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夕,有巨迹长数尺,伦理成就。”夷坚乙志十九韩氏放鬼:“江、浙之俗信
巫鬼,相传人死则其魄复还,以其日测之,某日当至,则尽室出避于外,名
为避煞。命壮仆或僧守庐,布灰于地,明日视其迹,云受生为人为异物矣。”
夷坚志支乙一董成二郎:“而董以此时殂,既敛,家人用俚俗法,筛细灰于
灶前,覆以甑,欲验死者所趋。”盖古代迷信传说,惟昔而然矣。
〔七〕刘盼遂曰:“周岂明茶话乙第七则云:‘英国茀来则博士普许默
之工作第五章云:“野蛮人送葬归,惧鬼魂复返,多设计以阻之,通古斯人
以雪或木塞路,缅甸之清族则以竹竿横放路上,纳巴耳之曼伽族葬后,一人
先返,集棘刺堆积中途,设为障碍,上置大石立其一,以手持香炉,送葬者
从石上香烟中过,云鬼闻香逗留,不至乘生人肩上越棘刺云云。”今绍兴回
丧,于门外焚谷壳,送葬者跨烟而过,始各返其家,其用意正同,即防鬼魂
之附着也。’(录自语丝。)盼遂案:此亦家训‘作诸厌胜,祓送家鬼’之俗
也。知其流远矣。”〔八〕“章断注连”,倭名类聚钞引作“注连章断”,又引
日本纪私记云:“端出之绳。”刘盼遂曰:“周岂明汉译古事记神代卷第二十
九节之‘布刀玉命急忙将注连挂在后面’一语自注云:‘注连系采用颜氏家
训语。亦作标绳,用稻草左绹,约间隔八寸,散垂稻草七,次五,次三根,
故又写作左绳,又名七五三绳,用作禁出入的标当,挂在神社入口;今正月
人家门户亦犹用之,盖以辟不祥也。’盼遂案:以稻草之标绳为注连,当有
所出,姑志以俟知者。”器案:古事记上云:“即布刀玉命,以尻久米绳,控
度其御后方。白言从此以内,不得还入。”次田润注云:“尻久米绳者,书纪
有‘端出之绳’,乃尻笼绳之义,即今之注连绳。”日本此种辟不祥的端出之
绳,虽名曰注连,恐与颜氏所说者,亦鼠腊名璞之比耳。寻道藏洞玄部表奏
类“岂”下,赤松子章历卷一目有断亡人复连章、断子注章、夫妻离别断注
消怪章、虚耗光怪断绝殃注章、官私咎谪死病相连断五墓殃注章、数梦亡人
混涉消墓注章、新亡迁达开通道路收除上殃断绝复连章、新亡洒宅逐注却杀
章。其卷四载断亡人复连章云:“具法位上言,臣谨按仙科,今据某云:‘即
日叩头列状,素以胎生下官子孙,千载幸遇,得奉大道,诚实欣慰;某信向
违科,致有灾厄。某今月某日,染病困重,梦想纷纭,所向非善;寻求算术
云,亡某为祸,更相复连,致令此病,连绵不止。恐死亡不绝,注复不断,
阖家惶怖,恐不生全。’即日词情恳切,向臣求乞生理;辄为拜章一通,上
闻天曹。伏乞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师君门下主者,赐为分别,上请本命
君十万人,为某解除亡人复连之气,愿令断绝生人魂神属生始,一元一始,
相去万万九十余里,生人上属皇天,死人下属黄泉,生死异路,不得扰乱某
身。又恐亡某生犯莫大之罪,死有不赦之? 。,系闭在于诸狱,时在河伯之狱,
时在女青之狱,时在城隍社庙之中,不知亡人某魂魄在何处,并乞迁达,令
得安稳,上升天堂,衣食自然,逍遥无为,坟墓安稳,注讼消■。某身中疾
病,即蒙除愈,复连断绝,元元如愿,以为效信。恩惟太上众真,分别求哀。
臣为某上请天官断绝亡人复连章一通,上诣太上曹治。”据此,则章断注连
者,谓上章以求断绝亡人之殃注复连也。太平广记三二0引幽明录:“谢玄
在彭城,将有齐郡司马隆,弟进,及安东王箱等,共取坏棺,分以作车。少
时,三人悉见患,更相注连,凶祸不已。”注连之义,与颜氏所说正同:持
以较日本之所谓注连,其事各别。抱朴子内篇仙药:“上党有赵瞿者,病癞
历年,众治之不愈,垂死,或云:‘不及活流弃之,后子孙转相注易。’”注
易即注连也。释名释疾病:“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注病
即今之传染病。
〔九〕少仪外传引“比”作“者”,“有”作“人”。
〔一0〕孔安国尚书序:“旁求儒雅。”汉书王章传:“缘饰儒雅,刑罚
必行。”文心雕龙史传篇:“儒雅彬彬。”〔一一〕弹,谓弹劾,文选有弹事体。
己孤〔一〕,而履岁〔二〕及长至〔三〕之节,无父,拜母、祖父母、
世叔父母、姑、兄、姊,则皆泣〔四〕;无母,拜父、外祖父母、舅、姨、
兄、姊,亦如之:此人情也。
〔一〕“己孤”,朱本作“若孤”。
〔二〕卢文弨曰:“‘履岁’下疑当有‘朝’字。”器案:履岁,当是履
端岁首之意,即指元旦。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御览
二九引臧荣绪晋书:“熊远议曰:‘履端元日。’”又引庾阐扬都赋:“岁惟元
辰,阴阳代纪,履端归余,三朝告始。”〔三〕长至,冬至。御览二八引崔浩
女仪:“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履长至之义也。”〔四〕卢文
弨曰:“说文:‘泣,无声出涕也。’”江左朝臣,子孙初释服〔一〕,朝见二
宫〔二〕,皆当泣涕〔三〕;二宫为之改容。颇有肤色充泽〔四〕,无哀感者,
梁武薄其为人,多被抑退〔五〕。裴政〔六〕出服,问讯〔七〕武帝,贬瘦
枯槁,〔八〕涕泗滂沱〔九〕,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一0〕不死也。”〔一〕
释服,与下文出服义同,言丧期届满,除去丧服。
〔二〕卢文弨曰:“二宫,帝与太子也。”器案:文选集注残本王仲宝
褚渊碑文:“升降两宫。”钞曰:“两宫,谓上台及东宫也。”李周翰曰:“两
宫,谓天子太子。”〔三〕“泣涕”,少仪外传下作“涕泣”。
〔四〕离骚注:“泽,质之润也。”〔五〕抑退,抑止斥退。三国志魏书
武纪:“纤毫之恶,靡不抑退。”〔六〕赵曦明曰:“北史裴政传:‘政字德表,
仕隋为襄阳总管,令行禁止,称为神明。着承圣实录一卷。’”〔七〕僧史略
上:“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谓之问讯。”
盖梁武信佛,故裴政以僧礼相见也。
〔八〕文选西征赋注:“贬,损也。”楚辞渔父:“形容枯槁。”注:“■
瘦瘠也。”〔九〕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一0〕赵曦明曰:“南史裴邃传:‘子之礼,字子义。母忧居丧,惟食麦饭。
邃庙在光宅寺西,堂宇弘敞,松柏郁茂;范云庙在三桥,蓬蒿不翦。梁武帝
南郊,道经二庙,顾而叹曰:“范为己死,裴为更生。”之礼卒于少府卿,谥
曰壮。子政,承圣中位给事黄门侍郎,魏克江陵,随例入长安。’”二亲既没,
所居斋寝〔一〕,子与妇弗忍入焉。北朝顿丘〔二〕李构〔三〕,母刘氏,夫
人亡后,所住之堂,终身锁〔四〕闭,弗忍开入也。夫人,宋广州刺史〔五〕
纂之孙女,故构犹染江南风教。其父奖,为扬州刺史,镇寿春〔六〕,遇害。
构尝与王松年〔七〕、祖孝征数人同集〔八〕谈燕。孝征善画,遇有纸笔,
图写为人。顷之,因割鹿尾,戏截画人以示构,而无他意。构怆然动色,便
起就马而去。举坐惊骇,莫测其情。祖君寻悟,方深反侧,当时罕有能感此
者。〔九〕吴郡陆襄,父闲被刑〔一0〕,襄终身布衣蔬饭,虽姜菜有切割〔一
一〕,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一二〕摘供厨。江宁姚子笃,〔一三〕母以烧
死,终身不忍噉炙〔一四〕。豫章〔一五〕熊康父以醉而为奴所杀,终身不
复尝酒。然礼缘人情,恩由义断,亲以噎死,亦当不可绝食也〔一六〕。
〔一〕斋寝,斋戒时所居之旁屋。
〔二〕赵曦明曰:“宋书州郡志:‘顿邱,二汉属东郡,魏属阳平,(晋)
武帝泰始二年,分淮阳置顿邱郡,县属焉。’”〔三〕卢文弨曰:“北史李崇传:
‘崇从弟平,平子奖,字遵穆,容貌魁伟,有当世才度。元颢入洛,以奖兼
尚书左仆射,慰劳徐州羽林,及城,人不承颢旨,害奖,传首洛阳。
孝武帝初,诏赠冀州刺史。子构,字祖基,少以方正见称,袭爵武邑
郡公,齐初,降爵为县侯,位终太府卿。构常以雅道自居,甚为名流所重。’”
〔四〕卢文弨曰:“锁,说文作锁。”〔五〕赵曦明曰:“宋书州郡志:‘广州
刺史,吴孙休永安七年分交州立,领郡十七,县一百三十六。’”〔六〕赵曦
明曰:“宋书州郡志:‘扬州刺史,前汉未有治所,后汉治历阳,魏、晋治寿
春。’”〔七〕卢文弨曰:“北齐书王松年传:‘少知名,文襄临幷州,辟为主
簿,孝昭擢拜给事黄门侍郎。孝昭崩,护梓宫还邺,哭甚流涕;武成虽忿松
年恋旧情切,亦雅重之,以本官加散骑常侍,食高邑县侯。’”〔八〕“集”,
抱经堂本误作“席”,宋本以下诸本俱作“集”,今据改正。
〔九〕罗本、颜本、朱本分段。
〔一0〕吴郡志二一引“刑”作“害”。卢文弨曰:“南史陆慧晓传:‘闲
字遐业,慧晓兄子也。有风概,与人交,不苟合,仕至扬州别驾。永元末,
刺史始安王遥光据东府作乱,闲以纲佐被收,尚书令徐孝嗣启闲不预逆谋,
未及报,徐世标命杀之。四子:厥,绛,完,襄也。襄本名衰,字赵卿,有
奏事者误字为襄,梁武帝乃改为襄,字师卿。太清元年为度支尚书。襄弱冠
遭家祸,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器案:
文苑英华八四二引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君讳襄,字师卿,吴人也。? 。
父闲,扬州别驾,齐永元绍历,萧遥光谋反伏诛,闲以州职见害。子绛,其
日幷命。忠孝之道,萃此一门。襄时年十四,号毁殆灭,布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