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握较撸换崞骄擦恕

    这次事件,还带来了一个噩耗。

    病重的北海王刘魁,因为曹军在剧县放火捣乱,烧毁王宫一角,受了惊吓,在病床之上捱了十来日,终于撒手而去,离开了人间。

    这次刘备就没有客气了,第一代北海王刘兴是光武帝刘秀的侄子,这种偏房他才懒得去照顾。为平原王立嗣,那是收买宗室和天下人心。北海王这种,谁会理会?

    刘魁在王位上一坐就是五十年,成功的把嫡子嫡孙嫡曾孙都给熬死了,按照汉家《置后律》,他的封国被废除,北海国改为北海郡。从此每年白拿朝廷俸禄不干活的诸侯王,又少了一个。

    。

第七百六十三章() 
郭嘉亲自操盘的袭击战,成功的激怒了刘备。汉军们夹带着滔天的怒火,在管亥的指挥下,展开了疯狂又血腥的报复行动。

    不管曹营死士牺牲多少,至少,郭嘉的计划成功了。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刘备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精力,来安抚自己境内的人心。以免风声鹤唳之下人心惶惶。与此同时,战争的步伐,也不得不放缓。

    刘备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面肃清司隶地区的敌军势力,一切有密谍嫌疑的,无论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全部逮捕,然后仔细甄别。

    刘备知道,因为朝廷决定要还都长安,古老的长安城百废待兴迎来了新生,所以一时之间有着大量的户口迁入,鱼龙混杂在所难免。干脆就借此机会,好好的把关中地面给清理一遍好了。

    在钟繇、赵云、管亥等政、军、情报机关等多方面的配合下,京兆地区开始了地毯式的清洗。无数人招到了指控,一时之间,大狱里人满为患。

    孔融在长安,坐立不安。刘备这样一搞,长安城中人心大乱,百姓不敢出门,市面上物价飞涨,各行各业一片萧条。这样下去怎么行?

    于是孔融便来寻钟繇。钟繇看到孔融,迎了上来“文举你不在家中静养,来寻我何事?”孔融受了伤,被一支箭穿过了臂膀,虽然不在要害,但孔融年纪大了,气血已衰,应该在家中好好养伤才对。

    孔融就叹道“元常,你们在长安大索,搞得长安人心不安,父老怨言不断。你们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收手?”

    钟繇闻言,就道“此大将军之令,不彻底肃清敌对势力,绝不罢休。”

    孔融蹙眉道“元常,大将军可是要还都长安的,你们这样搞,百姓还会欢迎天子还都吗?”

    孔融虽然处理政务有些眼高手低,但眼光还是有的。这么搞下去,对百姓的伤害却是最大的。长安那么多人,但敌人的探子却只是那么一小撮,为了那么一小撮人而搞得鸡飞狗跳,四邻不安。那是得不偿失啊。将会严重动摇民心,搞不好还会有百姓会受不了而将户籍迁走。现在就已经有不好的苗头了,难道钟元常这点本事也没有,竟然看不出来?孔融可不相信。

    钟繇说道“大将军盛怒之下,谁敢不从?”言罢就拿眼去看孔融。

    孔融一看钟繇这眼光,心中顿时就明白了,糟了,掉坑里了,钟元常哪里不知道这么搞有弊无利。但他还是义无返顾的这么干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是刘备正在盛怒之中,估计就是想劝也难以劝进。二是这么一搞,等不良影响出来了,再去上书,刘备自然也就冷静过来了。钟繇只怕是早就不想这么搞了,然后就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孔融心里转着念头,就见钟繇继续说道“文举誉满海内,又与大将军相识多年,既然文举觉得如此不好,便请文举看在长安百姓的份上,代我上书大将军,恳请幕府收回成命罢。”

    钟繇确实是想过这个问题了,之前他是同意的,毕竟长安损失颇重,对于搜捕敌对势力,他是举双手赞成。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在管亥显然有些用力过猛了。

    钟繇与管亥交流过。但管亥一心想要雪耻,又哪里会听钟繇的。管亥是刘备麾下老人,又负责管理比较敏感的部门。而钟繇不是刘备的嫡系,劝过一次没劝住,心里就开始想其他办法了。今天孔融跑了过来提出这个问题,钟繇马上就打蛇随棍上,把主意打在孔融身上了。

    孔融本来就是狂士,又是刘备的老相识,就算说话不招人听,刘备也不会怪罪于他。而且管亥也与孔融有旧。想当年管亥为匪时,就是在孔融治下的北海捣乱。孔融打不过管亥,这才把刘备给招了来,而后才有管亥的今天。想必这一段香火情,管亥还是要念的。

    孔融听了钟繇的话,不禁莞尔一笑,钟元常是个老滑头啊。也罢,既然他说要自己帮忙,为了关中百姓,自己也是要义不容辞啊。于是孔融就笑道“行,我上书,你也署名。然后把你家中藏酒,给我十坛。”

    钟繇眨眨眼,道“五坛!”

    孔融道“八坛,一坛都不能少了。”

    钟繇哈哈笑了起来“成交!”

    一封奏书,飞快的通过邮传系统,送到了临甾,刘备看到了这封孔融打头,钟繇附议的奏书,不禁大感头痛,管亥在关中搞什么?这是要搞白色恐怖吗?心中却是更加坚定了要更换情报部门负责人的决心。

    很快,刘备的手书就送到了管亥的手里,让他适可而止。然后刘备又给钟繇写信,让他迅速开展甄别工作和宣传工作。把无关痛痒没有证据的人尽快给放了,安抚好关中父老。别朝廷还没去,百姓们就只剩下冷漠了。那这还都,还有什么意义。

    至此,由管亥掀起的一场打击报复运动,告一段落。无论是曹操势力还是江东势力,他们的情报系统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触角不得已一缩再缩,侥幸逃得一死的,也纷纷潜伏下来,不敢冒头了。

    孙策接到消息,知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这个无妄之灾,让他哭笑不得。唯一的好处就是,刘备南征的脚步被暂时绊住了,他也多了一丝喘息的机会。所以他也没法去怨曹操了。

    曹操这边,虽然这支斥候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而损失惨重。但曹操却是喜形于色。按照战果来看,刘备那边也是损失得不轻。比起自己的损失来,自己这边简直就是无足轻重了。而自己这边每多一日来做准备,或许胜算就会多上那么一丝丝呢。

    曹操加紧征兵、操练大兵的同时,旋又派人顺水直入江东,与孙策继续磋商,研究如何一起抱团取暖、对付刘备。

    曹操的设想是如果刘备主力攻打汉中,那么孙策就尽起大军,进攻徐、豫;如果刘备主力攻打扬州,那么曹操就兵出陈仓道或武关,攻打关、凉。反正就是两家行动一致,尽一切力量消耗刘备的实力。

    。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战争() 
刘、曹两家暗底里的动作,被孙策知道之后,孙策大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不过这会再派死士潜入徐、豫两州搞破坏,时间也来不及了。整个刘备的领地里,已经是风声鹤唳了。

    临甾城,刘备也在冷笑“孟德以为凭此手段,便可以阻我南下之意乎?”于是召集幕府诸人,共商大事。

    夏四月,刘备下令,组建南征行营,征调各路大将,准备亲征。一时之间,北方大地之上,民众踊跃从军,又献各种物资,支持大将军南征,收复汉家河山。

    兵马齐动,旌旗飘扬。烟尘四起,鼓角争鸣。战争,又要开始了。这一次,刘备并没有先打谁后打谁的准备。哪一路都是主攻。他准备要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南方。

    对付曹操,他动用了吕布、赵云、张绣三路大将,以荀攸为谋主,卢敏、简雍、孙乾、法正、诸葛亮等随军参赞军机。钟繇等人负责后勤供应。

    对付江东,他亲自下场,调集了关羽、张飞、黄忠三路大将,以贾诩为谋主,徐庶、庞统、糜兰、陆议等随军参赞军机。

    家中荀彧留守,严颜、太史慈、陈到、沙摩等大将镇守四方。尽起战兵十万,民夫无数,号称八十万大军,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曹操与孙策这边接到消息之后,就有点傻眼了。他们之前结盟,是想着刘备攻此,他们就救彼。现在刘备一齐来攻,他们就首尾不能相顾了,自己都自身难保了。还有什么能力去救别人?

    褒斜道,臧霸一把火,把悬空而立的栈道,烧得干干净净。又于谷口加固坞堡,以防汉军。自曹、孙罢兵,荆州无战事,曹操就把一众战将全部调了回来,以防刘备的征伐。现在,汉军果真要来了。臧霸奉命镇守褒斜道。

    从秦岭入汉中的道路,千年以来,就这么三条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当年刘邦为汉王,走的就是子午道。走完之后听张良之计,一把火把子午道的栈道给烧了,向项羽表示自己无图中原之意。后来出兵之时,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率军走散关,把项羽给骗了。也给后世留下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这个经典成语。

    当然,这是三条最主要的道路。其他的路,自然也有,只是很少有人走,人迹罕至罢了。比如陇南诸道。

    这会赵云诸将,就和荀攸等人在一起商讨,陇南这条道路,要不要派兵。陇南这条路,要比大山深处的路要好走多了。具体路线如下自上邽到武都,走河池、沮县,然后攻打汉中。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走的也是这条路。兵出武都,走祁山,上邽,然后夺取战略要地街泉亭(街亭)。为什么要这么走?

    因为这条路比重兵把守又道路艰险的陈仓(散关)道、子午谷、褒斜道都要好走。而且走陇南的话,可以先控制凉州这一片,然后沿着渭水居高临下的东进。这就是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原因。

    现在问题反过来了,从关中、凉州攻打汉中,要不要走这条路呢?

    提出走这条路的是法正,他的理由是“吾军多,陈仓、子午谷等要地,必有曹军屯重兵,且陈仓等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