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英九传-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丧失政治舞台。而王金平于 2008 年“立法院长”任满,长达三十年的民代生涯也将画上休止符,因此为登上更宽广的舞台,王金平必须更上层楼。
  在此情势下,王金平、马英九的当仁不让,各自都有不同的盘算。再者 2008年“总统”大选转瞬即到,谁控制党机器,即有“提名”主导权,为登舞台与掌握主导权,纵然国民党被形容是“破落户”,但争谁当家也决定王金平、马英九之间的政治命运。是以王金平、马英九之争既是国民党的宿途,也回避不了同门兄弟阋墙之斗,争一时也要争千秋,乃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这也难怪连战一再暗示,希望王金平、马英九相争不要引发决裂危机,要争就要争得不难看。连战的语重心长,王金平、马英九能否听进去,外界不得而知。
  7 月 4日,郝柏村、许历农等 27 位国民党将领,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出席台“中央军事院校”庆祝抗战胜利 60 周年活动时,力挺台北“市长”马英九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郝柏村在会上致词时力挺马英九,他称马英九是“最关心、最了解党工的人”。郝柏村并称,马英九让他体认到,无论 2008 年“大选”“拿不拿得回来”,一个“新生、健全的国民党比总统还重要”,因此马英九必须当选国民党主席;但他也相信,马英九若当选党主席,不仅可协助国民党赢回2008年执政权,更“可让国民党未来长期、健康地执政下去”。这批将领的表态,无疑更增加了马英九的胜算。
  马英九与王金平的对决王金平、马英九相争既成定局,就民调数字显示,马英九赢面似略胜一筹。马英九之所以较王金平略占优势,主要有下列几项指标:一、马英九表示若担任党主席,他希望从法律角度解决党产问题。由于国民党党产过于庞大,许多党产来自于“国家”,故而每逢“选举”,对手均会以此作文章,抨击国民党是“黑金”政权,令国民党百口莫辩。为解决国民党的包袱,马英九已在构思处理相关的党产问题,希望一劳永逸地摆脱党产束缚。马英九的构思比较于王金平,王金平在“立法院”曾多次阻挡“党产条例”的付委,因为王金平认定党产是则历史问题,不能一刀切;至少要“七三开”,不能因对手的抹黑,国民党就把党产视为包袱,要解决问题可以,民进党政府不能用追溯既往抄家灭族的方式,逼迫国民党还产于民。
  二、在两岸政策上,马英九认为两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也不是国共问题。双方应透过民间互动交流,经贸往来,循序渐进地发展,当两岸差距拉近,歧见自然减少,彼此就能逐渐建立共识,以此化解纷争。而王金平则认为统一、独立、加入美国第 51 州都是台湾人民的选项,惟有人民才能主导两岸未来发展。比较马英九、王金平观点,马英九出身行政官僚系统,王金平是民意代表,因从政路途不同,双方思维及论点当然有极大的差异,也不能等同模拟。
  三、在“国防外交”取向上,马英九是第一位对南海、东海开发问题提出远景的学者,表面上南海与东海争端是法律解释问题,然而南海与东海交汇处在台湾,马英九认为这两大海域均与台海周边环境息息相关,故而台湾应构思其所处的战略位置,以此确定台湾于区域安全所扮演的角色。马英九喜以战略角度看台湾,如马英九论及“美中台三边关系”发展时强调,美中改善关系并不必然对台湾一定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台湾如何运用本身实力,强化美中关系互动,进而使美中都能认同台湾于区域间扮演的角色。相对的王金平在“国防外交”问题上很少表达个人看法,似为美中不足之处。
  四、在青年政策取向上,马英九喜欢阅读青少年读物,也常与青少年聚会,希望政治人物多关怀青少年的学习,这可能与马英九求学历程有关。而老于世故的王金平,经常周旋于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很少与青少年朋友之间来往,所以青少年对马英九认同度高绝非偶然。
  马英九和王金平的对决,显然是各有优势,可谓势均力敌。
  马英九拥有台湾北部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王金平在台湾南部的地位却不可动摇。就国民党内部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王金平,也正是看中了他在南部的影响力以及本土化的身份。南台湾一直都是泛绿阵营的“大票仓”,泛蓝阵营在南部能够获得的支持相对要弱得多。如果王金平当上国民党主席,在 2008年的大选中,他不仅能够获得北台湾国民党的票源,也可以在南台湾获得相当的支持,胜算非常之大,这也是国民党内部选战策略的一部分。
  但是,这些年来一直受到陈水扁族群政策欺压的外省族群,对于王金平的中间路线,显然心有所忌,他们或许担心王金平同李登辉以及陈水扁的关系,会给国民党带来另一次灾难吧,尤其是担心国民党内出现第二个李登辉。说实在话,目前的国民党,确实已经承受不了第二个李登辉的打击了,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况,便有亡党之险。这一忧虑,使得王金平失去了不少的票源。
  另一方面,所有的国民党人都知道,2008年对于国民党来说,是极其关键一年,如果这一年再不能获胜,国民党未来向何处去,就是一个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民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台湾 TVBS 的历次民意调查中,马英九的民众支持率,一直都位列第一。这个调查并不仅仅是某一个阵营内的调查,而是将台湾政坛所有政治人物合在一起所进行的调查。在台湾十大政治人物当中,马英九的满意度是 60%,“行政院长”谢长廷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名列第二和第三,王金平排在第四。连战大陆行之后,民众满意度暴升 15 个百分点。换一个人,如果以这样的点数,肯定冲到第一去了,可实际上,他的排名仅仅升到了第五,排在王金平之后,这大概也是连战下定决心“交棒”的原因之一。陈水扁和宋楚瑜,分别排在第八和第九。
  TVBS还进行了另外一些民意调查,比如他们分别以 2008 年大选为背景进行调查,假设国民党的候选人为马英九,民进党的候选人分别为谢长廷和苏贞昌,结果,无论哪一个担当民进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的支持率均高出 10 个以上的百分点。同样,这项调查中,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换成王金平,结果却是王金平落后两人至少 8个百分点。
  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内的选票会投给谁,便非常明确了。
  连战曾希望这是一场“君子之争”,马英九和王金平两人,也都曾公开表态,这一定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在实际竞选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甚至在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抹黑马英九的传单。这事很难说是王金平授意干的,但至少也是那些支持王金平的人干的。这很难说不是台湾地区的选举庸俗化的影响,人们担心选举之后国民党会再一次分裂,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2005年 7月 16 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台北“市长”马英九 15 日晚在台北松山烟厂举办“国民党。骉起来——选对人。2008才会赢”造势晚会,不仅马英九四位姐妹上台支持,这场选战中不曾露面助选的马英九夫人周美青也现身相挺,与马英九相拥,激起现场高潮。
  马英九大姐马以南上台时,以亲情攻势告诉现场民众,国民党前两次“大选”败选都是因为改革不够,没有给民众清新形象,马英九是最能给大家年轻、廉洁形象,让大家有希望的政治人物,他二月宣布参选至今,遭遇风风雨雨,但马英九没有放弃,以坚忍的能量、魄力、改革国民党决心,坚持到底,希望党员踊跃投票、催票,支持马英九。
  在民众热烈欢呼声中进场的马英九,上台后与相挺的民意代表一起举起诚恳、清新、改革力、年轻、正直、活力、清廉九项竞选诉求。马英九说,国民党若仅有理想与改革勇气,无法取回执政权,不仅没有未来,连生存都会受威胁,且将逐渐泡沫化、远离人民、走入历史,为了国民党的生存、发展,希望持续、扩大、坚持改革,协助国民党赢回二○○八年执政。马英九引用孙中山先生“须唤起民众与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名言,表示国民党要有未来,就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扩大参与,给年轻人发挥机会,吸引年轻人加入国民党,争取年轻人、中间选民支持。
  马英九说,这次选举是国民党建党一百一十年以来,第一次有竞争的党主席选举,我们绝对有信心让这次党内选举圆满完成,让全体国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国民党。今天大家来这里,相信不只是为了支持马英九参选,而是为了支持一个理想——一个改革国民党、让国民党重新执政的理想。所以,藉这个机会,我想向大家说明我为何参选?以及如何与大家一起努力,改革国民党,让国民党浴火重生,带给人民新希望。
  他说他是为加速国民党改革、重燃人民希望而参选的。他指出:民进党执政近五年来,以口号治国,将台湾带向一条错误、危险的道路。在这些日子,我们没有感受到快乐和希望,我们看到的是执政者的傲慢、民粹的泛滥,社会的对立和经济的萧条。他强调指出,二千年“总统”大选,许多支持阿扁的选民事后失望,认为看错了民进党,但也有不少选民对国民党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愤慨。五年来,国民党已推动不少重大的改革,但不可讳言,面对人民愈来愈高的的期盼,国民党改革的步伐还必须更大、更快。今天国民党面临的不仅是形象的问题,同时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果能够痛定思痛、以具体行动扫除发展障碍、建立良好的形象,国民党一定可以凝聚民气,迈向执政之路。
  马英九表示,希望这次选举不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