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宝树史-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狮库)从一位商人口中听说从佛陀到讫里瑟拏之间各伟人的事迹后,往请讫里瑟拏。圣者讫里瑟拏傍眷属五百众以神变行空而来,住彼地三月,弘广佛教。
 此后,西方婆菟迦车(藏文)国有王名见王(藏文),出身于班头(藏文)族,其子名善见(藏文)(,颇具财资。一次,善见去园林途中碰到阿罗汉须迦耶那(藏文)及其弟子,听其说法,遂证阿罗汉果而出家。后来,圣者讫里瑟拏传法位于他,自己于北方的拘舍婆那(藏文)涅槃。
 当时,在西方信度(藏文)国有名叫兴伽罗支(藏文)的女夜叉,为害有情。当地人每天六头牛所驾的车装满食物,并用良马一匹、男女各一人,作为施食向夜叉奉献。于是,善见调伏了此夜叉,并调伏了其它五百天龙和夜叉,于西部许多平原、岛屿弘广佛教。
 以上所述系七传法位或八传法位的情形。
 3。阿育王世系时期
 在北方属于他卢(藏文)地区的瞻钵瓦那(藏文)国有日种姓的国王尼弥多(藏文),他有六个儿子,五百大臣。一次,有一个商主的妻子与国王交合而怀孕,正好在国王母后去世除忧之日生下一个男孩(于华氏城出生),故命名为“无忧”(即阿育)(《详文书》言佛入灭一百八十五年后即位,但《妙吉祥根本续》、《毗奈耶经》、《大悲妙法白莲经》等中云佛灭后一百年即位,《大云经》则云佛灭后一百二十年即位)。一位婆罗门占相师私下请诸大臣预言:“此子将为国王”。无忧长大后,精通技艺和八种观察法等。有一时期,泥婆罗和佉悉耶(藏文)地方的许多山民反叛,无忧受派遣领军前往征讨,平定了反叛。由此,国王十分喜悦,问无忧要何赏赐,他回言:“我受诸兄侵害,请赐我波吒厘子(藏文)城居住。”国王如请赐给此城,他遂在这里居住。继后,摩揭陀国王遮摩沙(藏文)去世,其十二子均未能执掌国政,由一名叫犍毗罗尸罗(藏文)的婆罗门大臣执政。犍毗罗尸罗与尼弥多王结下冤仇,与尼弥多王的六个儿子交战于恒河岸边,这时,尼弥多王去世,由无忧继承王者。无忧即位之日,其它六个儿子攻占了王舍等五城和盎伽城,各占据一城,与五百大臣都没有返回故地。这六个儿子从长到幼依次信仰顺世派、大自在天派、毗瑟纽天派、吠陀派、裸形派和梵行派。最小的第七子无忧则供奉邬摩天女(藏文)和尸林女鬼,沉溺爱欲,故称之为“迦摩阿育”(意为爱欲无忧)。迦摩阿育与其六兄和五百大臣不和而战,最后杀死六兄及五百大臣,使雪域(藏文)至宾陀山(藏文)之间的地域均归他统治。当时,他喜好杀戮,尤其听从翟竭卢那(藏文)仙人若能作杀死一万人的祭祀即可解脱的邪说,修建祭堂,委任抵罗呼底(藏文)城的一个戍陀罗为刽子手,当杀人约达五千数时(阿育王六十三岁时),人们称阿育王为“凶暴的无忧”(藏文)。这时,阿难的弟子耶舍(藏文)罗汉(亦云勇军)的弟子加行沙弥(藏文)路经此地,因迷识路途而误入祭堂,刽子手准备杀他,他请求七昼夜后再杀,得到允许。他在祭堂看到许多血、肉、骨骸、内脏,修观无常等十六圣谛法,证得涅槃,虽在芝麻油锅中炸煮却不能死。刽子手将此情况禀报了国王,国王遂来祭堂。因国王曾有令在未杀足万人数时,凡来祭堂者一律杀死,故刽子手欲杀国王,二人随之争斗起来。此时,加行沙弥示现神变调伏了国王。对此,有人则说,在杀许多鼓音外道师时,来一出家人,在菜油锅炸此人不能死,从而调伏了国王。自此,阿育王追悔罪业,请来东印度鸡胤精舍的阿罗汉耶舍度婆阇(意为称幢)。供养僧伽三万余众,勒于净除罪业的善行。有一时期,派往宝岛的商人返回海岸时,海浪将宝物沉入海中,将此情况向一位具足神通的阿罗汉陈述后,阿罗汉指示“按梦中家神的教示去办。”由于罗汉,的法力,国王在梦中得到“只要供养天空、地神、佛陀和僧伽,即可降伏众龙”的教示。于是,阿育王按此供养六万阿罗汉等三宝三个月,以此福德和阿罗汉的法力,众龙将宝物亲自送到门上。当时,阿育王修药叉明咒,靠药叉等大军将北部雪域、于阇(亦译里城)背面雪山以下到东、南、西部大海之间的广大地域以及五十个岛屿等均归于辖下。阿罗汉耶舍按照佛陀授记,劝说阿育王挖掘在王舍城佛塔地下当年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该舍利先前为一摩揭陀大斗,此时已增长到六驮之量。舍利在一个燃烧发火的铁轮中央,周围流水环绕。阿育王从中取出一大斗舍利宝,派药叉为使,送到八大圣地、金刚座、于阇等赡部洲各地,与当地人合建佛陀舍利塔(八十七岁时);仅在一昼夜之内,建成八万四千座塔(龙树云百万塔,此亦指舍利增多后在汉地所出之塔),建立供奉制度,以此善业回向无上菩提因。又,他在波吒厘子城聚集僧众(16000人),天供阿罗汉,地供其它人,广事供养,并布施衣物十万件,向迦湿弥罗和吐货罗等国的僧众各献黄金一百俱胝,给阿波兰多伽(藏文)地方的僧众献黄金九十六俱胝,另以献两昼夜的国政代替献金四俱胝。由于如此奉行善事,人们遂称他为“法王阿育”。在藏地相传,阿育王最后患病,一个女仆用宝柄扇为他搧凉,不小心扇子掉落,打在阿育王身上,为此大怒,死后(150岁)于波吒厘子城处转生为海龙,亦经阿罗汉耶舍示法点化,往生兜率天界。《阿育王转》共七章,其中两章曾译为藏文。有人说,阿育王的幼年即圣者提地迦的后半生,阿育王造罪业时相当于讫里瑟拏的时期,他奉行善业时,正是善见持教的时期,善见无余涅槃后,阿育王亦去世。
 阿育王共十一个儿子(科热、德都、龙伏、制多、时示、献金、鸠那罗),最殊胜的是鸠那罗(藏文)。阿育王之妃帝失罗叉(藏文)对他爱恋,欲行私通,但鸠那罗束身不从。后来,阿育王患吐呕并发症(一平民患同类病,杀后方之病因),帝失罗叉将白蒜药献给阿育王,使病全愈。因此,阿育王答应帝失罗叉需要什么且何时需要,均如时赏赐。一次,西北方阿湿摩波兰多(藏文)地方的一个叫罗迦那那(意象耳国)反叛,王子鸠那罗率兵前去征讨。叛乱平息后,帝失罗叉向阿育王说:“现在是大王给我重赏的时候了,请让我执掌国政七天”。于是,阿育王将国政交给他。帝失罗叉掌政后,写了一道命令挖掉鸠那罗眼睛的诏书,盖上大印送去。王子看见诏书,乐意地挖出双眼,并修无常法,从而证得了预流果。此后,王子仆从离散,他携带着琵琶,唱着歌流浪各地。有一次,他回到故乡,大象通过歌声认识了他,阿育王也知道了这是自己的儿子,查明是妃子所为,要用火焚烧帝失罗叉,被王子劝止。王子因宣说真谛之力,双目复明。继后,他出了家,证得了阿罗汉果。鸠那罗没有执掌国政,由其子毗伽多阿育(意白衣成就离忧)继承了王位。那时,欧提毗舍(藏文)国有位叫罗俄婆(藏文)的婆罗门,他按梦中(天神)授记,供养阿罗汉布萨檀那(藏文)等八万圣者三年,天神为他家降下珍宝之雨,他每天使十万名求乞者得到满足。
 毗伽多阿育的儿子勇军(藏文)因修毗沙门天神(藏文)之妃吉祥天女之法,故享用富有。他在位期间,供养许多僧侣,三年内供祭了许多佛塔。那时,在北方健陀罗国(藏文)有位名叫小钦光尊者(即小迦叶)的阿罗汉大兴佛法;在磨吐罗国有位名叫耶式迦(藏文)的婆罗门修建了沙罗婆底迦蓝(意芦草寺),供养阿罗汉悉罗那婆沙(藏文)等十万比丘。当时,在第三次结集时划出根本声闻部挑起争执的商主之子大天(藏文)在牟卢吒(藏文)出生。他是个造下三无间罪的人,曾去迦湿弥罗,追悔自己的罪业,奋力修定。众人因恶魔护持之力,以他为阿罗汉,利养敬事增加。大天偕其众眷属来到沙罗婆底伽蓝(芦草寺),在《别解脱经》尾部增添“诸天无明欺,道自声流起,疑者他命入,此系佛教法”等语。当他诵读到此颂时,众老幼比丘曾争论此是否是经中语。大天死后,有恶魔的化身名叫跋陀罗(藏文)比丘出世,他曾在教义中宣说“生起超越及以疑心答复他人的问题、不知、犹豫、遍观察和养育自性”等五事,宣称此为导师之教法,由此引起争论。同时,当时因以各种语言诵经,故语调不一,颂之长短亦不统一。
 勇军王的儿子为难陀(藏文),他修持食肉罗刹毗卢波(藏文)法,若伸手捧接,即可被宝物充满。在他执掌国政二十九年期间,磨吐罗国有圣者摩诃娄摩(藏文)和难陀因(藏文)等作佛教事业。当时,在金升城(亦译金砂城)有位叫鸠舍罗(藏文)的婆罗门供养四方僧伽。此后,在迦尸(藏文)、婆罗奈斯等地国王供养僧侣之时,有位叫那伽(意为龙)的比丘宣扬“五事”,引起剧烈争论,从而分出四部。此时,法胜(意法商主)证得阿罗汉果,与众喜爱恬静(不愿争论)的僧伽前往北印度。当时,难陀王的朋友名叫波尼(藏文)的婆罗门(出生于毗卢),外道师称其本尊为大自在天,佛教徒则说他如《妙吉祥根本续》中所授记,曾显见观音(证得声闻菩提)。她以言说“阿、额、邬、那”通晓声明密义,曾撰声明论著《苏呾罗》和《半分别苏呾罗》各一千颂。藏区学者认为,《迦罗波声明论》的母本《因陀罗文法》早于波尼的声明论著。但在人间,波尼的声明论著最早,他是《旃陀罗文法》的母本。
 此后,难陀王之子大莲华王(藏文)在华氏城(藏文)供养僧伽。当时,追随上座部那伽比丘的意坚(藏文)比丘宣说“五事”,四部开始分裂为十八部;北方边陲地方婆那由国(意为林国)的国王阿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