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相信是行为的源(3)
一旦我们有了坚强的信念,我们就必须按照这些信念,确立我们行动的准则。
有一位住在檀香山的颇有名气的地产商,他坚信决不放弃。因为他坚信这一原则,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后来成了一位成功人士。他就是保罗·莫里哈隆。
1931年,莫里哈隆先生在各种建筑和工程公司之间来回奔走,想找一个工作。他年轻,没经验,看上去也没可能获得那些必要的经验。无论他到哪,结果都一样。那时正赶上经济大萧条,没人请工程师或是绘图员。工作机会稀缺,有经验的人,还常常被炒鱿鱼。
“我情绪很低落”,莫里哈隆先生承认说。“后来,我想,既然找不到工作,不如自己干。我从亲戚那里借了500元,开了一间自己的小建筑公司。”
“艰难吧?你可以想象得到。谁会请一个既没经验又没业绩的人帮他盖房子呢?但我下定决心坚持,就像喇叭狗那样,咬住就不放松。凭着这股韧劲,我不时接到一点小活干。”
“我记得我的第一份合同,是建造一栋2500美元的房子。由于报价时没经验,最后反倒赔了200元。在后续的工作中,才慢慢把亏空补好。因为我坚信不放弃,我才走出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轻言放弃,这种观点决不能成为信念。我们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无论怎样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拒绝根据信念去做,就是低估了信念的力量。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先研究 后行动(1)
“先研究明白你要做的事,然后再做”,对那些天生的急性子来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忠告,尤其是前半句。做决定并按其行事,这种能力,是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但首先要有准确无误的判断,对影响判断的每一个因素,我们都要清醒的认识。
“起跳前看看”和“投资前先调查”,并不是要把我们引入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的泥沼。它们是在警示我们,避免那些鲁莽、激进的行为。通常那些行为都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的。
医生为病人做急救手术,如果没有搞清楚病因所在,会发生怎样的灾难!是的,在那种情况下,要当机立断,但手术成功的前提,是术前的诊断。
现在我们来讨论几个没这么极端的案例,比如西奥多·考丝太太,她现在住在新墨西哥州。几年前,考丝太太遇到了点麻烦。她妈妈那时住在布鲁克林市,身患重病。照料妈妈和她的大房子,花费巨大,她有点支撑不住了。帮她打理财务的一个叔叔,打电话给她,问能否缩减费用,比如降低妈妈那两个女佣的工资。
考丝太太觉得这个提议不太稳妥。她告诉叔叔说她再想想,然后会打电话给他。她知道叔叔为她妈妈做了很多,她现在想反过来帮他一下。
“我用笔思考时,效率最高,” 考丝太太写道,“于是我拿出一叠纸,在上面列出妈妈的收入,有她的证券收入,还有叔叔给的钱等;接着我又列出她所有的支出。我没花多少时间就算出来了。其实,花在妈妈吃饭和穿衣上的钱很少,但花在她的大房子上的钱太多了!那个大房子共有十一个房间,每年煤就需要24吨,煤气费是每月20到30美元,需要两个女佣打扫,再加上保险和税什么的。我看着这些白纸黑字的数据,明白了:房子必须卖掉。”
“但是,妈妈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我不知道让她从家里搬出去是否可行,而且,她以前还说过,希望在自己的家里,度过她人生的最后时光。我心里太难受了,没法儿想清楚。于是,我就去找一个医生咨询,他是我们家的朋友。他建议我去找一个开私人护理中心的女士,那个中心不大,离我家只有三分钟的路程。”
“那位女士很善良,也很能干,她可以帮我们照顾妈妈,收的费用,我们也能负担得起。我决定了,把妈妈搬进了护理中心。”
“大家都很高兴。妈妈一点也没意识到她搬家了,还以为她一直住在家里。对我来说,也更方便了,以前我每星期去看她一次,现在每天都去。同以前比,护理中心的照顾也更精心。我叔叔那里的财务问题也解决了。这件事告诉我,如果我把一个问题摆在纸面上,认真、仔细地研究清楚相关事实,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后来,这就成了我处理问题的程序。”
成功的行动,来自事先正确的分析,考丝太太的故事就是一个证明。假设考丝太太事先没有收集、研究相应的财务数据,就做了决定,会怎么样呢?她可能既把妈妈的生活搞糟了,又没解决捉襟见肘的财务问题。
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在纸上,让数据自己说话,这种处理程序对财务问题尤其有效。在这个世界上,谁能没有这样、那样的财务问题呢?年轻的杰克·考丝夫妇就有。他们俩住在伊利诺伊州。像许多新婚家庭一样,考丝夫妇发现,蜜月还没结束呢,帐单就一个接一个地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杰克被批准加入了海军,可所有的帐单都没有付清。
“后来”,杰克·考丝说,“我和太太决定不再瞎着急了,担心并不解决问题。我们坐下来,算了算。情况是这样的:镇上的每个店,我们都欠钱。每个店都不多,可加起来数量就大了,在我参军前的日子里,我没法还清。没办法,我们决定做我们惟一能做的事,那就是跟每个店老板联系,保证我们每个月分期还钱。”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先研究 后行动(2)
“我一生中最难开口的那次,就是同第一个店老板谈话的时候。我告诉他我马上就要离开镇里了,没法跟他结帐,但我会每月还他一部分钱。老板很和气,听了我的话,非常体谅,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面对其他老板时,我已经不那么紧张了。他们全都理解我的苦衷,也像第一个老板一样的善良。后来,我付清了所有的欠帐。二战后,有一个老板还专门跑到我家里,感谢我讲信用。”
“事实上,是坐下来认真分析我们的问题,帮我作出了决定,我因此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但我们中太多的人不能像杰克一样——坐下来,好好看看,困扰我们的,究竟是什么。相反,我们彻夜难眠,胡思乱想,尽量把做决定的时刻往后推。实在不行了,情急之中仓促行事,反而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面对现实,收集信息,研究信息直到我们抓住我们问题的要害是我们该做的;但我们却不愿这么做。
我丈夫曾采访过已故的哥伦比亚大学的院长赫伯特·霍克先生,在采访中,我丈夫注意到,像霍克院长这样一个大忙人,办公桌上却干干净净的,没有堆积的文件或卷宗。我丈夫非常惊讶。
“管理这么多学生,”,我丈夫问:“您一定有很多事要处理。但您看上去心平气和,一点不焦躁,也不担心。您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嗯,” 霍克院长说,“是这样的。如果某一天我要拿出一个决议,我就会先花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我自己就是一个收集材料小组。我不去想决议该怎样写,只是专心地研究相关的信息。做完这些事后,决议自然也形成了,就是根据那些事实,做的决定。很容易,对吧?”
很对,但显然,同很多极普通的常识一样,被人们完全忽视了。我们就是不愿意根据我们对事实的分析做决定,每每感情用事,行为带偏见,头脑一热就做了,或是让其他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左右我们的举止。所有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冲动做事,其实是孩子气行为的延续,就像小孩不看来往的车辆就随便过马路;不理会40℃的高温,执意跑到海滩上去中暑;完全漠视事实,宁愿冲动,宁愿糊里糊涂干蠢事。
一位女士有一次跟我说,她怀疑她丈夫对他不忠实。她一直犹豫,要不要把她的怀疑倒出来给他,或是离开他带着孩子回娘家。
“究竟是什么,让你怀疑他出轨了呢?”我问她。
“是他做事的方式呀。”她说。“他以前很随和的,现在变的很急躁,很挑剔。他说他得加班,太累了,哪里也不想陪我去。还有很多别的小事。他甚至连我们的结婚纪念日都忘了,他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听起来像是出了什么岔子,但我还是劝她在采取最后的行动前,搞清楚事实,不要冲动。
我建议她先联系一下她丈夫的医生,让他做一个体检。然后再看看他工作出了什么问题。
正好被我言中了。医生发现她丈夫需要马上手术。手术后,他很快恢复了健康,又和以前一样好脾气了,他太太也不再怀疑了。
尽管关系到婚姻成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未来,在如此关键的问题上,这位女士还是差一点儿就莽撞行事,根据仅仅是她的怀疑。
有能力采取行动,当然是成熟人格的一部分。但行动,要基于准确的理解和正确的知识,而不是当时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改变生命的三个字(1)
1946年,一个叫G·戈斯泰罗的小伙子,从加拿大军队退役了,他搬进了尼亚加拉瀑布市。他马上出去找工作,在安大略省水电委员会里当上了机械师。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他十分开心。十八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找到他说,有个好消息告诉他——他升职了,做班长,负责厂里的重型柴油机。
“从那地方、那时候起,” 戈斯泰罗先生说,“我开始担心。我曾是一个快乐的机械师,但当班长,对我来说是个灾难。身上的责任,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焦虑无时无刻不跟着我,不管我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不管我是在家里,还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