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曰:‘承指,谓取霍光之意。’”此亦谓亲自接受梁元之讲说耳。
〔四0〕朱本“不”误“一”。器案:之推父协,释褐湘东王国常侍,
又兼府记室,见梁书协本传。寻梁书元帝纪:“天监十三年封湘东郡王。普
通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西中郎将、
荆州刺史。大同五年,入为安右将军、护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大同六年,
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协以大同五年卒于江
陵,时年四十二。本书序致篇云:“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则之推以中大通
三年生于江陵,类聚二六引之推古意诗云:“宝珠出东国,美玉产南荆,隋
侯曜我色,卞氏飞吾声。”盖自道也。北齐书之推传云:“世善周官、左氏。
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之推
年十二时,为大同八年,时绎在江、荆间,北齐书所云,正与家训此文合。
顽鲁,谓顽钝愚鲁。晋书阮种传:“臣猥以顽鲁之质,应清明之举。”齐孝昭
帝〔一〕侍娄太后〔二〕疾,容色憔悴〔三〕,服膳减损。徐之才〔四〕为
灸两穴,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满手。后既痊愈,帝寻疾崩,遗诏恨
不见山陵〔五〕之事。其天性至孝如彼,不识忌讳如此,良由无学所为。若
见古人之讥欲母早死而悲哭之〔六〕,则不发此言也。孝为百行之首〔七〕,
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
〔一〕赵曦明曰:“北齐书孝昭纪:‘帝讳演,字延安,神武第六子,
文宣母弟。’”卢文弨曰:“孝昭纪:‘性至孝,太后不豫,出居南宫,帝行不
正履,容色贬悴,衣不解带,殆将四旬。殿去南宫五百余步,鸡鸣而去,辰
时方还,来去徒行,不乘舆辇。太后所苦小增,便即寝伏合外,食饮药物,
尽皆躬亲。太后常心痛,不自堪忍,帝立侍帏前,以爪掐手心,血流出袖。’”
〔二〕赵曦明曰:“北齐书神武明皇后传:‘娄氏,讳昭君,司徒内干之女。’”
〔三〕宋本、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作“悴”。
〔四〕卢文弨曰:“北齐书徐之才传:‘之才,丹阳人,大善医术,兼
有机辩。’”〔五〕广雅释丘:“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六〕沈揆曰:“淮
南子说山训:‘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谓其母曰:“社何
爱速死,吾必悲哭社。”(江、淮间谓母为社。)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
能悲哭矣。’”〔七〕器案:玉海十一引郑玄孝经序:“孝为百行之首。”孟子
公孙丑上赵岐章句:“孝,百行之首。”后汉书江革传:“孝,百行之冠。”三
国志魏书王昶传:“昶家诫曰:‘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
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一〕,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患疥〔二〕,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三〕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四〕,
时复进之,以自宽痛〔五〕。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六〕,
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七〕。”帝子之尊,童稚之
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一〕赵曦明曰:“隋书地理志:
‘会稽属扬州。’”案:南朝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也。
〔二〕“时”字抱经堂校定本脱,各本俱有,今据补正。
〔三〕罗本、颜本、何本、朱本“闲斋”作“闭斋”。
〔四〕洪亮吉晓读书斋初录上:“今世盛行绍兴酒,或以为不知起于何
时。今考梁元帝金楼子云:‘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则绍兴酒梁时已
有名。颜氏家训勉学篇亦引之。”陈汉章曰:“案:此言山阴酒,本金楼子。”
〔五〕“以自宽痛”,宋本原注:“一本作‘以宽此痛’。”〔六〕卢文弨曰:“师
受,受于师也。或改‘受’为‘授’。”〔七〕卢文弨曰:“金楼子自序:‘吾
年十三,诵百家谱,虽略上口,遂感心气疾。’又云:‘吾小时夏夕中,下绛
纱蚊幮,中有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卧读,有时至晓,率以为常。又经病
疮,肘膝尽烂。比来三十余载,泛玩众书。’一本‘甜酒’作‘? 。酒’。”古
人勤学,有握锥〔一〕投斧〔二〕,照雪〔三〕聚萤〔四〕,锄则带经〔五〕,
牧则编简〔六〕,亦为勤笃〔七〕。梁世彭城刘绮〔八〕,交州刺史勃之孙,
早孤家贫,灯烛难办〔九〕,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一
0〕,精选寮寀〔一一〕,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一二〕,殊蒙礼遇〔一
三〕,终于金紫光禄〔一四〕。义阳〔一五〕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一
六〕,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一七〕。寒无毡被,抱
犬而卧。犬亦饥虚〔一八〕,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
卒成学士〔一九〕,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二0〕,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
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二一〕。东莞〔二二〕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二三〕书翰纸末〔二四〕,手
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一〕赵曦明曰:“战国秦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
至足。’”〔二〕赵曦明曰:“庐江七贤传:‘文党,字仲翁。未学之时,与人
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仰而投
之,斧果上挂,因之长安受经。’”案:见北堂书钞九七、御览六一一引。
〔三〕赵曦明曰:“初学记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淡,
交游不杂。’”案:御览十二亦引宋齐语此文。
〔四〕赵曦明曰:“晋书车武子传:‘武子,南平人。博学多通。家贫,
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五〕赵曦明曰:
“汉书儿宽传:‘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魏志常林传注引魏略:‘常林
少单贫,自非手力,不取之于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鉏,其妻常
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六〕赵曦明曰:“汉书路温舒传:
‘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取泽中蒲,截以
为牒,编用书写。’注:‘小简曰牒。编,联次之。’”〔七〕“为”宋本作“云”,
原注:“一本作‘为’。”案:事文类聚别四作“云”。
〔八〕器案:何逊增新曲相对联句、照水联句、折花联句、摇扇联句、
正钗联句,俱有刘绮,当即此人。
〔九〕“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宋本作“常无灯,折荻
尺寸,然明夜读书”,原注:“一本云:‘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
夜读。’”罗本、颜本、胡本、程本、何本、朱本“然”作“燃”,燃,后起
字。事文类聚引作“家贫常无灯,折荻尺寸,燃则(当作“明”)读书”,与
宋本合。
〔一0〕赵曦明曰:“梁书元帝纪:‘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邑二千
户,初为宁远将军、会稽太守。’”〔一一〕文选封禅文李善注:“汉书音义曰:
‘寀,官也。’”尔雅释诂:“寮,寀,官也。”〔一二〕赵曦明曰:“隋书百官
志:‘皇子府置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中兵等参
军。王国置常侍官。’”北堂书钞六九引干宝司徒仪:“记室主书仪,凡有表
章杂记之书,掌创其草。”孔顗辞荆州安西府记室笺:“记室之局,实惟华要,
自非文行秀敏,莫或居之。”宋书孔顗传:“以记室之要,宜须通才敏忠,加
性情勤密者。”唐六典二九:“亲王府记室,掌表启书疏。”〔一三〕“殊蒙礼
遇”,抱经堂本脱此四字,各本俱有,今据补正。
〔一四〕“终于金紫光禄”,宋本句末有“大夫”二字,原注云:“一本
无‘大夫’二字。”赵曦明曰:“隋书百官志:‘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
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一五〕赵曦明曰:“隋书地
理志,荆州有义阳郡义阳县。”〔一六〕器案:下文云:“下扬都言去海邦。”
扬都俱指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市。庾阐有扬都赋,所铺陈者俱为建业事。隋
书地理志下:“丹阳郡,自东晋已后,置郡曰扬州,平陈,诏并平荡耕垦,
更于石头城置蒋州。”〔一七〕事类赋十五引“实”下有“其”字。
〔一八〕器案:饥虚,犹言饥饿,谓腹中空虚而饥饿也。饥、饥古混
用。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原别传:“诚副饥虚之心。”则饥虚为魏、晋、南
北朝人习用语。
〔一九〕“卒成学士”,宋本作“卒成太学”,原注:“一本‘卒成学士’。”
案:事文类聚作“卒成大学”,事类赋作“后以学显”。北户录二引云:“朱
詹饥即吞纸,寒即抱犬读书。”〔二0〕赵曦明曰:“梁书元帝纪:‘大同六年,
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案:唐六典二九:“亲
王府录事参军,掌付勾稽,省署抄目。”〔二一〕朱本“人”作“又”,属下
句读。
〔二二〕赵曦明曰:“晋书地理志:‘徐州东莞郡,太康中置,东莞县,
故鲁郓邑。’”案:臧逢世又见风操篇。
〔二三〕宋本“刺”下有“或”字,原注:“一本无‘或’字。”案:
爱日斋丛钞二引无“或”字。胡三省通鉴一一四注:“书姓名于奏白曰刺。”
〔二四〕郝懿行曰:“古之客刺书翰,边幅极长,故有余处,可容书写,非
如今时形制杀削之比也。”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一〕,本蛮人也〔二〕。年
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彼苦辛,
时伺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