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的,李娘。我过来是想让你们告诉张静一下,因为我们家最近在城里面开了家米粉店,我每天都要在米粉店帮忙,没得啥子时间,只有下午米粉店没得生意的时候才比较有空,所以,如果张静她想找我问问题的话,就只有下午到米粉店里来。对了,李娘,这是一本我以前也用过的数学参考书,我觉得还不错,当时中考数学能够考满分这本参考书起了不少的作用。你帮我拿给张静吧。”王勃将行李框里面的参考书拿出来,放在了铺子的台面上。

    “啊,这囔个好意思喃?还让你破费!那我就代静静谢谢你了哈,王勃。”李桂兰云销雨霁,满面堆笑的把参考书收了过去。

    在张静连续两次去王勃家找王勃都无果后,李桂兰很是气愤,觉得王勃这娃儿太假,说一套做一套,亏当初自己还让女儿给他家带了只鸭子,真的是喂狗了!

    现在一听王勃的解释,才明白误会了人家,跟着便大感兴趣的打听,“对了,王勃,你刚才说你们家在四方开了家米粉店?是真的吗?在四方哪个地方喃?”

    “就在四中门口附近。曾嫂米粉!”

    “啥子?曾嫂米粉?王勃,你说你们家开的米粉店叫曾嫂米粉?”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但却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相信。

    王勃随声音望去,见说话的是张小军,脸上一直保持着温和笑容的他也不笑了,淡淡的道:“是叫曾嫂米粉。”

    张小军跟张继发一样,算起来也是王勃一家的近邻,和张继发一家都住在张家院子。在卖水平鸭之前,张小军的日子过得很是造孽。他的亲生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跟着母亲改嫁来到张家院子。张小军的继父和王勃的继父王吉昌差不多一个德行,都是属于那种好吃懒做的类型。家中有这样的男人日子当然不会好,以至于他结婚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来。

    至今,在王勃的记忆中还留着一个关于张小军的十分深刻的情景:一个大冬天的早上,衣衫褴褛的张小军背着他一岁的孩子出门散步。由于身上的衣服穿得不多,加上天气实在寒冷,鼻子被冻得通红的张小军一边不停的跺脚搓手,一边时不时的用力吸着顺着鼻孔流出来的两条长龙。有时候鼻涕流得过快,张小军来不及吸进去,干脆伸出舌头一添,卷入口中,然后一声咳嗽,“呸”的一声混合着嘴里的口水吐出老远。

    “王叔好!曾娘好!”经过王勃家门的张小军看见了比他大一辈的王吉昌和曾凡玉,赶忙点头哈腰,忙不迭的问好,态度怎是一个“好”字了得。

    王勃的母亲同情张小军的遭遇,觉得他母子二人跟自己算是同病相怜,于是经常叫张小军去自家后院的自留地摘菜。他母亲带着他的儿子张科到自家来耍,只要自己家里有,无论是瓜子还是水果,母亲都会大方的拿出来给张科吃,一点也不心疼。

    张小军倒霉悲催的日子在张家院子开始卖水平鸭后很快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着张继发这些老辈子(前辈)一起做生意的张小军迅速的致富,建房子,买摩托,没几年就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

    张小军富了,成为了队上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然后,当张小军再次从王勃家门口过的时候,邻里之间的问候不见了,招呼也没有了,张小军的标准动作只剩下了两个:要么把头转向一边;要么高昂着头,做出一副雄鸡公状,无比骄傲的骑着摩托车前行。

    迅速改变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他的母亲谢德翠,那个谦卑,和善的老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傲慢,势利,甚至颇为蛮横的老太婆。

    张小军的儿子张科慢慢长大,几乎完全就是他老子和奶奶的翻版,鼻孔朝天,谁都瞧不起,谁都看不上。

    唯一没变的,大概就只有他的老婆姜梅了。只要不是跟张小军或者谢德翠同路,姜梅看见王勃一家人都会打招呼,“王叔”,“曾娘”,“勃儿”的叫着。

    张小军的老婆姜梅,算得上是周围四乡八里的一枝花。一米六几的个子,端正的五官,白白的,完全不像农村人的皮肤,让姜梅一出家门,就能引来队上那些男人和女人的目光。据母亲告诉王勃,这姜梅是山里面的人,家里面穷得很,能够走出大山,嫁到平坝,也算是脱离苦海。母亲这么一说,王勃倒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张小军这么倒霉悲催的家伙都能够迎娶这么一位如花似玉的婆娘。

    不过客观的说,张小军本人虽然长得不高,一米七都不到,但一张脸却是有棱有角,颇为帅气。姜梅能够同意这门亲事,恐怕跟张小军小白脸的长相也不无关系。

    毕竟爱美,不光是男人的天性,女人也是。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说的就是张小军这一家老少。

    当然,他婆娘姜梅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推荐,求收藏……

42,姜梅

    王勃肯定的回答让张小军脸上的神情变了数次,最后勉强挤出些笑容,言不由衷,酸气十足的道:“恭喜你们哟,王勃。你们这下要找大钱了哈!”

    “哈哈,承你吉言,军哥!现在才开张,生意还算不错。以后生意好不好还不晓得。”王勃“哈哈”一笑,算是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两句。张小军和他是平辈,年龄比他大了七八岁,尽管心头不愿意,他也只有喊张小军一声“哥”。

    “你们那生意还叫不错啊?排队的人听说都堵到人行道上去了!四方人也是怪哈,又不是吃啥子山珍海味,米粉而已,还要排队,真是奇了怪了。你们那米粉就那么好吃嗦?是不是放得有鸦p壳壳哟?”

    这话就说得简直有些欠抽了!王勃当即就把脸冷了下来。

    “军哥,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们做米粉的主材和调料,都是在林园路市场买的,随便哪个都可以去打听!以后我再听哪个说我们的米粉是加了鸦p壳壳的,我就真去买两斤,喊我老汉儿给这狗日的灌下去!”

    王勃的继父王吉昌虽然穷得有盐有味,但是在蓝回镇的六大队五队,要说找一个最有名的人,除了队长和妇女队长,剩下的那个就是他了。不为别的,就为年轻时候的王吉昌有次跟队上的人争灌溉用水起了冲突,回家提把菜刀就朝人家头上砍——当然没砍着,只是吓——但他的这一不要命的动作却把对方吓个半死,两股颤颤,直接下跪求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之后,队上的人都晓得王吉昌这个当过兵,打过烂仗(不是真打仗,外出闯荡的意思)的人惹不得,不能惹,一惹就跟你拼命。

    王吉昌这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敢打敢拼的作风很是让队上的人忌惮,一般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有些怕他,张小军自然不例外。发迹前的张小军看见王勃一家就点头哈腰,讨好卖乖,除了穷,腰杆软,还跟王吉昌的“凶名在外”不无关系。

    张小军见王勃将王吉昌摆了出来,脸上明显有些畏惧,但马上又觉得自己堂堂一个娃儿都可以打酱油了的成年人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崽儿面前示弱有些损自己的颜面,正想张嘴反驳,却被站立在一旁的姜梅一眼给瞪了回去。

    “张小军,你乱说啥子?!这种事能够张起嘴巴乱说的吗?”姜梅面露寒霜,瞪着自己的丈夫,马山又云销雨霁,脸露微笑,转头看着王勃道,“勃儿,你莫听你军哥的,他刚才就是跟你开玩笑呢。”

    张小军还是有些不甘心,但却实在畏惧王勃的老子王吉昌,况且现在人家在四方开了米粉店,生意据说火爆得很,那富起来也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只能将心头的不忿、妒忌,眼红等等情绪强行压住,嘴里咕咕哝哝的说:“你瞪我干啥子?这话又不是我说的,我还不是听人家说的……”

    张小军的咕哝王勃听到了,但是对方欺软怕硬的本性他刚才也试了出来,所以也不在乎了,此时的王勃,差不多已经完全被张小军的老婆姜梅所吸引。

    有一诗是怎么说的来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二十四五岁的姜梅自然没那么大的魅力,但是在这大妈大嫂居多的大市场,姜梅刚才的那一笑,如同寒梅绽放,一下子吸引了王勃所有的目光,让他暂时忘记了跟张小军之间的龃龉。王勃一边打量着眼前这位娇俏的*妇,一边笑着道:“呵呵,梅姐,我看得出来。我刚才也是跟军哥开个玩笑哩。”

    “就是,勃儿,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你军哥就是一憨子,说话经常不长脑壳的。”姜梅用手理了理额角的头发,撇往一边,亮出光滑好看的前额。

    她今天穿了一条红色的t恤和修身的蓝色牛仔裤,脚下穿着便于工作的黑色运动鞋。虽然几年前生过小孩,但身材却完全没有走样,反而显得更加的丰满。

    王勃的目光,从头到脚,在姜梅的身上飞快的扫了一圈,心头便有了些异样。

    “真是便宜了这狗才!”王勃心头不忿的叫了句,收回游离的目光,看着姜梅白皙无暇的脸庞,浑不在意的说,“邻里之间,开开玩笑,哪能往心里去呢?梅姐,你和军哥今天的生意还好哇?”

    “还行!对了,勃儿,我们还剩了一只鸭子,你拿回去吃吧。”姜梅笑着道,随后弯腰,在铺子台面下的箱柜中一通翻找,很快拿出一只已经装在塑料袋中的鸭子,递给王勃。

    姜梅弯腰的时候,王勃的视线不自觉的就又朝其瞄了两眼,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身上有种难以言诉的魅力和风情。

    “真是便宜了这狗才!”不忿的声音又一次在王勃的心头响起。

    “这……这怎么好意思,梅姐?”看着姜梅递过来的鸭子,刚才才在心头意y了人家一把,一时半会儿,王勃实在有些无法面对姜梅那纯净,热情的目光,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