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宝树史-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难陀王之子大莲华王(藏文)在华氏城(藏文)供养僧伽。当时,追随上座部那伽比丘的意坚(藏文)比丘宣说“五事”,四部开始分裂为十八部;北方边陲地方婆那由国(意为林国)的国王阿普尼达多(意译为火授王)供养阿罗汉法胜等(圣者三千众);在中印度,有圣者摩诃底耶伽(意译为大施或大舍)护持佛教;大莲华王的朋友婆罗门跋陀罗(意译为贤者)(有的典籍中说他凭借明咒法力,从非人那里获得财宝,每日向万人施舍)和婆罗流支(意译为圣爱)供养僧伽,广事施舍。有人云,就在这一时期进行了第三次结集;也有人云,婆罗流支(因修明咒,能穿树叶鞋去天龙住处取宝)即在此时依据耳传将《毗婆沙论》写成经函;也有人云,此论由优婆崛多(藏文)按有光(藏文)所说写成;多数人则认为由耶舍(藏文)和萨婆迦摩(意为一切欲)等人所造;藏地学者揉合以上说法,认为由萨婆迦摩和鸠浮阇(藏文)等五百罗汉在北方宾陀山(藏文)的那吒婆吒罗寺(即勇舞者寺)所造,总之,无论何种说法,均许《毗婆沙论》系后来依据口耳相传著录成文。有一个时期,大莲华王与婆罗流不和,他杀死了婆罗流支,为净除此罪过,曾建佛堂二十四座,虔心供养。
 比大莲华王稍后一时候,月护(藏文)于欧提毗舍国出世,文殊菩萨作比丘装束来到他家,讲说大乘教法,留下经典(《摄真实经八千颂》),这是阿难圆寂后部分大乘出现的开端。
 此后,阇兰陀罗国(藏文)国王迦腻色迦王(藏文)听说迦湿弥罗国国王信诃(意为狮子王)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取名为“小善见”(藏文),遂生信仰。当时,有阿罗汉三阇耶(意正佛者)聚集出家人两万众弘广佛教,这时十八部派已经形成。这时,迦湿弥罗一位叫“修多罗”(藏文)的婆罗门供养有部大德法救(藏文)及其徒众,供养经部的最初论师迦湿弥罗大德上座(藏文)及其徒众。当时,有用三种韵文体写成的《鬘经》、《教诫百论》等有部经典,有《喻鬘经》、《持藏师拳经》等经部经典。
 迦湿弥罗学者认为,当时东印度的阿罗汉胁尊者(藏文)从《金鬘者传》(亦译为《金鬘阿波陀那》)念诵《讫里讫里王梦中授记经》,迦腻色迦王听到后于迦湿弥罗的耳严临伽蓝(藏文)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但一般学者认为,在阇兰陀罗静地的俱波那伽蓝(藏文),聚集阿罗汉和证得预流果以上果位的五百人以及五千僧侣(有人说班智达,但当时尚无此称号),按授记分为十八部,进行最后一次结集,将以往未写成文字的三藏,尤其是律藏,写成经函,将已写成文字的加以校订。从勇军王的后半生起,经难陀王和大莲华王,直到迦腻色迦王的前半生,在此四王时期僧伽内部争论激烈,凡六十三年,挪加上前后若干小争论,则将近百年但当时仅在各大乘者之间争论,由于大乘经典尚未广传,故未引起声闻众的争论。
 迦腻色迦王去世后,在北方阿湿摩波兰多(藏文)地方有位叫阇胝(藏文)的长者,他迎请西方摩卢(藏文)地方的有部大德世友(藏文)和吐货罗的大德妙音(藏文)到其家乡,供养此二师及三十万比丘共十二年,并发无上菩提之愿,现出得成就的瑞兆;迦腻色加王之子于布色羯罗伐底宫(意具广宫)供养以圣者广成子(藏文)为首的万名比丘共五年;在东方的华氏城,有位叫毗度(藏文)的婆罗门写造出许多三藏经典;在波吒厘子城出有阿罗汉阿湿婆崛多(藏文)及其眷属阿罗汉难陀密多罗(意译为喜友)等;在西方,有名叫叉湿婆(藏文)的国王也信仰供奉佛教。特别,自难陀去世后,在印度弘传的大乘一度衰微,但在西南方的守罗史吒(藏文)国有位叫鸠梨迦(意译为具种)的婆罗门请来昂伽地方的阿罗汉难陀(藏文)讲授大乘法。这里大乘法一度弘传。后来,萨罗达(藏文)奉行密咒,证得法流禅定,从事部三怙主(观音、金刚手及文殊)和弥勒等处听受大乘经典,出现阿毗达迦(藏文)、罗睺罗密陀多(藏文)等唯识派师五百余众,属于该派的大乘师可能即在此时出现。虽有是说,但唯识派龙树在前半生撰理聚五论时,唯识派盛行。其他学者言,当时不仅声闻部,且唯识亦应遮除,后来写《宝鬘论》等时方予遮除,但这和唯识派前后出现的时间不相符合。
 当时,国王罗叉湿婆在阿部(藏文)山顶上兴建了五百伽蓝,将这些大乘师请去,并献眷属一千,听彼等讲授大乘教法,《宝积经》、《华严经》、《入楞伽经》等大乘经典亦在此时从天神、龙、乾达婆(寻香)、罗刹等处请来人间,写成经卷献给众比丘,后来这些经卷被请到那烂陀寺(藏文)。那时,众声闻不悦,诽谤大乘,但当时一千声闻中仅有个别大乘师,如同莲园中的白莲一般。
 在摩揭陀有名叫牟陀伽翟民(藏文)和商羯罗主(藏文)的婆罗门兄弟二人,其种姓之神虽为大自在天,但牟陀伽罗翟民对此怀疑,商羯罗商羯罗主则信奉佛陀。二人受其母教诲,修成神行成就,前往盖罗舍山(意雪山),看到大自天夫妇向飞来的五百罗汉敬礼,兄弟二人遂虔信佛陀,回到故乡后,受持优婆塞律仪(近事戒),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优劣,写成《殊胜赞》和《胜出灭神赞》,在集市及集会处歌吟。兄弟二人还在金刚座各供养五百名声闻比丘,在那烂陀寺各供养五百名大乘师。
 那烂陀是舍利子诞生、入灭的地方,曾有婆罗门的村庄,后来村落空废,仅存舍利子之塔,阿育王曾供养此塔,并建造了佛堂此后,牟陀伽罗翟民兄弟在这里建佛堂八座,往昔的诸大乘师迁来此地,法产随之扩大。至萨罗诃(藏文)和龙树时期,这里的大乘教极为兴盛。
 此后,在阿波兰多伽有法王旃檀波罗(藏文)。此王享年二百岁,在他执政时期,他的一位婆罗门朋友叫“因陀罗度卢婆”(藏文)者修持帝释法,写成《因陀罗文法》二万五千颂。约在旃檀波罗王即位之时,大波罗门罗睺罗贤(藏文)(亦作萨罗诃)出生于东方阇尼城(藏文)所属的毗婆沙(藏文)地方,为婆罗门空行母之子。当他信迟婆罗门教(白天)和佛教(晚上)时,饮用扮作买酒女的金刚瑜伽母所赐之酒,引起众婆罗门的非议,他在宝贤王(藏文)和众婆罗门面前说:“我若饮酒,······”投石于海立水面而不沉,又将手放在酥油、芝麻油锅中炸、放在滚沸的统液中烧等,都不能伤害,于是众人信服他,皈依了佛教,有人云,他曾去那烂陀寺,从大德后黑色师(藏文)或其弟子罗睺罗光(藏文)受具足戒,后任那烂陀寺座主,座主,也有人云,他曾拜依阿阇梨无寻思(藏文)等,以秘主金刚手为主要本尊,修学大乘显密经典。当时,有大德迦摩罗迦跋(藏文)、迦尼(藏文)、扎迦萨达摩末尼(藏文)等许多中观师出世,请来大乘显密教法;在尼古城(藏文),有精进(藏文)比丘出世;在婆罗奈斯,有说一切有部的觉天(藏文)出世;在迦湿弥罗,有经部的阿阇梨祥受(藏文)等出世,弘广小乘教法。当时,大德后法救(藏文)、妙音(藏文)、后世友(藏文)、觉天(藏文)等四人称之为有部四大论师,各有徒众十万。另外,在具卢(藏文)有婆罗门达弥迦(意译为具法),在诃鬙多补罗(意象城)有婆罗门毗梨耶婆那(藏文)等,各修建佛堂一百座供养僧伽。
 4。旃陀网世系时期
 那时,在东方的潘迦罗国(藏文)有属于月种姓的第一月统王诃梨旃陀罗(藏文)出世,彼有眷属千人共同修得持明悉地;婆罗门罗睺罗(藏文)曾从欧提毗舍国王毗苏迦罗婆(藏文)等受学金刚乘教法,于南方摩罗诃吒(藏文)地方拜依化作箭师之女的瑜伽母,修学大手印法和密咒三行【29】,获得悉地,被称之为“萨罗诃”(藏文),他以道歌教化国王等五千人,使之悟见真谛,最后去吉祥山,修炼虹身,驻锡多年。在罗睺罗之前,密乘四部基本形成,除《般若经十万颂》外,诸大乘经典也已出现,密乘瑜伽亦早以隐匿状态修持传播,出线了不少瑜伽师。《妙吉祥根本续》中云:
 “密乘分三部,
 修法亦为三,
 三之三时期,
 即许三修成。”
 按是说,修静猛妙吉祥文殊的三时中,第一善时即初期为阿育王时期,迪尔时即中期为阿阇梨摩梨支(藏文)等人时期,第三时即末期为许多天、人、龙出世时期。另外,有人将阎摩敌瑜伽师的出现分为五个时期,即修欲悉地时期(200年),有国王耶舍薄伽(藏文)(东方)、毗舍耶悉陀(藏文)(南方)、波罗沙摩(藏文)(西方)、敢陀罗提婆(藏文)(北方)和迦湿弥罗的诃梨诃罗商主之子阿罗(藏文)和萨罗(藏文)等出世;有害者时期,有烂遮那伽(藏文)和婆罗门善成(藏文)等出世;定行时期,有阿阇梨罗梨多伐折罗(藏文)等出世;支分行时期,有小罗梨多(藏文)和中阿摩迦诃(藏文)等出世。这些瑜伽师均称为“诸依止阎摩敌成就者”。
 阿阇梨龙树(藏文)出身于南方皮多罗婆国(藏文)的婆罗门种姓,出生时,一位相师曾预言:若宴请普通人、婆罗门和比丘各一百人,此儿可活七年七月零七日。父母按此办理,将近七年时,不忍心见儿死去,让人带着儿子浪迹他方。他行至那烂陀寺,遇见萨罗诃,受无量寿灌顶,颂其密咒,得以增寿。此后,依止座主罗睺罗出家,学习说一切有部经典八年,学成善巧,并向萨罗诃受学集密灌顶秘诀,十九岁时从座主罗睺罗受近圆戒,取名“具祥慧言”(藏文)继修大孔雀法和鸠卢俱哩(藏文)等法,获得颇多共同悉地,尤凭亦摄生术【30】修成金刚身。他曾向跋罗婆(藏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