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宝树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的地带,有迦摩缕(藏文)、憍吒(藏文)、底补罗(藏文)、诃娑摩(藏文)等地,总称为“:耆利伐河”(意为群山围绕地区)。上述地区的东边(靠近北方的雪山),有南伽吒9)、补甘(藏文)(靠近大海)、跋俱(藏文)等地,总称为“罗康”(藏文);有罕娑伐底(藏文)、末拘(藏文)等地,总名为“牟尼陀”(藏文);另有遮甘摩(藏文)、甘菩遮(藏文)等地,这一切地区的总名称“拘基”(藏文)。在中印度与南印度之间有焰窟(藏文),南部印度有迦罗尼吒(藏文)、毗地耶那伽罗(藏文)、恭军那(藏文)、都牟罗底(藏文)、陀罗波梨(藏文)、摩梨耶罗(藏文)以及羯陵伽(藏文)所属的迦楞(藏文)、喀甘(藏文)等地。南端地形呈三角形,一角伸入海中,其上有罗弥莎梨(藏文)(为陀摩罗王之地)。其角东面之海名“摩霍提”(藏文),西面之海名“罗多那基梨”(藏文),佛教即在其间传播,如《妙吉祥根本续》中所授记:“此地两边接大海”。从中印度的婆罗奈斯向西,有波罗耶迦(藏文)、吐摩罗(藏文)、拘罗(藏文)、般遮罗多(藏文)、阿迦罗(藏文)、萨迦梨(藏文)、提利(藏文)、摩腊娑(藏文)以及默卢提利(藏文)、诃罗迦遮阇(藏文)等地。这些均按诸译师口传写出,至于汉和尚【25】的《旅途纪实》中所述情况,将在后文述及。
 2.阿阇世王世系时期
 在上述地区中的中印度,自佛陀及其三胜弟子舍利子和目犍连、摩诃迦叶等圆寂后,有阿阇世王世系中的五王出世。第一王为善见王(藏文)。有人说在佛住世时,此王已在位五年,佛灭后又在位二十七年(《详文书》云),但实际在位四十余年(《毗奈耶经》云),统辖除弗栗恃城(藏文)以外的毗舍离五城,居摩揭陀。当阿难住持佛教十五年时,此王闻金色童子(藏文)证得阿罗汉果,遂供养阿难及其眷属五千阿罗汉五年。当时,有婆罗门跋罗堕阇(藏文)及其同族幻术师有害从南方的金弥离摩罗城(藏文)来到摩揭陀,化现出四宝山,每座山上各有四座林苑和莲池,阿难以变化出的大象、狂风、石雨等予以镇服,示现五百身相,跋罗堕阇等五百婆罗门遂生信仰,领悟了真谛。另有某一时期,麻衣尊者亦供养阿难及其徒众,得到阿罗汉位。阿难在住持佛教四十年期间,万人证得阿罗汉果。后来,阿难为了教化伍佰仙人,于恒河中央化现出一岛,仅日中一个时辰,为彼等尽授近缘戒,使之成为罗汉,故称之为“日中罗汉”或“河中罗汉”。继后,阿难于该岛圆寂,其遗体被自然火焚化,成为宝石般的两个圆块,受水浪冲击,漂向两岸,分别由北面的弗栗恃人(毗舍离人遮婆耶0和南面的阿阇世拣去供养。翌年,国王亦死,虽转生地狱,但如打绸子球,不久解脱,往生天界,传说依止麻衣尊者得预流果。
 善见王之子名妙臂(藏文)。彼执政后供养僧伽。七或八年后,因其父在世时,有名叫波那(藏文)和那婆(藏文)者二人,作恶偷盗,被剁去手臂,这二人发恶愿死后于梨拘罗波(藏文)投生药叉,来加害僧伽。妙臂王遂从舍卫城请来麻衣尊者及其徒众近千名罗汉来摩揭陀,予以镇伏。此后约二、三年,以日中师(亦译末田底迦)为首的万名罗汉住居婆罗奈斯,因当地人厌烦乞食,日中师及其眷属从空中飞往北方的梨邬尸勒(藏文),由施主阿阇(藏文)等供养,聚罗汉四万四千余众而居。
 妙臂王之子名妙弓(藏文)。彼执掌国政时,日中师以神通往迦湿弥罗(克什米尔),调伏欧杜史吒龙王(藏文),另彼献满一跏趺座量的土地,师以神变用一跏趺座压盖迦湿弥罗九地,其眷属五百众从乌尸罗(藏文)来此地住居。继后,他又以神变将许多迦湿弥罗人带往香醉山(或译具香山),调伏龙众,要求奉献一法衣阴影所覆盖地方上的藏红花,他将法衣变大,收取法衣影下的全部藏红花种,带回迦湿弥罗,使彼地全境盛产藏红花。有人云,日中师于迦湿弥罗传播佛教约二十年后不灭。若此,他在中印度曾持教十五年,其徒众多于麻衣尊者,故应计为第八代付法藏师。
 当时,麻衣尊者在印度六城奉行佛事,妙弓王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其眷属侍从两千人依止麻衣尊者出家,曾于尸多婆那尸林(意为清凉尸林)坐夏,解制后游观各尸林,以不净三摩地证得阿罗汉果,并付教法于他,自己于瞻波(藏文)入寂。
 妙弓王之子摩诃因陀罗(藏文)治理国政九年,其子遮摩沙(藏文)在位二十二年。当时,优婆崛多去恒河北部底罗呼底(藏文)正西的鞞提诃(藏文)地方,由长者婆薮娑罗(藏文)做施主,坐夏安居,将一千名有缘弟子置于阿罗汉果位。继后,他又去建陀罗王(藏文)的国度说法,使许多人证得真谛。其后,他又到靠近中印度西北边境的磨吐罗域(藏文),名婆吒(藏文)和那吒(藏文)者二人将麻衣尊者时期建于尸罗山(意即头山)上的那吒婆吒罗寺(直译为勇舞者经堂)献给他。优婆崛多在这里聚十万众说法时,恶魔在城内六日之内依次降下米雨、衣雨、银雨、金雨和珍珠雨,并变作天龙界舞蹈师,迫使优婆崛多的徒众逐渐全部迁往他城。这时,优婆崛多到该城,向各舞蹈师之首,颈系以花鬘,破其幻术,并使彼等之身体、衣服不洁,恶臭难闻,众人见而作呕远退。众魔遂求宽恕。优婆崛多问魔以往罪孽,魔言往昔在菩提伽耶(藏文)曾扰害佛陀。优婆崛多遂言:“吾仅见导师之法身空性,未曾面睹师之色身,汝曾亲见,且示师之色身之像。”恶魔变化出导师身相后隐去不见。继后,优婆崛多在五昼夜内使降米雨等,第六个昼夜说法,第七个昼夜使十八俱胝人众见到真谛。优婆崛多曾命每个证得罗汉果位者向一岩洞(长18肘、宽12肘)内各掷一根四指长的木筹。相传此岩洞被木筹填满,自佛入灭后,从未有过如此益众的伟业。
 当时,在东方边陲地方,有位叫郁多罗(意为上师)的阿罗汉,受到摩诃因陀罗王的虔信,将婆伽罗(藏文)地方的鸡胤欢喜园寺(藏文)献给他。他驻锡此寺时,有耶舍(藏文)等许多阿罗汉弟子。
 摩诃因陀罗去世后,遮摩沙即位。当时,在摩揭陀有位叫摩诃婆罗(藏文)的婆罗门,其妻阇娑(藏文)是位女婆罗门,年近一百二十岁,生有三子,叫阇耶(藏文)、须阇耶(藏文)和迦梨那(藏文),分别信大自在天、迦毗罗牟尼(藏文)【26】和佛陀释迦牟尼,后听郁多罗阿罗汉讲说大自在天在天等的过患和佛陀的功德,长子和次子遂改信佛陀,分别在婆罗奈斯佛陀转法轮处和王舍城的竹园,修建佛堂,塑立佛像,幼子于金刚座神殿(外面为塔,内为佛堂)内修建了静香殿(佛入灭后约八十年时),他欲在七个昼夜内塑出大菩提佛像,闭门不准人进入。第六个昼夜过后,其母不见儿出,便去敲门,里面答言:“明日方可开门”。母云:“吾今夜将死,本地曾亲睹佛容者仅吾一人,故须由吾观造像是否像如来”。开门后,因工匠皆为化现,顿时遁隐。因此,该佛像的一部分(脚趾等)未能完成。其母观后曰:“佛像不放光明,不说佛法,亦无其它三威仪【27】,除此,均与导师同”,十分喜悦,当夜去世。此后,幼子迦梨耶那从路上拾得放光的石心宝石和帝青宝石,当他心想将此宝石献作佛像的眼睛和眉间白毫时,佛像眼睛处顿时自开孔洞,随即嵌入。故在罗提迦(藏文)王之前,在大菩提佛像的殿堂里,相传晚上被宝石的光辉照得通亮。
 此后,在邬阇衍那(藏文)地方有婆罗门提地迦(藏文)出世,他与其眷属五百人从优婆崛多出家,仅七昼夜,均证得阿罗汉果。后来,优婆崛多传法位给提地迦,提地迦曾在十六城说法布教,饶益有情。吐货罗(藏文)国王弥那罗(藏文)不知善恶,以焚烧衣服、珍宝的烟气来祭祀上天。一次,提地迦及其徒众以上天姿态前往彼地,使许多人成为阿罗汉。又,在东印度的迦摩缕波(藏文)地方,有位富有的婆罗门,名叫悉陀(藏文),眷属数千人,供奉太阳神。一天,提地迦以太阳神的姿态来到这里,悉陀十分信仰他,献摩诃制多(藏文)寺给他驻锡,提地迦使这里的许多众生得见真谛。继后,在西印度摩腊婆(藏文)地方有位叫阿陀罗波(藏文)的富有者,每日以一千只长角的动物作血肉烧施。一天,他欲以一万头花白黄牛(翟弥陀,意为净牛祭祀)的血肉作烧施,召唤毗梨具罗叉婆仙人(藏文)等担任祭祀施行者。这天,提地迦来到祭祀处,用法力使彼等不能杀一头牛,祭火亦不能燃烧。祭祀者得知提地迦施法,齐向他投掷石块、棍棒,但均化为花朵。众人见之,生气信仰,遂放弃杀生,皈依善法,于妙音长者(藏文)的欢喜园遗迹上建立佛堂,精勤于财富所生七种功德等,使佛教弘传,这时,东方昂伽(藏文)地方有位长者,家有宝树。可落珍宝,但无子嗣,因供奉毗瑟约天神(藏文),生得一子,起名“讫里瑟拏”(意黑色)【28】,长成后,曾七次入海取宝,最后一次归途中,于一海盗上被称为“雁娘”(藏文)的女罗刹抓获,他遂向圣者提地迦祈祷,提地迦即以幻变神通来到此岛解救了他。他回到赡部洲后,用财物供养僧伽三年,从提地迦受具足戒。后来证得阿罗汉果时,提地迦传法给他,自己于邬阇衍那地方示寂。
 当时,在迦湿弥罗国有位名叫婆蹉(意善住)的人,喜好邪见,后被讫里瑟拏教化。僧伽罗(藏文)岛的国王阿沙那僧诃俱舍(意具座狮库)从一位商人口中听说从佛陀到讫里瑟拏之间各伟人的事迹后,往请讫里瑟拏。圣者讫里瑟拏傍眷属五百众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