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一经济学体系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根本性的理论错误。它导致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性质和过渡时期战略、政策和策略的严重误认。这种理论的错误,使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后来为之付出了极其重大的代价。如果说苏联规范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经济学体系的话,那么这种谬误正是从布哈林那里开始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再作讨论。

  2、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设想

  记者:为什么布哈林会发生这样的理论错误?

  何新:根源在于布哈林以及十月革命那一代苏共领导人(除列宁外)对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时代性质的根本错认。而这个错误根源实际又与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早期著作有深刻关系。

  记者:为什么与恩格斯有关系?

  何新: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共产主义原理〃。在这个原理中,恩格斯对未来的共产主义革命提出了如下几个政策设想:

  1、消灭私有制,

  2、消灭市场和货币,

  3、实行计划经济, 

  4、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5、消灭城乡对立。

  恩格斯说:

  〃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整个交换都愈来愈多地集中到国家手里。

  上述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无产阶级的劳动将使国内生产力日益增长,随着这种增长。这些措施实现的可能性和由此而来的集中化程度也将相应地增长。

  最后,当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人民手里的时候,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生产增加了,人也改变了,那时,旧社会的各种关系的最后形式也才会消失。〃

  〃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往工具的支配权,也将剥夺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所以同现在实行的大工业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灭。经济危机将终止,扩大的生产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下引起生产过剩,并且是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但是到那时候,这种生产就会显得十分不够,并一定要大大扩大。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

  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建立本身便给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条件。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本文收入《马恩选集》第1卷第210页。

  不难看出,布哈林书中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模型正是来源于此。要知道,共产主义同盟实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党(第一国际)。恩格斯草拟的〃共产主义原理〃是为共盟拟定的一个社会行动纲领,这个纲领中所提出的政策原则将在共产主义革命成功后被实施。

  这种经济政策思想不仅影响了19世纪的共产主义者,而且也极其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共产党人。十月革命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实施的经济纲领和政策,即所谓〃战时共产主义〃的一系列共产主义实验,毛泽东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的过渡设想和文化革命时代的所谓〃五七〃道路思想,后来的红色高棉取得国家政权后实施的自我毁灭式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农业集中劳动营〃),无一不是按照恩格斯的这一乌托邦设想和模式进行的。

  可以说,这种必须取消私有制、取消市场经济的思想,是20世纪100年来的许多共产主义政党历千辛万苦而夺取政权,但却最终丢弃政权的一切〃左〃的经济路线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总根源。所有关于取消市场经济的共产主义经济实验的指导理论,可以说都发源于此。

  记者:我明白了。

  何新:但是,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家们在试图根据恩格斯的上述设想作共产主义实验时,却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以下三点:

  (1)这个纲领反映恩格斯早期尚不成熟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未必可以得到马克思的认同。因为马克思对历史持有一种严格的生产力发展决定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决定论是反对任何浪漫主义和空想主义的。 

  (2)这个原理写于《共产党宣言》之前。

  (3)最重要的一点是,恩格斯所论述的这种共产主义政策,它所针对的国家不是指东方的封建主义农业国,而是欧洲先进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恩格斯在这个《共产主义原理》中又说: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同上。(这是因为当时德国的工业经济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记者:你强调这只是恩格斯的思想。那么,马克思是否也赞同这些观点? 

  何新:我认为,不。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有两个稿子。

  过去人们只知道这第一个稿本。但是,在1969年德国才出版了另一个稿本。

  在这一稿本中,恩格斯显然从上述激进的思想有所后退。在这另一个稿本中有如下的问答:

  〃问:这么说,你们并不认为任何时候都可能实现财产公有?

  答:是的,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只有在机器和其他发明有可能向全体社会成员展示出获得全面教育和幸福生活的前景时,共产主义才出现。

  问:如果你们打算用启发并团结无产阶级的方法来为公有制作准备,你们是否因此就拒绝革命呢?

  答:我们确信,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我们也知道,革命不是随心所欲地制造的,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的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

  在这另一个稿本的问答中,恩格斯似乎接受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思想。

  他已认识到,革命是不能由革命者随心所欲地去制造的。

  记者:那么恩格斯是否修正了他关于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何新:有所修正。请再看以下的问答:

  问:你们打算一下子就用财产公有来代替今天的社会制度吗?

  答:我们不想这样做。群众的发展是不能命令的。它受到群众生活条件的发展的制约,因而是逐步前进的。 

  问: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从目前状况到财产公有的过渡呢?

  答:实行财产公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问:一旦你们实现了民主制,你们的第一个措施是什么?

  答:保障无产阶级的生活。

  问:你们打算怎样实现这一点呢?

  答:一、限制私有制财产,以便做到为私有财产逐渐转变为社会财产作好准备,例如实行累进税、对继承权实行有利于国家的限制,等等。

  二、让工人在国营工场和国营工厂,以及在国营农场工作。

  三、使所有的儿童享受公费教育。

  问:在实行财产公有时不会同时宣布公妻制吗?

  答:只有在保持现有的各种形式会破坏新的社会制度时,我们才会干预夫妻之间的私人关系和家庭。〃恩格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收入《马恩全集》第42卷,第373…380页。

  在这些问答中恩格斯所提出的措施,已经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限制私有财产而且要在〃民主的国家制度〃中逐步过渡。这个纲领显然比前一个共盟纲领要理性得多,现实得多。

  但是后一个问答远不如前一个共盟纲领那样著名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这篇问答首次发表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中国已结束了文化革命。

  所以,毛泽东生前可能从未读到这篇著作。

  3、列宁认为十月共革命中干了什么〃蠢事〃?

  记者:你刚才说,你认为马克思并不赞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表述的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那种激进经济设想?

  何新:对,我认为不会赞同。马克思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他一向反对任何空想主义的乌托邦。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作写作了他们的第一部著作,这也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即《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中,马克思深刻地、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独特历史理论。马克思的这种决定论与现实主义,完全不同于青年恩格斯所具有的那种极具乌托邦色彩的政治浪漫主义。在这部书的中译本第30页,马克思讲了这样一段话:

  〃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记者:你认为这段话的涵义是什么?

  何新:就我的理解,我认为这段话相当重要。它意味着马克思认为:

  (1)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抽象的、规范现实的理想主义运动。(如果它仅仅是这样一种主观理想即空想,那么它就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值得为之奋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