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想,王吉昌心头立刻好受了很多,也跟着妻子开始劝说钟晓敏:

    “晓敏,叫曾凡嵩的脑壳放通泰一些。要不是我和你姐姐现在没时间种,他哪里有这种机会?我听我那个当村长的战友说再过几年国家就要把农业税全部给取消了。以后农民田里头种的,全都是自己的了。田会更加的宝贝,农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的好过。多种些田,绝对没啥子坏处的。”

    王吉昌的这番话其实颇有道理,因为六年后,也就是2005年,国家就会取消压在中国人头上几千年的农业税。农民的日子从那以后的确会好过不少。但这话从其他人口中说出去不奇怪,从他这个种什么亏什么的伪农民嘴里说出来就比较搞笑了。

    钟晓敏没想到自己的外甥会给自己这么一个提议,稍微一想,就觉得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她还不能做主,需要回去跟小舅商量一下,于是就道:“那好嘛,王哥,姐,勃儿。晚上我就回去跟凡嵩商量一下。如果他愿意,你们的田和自留地,我们就来种嘛。不过一千两百斤米实在太少了,干脆给你们吊一千五百斤嘛!”

    王吉昌正想说“要得”,却被王勃提前开腔:

    “一千五百斤?小舅母,你想把我们一家人胀死嗦?一千二百斤都吃不完还一千五百斤!就一千二!这就么说定了。”

    ————————————————

    感谢“要做好人”兄弟的多次打赏!

44,扩张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王勃搞出来的“曾嫂米粉”在小小的四方城持续发酵。随着那些吃过米粉的食客在亲朋好友之间的口碑相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传说中的“曾嫂米粉”感兴趣起来。甚至不少人还开着小汽车专门跑来品尝一番。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在1999年的四方还是个稀罕物,小汽车在米粉店前一摆,这下子更加的轰动了。来吃米粉的人从此之后更是络绎不绝,一波接着一波,甚至在晚上五六点吃晚饭的时候都有人跑过来吃米粉。

    而对于四方卖米粉的来说,生意好的通常只有早上和中午,晚上生意寥寥,很多米粉店直接就关门打样,不做生意了。

    生意持续爆好所带来的一个“恶果”便是无数食客反应曾嫂米粉的等待时间太长了,特别是在早上跟中午的这两个时段,稍微去迟一点,就只有坐在人行道上等起。

    而一堆坐在人行道上等吃米粉的“奇景”又直接导致很多过路人跑过来凑热闹,都想来尝一哈儿这“曾嫂米粉”到底有好好吃。莫非吃了要登仙么还是怎么滴?

    这个时候,王勃开始意识到当初选择圆圆蛋糕店现在看来似乎并非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他当初之所以看上圆圆蛋糕店不过是想做学生娃儿的生意,但是就目前这个状态,别说什么学生娃儿了,就现在过来的食客他都满足不了。

    “不行,得马上开分店,或者扩大现在店面的营业面积!”

    最好的当然是扩大现在店面的营业面积。王勃观察了下他隔壁的两个店,一个是理发的,一个是卖中餐的。

    理发的生意不错,叫人家转租给自己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卖中餐的店就王勃卖米粉期间这有限的几天所见,生意可以说惨淡得很,经常是到了中午本该生意最火爆的时候,其大堂内也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

    王勃初步一观察,就明白这家店的店主在定位方面出了问题,一来店铺面积对卖中餐来说实在太小,估计连一百个平方都够呛,肯定接不到婚筵,寿宴这种对营业面积有一定要求的订单。二来老板的手艺也不怎么样,店里也没两个压轴的特色菜,就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可以毫不自夸的讲,这老板的手艺连自己母亲炒出来的味道都赶不上,生意能够好那就怪了。第三就是这中餐馆的位置也没选好。这条街本就不是四方的好吃街和饮食街,把馆子开在这里,很难吸引到目标客户。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王勃猜想,这家名叫“红红中餐馆”的老板大部分的赢利点,很可能落在了四中学生的头上。前世班上有个同学过生,就在这里包了一桌。现在是因为学生放假,所以生意不怎么好;一旦开学,人家的生意很可能好起来。

    前世,王勃的中午饭和晚饭都是回家吃的,几乎很少在外面吃饭,所以也不太清楚这“红红中餐馆”的生意是不是真的仰仗四中学生来给他撑起。

    然而,不论怎样,不管对方的生意好与不好,对于急需扩大营业面积的王勃来说都是需要去努力尝试一下的。

    这次,他没有像上次那样亲自出马,而是叫自己的小舅母钟晓敏去帮他探一探对方的底细。

    “勃儿,我帮你问了,那个黄老板说转租也不是不可以谈,就看我们能够出啥子价钱。”这天,打探回来后的钟晓敏向王勃报告。

    “那你问他要多少钱没有?”王勃急忙道。

    “他说转租费至少五千。然后房租一千五一个月。勃儿,这姓黄的明显就是在敲棒棒,你可不能上他的当。”

    而王吉昌一听对方要五千的转租费当场就炸了,张嘴就骂了起来:“这狗日的心口子才肿喃!五千?他咋不去抢银行!五千,两千老子都不得干!”

    “勃儿,五千太高了。一千五的月租也太贵了。”曾凡玉也被对方的狮子开大口给惊到了,连连的摇头。

    王勃当然知道对方是在狮子开大口,而且他还知道对方之所以敢如此喊价的原因,无非是见他们家的米粉店生意火爆,想敲上一笔罢了。

    王勃不介意让对方赚点小钱,对他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时间才最重要。晚一天开业,就少赚几百块钱,晚十天就是几千,可是现在小舅母在场,他不好跟父母明说,于是干脆附和三人的话说:

    “那姓黄的确实想钱想疯了。五千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千五的月租也不可能。不过,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咱们先凉这姓黄的两天,两天之后再去跟这龟儿子讨价还价。”

    三人都说要得!

    王勃心头却打定主意,两天后,哪怕那姓黄的分文不让,他也打算成全对方。因为除了那转让费,一千五的月租相对一百个平方的营业面积来说并不高。目前这个三十个平方的店一个月都要六百块的月租,这样算下来,一百个平方一千五根本就不高。

    店的问题在王勃的眼中已经算差不多解决了,另外一个就是人员的招募。

    将店面扩大三倍,不可能还是四个人,肯定要招人,而且不是招一两个,起码要招个三四个才有可能霍得转。

    在小舅母钟晓敏过来上班之前,王勃对于用这种沾亲带故,有亲戚关系的员工始终有点心怀警惕,成见颇多。

    可是,在小舅母上班的这么一个星期时间,他发现用亲戚其实也有用亲戚的好处,比如,无论什么事,无论对错,小舅母都会向着他们一家,一天的工作中,也完全看不到小舅母有偷奸耍滑的时候,都是跟母亲抢着抢着的做事。

    “现在看来,以前的自己倒是有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古人还知道‘举贤不避亲’呢,自己一现代人还没古人的思想开放。”王勃暗叹一句。这个时候,他已经有点豁然开朗,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其实,重要的不是亲戚不亲戚,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本性,本质。

    一个喜欢偷奸耍滑的人,不管跟自己有没有亲戚关系,他总会找机会偷奸耍滑,亲戚关系反而会让他变本加厉,更有借口。

    而一个诚实,勤劳,没什么野心的人,如果跟你沾亲带故,他反而会用一种感恩的心情将你的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很难得跳槽。

    这么说,不等于说使用亲戚的那些弊端就不存在,其实也存在着,就看你如何去化解。

    完全没有亲戚关系的纯外人也有弊端,比如忠诚度的问题,归属感的问题,就看你如何去掌控。

    ————————————————

    感谢“好人”!

45,人选

    既然准备招人,而且他自己也想通了一些过去不曾想通的地方,王勃便决定‘举贤不避亲’,让父母,小舅母给自己提供几个备选项。

    米粉店的火爆几人都看在眼里,看到那些因为等候过久,排队过长的食客悻悻离开王吉昌和曾凡玉也感到可惜,因为这都是钱呐。所以,不论是王勃跟他们提出的扩大店面还是开分店,两口子都同意。“曾嫂米粉”的成功已经让两人意识到,在做生意方面,自己这两个没文化的农二哥,跟自己的儿子是没法比的。以后儿子说囔个办,那就囔个办吧。

    小舅母没有发言,她觉得自己现在都还是实习期,留不留得住都还要看外甥的意见,推荐人,自己还是别掺和算了。

    曾凡凡想了半天,叹口气说:“唉,要是曾琳和曾莲没有读书就好了,可以让她们来店里帮忙。在大姑这里嘛,不说其他的,总比去外面打工强嘛。”

    曾琳是王勃大舅的女儿,曾莲是二舅的女儿,两人目前都在读初中。

    王勃对母亲的话不置可否。前世的他,知道自己这两个表妹的命运。

    大表妹曾琳初中毕业后就会在周边县市打工,但总是打不长久,这里面或许有工厂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曾琳本人太过懒惰,吃不得苦。她从小就被大舅和大舅妈惯实起(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中的活路是一点也不会碰的。即便曾琳以后结了婚,自己当了母亲,好吃懒做的性格仍旧没有变过,甚至有些变本加厉,连自己的小孩都不怎么养了,全部丢给大舅和大舅妈。

    而二表妹曾莲比起这个姐姐来说就要好多了。勤快,孝顺,人也老实,没任何歪心眼。她父母在田里忙活,她就会在家把饭菜弄好。曾莲初中毕业后,没念高中,读了四方的一个职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