟上述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1912…1927年》第六章《报界之现状·第八节·用人》一文中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待遇在十几年间有明显提高。
又据陶希圣回忆:在本世纪最初的20年间,国内教育界多为留日学生把持,近代的新式教育,也多采取日本制。20年代以后,大批留学欧美的毕业生纷纷返国,逐渐控制了国内教育和出版界,甚至在社会上也存在着西洋一等、东洋二等、本国三等的偏见。
例如,以出版教科书而名躁一时、在当时教育界影响颇大我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即以学历定待遇。第一等是留学欧美的毕业生,月薪高达200…250圆,第二等是留学日本的毕业生,月薪可达120…150圆,而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月薪仅80圆。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这种等级观念,“留学生为社会地位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不能不植党以谋生活上之安全,遂致留派与留学西洋归国者相互排挤,”加重了文人相轻的习气。(参看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一文)
报刊稿酬
从30年代《上海生活》《上海顾问》及《上海向导》等资料中可得知——
上海是全国舆论中心,所以新闻事业,十分发达,虽然不能和欧美日本著名报纸刊销数百万份并驾齐驱,可是像《新闻报》以日销16万份自豪,已当得起国内的牛耳了!
报纸是新闻性质,因此文字方面的需要量,虽比其他的刊物来得宏大,可是容纳文艺作品的,只区区一角而已! 并且附刊只为余兴性质,报馆当局并不重视,聊备一格,文人也轻薄它为“报屁股”。
上海各大报附刊
现将20世纪30年代上海各大报附刊的名称、性质、主编(编辑人)姓名,取稿方针,以及稿酬标准,列表如下:
报馆附刊名称编辑人取稿方针 报酬办法
新闻报 新园林 严独鹤 国内外有趣纪述短小精干有泼辣性之文字 千字2圆至5圆
新闻报 茶话 严谔声 关于茶的种种文字和可供解颐的文字 千字1圆半至5圆
新闻报 本埠附刊 小记者 本埠的片段纪事欢迎儿童的天真作品 千字2圆至5圆
申报自由谈 黎烈文 海外印像和富有幽默性的短论和纯文艺作品 千字2 圆至5圆
申报春秋 周瘦鹃 讽刺小品和妇女儿童等文字千字2圆至5圆
申报本埠附刊 李公朴 幽默评论社会素描文艺时尚 千字2圆至5圆
申报 电影 凌鹤剧本翻译国内外银坛新记观影短评 千字2圆至5圆
时事新报 青光 黄天鹏 唯美文字清灵小品 千字1圆半至5圆
时事新报 新上海 本地风光的杂式文字幽默的小品 千字1圆半至5圆
时事新报 电影歌剧 刘豁公 电影与戏剧学故消息评论等文字 千字1圆半至5圆
时报 电影 邓树谷 国内外银坛消息明星生活最欢迎照片 千字2圆半至5圆
民报 民话 姚苏凤 辣性文字社会作品 千字2圆至5圆
晨报晨曦 徐则让 文艺创作社会生活素描 千字1圆至5圆
晨报每日电影 姚苏凤 硬性曲剧评译述著作千字2圆至5圆
晨报妇女与家庭 妇女家庭方面的讨论文字和有趣味记载千字2圆至5圆
晨报夜谈 汤增扬 仝上 千字2圆至5圆
大晚报 辣与檄揽 张若谷 辣性文字婉约小品 千字2圆至5圆
[注]现在读者对附刊兴趣提高,所以各报除上列每日固定的外,又轮流增出特刊,譬如新闻报的‘医药’‘无线电’,申报的‘业余’‘汽车’‘国货’‘经济’,时事新报的‘储蓄’‘卷烟保险’,晨报的‘科学世界’,‘时代文艺’等等。
《申报·自由谈》给鲁迅的优惠稿酬
《申报自由谈》当年给鲁迅的稿酬,是优惠的千字6圆。有《鲁迅日记》为证。查《鲁迅全集》,鲁迅在1933年1月,在《自由谈》上发表《逃的辩护》和《观斗》,都是千字文。再查《鲁迅日记》,鲁迅在1933年2月8日收到《自由谈》稿费12圆。《自由谈》是每月结算稿费的,下月初寄给作者。这年2月,鲁迅在《自由谈》发表千字文8篇,3月8日收稿费48圆。3月发表11篇,4月7日收66圆。6月发表7篇,7月6日收42圆。由此可算出《自由谈》给鲁迅的稿费标准。
不但《自由谈》给鲁迅千字6圆,当年《现代》杂志也是这样,或略低。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在1933年4月的《现代》上发表,全文5000字,付稿费30圆。鲁迅的《关于翻译》在9月的《现代》上发表,1100字,付稿费5圆。
1935、1936年,鲁迅的稿费大致仍在千字6圆左右。如1935年10月的月《文学》第5卷第4号上发表杂文《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和《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两篇,共2900字,得稿费17.50圆。又如1936年2月24日《申报》发表《记苏联版画展览会》,1550字,得稿费10圆。这都说明每千字仍是6圆。
鲁迅生前拿过千字10圆的优惠稿酬。鲁迅的《我的第一个师父》发表在《作家》第一期上,4300字,得稿费40圆。该刊第2期又发表《〈出关〉的“关”》,3000字,得稿费30圆。可见该刊主编孟十环对鲁迅的特别优惠。(引自倪墨炎《鲁迅的稿酬和当今的稿费》1996年。)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二部分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6)
新闻出版界具体收入记载
新闻报:1922年《新闻报》总编辑李浩然月薪为200银圆,聘徐沧水主持“经济新闻”版,月薪180银圆。当时的主任编辑记者月薪100银圆左右。老报人顾执中在他的回忆录《报人生涯》中说,他在1923年进入上海《时报》当记者,月薪80银圆。到1935年他在《新闻报》任采访科主任时,月薪为170银圆,年终还有双薪(也就是每年发给13个月的薪金)和分红。
申报:1927年《申报》总主笔陈景韩月薪600银圆,其他高级职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