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面对姜梅那纯净,热情的目光,不得不低下了头。

    “就一个鸭子,值不了多少钱,有啥子不好意思嘛?想当初,你军哥经常在曾娘哪里摘菜吃,你军哥咋个没有不好意思喃?”姜梅莞尔一笑,也不等王勃接手,直接把鸭子塞在了他自行车前面的行李框中。

    既然对方已经把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王勃也就不矫情了:“那行。谢谢了哈,梅姐,我就不客气了。梅姐,你和军哥有空过来吃米粉嘛,我亲自给你冒。”

    “要得!很多人都说你们的米粉味道巴适得很,是四方第一好吃的米粉,有空的时候我和你军哥就过来尝一哈儿。”姜梅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要去你去,我不得去哈!”张小军小声的咕哝,带着明显的情绪。咕哝完后,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抗拒的意味太过明显,马上又补充了一句,“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只吃面,不吃米粉的。”

    这种想说狠话又不敢说的做派,如果姜梅不在这里,王勃恐怕就直接笑出声来了。他本想说自家马上也准备卖面,但想了想,看在他婆娘的面子上,还是不刺激这家伙好了。

    ————————————————————————————————

    张继发两口子对于王勃和张小军之间这短暂的言语冲突倒是没太在意,两人最好奇,也最感兴趣的还是王勃家的米粉店。因为谁开米粉店他们都不会觉得吃惊,唯独王吉昌开米粉店则让他们吃惊不已。况且,听刚才张小军和姜梅的话,这个取名叫“曾嫂米粉”的好像生意还很火爆。

    “王勃,我也没啥子给你拿的,那就和你梅姐一样,给你拿个鸭子吧。”见王勃跟张小军两口子的交流告一段落,等了半天的李桂兰终于插话进来,一边说,一边将早就用塑料袋包好的鸭子如同姜梅一样,直接放在了王勃自行车的行李框中。

    “李娘,你这……我都不好说啥子了。梅姐送,你也送,我们哪里吃得完嘛?”瞧着装在行李框中的两个水平鸭,王勃一边说着场面话,一边心想,今天还真是不虚此行。待会儿去农贸市场称几斤土豆,买包火锅料,直接红烧,晚上的下酒菜就有了。

    “才好多嘛,有啥子吃不完的?况且你们现在做生意,铺子里应该也有冰柜,吃不完放冰柜里冰起就好了。”

    “那……就谢谢李娘了哈。李娘,张伯,你们跟梅姐和军哥一样,有空到我们店里来吃米粉嘛,过来尝哈儿味道。到时候我亲自给你们冒。”王勃也适时向两人发出邀请。

    “要得!哪个时候我和你张伯过来尝一哈儿。”

    “行。随时恭候你们的光临。那李娘,张伯,我就走了。店里还忙着在,我还要回去帮忙。还有就是告诉张静,让她下午到我们店里来嘛,到时候我和她一起学习。”王勃也不忘提醒两口子将话传给张静那个让他很有好感的邻家小妹。

    “这个,你们在做生意,不麻烦啊?”李桂兰有些不确定的问。

    “我们也就早上和中午有点忙。中午一过两点,就没得啥子生意了。即使有也不多,我妈老汉儿和我舅母也能够应付。一般下午两点之后他们就不让我帮忙,让我看书去了。”为了打消两口子的顾虑,王勃不得不把自家的生意说得惨淡一些。他倒不是非要自找麻烦的给张静补习,而是人家张静当初帮过他的忙,他又吃了人家两个鸭子,这人情,说什么也要找机会还的。

    母亲一辈子用身体力行教给王勃很多处事为人的道理,其中一个便是:

    别人对自己好,要记住,并尽快的还掉。什么都可以忘,就是不能忘恩。

    ————————————————————————

    本章有小删改,想要原汁原味,企鹅,你懂的(进企鹅需提供订阅截图或粉丝值)……

    感谢“要做好人”的支持!

43,不种田了

    “你咋个现在才回来喃?刚才你大姑和姑爷过来了,还问你起。”王勃一回到米粉店,就听王吉昌有些抱怨的道。

    “跟李娘他们吹了哈牛。啥子?大姑和姑爷来了哇?你咋个不留他们多耍哈儿喃?”王勃一边将李桂兰和姜梅送的鸭子拿到厨房,一边随口应付。如果是前世的他,肯定会为没有见到大姑和姑爷感到可惜,现在?除了生命中有限的几个人,其他人就不太能够引起他的重视了。

    “久耍哈儿,人家没得事嗦?对了,你手里提的啥子哟?”

    “水平鸭!”

    “你买水平鸭了啊?我还说去农贸市场买菜。正好,将就你这鸭子红烧。对了,你还买了两个嗦?买一个就够了噻,买两个!”王吉昌念念叨叨,满面红光。说起好吃,王吉昌认第二,他不敢认第一。

    “哪个是买的哟!人家李娘和张小军送的。”

    “啥子?张小军送的?他那个白眼狼会送你鸭子?”王吉昌不相信的问。

    “是他老婆姜梅送的。”

    “哦,我就说嘛!张小军咋个会舍得送咱们鸭子!如果是姜梅倒有可能。”王吉昌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转头看向王勃的母亲,颇为得意的道,“不过凡玉,你说也奇怪哈,早不送晚不送,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两口子送过鸭子给咱们吃,今天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舍得送咱们鸭子。啧啧……”王吉昌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

    “嘻嘻,那是晓得你要发财了三,王哥!”小舅母拿起头上的鸭舌帽一边朝脸上扇风,一边开着玩笑。她身上也同样穿着王勃设计的工作服,不过是暂时借母亲的用着。昨天下午王勃才领着她在裁缝那里量了尺寸,还要过两天才能领回来。钟晓敏对这套别出心裁的工作服又新奇又满意,特别是头顶上的那顶“戳戳帽”,有事没事就会取下来观看一番。

    “发啥子财哟!身上背了一屁股的债,哪个时候能把债还完都不晓得,发财?发脑壳财哟!”听到小舅母说发财,王吉昌如同被戳了一下的刺猬,立马开始反驳。王勃就意识到昨天对继父的“教育”还是蛮有效果的。等今天晚上母亲将烂娃娃二流子借钱的故事再讲给王吉昌听,恐怕昨天“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加的深刻一些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没多少吃米粉的人了。一家人也准备弄晚饭吃。王勃就打算去菜市场秤几斤洋芋来红烧鸭子。正打算出门,就见小舅母已经拿起刮刀开始削起土豆的皮来。

    “咦,你们哪个时候买洋芋了的喃?我还说去菜市场秤几斤。”

    “不是买的,是你小舅刚才送过来的。还有你们大舅和二舅舅送的黄瓜,辣椒,豇豆和茄子,一大箩筐。今后的一个星期,咱们都不用买菜了。”曾凡玉笑着向王勃解释,看起来很开心。

    “舅舅他们真是太好了。”王勃感叹一句,“妈,那你给小舅舅拿钱没有喃?”

    “我说要给钱,但你小舅舅死活都不要。”

    “就一点烂菜,要啥子钱嘛!说钱就见外了哈!”小舅母听说王勃说钱,有些“不高兴”的说。

    王勃的四个舅舅,除了三舅舅在外打工外,其余三个舅舅都在农村务农,主要的收入就是靠种点菜来卖钱。在前世,王勃一家就经常吃舅舅们种的菜,甚至在他去了双庆工作,每次回老家,离开的时候,舅舅们都会给他大包小包的塞满各种小菜,让他带回双庆吃。

    前世不得已就不说了,这一世,王勃说什么也不愿意白白占舅舅们的便宜。但是直接说不让舅舅们送菜或者说给钱他又怕伤了他们的心,让舅舅们说他见外。

    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没有呢?

    王勃脑瓜子一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既可以不让舅舅们吃亏,又能满足自己一家吃菜的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便开始对小舅母道:

    “小舅母,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妈老汉儿要忙店里的事,以后恐怕也没有时间去种菜了。不仅没时间种菜,我们一家三口的田恐怕到时候都只有承包出去给其他人种。

    “但我们一家又不能不吃菜,不吃米。所以,我就想,如果小舅舅感兴趣的话,我们的田可以拿给他去种,只需要每年给我们吊一千二百斤大米就行了。

    “至于蔬菜,我们也从小舅舅和其他三个舅舅那里买,价格比照市场的零售价来执行就可以了。因为这不是吃一次两次,而是每天都要吃,全部白吃你们的也不现实。你觉得喃,小舅母?”

    一千二百斤大米是王勃根据一家三口目前的食量定下来的。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后肯定吃不了那么多米。

    王勃的提议不仅钟晓敏没想到,王吉昌和曾凡玉二人也没料到。曾凡玉想了想,很快就发现自己儿子想的这个主意十分不错,既解决了一家三口的吃饭吃菜问题,又避免了田地荒废,而且还肥水不流外人田,帮助了自己的弟弟,于是立刻就附和说道:

    “这个主意好,晓敏。你今天晚上就回去给凡嵩说一哈儿,让凡嵩来种我们的田和自留地。菜我们就在你们家买。你想嘛,反正现在每天都要买菜,与其这钱让别人赚,不如让你们去赚。”

    王吉昌觉得一年一千二百斤大米就换自家四亩水田外加自留地的买卖自家实在有些吃亏,有心不同意,但儿子和妻子已经把话说出了口,他也不好反驳。

    不过王吉昌很快转念一想,自家现在一天净赚几大百,马上就要发财了,再去计较田里的那点收成似乎也没多大意思。还不如卖小舅子一个人情,好让一直看不起自己的小舅子晓得:

    小舅子,别看不起你姐夫哥!以后,你两口子吃香喝辣,都得靠你姐哥的扶持呢!

    这么一想,王吉昌心头立刻好受了很多,也跟着妻子开始劝说钟晓敏:

    “晓敏,叫曾凡嵩的脑壳放通泰一些。要不是我和你姐姐现在没时间种,他哪里有这种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