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字是肉做的-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雕》里还有一句话说:“但洪七公与欧阳锋斗得兴起,那肯停手?”此处的“那”字是“岂”、是“哪里”的意思。“那”字浅白,却大可深究。现代汉语里“那”、“哪”用法相当复杂,不同的读音带有不同的意思,平常写文章不必过分理会。可是,“哪”字做疑问代词则该留意。要在一个以上的人或物之中确定一个,最好用“哪”:我们这里有两位何小姐,你要找的是哪一位?《明报》社评有这样一句话:“……有关的安排必须让香港人清楚明白中国国籍法在香港如何实施,那些移民外国者将自动丧失中国籍,那些可继续保留中国公民身分……”文中的“那些”用“哪些”一定清楚得多。    
    律师追救护车    
    管法律政策的律政专员冯华健最近在一篇演讲中谈到天下没有一种法律制度可以停滞不前,香港政府因此也在考虑改革香港的法律服务行规。他说,NowheredoesthistruismapplymoreaptlythantoHongKongatthistimeofprofoundconstitutionalchange。中文译为“没有一处地方比适逢重要宪制改革的香港更能体现这个真理”。句子中的“适逢”与“真理”用得稍嫌唐突;冯华健的原意大概是说:没有一个地方比目前正处于重大宪制改革的香港更应该去体现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这些改革包括去年三月发表的《法律服务咨询文件》内四十项初步建议,其中准许律师在高等法院的出庭发言权,以及废除物业转易工作的定额收费,大律师公会及律师会都强烈反对。前者担心此举会影响大律师的专业效力和独立地位;后者认为废除定额收费会引发律师减价战,降低质素。    
    中国人社会不流行兴讼,香港律师大抵也都循规蹈矩,法律服务改革想必可以加倍保障市民利益;香港律师不致变成美国律师,遭人讥为“追救护车的人”(ambulancechaser)。美国有些律师经常赶到车祸现场去教唆伤者兴讼索赔,自己从中渔利。这当然是律师行业竞争激烈所致。美国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家庭大悲剧、名流丑闻案,电视台和出版商纷纷赶着拍成电视剧、出书渲染,有些律师也马上争着代表当事人起诉以便捞佣金。这些律师等于是在追逐贵价意大利名牌车,成了小报记者所讥之“Lamborghinichaser”了!    
    “安能雌伏!”    
    《明报》国际要闻版“星期日脸谱”谈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个性倔强,事事自有主张,标题大书:“希拉里不甘雌伏惹烦恼。”“雌伏”两字令人想起近年男女平等主义和争取女权运动的思潮,实在大可商榷。“雌”指女性、指柔弱;“雌伏”比喻退藏,不进取,无所作为;相反词竟是“雄飞”,比喻奋发有为;《后汉书·赵典传》说赵温大叹“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雄”字还可以引申为胜利者,因有“一决雌雄”之说。这些都是性别歧视的词汇。中文的男性沙文主义味道特浓,“雄”的连放个屁都是香的,“雌”的则又弱又不吉利又低下;《文选》里的“雌风”竟是卑恶之风,真是混账!    
    英美文字老早注意避免性别歧视,过程虽然艰辛,却是语言与时代并进必经的路途。一九七六年前后,英文就用了chair这个字去代替chairman或chairwoman这些显示性别的字,反应冷热参半,比chairperson略好。英国一位男爵夫人还是忍不住说:IcantbearbeingcalledChair。WhateverIam,Iamnotapieceoffurniture。(我受不了人家管我叫椅子。不管我是什么东西,总之我不是一件家具。)英国广播电台后来提议把句子倒过来说:BaronessSear,whochairsthecouncilspolicycommittee!英文专家NigelRees认为,chairman的“man”字原非指男性,而是指“人类的成员”(membershipofthehumanrace);可惜这正是女权分子拒绝接受之处:既然都是人类的成员,为什么偏偏要你雄飞、要我雌伏?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27节 “给百合花上色……”

    WilliamSafire是美国著名文字学家,得过普立兹专栏作家奖,担任过白宫演讲稿撰稿人,也写小说,著作甚多。他的好多本谈论英文的书,每一篇都穿插许多他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之谈,也穿插了不少俏皮的小故事。谈到白宫岁月,他说他的工作是“给意见,人家要不要都给”(giveadvice;askedforornot)。总统要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他会先列出一些记者可能会问的问题给总统看,还要教总统该怎么回答。天主教教宗颁布教皇通谕,他要负责回信给教宗。全世界的人都不能确定应该是“tothemannerborn”还是“tothemanorborn”的时候,他就要斩钉截铁指明是前者才对,还要举例说明:Heisagentlemantothemannerborn(他是一位天生的绅士)。    
    他说,白宫的记者招待会一向叫pressconference,尼克松当总统的时候一时心血来潮,认为招待会应该以他为中心,由他发出新闻给记者去报道,不是要他站在那儿任由记者发问为难他,于是命令改称为newsconference(中文似乎应该顺尼克松之意叫做新闻发布会)。    
    Safire年轻的时候写文章用了一句gildingthelily,《纽约先驱论坛报》的编者将之改为paintingthelily。Safire不服气跑去理论;那位编者向他说明这句话的典故,顺口背诵一段莎士比亚的原句“。。。Togildrefinedgold;topaintthelily/Tothrowaperfumeontheviolet。。。”(在纯金上镀金,给百合花上色,为紫罗兰洒香水。)Safire为之语塞。    
    借来的中文    
    形容香港最有名的一句话是“aborrowedplacelivingonborrowedtime”(一个借来的地方,靠借来的时间过活)。这句话据说一九八一年三月五日《泰晤士报》引出来,但查不出是谁先说的。因此,这句话还有待有心人去追究来源(followup)。followup英文意思很简单:Ifyoufollowupsomethingthathasbeensaid;suggested;ordiscovered;youtrytofindoutmoreaboutitortotakeactionaboutit。中国大陆通常译成穷追、采取进一步行动等等;followup则译为后续行动、后续措施、后续报道,都离不开“后续”。香港几乎都用“跟进”去译followup或followup,实在简洁、生动、好用得多。北京《现代汉语词典》本来没有收录“跟进”一词,后来出的另册“补编”才加进去并解释为:“跟踪前进:前沿已经突破,后续部队源源跟进。”那正和英文followup的意思吻合。    
    香港政府运输科发言人日前回应新闻界查询政府对上月底地铁事故的看法,说是会小心研究地铁公司的报告书,还说:theGovernmentChiefInspectingOfficerofRailwayhadbeenaskedtofollowupthematterwithMTRCandtomakerecommendations。新闻处的中文稿说:“政府总铁路视察主任已被派往与地下铁路公司作出跟进及提交建议。”“已被派往与……”其实是“奉派与……”;“作出跟进及……”应为“跟进此事并……”。港式中文难道真的会沦为borrowedphraseslivingonborrowedstructures吗?    
    清流中的俗流    
    富裕的社会更需要文化气息之熏陶。台湾的“清玩雅集”,香港的“敏求精舍”,都是企业家专业人士组成的文物收藏交流组织;中国大陆各行各业近年的业余收藏活动也相当蓬勃。这些都是对个人、社会、国家有好处的趋势。香港市政局一向注重香港的文康生活,对提高香港人的文化品味做出了深远的贡献。他们最近与敏求精舍合办纪念敏求三十五周年的“好古敏求”文物展,由香港艺术馆筹划,还出版了一册瑰丽的展览图录。    
    这本图录的序言是香港艺术馆总馆长曾柱昭写的。序言英文行文平顺,立论得体;中文则显得生硬稚嫩,毫无英文原文的文采和情致。起笔第一句话说:“倘若,敏求精舍早在三、四百年前成立,其会员相信有不少高人雅士,在其每月雅集中聚首一堂。”英文肯定通达得多:“IftheMinChiuSocietyweretoexistthreeorfourhundredyearsago;onewouldhaveexpectedtomeetlearnedmembersofascholargentryinitsmonthlydinnergatherings。”这样飘逸的灵感,中文其实不难译:“敏求精舍若发端于三四百年前,明清两朝之鸿儒雅士自必纷纷流连于精舍每月之夜宴雅集之中。”接下来通篇虽然偶见心思,文气却始终虚弱,甚至四分之一也写成“四份之一”,未免辜负编排、纸张、印刷之精美。这或许正是香港社会重英轻中的报应,娟秀的中国文化经常给勾勒成尖沙咀供应游客的工艺品,恰似财政司曾荫权办公室里挂的那幅“财”字,账房面目,一俗到底。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28节 跟谁分享呢?

    香港艺术馆总馆长曾柱昭为“好古敏求”文物展图录所写的序言,英文本文理清楚,颇见气势;中文本则造句生硬,语言逻辑处处有漏洞。我在《清流中的俗流》一文中所引第一句话之后,作者举例说那些明清文士可能会包括“至孝不渝的沈周、薰荡不羁的唐寅、规正儒雅的文徵明、又或显赫朝野的董其昌及隐逸不群的高濂……”这些四字形容词是全文最见功力之处,跟通篇文字大不相衬,也许经过博雅之士润饰。    
    序言第三段说:“真正的收藏家,不单满足于物质的拥有,而是要研究及欣赏藏品的真正的艺术价值,需要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技术水平及当代审美的时尚。”翻看英文本,造句推理清澈明丽:Thegenuinecollectorisneversatisfiedwithmerephysicalpossession。Tocollectalsomeanstostudyandtoappreciatethetruevalueoftheworkofart。Thisnecessitatesanunderstandingofitscontextincludingthesocialandhistoricalbackground;thel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