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找到了向英国开战的借口。因此人们估计,一旦墨索里尼参加反对同盟国的战争,他便会将注意力转向英国殖民地。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首先进攻的主要军事目标是英属索马里。1940年8月16日,由阿梅代奥·德·奥斯塔总督率领的意大利军队沿英属索马里边境发动进攻,并很快进入内地,但英国从附近的苏丹、埃及以及其他非洲殖民地召集了大量部队。 随后,英国扭转了失败的局面。到1941年2月,英国已经将意大利人赶出边境,占领了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并进军意属埃塞俄比亚王国的首府亚的斯亚贝巴。意大利经过连续两个月的抵抗,在克伦一战后,亚的斯亚贝巴于4月5日投降。5月18日,奥斯塔大公撤退,但抵抗仍在继续。最后在安巴—阿拉吉结束。奥斯塔向英国投降,其爵位和名誉都没有被剥夺。几个月后,他因突发疾病死亡。几支意大利分遣队仍在贡达尔抵抗到11月28日。5月5日,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回到古老的首都。正是5年前的这一天,塞拉西不得不放弃亚的斯亚贝巴,到英格兰寻求庇护。 如果说东非的冲突是血腥的,那么北非的战斗则是野蛮的:英国和意大利在这里进行了艰苦的战争。在这里,第三帝国著名指挥官埃尔文·隆美尔率领的德军有1000多人丧命。 在这场博弈中,意大利在北非走出了第一步。1940年9月,意大利从利比亚向埃及进军,目的是要占领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鲁道夫·格拉齐尼亚的第十集团军到达西迪—埃尔—巴拉尼,因遭遇到韦维尔将军率领的英国军队的阻击,被迫在那里停止。战斗于12月9日打响,这是一系列无休止战争的第一场。双方都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英雄行为,最终意大利失败,3.8万名士兵留在西迪—埃尔—巴拉尼被敌人俘获,另有2.5万人在布拉迪亚被俘。对格拉齐尼亚将军来说,这是一个残酷的冬天:1941年2月末,拜尔盖失陷。英军的前进至苏尔特停了下来,因为德国在希腊的胜利迫使韦维尔将兵力从沙漠转到比雷埃夫斯。12月18日,英军继续前进,由第八集团军发起新的进攻,这一次由克劳德·奥金莱克爵士率领。几场沙漠战后,英军占领了图卜鲁格和班加西。最终英国有1.77万人死亡,意大利有2万人死亡,德国有1.3万人死亡。轴心国于1942年1月21日发动反击,重新夺回班加西、埃戈扎拉和图卜鲁格,德国俘虏了2.5万人。轴心国向埃及的进攻似乎势不可当。6月28日,墨索里尼到达图卜鲁格,如法西斯政府为他最新画的像一样,他身骑白马,准备进入亚历山大港。但奥金莱克在离亚历山大不足63英里的埃尔—阿拉姆设立了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双方展开了非洲战役中最残酷的战斗,持续了8月份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英国第八集团军的顽强,隆美尔非洲兵团的好斗,法国“闪电师”的牺牲都值得纪念。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是学生志愿者,他们投身坦克车下,用磁化“吸血鬼”定时炸弹引爆坦克,献出他们的生命。 1942年10月23日,在伯纳德·蒙哥马利爵士的率领下,英国人在埃尔—阿拉姆发起最后进攻,其军事力量具有毁灭性:将空中完全控制,并以1100辆坦克对付敌人的500辆坦克。这支机械化步兵的前进得到图卜鲁格和马特鲁港已登陆部队的支持。11月20日,意大利再次失去拜尔盖,这一次是永远的失去了。
第三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9)
1942年11月7日,同盟国部队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向隆美尔率领的意大利—德国军队发动进攻。这就是由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未来的同盟部队最高指挥指挥的“火炬行动”。这一天,法国军队获得新生: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胜利,但目前因内部的长期争斗而失败、分裂。戴高乐将军同艾森豪威尔一起,率领法国士兵登陆,这些士兵在英国已经卧薪尝胆了两年,等待着重新唤回荣誉和尊严这一天的到来。这次登陆对法国来说应当是重新建立民族统一的机会,但忠实于维希政府的法国部队却进行抵抗:他们在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尔和奥兰向登陆部队开火。法国驻北非军官和政府部队与美国人没有矛盾,但他们憎恨英国人,不会忘记同胞们在凯比尔港遭到的命运。这次对法国舰队的进攻旨在防止舰只在1940年法国失败、法德两国在贡比涅签订停战协议后被高级军官出卖。自然,区区法国维希政府的部队无法阻止登陆。11月8日,法兰西斯·达朗上校代表贝当元帅签订了停战协议。经艾森豪威尔同意,达朗成为法国维希政府在北非的首长。但12月24日,他却被神秘谋杀(被维希政府的忠实者杀害,或由于他在同英国打交道时难以对付而被英国特工人员杀害)。亨利·法诺雷·吉罗将军接替了他,被任命为法国驻非洲最高长官。 希特勒对法国在非洲的“背叛”很快采取了报复行动。12月10日,一支德国部队入侵法国南部,使维希政府彻底名声扫地,并迫使法国官员只能在第三帝国和抵抗组织中选择其一。多数人选择了第二条路,离开法国经西班牙,去北非加入新法国部队。与此同时,12月26日,停泊在土伦的法国舰队在德国的攻击下,将舰只沉没而绝不投降。 轴心国部队决定登陆突尼斯,前去帮助非洲团队(现在利比亚面临失败),阻止英法美向拜尔盖前进,以及阻止英军从东南方向挺进,这将面临着同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同盟部队交战。因此轴心国部队(意大利两个师,德国三个师)将在两条战线战斗。这支部队由乔瓦尼·梅斯指挥,共25万人,与英国的第一、第八集团军(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率领)和美国第五集团军展开战斗。美国第五集团军,除了摩洛哥志愿兵外,还有法国将军勒克莱尔、克尔兹、马昂尼率领的法国战斗队,最重要的是,还有巴顿将军的“金刚石钻机”坦克部队,后来,这支部队在西西里、诺曼底和中欧作战中取得了巨大胜利。当蒙哥马利率英军从利比亚压上来时,法国和美国军队已准备好从西部发动进攻。同盟国的装备是坚不可摧的:第八集团军便有12万辆战车,有24吨位的拖车,还有吉普车。 3月16日,蒙哥马利沿马雷斯防线,以620辆谢尔曼坦克对意大利留在“中心”地区的94辆坦克发动进攻。意大利抵抗了15天。4月7日至10日,意大利—德国部队开始沿乔蒂斯—阿卡瑞特ChottsAkarit防线撤退,随后,沿昂菲达维尔Enfidaville防线再次撤退。4月10日,蒙哥马利占领了斯法克斯和凯鲁万。亚历山大将军继续进攻,于5月6日凌晨3点以800辆坦克、500门大炮发动进攻。5月7日,轴心国全面失败:英国占领了突尼斯,美国占领比塞大,冯·阿尼姆(隆美尔的替代者)于圣马丽—杜—锡特被印度第四师俘虏,非洲军团向美国人投降,装甲师被消灭。5月3日,意大利第一集团军接到罗马命令,放下武器投降。 同盟国的“战利品”包括20万名战俘,16名德国将军,10名意大利将军。轴心国在北非死亡8.27万人。 巴尔干半岛战争 1939-1945 1934年,墨索里尼曾动员军队支持奥地利独立。1938年,第三帝国吞并奥地利,使墨索里尼受到损害。现在他认为要对长期约束他的元首以牙还牙。既然希特勒占领了奥地利,那么他,墨索里尼要占领阿尔巴尼亚,这与希特勒的做法完全一致。首先,他向佐格国王提出意大利将对其实施保护政策,后来,见到国王在犹豫,他便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接受,要么离开。国王决定离开阿尔巴尼亚,和他的妻子杰拉尔迪纳逃往希腊。意大利军队没放一枪就进入发罗拉。维克多·埃马努埃尔三世将阿尔巴尼亚国王的头衔加给意大利国王。墨索里尼要求国王任命他为意大利军队的最高首领,同希特勒在第三帝国中的名称一致。国王只满足了他的部分要求,仅任命他为前线部队首领,至此,法西斯主义独裁政府已在墨索里尼和国王之间形成了两头政治。希特勒曾多次鼓动墨索里尼摆脱国王的专制,但墨索里尼始终未敢轻举妄动。他了解意大利人的感受:对他们来说,萨瓦尔人仍然并将永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之王”。王宫朝臣们对纳粹德国怀有敌意:意大利君主主义者将希特勒看成粗鲁的恶霸。希特勒对这一“赞美”加以回敬,在私下谈话中,称维克多·埃姆努埃尔为“蠢人”。这是轴心国内部的关系形态。当墨索里尼难以忍受希特勒不断向他展示战争成绩时,决定从意大利的阿尔巴尼亚基地对希腊发起进攻,时间定为1940年10月28日。这是1922年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获得权利的纪念日。首先,意大利向希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得到希腊领土的几个基地,以便从那里阻击英国舰队进入地中海。希腊拒绝这一要求,意大利便发动了军事进攻。意大利空军轰炸了帕特拉索,驻阿尔卑斯部队开始进攻马其顿。那一天,希特勒正在对佛罗伦萨进行正式访问。墨索里尼的通报直接送达他本人,他对此表示认可,并予以祝贺,虽然内心对其行为有所不满,但还是预祝战斗胜利,意大利需要这些。实际上,由缺少经验、处世畏缩而缺乏信心的指挥官指挥的战斗,很快遭到失败。希腊人将10万名意大利入侵者赶出边境以外,并于11月和12月占领了意大利所属阿尔巴尼亚领土的科尔察和吉诺卡斯特。英国匆匆前去保卫希腊,在克里特岛建立海军基地和机场,向比雷埃夫斯输送部队,向格里科—阿尔巴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