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哲学史 罗素-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的弟子,约长于柏拉图二十岁。安提斯泰尼是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人物,在某些方面 
 
其有似于托尔斯泰。直到苏格拉底死后,他还生活在苏格拉底贵族弟子们的圈子里,并 

 
没有表现出任何非正统的征象来。但是有某种东西——或者是雅典的失败,也许是苏格 
 
拉底之死,也许是他不喜欢哲学的诡辩——却使得他在已经不再年青的时候,鄙弃了他 
 
从前所重视的东西。除了纯朴的善良而外,他不愿意要任何东西。他结交工人并且穿得 
 
和工人一样。他进行露天讲演,他所用的方式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都能理解的。一切 
 
精致的哲学,他都认为毫无价值;凡是一个人所能知道的,普通的人也都能知道。他信 
 
仰“返于自然”,并把这种信仰贯彻得非常彻底。他主张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不 

 
要婚姻,不要确定的宗教。他的弟子们(如果他本人不曾)谴责奴隶制。他并不是一个 
 
严格的苦行主义者,但是他鄙弃奢侈与一切人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他说“我宁可疯 
 
狂也不愿意欢乐”。①安提斯泰尼的名声被他的弟子狄奥根尼盖过了,狄奥根尼“是欧 
 
济尼河上西诺普地方的青年,最初他[安提斯泰尼]并不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曾因涂 
 
改货币而被下过狱的不名誉的钱商的儿子。安提斯泰尼命令这个青年回家去,但是他丝 
 
毫不动;他用杖打他,他也一动不动。他渴望'智慧',他知道安提斯泰尼可以教给他智 

 
慧。他一生的志愿也是要做他父亲所做过的事,要'涂改货币',可是规模要大得多。他 
 
要涂改世上流行的一切货币。每种通行的印戳都是假的。人被打上了将帅与帝王的印戳, 
 
事物被打上了荣誉、智慧、幸福与财富的印戳;一切全都是破铜烂铁打上了假印戳罢了。” 
 
①他决心象一条狗一样地生活下去,所以就被称为“犬儒”,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象犬 
 
一样”。他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 
 
或者礼貌的。据说他住在一个桶里,但是吉尔柏特·穆莱向我们保证说这是个错误:因 

 
为那是一个大瓮,是原始时代用以埋葬死人的那种瓮。②他象一个印度托钵僧那样地以 
 
行乞为生。他宣扬友爱,不仅仅是全人类之间的友爱,而且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的友爱。 
 
甚至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的一身就聚集了许多的传说。尽人皆知,亚历山大怎样地拜 
 
访过他,问他想要什么恩赐;他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光”。狄奥根尼的教 
 
导,一点也没有我们现在所称之为“玩世不恭”的(“犬儒”的)东西,——而是恰好 
 
与之相反。他对“德行”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他认为和德行比较起来,俗世的财富是 

 
无足计较的。他追求德行,并追求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只要你对于幸运所 
 
赐的财货无动于衷,便可以从恐惧之下解放出来。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学说在这一方面 
 
是被斯多葛派所采用了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追随着他摒绝文明的欢乐。他认为其罗米修 
 
斯由于把那些造成了近代生活的复杂与矫揉造作的技术带给了人类,所以就公正地受到 
 
了惩罚。在这一点上他有似于道家、卢梭与托尔斯泰,但是要比他们更加彻底。 
 
    虽然他是亚里士多德同时代的人,但是他的学说在品质上却属于希腊化的时代。亚 

 
里士多德是欢乐地正视世界的最后一个希腊哲学家;从他而后,所有的哲学家都是以这 
 
样或那样的形式而具有着一种逃避的哲学。世界是不好的,让我们学会遗世而独立吧。 
 
身外之物是靠不住的;它们都是幸运的赐予,而不是我们自己努力的报酬。唯有主观的 
 
财富——即德行,或者是通过听天由命而得到的满足——才是可靠的,因此,唯有这些 
 
才是有智慧的人所要重视的。狄奥根尼本人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但他的学说却正象希 
 
腊化时代所有的学说一样,乃是一种投合于劳苦倦极的人们的学说,失望已经摧毁了这 

 
些人的天赋的热忱了。这种学说除了对于强有力的罪恶是一种抗议而外,当然绝不是一 
 
种可以指望促进艺术或科学或政治或任何有用的活动的学说。 
 
    看一下在犬儒学派普及之后,他们的学说变成了什么样子,是饶有趣味的。公元前 
 
三世纪的早期,犬儒学派非常风行,尤其是在亚历山大港。他们刊行了短篇的说教,指 
 
出没有物质财产是多么地轻松,饮食简朴可以是多么地幸福,怎样在冬天不必穿昂贵的 
 
衣服就可以保持温暖(这在埃及也许是真的!),对自己的家乡依依不舍或者悲悼自己 
 
的孩子或朋友的死亡又是何等之愚蠢。这些通俗化的犬儒学者之中有一个叫做德勒斯的 

 
说:“我的儿子或妻子死了,那难道就有任何理由应该不顾仍然还在活着的我自己,并 
 
且不再照顾我的财产了么?”①在这一点上我们很难对于这种单纯生活感到任何的同情, 
 
它已经变得太单纯了。我们怀疑是谁高兴这种说教,是希望把穷人的苦难想象成仅仅是 
 
幻想的那些富人呢?还是力图鄙视获得了成功的事业家们的那些新的穷人呢?还是想使 
 
自己相信自己所接受的恩赐是无关重要的那些阿谀献媚者呢?德勒斯对一个富人说: 
 
“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给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唠叨不满。” 

 
②这是一种很便当的学说。通俗的犬儒主义并不教人禁绝世俗的好东西,而仅仅是对它 
 
们具有某种程度的漠不关心而已。就欠债的人来说,这可以表现为一种使他减轻自己对 
 
于债主所负的义务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玩世不恭”(“犬儒的”)这个名词是怎样 
 
获得它的日常意义的。 
 
    犬儒派学说中最好的东西传到了斯多葛主义里面来,而斯多葛主义则是一种更为完 
 
备和更加圆通的哲学。 
 
    怀疑主义之成为一种学派的学说最初是由皮浪提倡的,皮浪参加过亚历山大的军队, 
 
并且随军远征过印度。看起来这使他发生了浓厚的旅行兴趣;他的余年是在他的故乡爱 

 
里斯城度过的,公元前275年他死在这里。除了对于以往的各种怀疑加以一定的系统化与 
 
形式化而外,他的学说里并没有多少新东西。对于感官的怀疑是从很早以来就一直在困 
 
恼着希腊哲学家的;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些象巴门尼德和柏拉图那样否认知觉的认识价值 
 
的人们,他们还把他们的否定当做是宣扬知识上的教条主义的一种好机会。智者们,特 
 
别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曾经被感官知觉的模糊极其显著的矛盾而引到了一种有似 
 
于休谟的主观主义。皮浪似乎(因为他很聪明地没有写过任何书)在对感官的怀疑主义 

 
之外,又加上了道德的与逻辑的怀疑主义。据说他主张绝不可能有任何合理的理由,使 
 
人去选择某一种行为途径而不选择另外的一种。在实践上,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无论住在 
 
哪个国家里,都是顺从着那里的风俗的。一个近代的信徒会在礼拜日到教堂去,并且奉 
 
行正确的跪拜仪式,而不必具有任何被人认为是足以激发这些行动的宗教信仰。古代的 
 
怀疑主义者奉行着全套的异教宗教仪节,有时候甚至于他们本人就是祭司;他们的怀疑 
 
主义向他们保证了这种行为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而他们的常识感(这种常识感比他 

 
们的哲学更经久)又向他们保证了这样做是便当的。 
 
    怀疑主义自然地会打动许多不很哲学的头脑。人们看到了各派之间的分歧以及他们 
 
之间的争论的尖锐,于是便断定大家全都一样地自命为具有实际上是并不可能获得的知 
 
识。怀疑主义是懒人的一种安慰,因为它证明了愚昧无知的人和有名的学者是一样的有 
 
智慧。对于那些品质上要求着一种福音的人来说,它可能似乎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但是 
 
正象希腊化时期的每一种学说一样,它本身就成为了一付解忧剂而受人欢迎。为什么要 
 
忧虑未来呢?未来完全是无从捉摸的。你不妨享受目前;“未来的一切都还无从把握”。 

 
因为这些原因,怀疑主义在一般人中就享有了相当的成功。 
 
    应该指出,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来说,并不仅仅是怀疑而已,并且还可以称之为 
 
是武断的怀疑。科学家说:“我以为它是如此如此,但是我不能确定”。具有知识好奇 
 
心的人说:“我不知道它是怎样的,但是我希望能弄明白”。哲学的怀疑主义者则说: 
 
“没有人知道,也永远不可能有人知道”。正是这种教条主义的成份,便使得怀疑主义 
 
的体系有了弱点。怀疑主义者当然否认他们武断地肯定了知识的不可能性,但是他们的 
 
否认却是不大能令人信服的。 

 
    然而,皮浪的弟子蒂孟提出了一种理智上的论证,这种论证从希腊逻辑的立场来说 
 
是很难于答覆的。希腊人所承认的唯一逻辑是演绎的逻辑,而一切演绎都得象欧几里德 
 
那样,必须是从公认为自明的普遍原则出发。但蒂孟否认有任何找得出这种原则来的可 
 
能性。所以一切就都得靠着另外的某种东西来证明了;于是一切的论证要末便是循环的, 
 
要末便是系在空虚无物上面的一条无穷无尽的链锁。而这两种情形无论哪一种,都不能 
 
证明任何东西。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论证就砍中了统治着整个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