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子玄,字太初,少知名。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累迁
散骑常侍中护军。爽诛,征为大鸿胪,数年,徙太常。玄以爽抑黜,内不得
意。中书令李丰,虽为司马景王所亲待,然私心在玄,遂结皇后父张缉,谋
欲以玄辅政。嘉平六年二月,当拜贵人,丰等欲因御临轩,诸门有陛兵,诛
大将军,以玄代之。大将军微闻其谋,请丰相见,即杀之,收玄等送廷尉。
钟毓奏丰等大逆无道,皆夷三族。玄格量弘济,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
自若。时年四十六。’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
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
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
况支离其德者乎?’释文:‘会,古外切。撮,子列切。会撮,髻也,古者,
髻在项中,脊曲头低,故髻指天也。
繲,佳卖反,司马云:“浣衣也。”崔作●,音线。鼓筴,揲蓍钻龟也。
播精,卜卦占兆也,司马云:“簸箕简米也。”’又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途,匠者不顾。”庄子曰:“子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不夭
斧斤,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案:才望,犹言才气名望。
晋书陆机传:“负其才望,志匡世难。”世说新语品藻篇:“会稽虞■,元皇
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
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未达而丧。”〔一七〕赵曦
明曰:“奉倩名粲,世说惑溺篇注:‘粲别传曰:“粲常以妇人才智不足论,
自宜以色为主。骠骑将军曹洪女有色,粲于是聘焉,专房燕婉。历年后,妇
病亡,傅嘏往喭粲,粲不明(案:宋本作“粲虽不哭”。)而神伤,岁余亦亡。
亡时年二十九。”’庄子至乐论:‘庄子妻死,惠子吊之,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
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
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一八〕赵曦明曰:“晋书
王戎传:‘戎从弟衍,字夷甫。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
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列子力命篇:‘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
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而不忧,何也?”东
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
〔一九〕赵曦明曰:“晋书嵇康传:‘康字叔夜,谯国铚人。早孤,有奇才,
远迈不群。长好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乃
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
甚茂,乃激水圆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千
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词相证引,遂复收康。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钟会往造焉,康不为之礼,
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
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毋丘俭,宜因衅除之。帝既信会,遂幷害之。’
老子道经:‘和其光,同其尘。’”案:老子想尔注:“情性不动,喜怒不发,
五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二0〕罗本、颜本、何本、朱本“专”
同,程本、胡本、黄本作“权”,戒子通录二亦作“权”。赵曦明曰:“晋书
郭象传:‘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州郡辟召,不就。常
闲居,以文论自娱。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
素论去之。’老子道经:‘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二一〕赵曦明
曰:“晋书阮籍传:‘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
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
罪,皆以酣醉获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庄
子达生篇:‘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案:庄子下文云:“必
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饭食之间,而不
知为戒者,过也。”此当全引。
〔二二〕赵曦明曰:“晋书谢鲲传:‘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好老、
易。东海王越辟为掾,坐家僮取官? 。,除名。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
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淮南子齐俗篇:‘惠子从车百乘,
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注:‘庄周见惠施之不足,故弃余鱼。’”
〔二三〕赵曦明曰:“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
器案:世说赏誉篇下:“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二四〕卢文弨
曰:“郑注周礼大司寇:‘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桎音质。梏,古毒切。”
器案:南史刘敬宣传论:“或能振拔尘滓,自致封侯。”尘滓,谓尘俗滓秽。
〔二五〕卢文弨曰:“小尔雅:‘颠,殒也。’释名:‘仆,踣也。’音赴。”
〔二六〕宋本原注:“‘清谈雅论’,一本作‘清谈高论’。”案:戒子通录二
“雅”作“高”。淮南精神篇注:“直犹但也。”〔二七〕宋本“剖玄析微宾主
往复”,作“辞锋理窟,剖玄析微,妙得入微,宾主往复”,原注:“一本作
‘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器案:晋书张凭传:“凭为乡国所称举,刘惔言
于简文帝,帝召与语,叹曰:‘张凭勃●为理窟。’”徐陵与杨仆射书:“足下
素挺词锋,兼长理窟。”以词锋与理窟对文,当为颜氏所本。又案:晋书乐
广传:“广命驾为剖析之。”南史姚察传:“并为剖析,皆有经据。”文选七命
注:“剖,析也。”又案:宾主往复,即宾主问答之意。魏、晋、南北朝人称
宾主问答为往反。世说新语文学篇:“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
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又:“弟子如言诣支公,正值讲,因谨述开意,
往反多时。”又:“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往反即往复
也。又有自为宾主一往一复者,世说新语文学篇:“何晏因条向者胜理语弼
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
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二八〕戒子通录:“娱”作“怡”。
〔二九〕此句,宋本作“然而济世成俗,终非急务”,原注:“一本作
‘非济世成俗之要也’。”郝懿行曰:“汉文用黄、老为治,而休息无为;曹
参师盖公移风,而清静宁一;古来济世成俗,何必非薄老、庄,但须用得其
人尔。至于魏、晋以清谈误国,非老、庄之罪也。”〔三0〕卢文弨曰:“洎,
具冀切,及也。”〔三一〕卢文弨曰:“阐,昌善切。阐明之,使广大也。”〔三
二〕刘盼遂引吴承仕曰:“梁书儒林传:‘太史叔明三玄尤精解,当世冠绝。’
陈之末季,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以老、庄继论语之后,居尔雅之前,足以见
当时之风尚。”器案:南史张讥传:“笃好玄言,立周易、老、庄而讲授焉。
沙门法才、道士姚绥皆传其业。”又金绥传:“通周易、老、庄,时人言玄者
咸推之。”南齐书王僧虔传,有书诫子,言及周易、老、庄,而谓:“见诸玄,
志为之逸。”〔三三〕卢文弨曰:“梁书武帝纪:‘少而笃学,洞达儒玄,造周
易讲疏、老子讲疏。’又简文帝纪:‘博综儒书,善言玄理,所着有老子义、
庄子义。’”〔三四〕器案:大同八年,周弘正启梁主周易疑义,见陈书弘正
本传。
〔三五〕器案:江、荆,谓江陵、荆州。宋书武帝纪:“江、荆雕残,
刑政多阙。”〔三六〕宋本“召”作“故”。
〔三七〕史记屈原传:“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倦剧即倦极也。
〔三八〕卢文弨曰:“梁书元帝纪:‘承圣三年九月辛卯,于龙光殿述
老子义,尚书左仆射王褒为执经。乙巳,魏遗其柱国万纽、于谨来寇。冬十
月景(丙)寅,魏军至于襄阳,萧? 。率众会之。丁卯,停讲。’”〔三九〕傅
本、颜本、胡本、程本、黄本“旨”作“指”,古通。世说新语赏誉篇:“东
海王敕世子毗云:‘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注引赵吴郡行状:“代太傅
越与穆及王承、阮瞻、邓攸书曰:‘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又见晋书
王承传、阮瞻传)陶潜与子俨等疏:“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广弘明集十五
沈约佛记序:“欲悟道者,必妙识所宗,然后能允得其门,亲承音旨。”水经
淮水注:“丘明亲承圣旨,录为实证。”礼记曲礼上正义:“传谓传述为义,
或亲承音旨,或师儒相传,故云传。”张怀瓘书断中:“师资大令,时亦众矣,
非无云尘之远,若亲承妙旨,入于室者,唯独此公。”汉书楚元王传注:“师
古曰:‘承指,谓取霍光之意。’”此亦谓亲自接受梁元之讲说耳。
〔四0〕朱本“不”误“一”。器案:之推父协,释褐湘东王国常侍,
又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