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英九传-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参选口号是:“重建全民信心,再燃台湾希望”。
  但对于马英九此时参选,台湾媒体以及国民党内某些人,却表示了不解,他们将此当成是马英九向连战“逼宫”。因为江丙坤的大陆之行,连战的支持率直线上升,许多国民党要员一直都在努力劝说连战续任,而连战似乎也有些犹豫,一直不就此表态。马英九显然也考虑到他难以摆平同连战的关系,所以,在公开宣布参选的同时,他又盛赞连战在党主席任内的贡献,建议国民党修改党章,增列荣誉党主席一职。
  接下来的 4月底,连战的大陆之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得到两岸民众的一致赞扬,甚至在西方一些国家,也表示乐见两岸出现和平迹象。连战的支持率更进一步高涨。此时的台湾国民党内部,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即人们一直认为支持儿子的马鹤凌,突然宣布支持连战续任。
  5 月 30 日一大早,马鹤凌急急忙忙赶到国民党中央党部,打算拜访连战,劝说他继续担任党主席一职。不过,当时连战因事在外,未能回到党部,马鹤凌向办公室主任丁远超留话,请他转告连战:“国民党这些年好不容易在连战的领导下,全力改革,恢复党魂,远离黑金,现在的政党满意度已经是全台第一名。连战应继续领导国民党,整合泛蓝,一起打赢 2008 年的‘总统大选’。”他还表示,马英九没有党务经验,如果执意竞选,可能造成泛蓝分裂。他表示“我不支持马英九选党主席。”
  此事被媒体公开后,马英九立即受到“议员”的质询:“家人都不支持你,你还会继续参选吗?”马英九回答说:“我尊重父亲的意愿。”有议员立即问他:“你到外面去拉票、拜票,自己的父亲却不支持你,不觉得很奇怪吗?”马英九说:“这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任何人都有表达意见的自由。”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鹤凌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不支持儿子。上一次是差不多一个月前,马英九去“三军军官俱乐部”争取退休党工的选票,马鹤凌是退休党工之一,当时便坐在台下。马英九在台上拉票时,马鹤凌站起来,公开支持连战。马鹤凌的大女儿、马英九的大姐马以南像从前一样,得知弟弟又要竞选,便从美国返回,担任弟弟的助选工作。她当时便想劝阻父亲,不料父亲非常生气,当着许多退休党工的面,怒骂女儿“混蛋”,还说:“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由此可见,在连战继任或者是马英九竞选党主席这件事情上面,马鹤凌和儿女确实是站在不同的立场。
  国民党高层对连战的“劝进”达到了高潮。以副主席江丙坤为首的数十位中央委员联名要求连战续任主席,直到 2008 年“大选”。江丙坤说,王金平必须顾及“立法院”,马英九必须顾及台北市政,连战是“无业游民”一个,唯有他才能改善两岸发展,应该连任党主席担任历史重担,贯彻党务革新与改革。他说,国民党必须赢得 2008 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希望连战在此之后再交棒。
  随后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上,中央党部外面出现了大批支持连战的人群,他们高举标语牌,上面写着:“跪请战哥继续领导我们”,可谓情真意切。他们并非只是说说,十多位国民党大佬级人物,果然是跪成了一片,十分悲情。会场内劝进声更是不绝于耳,国民党中央委员、前台北“市长”黄大洲表示:“王院长、马市长,你们还要选的话,老实讲,民众不会了解那么多,在此时此刻对国民党伤害有多大!”他要求二人干脆别选了。
  但是,连战的初衷显然没有改变。中常会后,国民党发言人郑丽文转述连战的态度:他没有参选党主席的意愿。同时表示,对于党主席选举,党内意见分歧,他始料未及,他感到忧心。党主席选举是攸关国民党深化民主的里程碑,希望选举能顺利完成。
  6 月 1日,马英九、王金平两位参选人就参选政见进行了 30 分钟报告,随后限额 20 名中常委提问。连战勉励两人进行君子之争,间接表达“不参选”的态度。6 月 8日是登记参选的最后一天,连战没有领取登记表,用自己的行动表明自己“交棒”的立场。
  对于连战好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明确表态,媒体提出了一个极为特别的说法,他们认为,连战不表态,是希望马英九先提出退选。有一点是明确的,尽管大陆之行以后,连战的呼声很高,但如果马英九竞选,大量的支持票都会集中在马英九身上,连战若寻求续任,胜算的可能性不高。以连战的身份,自然不愿在同马英九的竞选中落败。
  这恐怕仅仅只是媒体的推论,而不是连战自己的想法。连战在国民党主席任内,成功地推动了两党交流,此事成为他一生中的绝唱,往后两岸关系的任何一次推进,都以此为基础,就他本人来说,不可能再做出比这件事更加辉煌的业绩。此时激流勇退,对于连战,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以连战的睿智,他选择不继续连任,对他自己要有利得多。至于对未来的国民党来说,由于内部困难重重,他本人似乎也难以突破这些困局,更何况,2008年,即使他参加竞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那时,若再一次失利,他便会成为国民党的罪人,与其那时后悔,不如现在便将机会交给年轻人。
  常青树和不倒翁王金平因为连战执意“交棒”,马英九和王金平,正式走到了竞选台上。
  王金平 1941 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县,比马英九大 9岁,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1969年被评为高雄县模范青年,1975年底当选“增额立法委员”,1993年出任“立法院副院长”,1999年至今任“立法院院长”。从李登辉时代过渡到陈水扁时代,王金平 34 岁时当选为“增额立法委员”,成为当时“立法院”最年轻的“立委”,之后他连选连任,创下“九连任”的记录,在“立法院”服务30年,在台湾政坛有“常青树、不倒翁”之称。
  王金平之所以能够在台湾政坛屹立数十年,经历重大风雨而不倒,一个极其关键因素,在于他跟对了一个人,此人是国民党籍的前高雄县县长林渊源。在高雄,国民党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实力派系,被台湾人称为“白派”,最初的领导人为陈新安,继任为林渊源。王金平大学毕业后,返乡协助经营家族企业,受到林渊源的赏识,从此走上政坛。
  1980年,王金平因为违反“票据法”被起诉,1986年 2月被判刑6 个月。这是王金平政治生涯中一次重大危机,国民党不肯再提名他为“立委”候选人,他只好以个人身份参选。结果,凭着他个人的声望,以及背后林渊源强有力的支持,获得连任。据他自己说,每当他参加竞选时,林渊源都是他的助选班底掌舵人和最积极的支持者,老县长没日没夜地四处奔波,替他拉票,比他自己参选还紧张。
  不过,李登辉搞垮了国民党,宋楚瑜从国民党分离出去,“白派”也出现了分裂,一部分人加入了亲民党,使得王金平的支持力量有所削弱。
  就王金平个人形象来看,他显得非常“公平”,不偏不倚,李登辉时代,他和李登辉的关系处理得很好,直到今天为止,李登辉也不曾公开反对过他。国民党分裂而李登辉被清除之后,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李登辉看中了王金平在国民党内的影响以及在“白派”中的实际掌门人地位,一度和他过从甚密,为了拉他加入泛绿阵营,做过不少工作。
  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为了打击国民党,也为了搞好同“立法院”的关系,在王金平身上也下过不少功夫。王金平和陈水扁“政府”的关系也因此“相安无事”,此事引来泛蓝阵营的较大不满,认为王金平惯于走中间路线,是典型的“脚踏两只船”。一时间,王金平的立场受到了泛蓝阵营的广泛质疑。为了消除这种影响,王金平不得不公开宣布,他是忠贞的国民党员,对国民党忠心耿耿,没有人比他更爱国民党。
  马英九参选阻力显然是连战身边幕僚与党务主管,及王金平对马英九的观感。纵然连战已经表明不续任的意愿,但以连在党内影响力而言,不容马英九轻忽。如果马英九有连战支持旋即取得参选的正当性,自可堵对手的悠悠之口;反之,连战反对马英九参选,马英九能否知难而退,顿成问题。如同马英九参选 1998年台北“市长”一役,陷于“诚信”困局一般,除非长官出面解套,否则以马英九性格而言,“退选”连马英九都不会原谅自己,遑论接大位!
  马英九惟一对手的王金平拥有实力相当可观,可以说是本土派的龙头老大。王金平在党内人缘之好,与马英九呈现强烈对比。王的从政性格与马英九不同,王出身地方型政治人物,于政坛广结善缘很少树敌,他的特色是常为朋友所累,但仍为朋友排除问题。王在党内人缘之好,与马英九呈现强烈对比。马英九具有“不沾锅”的洁癖,而王深具“老油条”性格。马英九两度当选台北“市长”,都不释出人事权力给国民党高层人士,或指派高层人士亲信进驻市府成为马英九团队与高层沟通桥梁。相对于王金平却不如此,他会适时释出资源给予落难朋友。也许是两人性格的差异,注定马英九、王金平的对垒,是场惨烈的竞逐,不论谁胜出,面对沉疴难起的国民党,马英九、王金平都必须肩负该党再造重任。
  有人说马英九、王金平都是谦谦君子,对职位都很少主动出击,惟独这次党主席之争二人却一反常态地主动跳出来争取,其意为何?确切地说,均与 2008年“总统”大位之争有关。此因王金平、马英九二人均面临仕途发展瓶颈,马英九于 2006 年台北“市长”任满,在民进党执政状况下,马英九将丧失政治舞台。而王金平于 2008 年“立法院长”任满,长达三十年的民代生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