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战争-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斯特。英国匆匆前去保卫希腊,在克里特岛建立海军基地和机场,向比雷埃夫斯输送部队,向格里科—阿尔巴尼亚前线运送飞机。11月11日至12日夜,英国发射鱼雷击沉意大利在塔兰托的3艘战船,这对墨索里尼是个沉重的打击。


第三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0)

  希特勒决定进行干预,并派出军事专家策划马里他(MARITA)行动,经过保加利亚去征服希腊。1941年3月2日,德国第十二集团军(陆军元帅李斯特率领)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已于前一天成为三国同盟的一员。3月27日,贝尔格莱德发生军事政变,罢免了摄政王(保罗王子),将政府托付给年轻的彼得二世。西莫维希将军因辅政担任政府首脑职责,并与伦敦进行了外交接触。这正是希特勒所需要的,他修改了马里他行动计划,向南斯拉夫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南斯拉夫拒绝德军通过其领土进入希腊,贝尔格莱德将被夷为平地。这一通牒遭到冰冷的拒绝。1941年4月6日,400架轰炸机袭击贝尔格莱德,几百人死亡。与此同时,德国装甲兵进入南斯拉夫。几天后,彼得国王的部队被摧毁:德国23个师占领了南斯拉夫,俘虏了34.4万人。国王及政府逃往伦敦。  现在轮到希腊。陆军元帅李斯特率领第十二集团军,从保加利亚突破迈塔克萨斯防线,于4月9日占领萨洛尼卡。意大利—德国部队从南斯拉夫潮水般涌向马其顿,目标直指雅典。他们的前进意外地遭到从埃及水路到达奥林匹斯山的英军的阻击。但轴心国部队突破了这个障碍。4月20日,希腊与德国签订停战协议,23日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议。英国远征部队(2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在德国坦克4月27日开进雅典和比雷埃夫斯前已重新登陆。接下来伯罗奔尼撒半岛和爱琴岛被德国占领。6月1日,克里特被莫德尔将军率领的伞兵部队占领,克里特是第一个靠伞兵被德国占领的大块领土。对德国人来说,这一行动艰苦而残酷。经过激烈战斗,1.5万名英国人重新登陆埃及,1.2万人被德国人俘虏。  轴心国最终赢得了巴尔干半岛的胜利,但还要平息希腊,特别是南斯拉夫的顽强斗争。在这里,除了有游击队员(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领导的君主主义军队),还有西班牙内战退伍兵乔西夫·布罗兹(“铁托”)领导的地下共产主义者运动。铁托并不与米哈伊洛维奇联合。除意识形态观点不同外,游击队员是塞尔维亚人,共产主义者多数为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已建立了临时王国,由意大利提供保护,并委托维克多·埃马努埃尔三世的表兄斯波莱托大公管理,但真正权力掌握在令人憎恶的法西斯独裁者安特·帕韦利奇和他的乌斯达莎手中。  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之间首先爆发了野蛮的内战,其次爆发了对意大利和德国占领者的秘密抵抗运动,遭到占领者的残酷镇压。共产主义者和游击队员之间的敌视常常导致两支反抗队伍间的冲突。铁托逐渐占了上风,1945年,他可以召集到80万名支持者站在他的红旗下,其中许多是1943年9月8日以后将枪口转向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希腊也有抵抗运动,由曾反抗过德国的共产党人马尔科率领的民族解放武装力量展开对敌斗争。但是当国王在英国支持下回国后,马尔科将枪口转向了合法政府。这时,丘吉尔进行了干预,命令英国部队无情地制止了抵抗运动。  苏联—芬兰战争  1940  1939年10月,苏联以列宁格勒距苏芬边界只有32公里,地位极不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部分领土和租借汉科半岛为海军基地,遭芬兰政府拒绝。11月28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芬兰对苏联采取“极端敌视和挑衅”的态度,苏联认为“芬兰已经走上直接对苏联发动战争的道路”,因此宣布废止1932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苏联宣布中断同芬兰的外交关系。1939年11月30日,星期四,苏联以强大的兵力越过芬兰边境,总计50万人,1500辆坦克,1500架飞机。芬兰部队在人数和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仅有20万人,没有坦克,100架飞机。  由于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签订了德国—苏联互不侵犯协议,使德国无法向芬兰派出援兵;而德国占领挪威的行动又使法国和英国远征援救部队不能在欧洲北部边缘登陆。因此,芬兰不得不在北极圈内零下40度的天气中独自展开英勇的游击战。苏军在苏奥穆斯萨尔来和托尔瓦耶维战斗中失败。在这两次战斗中,芬兰人使用装满汽油的瓶子,瓶塞上装有导火索,投向苏联坦克。芬兰人把这种武器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弹),作为对莫洛托夫的讽刺。  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求和。1940年3月12日,双方签订了《莫斯科和约》,芬兰被迫将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维堡湾西部沿海、拉多加湖西部和北部,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在这场战争中,芬兰2.5万人死亡,5.5万人受伤。与此相比,苏联损失更为严重:20万人死亡,3万人受伤,1600辆坦克被毁,630架飞机被击落。这些数字,使希特勒相信,苏联是一位泥足巨人,无法抵御德国以现代化武器发动的战争。  1941年6月21日,德国对苏联进攻,芬兰复仇的日子到来了。芬军指挥官曼纳林接受了德国的大量援助,包括派往北芬兰的阿尔卑斯部队。随后,芬兰向苏联及其盟国英国宣战,收回了1940年失去的领土,参与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对列宁格勒的围困行动,阻止该城市从西部获得援救物资。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失败后,情况对芬兰转为不利。为了避免国家再次遭到入侵,新的芬兰政府废止了与德国签订的协约,并请德国部队离开芬兰,撤到挪威。这一要求得到德国的接受,因为希特勒至此已无力实现他的意愿了。


第三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1)

  东部前线  1941—1944  1941年6月21日—22日夜,德国在既没有向苏联发出最后通牒,也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向苏联发动了历史上最邪恶的军事行动。三支武装部队拥入苏联境内。南方集团军群越过喀尔巴阡山,目标为占领基辅;中央集团军群越过普里皮亚特沼泽,目标为占领斯摩棱斯克;北方集团军群越过东普鲁士,目标为包围波罗的海地区和列宁格勒。这次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闪电行动,德国152个师(33个师为机械化部队)突破了苏联红军的每一次抵抗行动。如果斯大林没有将兵力部署在西伯利亚,德国将面临苏联170个师的阻拦。但斯大林一直担心西伯利亚会遭到日本的进攻,著名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已向斯大林发送了希特勒准备进攻的消息,可苏联领导人不相信这些消息,认为希特勒没有能力入侵。  入侵的前5天,斯大林所犯的悲剧性错误导致1800架飞机被击毁,比亚韦斯托克被攻占。中央集团军群40个师的兵力占领了该城市,俘虏33万人。这支40个师的兵力是德国入侵的先锋部队,也是三支部队中最先实现目标的队伍:占领距莫斯科仅25英里的斯摩棱斯克,又俘虏了城中31万名苏联士兵。  从巴巴罗萨行动一开始,中央集团军群仅在20天内便行进了497英里,如同斯大林不相信特工人员的情报而犯的错误一样,希特勒也犯了同样无法弥补的错误,当莫斯科近在咫尺时,下令中央集团军群停止前进,推迟占领莫斯科,向两个较远的目标开进:哈尔科夫和乌克兰。这一外行的战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占领顿涅茨工业煤田十分重要,可以切断苏军从高加索获取汽油援助。在执行希特勒命令时,南方集团军群包围了基辅。德军又俘虏了66万人,并将逃亡者赶到顿涅茨外,占领了工厂。9月末,顿涅茨煤田和苏联主要工厂都在德国人手中。到那天为止,德军损失共计55万人,包括死亡、受伤和被俘人员,不及苏联的五分之一。  北方集团军群在经过一系列战斗后,征服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和国。于9月15日开始围困有300万人口的列宁格勒。大量士兵参加了这场长达900天的围困行动。苏联驻波罗的海的全部舰队也停泊在列宁格勒。希特勒下令要用饥饿而不用武力征服这座城市,每天夜里大炮和飞机都进行轰炸。这次围困反映了一种思想意识,而不是战略战术方面的价值:所有居住在这里的苏联人都要为他所憎恨的名字——列宁,付出沉重代价。德军在东南部,芬兰军队在北部对列宁格勒进行围困,行动由德国人指挥,直接从柏林接受指令。  进攻者的包围圈固若金汤。被围困者食物储存最多仅够一个月食用。有些物品可以通过拉多加湖运送,但到了冰冻季节,这些物品也无法运到。城中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饿,狗、猫和马都成了牺牲品,后来,人们开始吃大学科学院研制的替代食品,如用墙纸制成的面粉。但这些仅是权宜之计。在被围困的第一年中,到1941年圣诞时,便有3700人饿死在医院的走廊里,仅1942年2月,便有7.2万人死亡。德国的空中轰炸对城市造成严重毁坏。据“官方”统计,被围困者中,有63.2万人死亡,但实际人数肯定还更多,至少100万人。  苏联人曾两次(1942年冬和1943年1月)试图突破围困。在第二次突破中,苏联人打开了一条通往拉多加湖的通道,为这座处于饥饿中的城市提供的物品,拯救了受伤和濒临死亡的人:在17天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