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问题反过来了,从关中、凉州攻打汉中,要不要走这条路呢?

    提出走这条路的是法正,他的理由是“吾军多,陈仓、子午谷等要地,必有曹军屯重兵,且陈仓等险道,不宜行大军,可使精锐往之,而遣大军行陇南。”

    陈仓道、子午谷、褒斜道等传统要道曹军肯定有了防守,而且这几条道路,不但道路狭窄险阻难行,粮草辎重的运送更是无比困难。这几个地方,曹军只要在谷口死守,就可以把汉军堵死在谷中。

    既然这样,不如就分兵,反正现在自己手里的兵力那是充足得很,那就这几条路都走,万一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打通了其中一条道路呢。

    陈仓等道路,兵宜精不宜多。所以派精锐将士去攻打就行了。其余的民夫啊,辎重啊,辅兵啊,就全部走陇南好了。这里道路总归是要比秦岭山中的深涧壑谷要好走一点。

    但法正的理由,却遭到了诸葛亮的反对。诸葛亮这会已经二十六岁了,当了好几年地方官,已经磨练出来了,历年政绩考评都是上上。这次南征,刘备把诸葛亮、陆议、庞统、徐庶、法正、黄叙、傅干等人全部扔到了军中,哪怕是打个酱油,也得让他们感受下军阵,见识下战争。因为,也是时候该培养后备人材了。

    他和荀彧都四十多了,未来终究是要交给年轻人的。这么好的机会,不让他们感受下,天下一统之后,想要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

    诸葛亮的理由也很简单“以曹操之才略,岂不知有陇南道乎?若我军不来,其在蜀中蓄养势力,必自陇南出,而图关中。是故陇南必有防备。”

    诸葛亮就把自己代入了曹操的思维中,觉得我要是蜀地的割据者,我要想反攻关中,该怎么做?

    也正因为是秦岭诸道的难行,所以诸葛亮觉得曹操或者是自己要是想反攻关中的话,必然也会选择陇南道出兵,然后顺渭水而下,攻略关中。而不是走秦岭诸道。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他就拒绝了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议。

    我们翻开地图,就会惊人的发现,子午谷其实就是21世纪的210国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在南边有一段是重叠的,然后分叉,一条往陈仓,在后世就是316国道到宝鸡的省道;一条往郿县,就是316国道到太白,再到眉县的省道。

    这会地形图就挂在墙壁上,供将军和谋士们参考。法正和诸葛亮说的,各有各的理。至于如何决定,就得看诸位将军了。

    张绣、吕布、赵云等将,都是北方人,习惯了在平原之上,集中优势骑兵来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冲击战。对于这样道路艰险的行军,经验少之又少,也就当年赵云从并州攻打河东,翻越过太行天险,而这一段经历,对赵云来说,其实也不是很愉快。那狭窄的道路,山顶的堡垒,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又要进行这样的行军,而且这道路的艰险,不下于太行诸陉,赵云的心里,那是沉甸甸的。

    好在西边的军队中,除了法正外,还有张任、黄权、张松,吴懿等益州老人,这些人,不是益州土著,就是刘焉的老臣。当年曹操兵进成、都。刘璋请降。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潜逃往关中,投奔了赵云。现在战事又起,他们自然又得到了启用。

    。

第七百六十五章() 
最快更新汉皇刘备最新章节。

    此时张松也在幕中,见诸人们议论纷纷,僵持不下。不由暗道,我立功的时候到了。于是便站了出来,向赵云一礼,道:“将军,吾有一策,可入汉中。”

    张松长得其貌不扬,虽然刘备一再要求不要以貌取人,免得失之子羽。但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习惯,还是避免不了。哪怕到了千百年之后的新社会,大家不也高呼着颜值即正义吗?所以张松在曹操打进益州的时候,跑路到了关中,但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这次也是因为要攻打汉中,赵云组建幕府,想起张松这个益州土著来,这才把他给放了进来。

    赵云听得张松之言,不由心中一动,暗道此人说不定还真有办法,姑且听之。于是便笑道:“子乔有何良策以教我,还请快快道来。”

    这时,大家的眼光也都转到了张松身上去了。张松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汉朝重臣注视,心中略有些小兴奋。于是便轻咳一声,道:“吾知秦岭入汉中还有一条路,往日里却是樵夫、猎者、采药人所行。平日里人迹罕至,曹操必定不知。将军若虚张旗鼓于要道,暗遣精兵走此道,汉中翻掌可定也。”

    赵云闻言大喜。他知道主公刘备的意思,他也不认为自己会一帆风顺的打进成、都去。刘备派他来攻略益州,无非是想让他在这里保持对益州方面强大的军事压力,然后好让曹操没有精力去救援孙策。只要刘备那里进展顺利,攻下江东之后,自然会调转头来对付益州的曹操。

    但要让曹操无法分神,那就得必须攻入汉中。不然有秦岭天险,曹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汉中之战,不但要胜,而且还要快。不能拖得太久而与汉中曹军形成对峙之势。这样的话,战略目标就达不成了。

    现在张松说在陈仓道、子午道等路径之外,还有一条无人发现的新路线,这让赵云如何不欣喜若狂。只要这事是真的,那么汉中之战就稳妥了。

    张松说的那条路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傥骆道。直到21世纪,西安飞汉中的飞机,就是沿这条路线飞的。这条道路,最早见于史载的还是历史上的曹魏正始五年(西元244年),曹爽率军攻蜀,自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自骆谷入。在此之前,并未见于历史。考虑到历史上汉武帝重修褒斜栈道,王莽重修子午栈道的记录来看,傥骆道的被发现,起码是可以肯定在西汉之后的。这里就把发现者扣在张松头上好了。

    当然,也不是张松说什么,赵云就信什么。如此大事,自然是要慎之又慎。于是汉军的精锐斥候们就出动了。他们负责去堪探路线,为赵云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提供参考。

    此时,正在长安的管亥闻信,便也赶了来,对赵云道:“子龙,此事重大,我欲亲往之。”管亥之前被曹操麾下的死士弄了个灰头土脸,心中怒气冲天,后来反击之时,又搞得怨声载道,清洗计划只好半途而废。胸中的怒火还没来得及发泄就被刘备一桶冷水扑灭了。

    管亥也知道自己误了主公的大事,他不胜惶恐。管亥认为自己不过是江湖一草莽,幸亏当年起事时对郑玄恭敬有礼不曾加害,因此而得刘备的起用,被引为腹心。结果自己行事任性,做出一点成绩之后便飘飘然不把敌人放在眼里。这次果然就吃了个血亏。上次被刘备训了一顿,他也知道这个位置不太适合他了。但在换人之前,他必须将功补过。用事实来说明,自己还是有用的。不然带着污点退下去,他心中难安。

    赵云听了,顿时就知道管亥是什么意思。只是管亥是刘备身边比他资格还老的老臣,而且张松说的这条路线,谁知道会是怎么个情况。他哪里敢让管亥去冒险。万一这条路,已经被曹军发现了呢?万一这条路,有着无穷的危险呢?别看管亥挨了训,但管亥真有个闪失,该挨训的就会是自己了。

    于是赵云就道:“如此小事,岂能动用大将,管兄但管在后方督阵,没得失了身份。”赵云说的也是实话,到了他们这样的地位了,又怎么可能去冒不必要的风险呢。

    管亥哪里肯听,执意要去。赵云拗不过他,只好随管亥去。然后又嘱咐管亥,若遇危险,便先行撤退。管亥大笑道:“子龙何必做此儿女态,我又不是三岁稚童,自然省得。”言罢,管亥就率领着斥候们,出营去了。

    这傥骆道,北边那头叫骆谷,自右扶风走武功南下,然后翻越太壹山。太壹山是秦岭主峰,在《尚书》中被称为惇物山,到了汉朝,因有人说在山中看到了神仙,口口相传之下,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改称太壹山。而要到了《魏书》中,太壹山才被改称为太白山。

    这太壹山乃秦岭第一高峰,高险寒奇,怪石峭立,深涧重重,其间又不知道有多少怪虫猛兽、奇花异草。这等险恶之地,也只有采药人敢进去探一探虚实了。

    管亥率人顺着小路入山不过十余里,这山间小道就彻底没了踪迹。而他这一部五百人,洒进了这大山中,却似水珠滴入湖中般,不见丝毫波澜。万幸管亥行事周密,临行前重金征了十来个由樵夫、猎人、采药人组成的向导队伍。不然这茫茫深山,他还真不敢就这样一头扎进来。

    入了骆谷之后,向导们就带着管亥一行,开始了他们艰难的行军之旅。他们沿着河谷迂回而行,一路翻越了四五座山头。然后向导们就指着眼前那高大巍峨的山峰对管亥道:“将军,翻过此山,接下来的道路就好走了。”

    终于到了太壹山了,这里河谷纵横,大小支流把山体冲刷得支离破碎,要想寻一条安全稳固的道路出来,就只有走太壹山主脊一途了。而看着山近,要想爬到峰顶去,却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

    大大小小八十盘,盘山路近百里,这才登临到了太壹峰顶。管亥双手叉腰,嘴里呼呼的喘着粗气,然后放眼望去,只见秦岭诸峰,如卧龙般盘伏在这苍茫大地上,山脉起起伏伏,显得山河壮丽、景色如画。管亥心道,这等险要凶恶之地,曹操若发现了,举兵来攻,那可就完了。于是心中一转,便命向导带了一队人马回去,报予赵云。让赵云派兵马过来,在此崇山峻岭之间,选址设关,以备将来。

    最快更新汉皇刘备最新章节。

    ps:书友们,我是青牛道人,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七百六十六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