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则把它发展为一门艺术,成为音乐、演讲和聚会的场所。我所主办的这次聚餐同样也少不了这一类表演。于是,在宴会上演讲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轮到我讲话的时候,本来我已经想好了几句话来说,可是当我站起来后,刚刚讲了第一句话,第二句就说不出来了。我以前读过关于艾迪逊的故事,他第一次在英国下议院讲演时,重复了三遍“我想”,后面的话却再也讲不下去了,于是有人站起来开玩笑说:“这位先生想了三遍,可是什么也没有想出来。”我原想引用这段轶事来发表一个幽默的讲演。所以我将开始说这个故事,可是说了一句话就卡壳了。我还想讲得生动有趣,可是后来却怎么也想不下去了,却弄得自己非常紧张尴尬。于是我只好说了一句:“谢谢你们,先生们,谢谢你们好意地接受了我的邀请。”然后就坐了下来。这种情况一直到我去南非以后才有所好转,但是我这个羞涩的毛病却从没有完全克服掉。即席演讲对我来说是不可想像的。当我不得不面对陌生的听众演讲时,我就会紧张不安,只要有可能,我就尽量推托不说。而且直到现在,我还不能完全自如地和朋友们一起海阔天空地漫谈和交流。
我可以说,我这种天生的羞涩除了有时闹笑话外,对我并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我看来,这种羞涩反而会给我带来好处。讲话犹豫,曾经使我很烦恼,但现在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优点呢。它的最大好处是使我讲话简练,并使我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约束自己思想的好习惯。现在我可以确信地说,我的舌头或笔尖决不会轻易放过一句思考不周密的话语。可以说,在我以前的讲演或写作中,并没有让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而且,这种习惯使我节约了不少时间,而且避免了很多差错。我从实践经验中得知,沉默是信奉真理的人进行精神考验的一种方式。人们天生有一种毛病,有意或无意地喜欢浮夸或抹杀或缩小真理,而沉默的方式就是克服这种毛病的方法之一。一个讲话不多的人,所讲出来的话通常是经过考虑的,他会衡量他的话该不该说,以怎样的方式说出来。而现实生活中,恰恰存在许多热衷发言的人。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会议主席经常会为一些人递条子要求讲话的事而苦恼。而这些人得到允许开始发言后,他们讲话的时间往往要超越时限,喜欢喋喋不休,也不管大家有没有时间去听他讲话了。所以我认为这种热衷发言的现象实在说不上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羞涩维护了我,它使我不断成长,并帮助我获取真理。
第1部·求学英国吐露结婚真情
在40年前,英国的印度留学生为数很少。当时有一种风气,就是印度留学生即使是已经结了婚的,也要装作是单身汉的样子。因为英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都是未婚的,他们认为念书和结婚是不能并行的。印度古代的时候,也有这样好的习俗,那时候的学生叫作“波罗摩恰立”。只是到了近代,却盛行童婚的风俗,这在英国是闻所未闻的。因此,旅居英国的印度青年都羞于承认他们已经结婚了。还有另一个不好说出口的原因是:如果事实被人知道了,那些年轻人便不可能和年轻姑娘一同出去玩或者嬉戏了。一起游玩是不算什么的,家长甚至还会鼓励这么做,况且因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青年的这种交流和联系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印度青年到了英国以后,也放纵于这种在英国人看来十分正常的关系当中,后果却是难以想像的。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一些印度青年经不起诱惑,因为经常和英国女青年一起游玩,而过着一种不诚实的生活。这种生活对于印度青年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我自己也染上了这种恶习,虽然我已经结婚,而且也做了父亲,但是自己也冒充单身汉。不过我这样自欺欺人,并不觉得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快乐,只是我的胆怯和沉默,才使我免于卷入更深的漩涡当中。
我固然有些胆怯,却也十分谨慎。有一次假期,我寄住在文特诺的一个人家里。这里有一种风俗,房东的女儿要招待客人外出游览。有一天,房东的女儿带着我到文特诺附近那些风景秀丽的小山上去。我走路并不慢,但我的女伴走得比我更快,她经常把我落在后面。她一面在我的前头走,一面滔滔不绝地说着话。而我只是回答一声“是”或者“不是”,最多也不过说一句:“真的,那是多么美啊!”她像一只鸟儿一样在前面飞着,我却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我们终于跑到了山顶上。然后就要下山了。那个才21岁的少女,尽管穿着高跟鞋,却像箭一般地冲了下去。我使足力气也赶不上她,觉得非常惭愧。年轻的姑娘站在山下,微笑着为我鼓劲,还要上来扶我。我怎么这样无用呢?于是我拒绝了她的帮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跌带爬的,总算下了山。我的同伴放声大笑,并为我喝彩,这样更让我觉得无地自容了。
但是我不可能老是安然无事,因为神灵要我从说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一天我到布莱顿去,这是一个和文特诺差不多的避暑胜地,这件事发生在我去文特诺之前。在那儿的一家旅馆里,我碰到一个中产阶级的老寡妇。这是我在英国的第一年,旅馆里的菜单都是用法文写的,当时我还不懂法文。碰巧我和这位老太太同桌,她见我是个外国人,看见我正在为难,便过来帮忙,她说:“你是才到这里吧,有什么需要帮忙吗。为什么你不点菜?”这位好心肠的太太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菜单,打算问一问侍者这些菜是用什么做的。我向她道谢,把我的困难告诉了她,告诉她我不懂法文,不知道哪些是素菜。她说:“让我来帮助你吧。我来给你解释菜单的意思,告诉你可以吃哪些菜。”我于是很高兴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在这一次邂逅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友谊。这段友谊维持了很长时间,在我留学英国期间直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段友谊也没有中断。她告诉我她在伦敦的地址,请我每星期日去她家吃饭。有时她还特别邀请我,帮助我克服羞怯的性格,向我介绍一些年轻的女子,设法使我获得和她们交谈的机会。有一个少女,是和她住在一起的,对我好像特别垂青。老太太也特别制造机会让我和那个少女有更多的交流。最初,我对这样的交际感到非常为难,既不能找到谈话的题材,又不善于打趣说笑。但是那个少女却努力引导我,使我渐渐地不再那么羞涩了。我开始学习,不久就每个星期都盼着星期天的到来,开始喜欢和这个年轻女子交谈了。
这位老太太一步步地开始实施她的计划。她开始注意我们的会面。也许她对于我们有她自己的目的。我因此才感到非常苦闷。我想:“我如果早把我已经结婚的事告诉这位老太太,那么她就不会产生让我同那少女订婚的念头了。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现在应该把真相告诉她,以免再发生更多的麻烦事了。”我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大意如下:“自从我们在布莱顿认识以来,你待我非常好。你照料我如同母亲照料儿子一般。承你美意关怀我的婚姻而给我介绍了不少年轻的女子。与其让事情这么发展下去,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觉得不如让我向你表白我实在有负你的盛情。在我们相识的时候,我就应该告诉你我已经结婚的事实。我知道留学英国的印度学生常常隐瞒他们已经结婚的事实,而我也这样做了。现在我明白了,我不应当这样做。我还应该告诉你我在童年时就已经结婚,并且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我很抱歉没有及早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但是我庆幸神灵现在给了我承认事实的勇气。你肯原谅我吗?我向你发誓,我对于你好意给我介绍的少女并没有不端的行为。我知道应该遵守的规矩。你不知道我已经结婚,所以希望我同她订婚。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应该向你说明真相。
“收到这封信以后,如果你认为我有负于你的厚意,我可以保证我不会再来打扰你了。你对我的真情厚谊我将终身不忘。如果你仍然不嫌弃我,依然把我当作是值得你关心的人,我自然会很高兴,并且会为你这样更深的厚爱而感激不尽。”
我的这封信并不是一挥而就的,确实经过了再三修改。信送出去以后,我觉得如释重负。送信人回来时,给我带了一封复信,大意如下:
“你的信我收到了。你是那样的率直坦白,我们两人都很欢喜,并且痛快地笑了一场。你所说的关于你的不诚实的过失,是可以原谅的。并且你能将事实告诉我们,那是值得称道的。我仍旧要邀请你到我家里来,下星期天我们等着你来,希望你为我们讲述你的童婚故事。我们可以尽情高兴一场。难道还需要我向你保证:我们的友谊丝毫不受这件事的影响吗?”
就这样,我摆脱了不诚实的苦恼。而且从此以后,只要是必要的时候,我总是毫不踌躇地将我已经结婚的事实告诉别人。
第1部·求学英国初步研究各种宗教
在我留英的第二年底,我遇到了两个通神论者。他们是兄弟俩,都是未婚的单身汉。他们跟我讨论《纪达圣歌》。那时他们正在读艾德温·安诺德爵士翻译的《天府之歌》,并请我和他们一起研读原文。我觉得惭愧,因为我从没有读过用梵文或古遮拉特文写的那首圣歌。我不得不告诉他们我对《纪达圣歌》一无所知,可是我很愿意和他们一起研究这本经典,虽然我的梵文根底很浅,但我希望我能指出译文中与原文不相符的地方。于是我就开始和他们共同研究起《纪达圣歌》来。其中第二章有这么几行,给我印象很深,而且对我产生了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