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72-兵以诈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筹,出土发现,一般比较短,只有12—13厘米,合汉尺五寸多,即大约半根筷子那么长,但没有筷子那么粗。司马迁说,张良是刘邦的“画策臣”,他就是用这种小棍为刘邦计算,有一次,没带正式的算筹,就拿筷子给刘邦摆(《史记·留侯世家》)。另外,出土实物,还有一种专门算日子的筹,学者叫干支筹,也是战国、西汉都有。这种算筹,河北柏乡县东小京战国墓所出,形状是扁片形,长12。8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上面有数字和干支(案: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战国干支仪,是一件罕见的文物,它把天干、地支分别写在可以转动的上下两个小轮上,可以像箱子上的密码锁那样排干支,也是计算历日的工具)。筹算是中国最原始的计算方法,算盘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古代数字,很多都是积画成字,在字形上还保留着算筹的意味;后世商人用的苏州码子,也是如此。许慎把“筭”、“算”当两个字,“筭”当算筹讲,“算”当计算讲(《说文解字·竹部》),但古书经常通用,并没有这种分别,一般都是写成“算”字。下文,除原文,无论计算的算,还是算筹的算,我们都用算字。今语所谓的“定计”、“决策”、“运筹”,都是来自古书,原来就是指这种计算活动。    
    我把《计》篇分为四章:    
    第一章,讲兵事重大,关系民之死生,国之存亡,不可不仔细比较,不可不仔细计算。    
    第二章,讲定计,即出兵之前,如何比较敌我(五事七计),计算双方的实力优劣,看结果是否有利于我,计算有利于我的计是否被贯彻执行。计利于我,被贯彻执行,才兵出于境。    
    第三章,讲用计,即出兵之后,如何发挥计算的优势,在战场上随机应变。    
    第四章,讲何以知胜负,答案是计算定胜负。    
    这四章,很有条理,一头一尾短,中间两段长。开头讲兵事重大,不可不察,结尾讲计算定胜负,先胜于庙算,头尾相应。中间两段是主要内容,先讲定计,后讲用计,也是前后相应。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后面四篇,先比一下《作战》、《谋攻》,再比一下《形》、《势》。定计是讲野战、攻城之前的庙算,用计是讲野战、攻城本身;定计是对应于《形》,用计是对应于《势》。此篇是讲庙算,但把庙算后的执行过程也讲了,实际上是全过程的描述。    
    下面,我们一章一章来介绍。    
    【1.1】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每篇,开头都有“孙子曰”三字。这点不容忽视。先秦子书,大部分都是记言式的作品,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记。前面这三个字可以说明,它是由学生整理,而不是老师直接写的。同样的例子,还有《墨子》里的“子墨子曰”。它们等于说,“我的老师这么说”。    
    下面的话,是强调军事的重要性,一上来就让读者知道,打仗可不是儿戏,而是人命关天。    
    “兵”,本义是兵器,引申为兵士(如《左传》隐公五年和僖公二十八年的“徒兵”)和戎事。戎事,也叫“军旅之事”或“军事”。现代汉语的“军事”是日语借用中国古语(《左传》、《周礼》都有这个词)翻译西人的military affairs。战争是什么?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杀人。兵法是什么?是杀人艺术。军人是什么?是职业杀手。战争这件事,是“面对面的杀戮”,有人要杀人,有人要保命,保命的,反过来又把杀人的人杀掉,当然是人命关天。


第三讲 (始)计第一(始)计第一(3)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作者是英国的乔安娜·伯克,叫《面对面的杀戮》(孙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看了以后,你才知道,战争到底有多残酷。    
    “国之大事”,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其中的“戎”就是“兵”。国之大事有两件,一件是祭祀,一件是军事。祭祀,是为了延续血脉,和生命有关。军事,是为了国家安全,也和生命有关。孔子说,军旅之事,他没学过(《论语·卫灵公》),但子贡问政,他讲三条:足食、足兵、取信于民(《论语·颜渊》),其中仍有兵。曹操写《孙子略解》序,引经据典,特别提到孔子的“足兵”。但孔子有孔子的理解,在他看来,这三条,信最重要,食次之,兵又次之。三者之中,如果让他挑选,舍什么留什么,他先舍的是兵,其次是食。没有武装要死人,不吃饭也要死人。但去食去兵,顶多是个死,自古以来,死人的事常有,没有信却不行。他是这么讲。他更强调信。中国的现代化,大家都说,首先是富国强兵,富国是解决吃饭问题,强兵是解决挨打问题。我们是先解决挨打,再解决挨饿——勒紧裤腰带,也要有根打狗棍。这是被逼无奈,十足的悲剧。但足兵摆在足食之前,还是当时的硬道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手中没有杀人刀,怎么行?战国末年更残酷,上百万人被杀,《鹖冠子·近迭》说,天地人,天地远,人道近,三者之中,人最重要,人道又以兵最重要,叫“人道先兵”。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段话很清楚,兵是关系士兵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死生之地”,过去有不同解释,我理解,就是“死地”和“生地”的合称。《孙子》里,《行军》有四地,《地形》有六地,《九地》有九地,有很多类别。人地相应,最大的分类,就是“死地”和“生地”(参看《九地》)。“死生之地”就是战场、战地。战场上的死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军事的背后是政治。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当然要重视,“不可不察也”。《孙子》两次提到,三军将帅是天上定人生死的神,即“司命”。他不但是己方的“司命”(《作战》),也是敌方的“司命”(《虚实》)。《孙子》第一篇,开宗明义,一上来就这么讲,是对用兵者的警告。《孙子》中,到处都是警告的话。这是它的特点。    
    【1。2】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此章是讲定计,关键概念是所谓“五事七计”。    
    “五事”,简本无“事”字,是省略,今本加上“事”字,比较清楚。“经之”,是说用这五条作比较的项目。“校之以计”,简本作“效之以计”。“效”和“校”,可以通假。“效”不仅仅是“效果”、“效验”的“效”,还指检查、核对。比如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有一种法律叫效律,就是检查合乎不合乎标准。这里的“校之以计”,是说拿敌人的五条与我方的五条比较,摆小棍,看谁得到的小棍更多。    
    下面是“五事”和“七计”的关系:    
    五事(比较事项) 七计(比较结果)    
    道 主孰有道    
    天 天地孰得    
    地 天地孰得    
    将 将孰有能    
    法 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上面五条,“道”最重要。道是民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就是政治。“畏”是衍文。“不危”,简本作“不诡”,是不违的意思,可以纠正传统的解释。它是说,老百姓和统治者一条心,同生死,共患难,绝不违背。后人读不懂这段话,以为“危”是疑惑,又添油加醋,加上“畏”字,变成不害怕也不怀疑,意思可通,但不是本来面貌。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民信就是与上同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人和就是民不违。我们也可以说,道就是民信,道就是人和。    
    比“道”次要的两条,是“天”、“地”。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就是属于知天知地。天地怎么知?属于兵阴阳。兵阴阳,是数术之学在军事学上的应用。现代的军事气象学和军事地理学,按古代的概念,就是属于兵阴阳。《孙子》也讲兵阴阳,但讲天少,讲地多。讲天,主要在《火攻》;讲地,主要在《行军》、《地形》、《九地》。孙子的时代还没有空军,克劳塞维茨的时代也没有,他们都是以地为主。    
    “天”,兵阴阳讲天,第一重要是式法,即用式盘定吉凶;第二重要是选择,即用历书定吉凶。此外,还有观星、望云、省气、风角、五音、鸟情,等等。但这里强调,只是“阴阳、寒暑、时制也”。简本还多出“顺逆、兵胜也”,也属于兵阴阳。顺逆是以阴阳向背为禁忌,兵胜是以五行相胜为禁忌。什么叫阴阳?阴阳不是某种具体的概念,如阴晴、冷暖,而是一种无所不用的抽象概念。阴阳,是一种二元化的表达,中国的数术、方技,各门技术都和阴阳五行理论互为表里,到处都贯穿着这一概念。但阴阳五行说,没有经典。我们要了解这个理论,可参看隋萧吉的《五行大义》。中国古代传统,军将要学兵阴阳。比如式法,就是军将必修,从战国秦汉到宋元明清,一直如此。兵阴阳,里面既有科学,也有迷信。过去研究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大家喜欢说,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