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19-报告,我热!(待出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宋祖英的《好日子》,这种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实现了划时代的交接。而宋祖英带着“审美紧张”般的表情出场,让大好舞台首先一片绚丽多彩,歌伴舞的传统娱乐方式的渐次登场更是具有娱乐的仪式感。后来的《大地飞歌》和2005年的《飞》都是对大无畏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有效宣传。  在此基础上,后来的张燕、祖海、陈思思、汤灿等新一代红樱桃,以更加忠诚的表情和更加投入的艺术体验来完成对祖国和山河风景的表象讴歌。她们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歌舞《四季奏鸣曲》联唱,无疑是这一节目主题的润滑剂。她们被树立成“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以灿烂的形象出场,直到似真似假地满堂喝彩。鲍蓉、王霞等人表演的《争奇斗艳——花对花》联唱,更是成了花的海洋,大好河山一片红。  春节联欢晚会的红樱桃式普及运动由来已久,从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算起,他们就开始了仰首阔步地迈向新的乌托邦,《我的中国心》曾唱遍大江南北,“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些国家的象征物的走俏,使得主流叙事的升温,并成为后来的春节晚会不断沿用的主流情感。  在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除了现代歌舞,如戏剧、相声、小品、杂技、书法、中国画、剪纸、刺绣、蜡染、民族乐器、口技、民族舞蹈、中国武术、甚至中国饮食烹调、中华绝技等等,相当于一次中华民族艺术的展演和展览。繁花似锦,蓬勃发展,凡有特色的尽收眼底。这种民族大家庭式的全盘抚摸,缓解了常常处于文化劣势和低谷的民族文化的意识觉醒带来的不平。一锅烩地纳入他们制造的大“摇篮”中。  除此之外,以央视的主持人和熟悉面孔组成的催泪大军也随后赶到,拿着观众脆弱的心灵和有待诉说的情感开始了吆喝,并在适当的时候,现身说法,让湿漉漉的不仅仅是眼睛,还要打湿舞台。  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作为主持人的朱军和冯巩以及蔡明表演了情景相声《笑谈人生》,这个节目是套用了朱军主持的谈话类节目《艺术人生》,也就是追问和揣摩越来越久远的细节和不堪回首的往事或者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达到泪湿衣襟的节目效果。而在这个《笑谈人生》的节目中,朱军回忆了他母亲对他的思念,似乎这不够,所以,他们采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催情笔法:喝啤酒。这看似一种很男人化的行为,但是在这种豪爽的背后,是节目的苍白和窘境。而啤酒里的酒精会使他们先于观众动情,并且在节目里,他们口口声声“咱爸咱妈”,从第一人称的现场体验出发,来增加节目的动情效果,他们泪水来得及时,而这泪水是从《艺术人生》里攒来的。就在这中间,朱军还蹑手蹑脚不放过对自己的书《时刻准备着》的促销和宣传:“看来我的书卖得还不错的”。长期为人民的事业废寝忘食,没有时间去看“母亲”,直到不能在“她老人家”跟前尽点孝心,但还是无怨无悔,这也在此中渗透了对人民的“忠”,但是用泪水这一软化的方式抹平了容易被观众洞察的宏大说教,而在中国文化中,很多这样的说教和对“忠”的阐释都是与泪水分不开的,这中间的虚假也自不必说,不难看出,他的忠厚演说里渗透了对商业的投怀送抱。  就这样,春节联欢晚会在一年又一年的轮回中,带给观众的是需要费口舌的娱乐,需要解释的娱乐,甚至说只是央视春晚剧组的狂欢,而这种被强调和粉饰的中国式的狂欢看上去很美,却逐渐地变成“强扭的瓜”。


第一部分网络歌曲(1)(图)

  聂作平李华  网络下的蛋  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这个看不见的虚拟世界里,它催生了痞子蔡这样风靡一时的网络作家,也造就了杨臣刚这种暴得大名的网络歌手。然而,网络音乐就像网络小说一样,它只是网络的衍生物,首先强调的不是音乐,而是网络。在这个虚幻的空间里,网络音乐便注定是一种昙花一现的浮华,带着网络抹不去的泡沫印迹。  当然,话又说回来,网络是泡沫,那也是一片肥沃的泡沫,即使是一粒秕谷随意扔到网络上,也可能生根发芽,网络音乐无疑就是这样一粒种子,它干瘪而贫血。现在所谓的网络歌手,基本上都只能算作是音乐爱好者,他们专业知识的匮乏和音乐修养的缺失,也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成为具有稍微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要给网络音乐找个吉祥物,这个吉祥物就是花开一刹的昙花。  已经不好考察中国的第一首网络歌曲诞生于何时何地,但至少在5年前,这种寄生于网络的东东即开始流布于坊间。而网络歌曲新鲜问世并迅速走红的大背景,恰好是传统音乐走入低谷之时。应运而生,顺时而产,这也算是网络歌曲得到的先机吧。  当年,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被信手贴到了网络,谁知道这个漫不经心的举动却成就了一个所谓的平民音乐家,也成就了网络音乐。《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大热于各家网站,它让广大网民们顿时有初夜般的兴奋和惊喜。很快,雪村便从虚幻的网络走进了真实的生活,走进了活生生的观众的视野,而那句“翠花,上酸菜”更是家喻户晓,估计那段时间里,全国可能有十万人在餐馆里会模仿雪村那口东北腔这么来上一句的。当雪村意外而惊喜地一夜成名时,网络音乐也第一次展示了它神奇的力量。  也许是被雪村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大红大紫震懵了,善于追逐潮流的音乐人这一回反应迟钝,他们居然没有觉察到这是一次绝好的空降乐坛的机会,不知不觉中,机遇擦肩而过。一直到两年以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并对雪村来了一次遥远而集中的呼应。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实际上是中国网络音乐的一个信号,而雪村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网络音乐的开山鼻祖。不过,就像不少人积极争夺“八○后”提出者的荣誉一样,当网络音乐成为流行话题以后,不断有人站出来企图分享这块肥肉。高林生和李进都自称是第一网络音乐唱作人。与某些站在网络音乐边缘的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借足了网络音乐风光的人却否认自己是网络歌手,一些人则对网络音乐不以为然,那情形就像一个妓女从良之后再也看不起曾经的姐妹。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是网络音乐一个高亢的前奏,2003年,网络音乐开始真正引起大众更加广泛的注意。一个名叫郝宇的哈工大学生,以大学生自习课堂的种种怪现状为内容创作了《大学自习室》,曲风承袭了雪村《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那种轻松搞笑的风格。这首歌在网络上迅速流传,郝宇也因此一路春光,连相声演员姜昆也站出来表示赏识。  唐磊命运的改变更是得益于网络和网络音乐。由唐磊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丁香花》,有别于那些搞怪的网络歌曲。纯净和忧伤的歌声打动了无数听众,这首代表了目前网络音乐最高水准的歌曲在百度搜索网站连续十几周上榜,每天的搜索量近2万人次,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电台热播,唐磊一时之间炙手可热,毫无悬念地成为2003年网络歌曲的最大赢家。  相对于山雨欲来的2003年来说,2004年的网络音乐已经全面开花。出现了杨臣刚、香香等一大批被网络包装出来的歌手。《老鼠爱大米》横空出世,在网络上所向披靡,成为各大网站排行榜上的常胜将军,连续高居“百度”网站的流行金曲榜首。这首曾经被戴军称为滥歌而不愿意演唱的歌曲,让杨臣刚成为2004年网络第一红人,成为又一个雪村、又一个刀郎,身价一下子暴涨到五百万。通过“同一首歌”以及春节联欢晚会,当然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版权官司,杨臣刚在2005年继续广受关注。《老鼠爱大米》更是大红大紫,成了大家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老鼠爱大米》同时捧红了湖南女孩香香,这个21岁的公路局职员,因为触网,因为翻唱《老鼠爱大米》,在短短的时间内即搏得了“网络歌后”的美名,她的另一首《猪之歌》也挤进一搜“热门金曲”排行榜。  男声版、女声版《老鼠爱大米》之外,英文版、粤语版也纷纷出笼,据说还翻译成了日、韩等国文字,《老鼠爱大米》开网络音乐的先河,出口到1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飞乐唱片公司的拳头产品,《老鼠爱大米》还派生出了同名小说和电影。  《老鼠爱大米》的空前成功,让许多人对网络音乐充满了期待,一些人迫不及待地宣称2005年为网络音乐年。实际上,2005年的网络音乐却面临着一种难言的尴尬,曾经在网上掀起音乐风暴的杨臣刚、香香等歌手纷纷修成“正果”,从网络走到现实。当他们拿到了唱片公司的一纸签约书之后,网络歌手的身分便成为了过去。只不过他们仍然霸占着网络音乐的阵地,或者说,网络音乐人才的后继乏力让他们一如既往地成为中心。  杨臣刚的老鼠还没有遁去,庞龙的蝴蝶就已翩翩飞来,大街小巷都响起了庞龙那据说是“粮食”般朴实的声音,连黄口小儿也会唱几句“亲爱的你慢慢飞”。《两只蝴蝶》让网络音乐进一步升温,网络音乐的风潮势不可挡。连中国音乐“政府奖”——中国唱片金碟奖,也不得不为网络音乐预留了一席之地,而各种网络歌曲大赛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第一部分网络歌曲(2)(图)

  2004年网络音乐的热潮过于生猛,激情岁月一直持续烧到了2005年。网络歌曲大有从边缘走向流行乐坛中心的趋势,一向底气不足的网络歌手也因此理直气壮起来。但不管网络音乐有多么热闹,不管网络音乐引起了多少人的注意,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一年并没有产生更有影响的网络歌手或者作品,人们还在留恋着2004年的面孔和声音,那些一夜走红的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