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英九传-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恳求马英九,结果遭到马英九的拒绝,直到马英九的长官出面说,“难道要全党同志跪求你,你才要下海参选吗?”
  由于“跪求”效果,马英九勉为其难地接受参选。接着马英九还提出一个条件说,基于辞官回校园不参政的考虑,他要求国民党为他“诚信”原则解套,导致单纯的参选之举连忙二三个月才解决。若非台北“市长”一役马英九获胜选,马英九的政治生涯很有可能就此终结。
  从这则真实事例不难发现,马英九对官位的汲求显然是被动的,不会主动争取。再者如马英九位居国民党副秘书长,内阁改组降格以求地出任研考会主委;再由研考会主委降调陆委会副主委,由正转副,与副秘书长层级相比更是连降三级,换了别人已经是干不下去,马英九居然能够忍受降调屈辱甘之如饴地接受长官派任,看得出马英九不是热衷权势之人。
  也正因马英九的从政性格是接受、不拒绝,所以当马英九主动出击表态参选国民党党主席之位时,震撼了国民党。国民党内部臆测马英九参选意图有四:一、拥马英九派人士认为,马英九基于使命感有意藉参选改造国民党,以延续国民党命脉。何况国民党自失去执政优势沦为在野党之后,国民党有求于马英九,远超过马英九有求于国民党,在时异势转情势下,马英九为反哺国民党的栽培,径行宣布参选的用意除使命感外想不出其它理由。
  二、拥连派人士认为,在连战未宣布未来动向时,马英九依据党章规定参选,表面上是每位党员的权利,实质上却是形同逼宫,要连战表态。诚然马英九宣布参选前曾与连有所沟通,但不表示连战同意或支持马英九参选,毕竟连战还要顾及在野党派整合情绪及国民党大佬的意见,连希望留下整合资产供下一任党主席运作。然而在马英九宣布参选后,打乱连战先前规划,此举令连对马英九的参选动作表示不解。
  三、反马英九派人士认为,在连战去留问题未浮出台面之前,马英九提前宣布参选,无疑是在抢占制高点,兼以马英九透露与连战之间对于参选有过沟通,暗示连战不反对马英九的参选,无形中造成外界印象是连战为马英九背书,使其对手于猝不及防的状况下,无从查证连战、马英九之间的关系,以此逼令对手放弃与马英九竞逐。换句话说,马英九提前宣布参选的高招,必经高人指点,目的是逼退马英九的对手王金平。因为马英九清楚地知道,通过党员直选党主席,马英九比王占尽优势,此因国民党党员结构,外来与本土人口各居一半;而外来一向是动员投票率高于本土,在双方互比动员情势下,马英九既有连战的默许,又有动员优势,自然会击退对手,成为在野党派的共主。
  四、元老派人士认为,正当连战在整合在野党派歧见之际,马英九的做法似乎不厚道。此因以连战的宽容胸襟可以有效整合在野党派以制衡民进党与陈水扁。再者连宋之间的既有协商,连战意由宋楚瑜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待连战退休将党机器由宋楚瑜接掌。这是连战的现在进行式,孰料因马英九宣布参选及宋楚瑜要选择走自己的路,使连战的规划无形中遭到破局。故而元老派人士之所以发起挽留连战行动,乃是希望连战能为泛蓝整合留下历史定位。至于宋楚瑜、马英九之间关系,元老派人士则认为,二人瑜亮情结甚深、同构型过高,若马英九选上国民党党主席,泛蓝不要说合并,可能连合作都有问题,彼此交往绝不会如同连战时代那么密切;是以马英九未来要“光复”国民党执政优势,将有实质的困难。
  有关 2005 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存在几个方面的悬念,一是连战是否续任的问题。如果连战有意续任,那么,国民党内的一些重量级人物,或许会乐见其成,尤其是对于泛蓝阵营的整合,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宋楚瑜大概不会放弃亲民党主席一职,若是连战续任国民党主席,2008年连宋再一次搭档,便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换了别人,宋楚瑜是否甘于担当竞选副手?这个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一旦连战宣布有意续任,国民党的选票投给连战的可能性,比其它人大得多。
  不过,连战似乎已经有了退意,他曾有意无意地表示过,他将放弃连任。如此一来,国民党内,便有了两个最可能接任党主席职务的人,一个是马英九,一个是“立法院长”王金平。甚至早已经有说法,2005年国民党党魁之争,便是王马之争。
  对于马英九宣布“愿意一试”,王金平的反应相对谨慎,他表示:“我的动向很清楚,就是全力支持连主席续任。”听到此语,记者立即问王金平,连战此前已经表态说将不再续任。王金平说:“我会请他仔细考虑一下,当前党的需要,他如果决定续任,我会支持他。”
  但是,连战一再表示,自己不准备续任。在此情况下,3 月 17 日,王金平正式向外公开,自己将参选国民党主席,并且强调,他和马英九之间,只有王马合作,没有王马之争。
  就在此时,连战推动了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惊世之举:国共第三次握手。
  连战的“和平之旅”
  自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以来,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极其微妙的时期,尤其是陈水扁上台之后,将“台独”牌当成他稳定其统治地位并且击败国民党的手段,一再挑衅底线,制造两岸紧张局势。而连战却一直在寻求突破困局的办法,在 2005 年到来之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迈出关键性一步。在这件事上,中国共产党表示了极大的诚意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3 月底,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虽说江丙坤的访问被国民党称为“破冰之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连战的“试探之旅”。但是,连战也非常犹豫,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一步一旦迈出,他可能被以民进党为首的所谓“湖北省籍”人士列为“罪人”。
  早在 2003 年 3月 31 日,连战曾宣布如当选“总统”将前往中国大陆进行和平之旅,陈水扁对此恶毒攻击:“大陆强调‘一国两制’,认为台湾不应该有名字,不承认‘中华民国’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从不承认‘中华民国总统’,也不认为有‘中华民国总统’的存在。所谓以‘总统’当选人身份到大陆和平之旅,事实上就是‘投降之旅’。这种人如果当选就等于否认‘我们的国家’、否定‘中华民国总统’”。在后来的一次接受访问时,连战表示,这种后果,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同时他也觉得,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与其将此留给别人,不如自己来做。
  2005年 4月 26 日,连战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 60 人搭乘东方航空公司客机顺利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开始了中国国民党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大陆“和平之旅”,访问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四个城市。“这是历史性的第一步!”17时 05 分,连战在禄口机场停机坪发表演讲。连战说,台北和南京距离可以说不是很远,但距离他上次到南京来“整整间隔了 60 多年”,“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现场快门声响成一片,密密麻麻的摄像机、录音机记录着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面对数百名中外记者的采访,连战表示:如何能够营造两岸互惠互利、和平双赢的未来,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国民党访问团这次到大陆访问,愿意为这样一个目标尽绵薄之力,也希望各界人士、相关团体大家能同心协力,一起奋斗,一起努力。
  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 4月 26 日至 5月 3日到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连战一行乘坐的是东方航空公司 MU502航班到达南京的,这是国民党主要领导人近 56 年来第一次返回大陆。连战夫人方瑀,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林澄枝、江丙坤,秘书长林丰正以及七十名随行人员和逾百名台湾媒体记者随同连战到达。
  4 月 29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连战,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胡连会”,就两岸和平发展进行“建设性对话”。这是 60 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对话,是继 1945 年 8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之后的历史性握手,对台海和平稳定与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握手这件事,不仅仅在两党历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大事,而且在中华民族史上,也是一次划时代的大事。推动这一民族大计的连战,在国民党内以及台湾岛内,一时成为英雄。在这种大背景下,国民党内希望连战续任党主席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有分析人士认为,连战此前之所以一直表示不再续任,关键在于他想完成一件大事,且心中对于此事的后果没底,所以,早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的准备。这就是他此前一再宣布不再续任的原因。他考虑,一旦国民党需要为大陆之旅付出代价的话,那么,他便独自承担一切。令他没料到的是,此事不仅没有损害国民党的利益,反而为国民党增添了光彩。此时,那么多人劝连战续任,连战似乎也犹豫起来,因此一直不曾表态。
  4 月 3日,就在连战准备大陆之行时,马英九正式宣布参选。为此,他特别召开说明会,并且发表竞选演说。他说,自己参选的目的是要“加速国民党的改革”,“带领国民党赢回政权,重新执政”,对于未来两岸关系,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即主张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发展两岸关系。
  他的参选口号是:“重建全民信心,再燃台湾希望”。
  但对于马英九此时参选,台湾媒体以及国民党内某些人,却表示了不解,他们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