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一个被人问了无数遍的老问题“为什么是我呀?!”,只有一个答案:“为什么就非得不是你?!”
在这方面上帝不偏爱谁。做为人,在享受人生快乐的同时,也要经历磨难。生活告诉我们,磨难是极其民主的,人人机会均等,在它面前大家迟早都是同路人。无论是国王还是乞丐,诗人还是农夫,格雷迪的朱迪还是上校的太太,当他们面对人生磨难的时候,经历的是同样的痛苦。年轻人、没有成熟人格的成年人,他们会痛不欲生,会对其恨之入骨。因为他们不懂得磨难就像出生、死亡、交税一样,是人生的一部分罢了。
有五条路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从痛苦的沼泽里走出来:
1. 对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现实接受它,给时间一个机会,用它的手,抚平我们的伤痛。
2. 面对困境,早点行动。
3. 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别人。
4. 当我们还有时间的时候,珍爱生命,享受自己的最爱。
5. 多数数我们得到的祝福。
本章内容集锦
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承担责任
自己摔倒时,千万别去踢椅子——自己承担责任,不要迁怒别人。
困难?我不怕!——不要把困难,当成失败的借口
走出灾难的五条路——
a) 对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现实,接受它。给时间一个机会,用它的手,抚平我们的伤痛。
b) 面对困境,早点行动。
c) 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别人。
d) 当我们还有时间的时候,珍爱生命,享受自己的最爱。
e) 多数数我们得到的祝福。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相信是行为的源(1)
如果我问你,是否相信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机会,只要你有能力、有毅力,你就能到达你理想的彼岸?很有可能你会说:“Yes,我相信”,一个大大的,仿佛旌旗招展般张扬的“YES”。但是,究竟你有多信?如果你现在失业,身无分文,而且就业前景毫不乐观,你还会勇敢地说出“我相信”吗?你会不会根据你所相信的东西,有所行动呢?
有一个人,他就做到了。他叫伦纳德·特伦查德,住在密苏里州。特伦查德先生在1928年,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价值100;000美元的财产。可是1938年,他破产了,原因是这样的:
“我父亲既有钱又慷慨”,特伦查德先生写道,“上高中的时候,如果我要钱,他就让我用他的银行帐号,写一张支票。到了我读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时候,签支票简直是非常在行。大学毕业后,我根本不懂得钱的价值,更不知道怎么赚钱。我只会用老爸的帐号签支票。”
“这就是我会的惟一的谋生本领。老爸去世了,他留给我很多、很多钱和沿密苏里河尽头靠近莱克星顿、密苏里的大片土地。开始时,我经营农场,很快大萧条席卷全国。我做农民的第一年,帐本上全是赤字,我只好用一块土地做抵押,到银行借钱开新帐户,付帐单。形势越来越糟,我只好赔钱卖了做抵押的土地。这成了我的经营方式,如果我缺钱,我就用土地抵押,或是卖农场。”
“后来,算总帐的一天终于来了。那天,我忽然发现自己不动产和现金全没了。如果我想活,我就必须找份工作干——想想,这辈子我哪里干过活!我慌了,睡不着觉。我的旧拐杖——签支票,咯嚓一声在我的身下断了,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往下走。”
“一天夜里,从恶梦中惊醒后,我开始正视自己的处境。‘顺风车没的坐了,小伙子,’我对自己说,‘你现在是一个男人,该有个男子汉的样子。长大了,该出去干点活了’。”
“我开始想困难之外的其它事,我想到了我相信的东西。我一直说,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任何人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尽管经济形势仍然不好,工作机会稀缺,但我有不少优势啊。”
“我身体健康,有大学文凭,而且有从商的经历,还有从失败和犯错误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我应该做的事就是停止自怨自艾,那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我要走出去,行动起来。”
“我重新安排了自己的生活,思想也全变了。可是,找一个工作并不容易,无论什么工作都很难找。每当快要我灰心的时候,我都强迫自己,不要怀疑和害怕,要坚定自己的信仰,相信这个时代能给一个锐意进取的人一个位置。内心的信仰,支撑我决不放弃。”
“我相信的东西没有辜负我。我真的在堪萨斯市联合保险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在那里愉快地工作了4年。然后我辞职,回到我热爱的行业里,经营农场。这次顺利多了。渐渐地,我有了信誉,我开始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买卖农场,我还大胆涉猎了其它的领域。我的成功,远远超出自己当初的想象,感谢我早年失败的经历,现在我懂得怎样做。”
“我输掉了父亲给我的产业,现在,又赚回来了,这次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我要把它作为遗产,馈赠给我的两个儿子,它远比金钱更宝贵。”
“我学会了我们必须有信仰,但如果只信不做,这种信仰,就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实际行动的信仰等于没有。”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相信是行为的源(2)
特伦查德先生的故事,是成长故事中的励志篇——一个被宠坏了的男孩,一夜之间突然长大了,他明白对他所相信的事,必须在行动中实践。此前,特伦查德先生曾像孩子一样逃避现实。他的信仰,帮他面对现实,助他成长为一个堂堂男子汉。
正如《怎样过一年中的每一天》的作者约翰·A·斯琴德莱所说:“成熟是学回来的。”太多时候,人们是在逆境中,在心碎的时候学习。
住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莉莲·海德理太太正是通过这种途径学习的。海德理太太同其他女人一样,是一个幸福的妻子和母亲。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她的生活就会这么简简单单、平平安安地过下去了。那天,她坐在车里,车突然翻到深沟里。
最开始,医生以为海德理太太只是脊椎骨骨折。X光显示,她的脊椎骨没有骨折,但是,脊椎骨上的骨刺跟周围的组织的连接却被撕断了。医生指示她卧床3星期,还说情况不容乐观。
他说:“海德理太太您得做最坏的准备,您的脊椎硬化很严重。”他接着说:“五年后您可能会完全动不了。”
海德理太太在谈到那段经历时说:
“我当时惊呆了。我一直是一个乐观活跃的人,喜欢到处走走。从小我就知道遇事要泰然处之,我就是这么长大的,可现在,你让我怎么泰然?卧床三星期变成了四星期、五星期,接着是六星期。我的勇气和乐观情绪,一点一点蒸发了。恐惧紧紧扣住了我,我感到自己越来越弱。”
“一天早晨醒来后,我头脑特别地清醒。五年时间够长的了,我跟自己说。我要好好利用这五年,帮帮自己的家里人。靠治疗,靠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也许,我还能帮助自己战胜病魔。我只是不想先放弃,我还没同疾病斗过呢。只要有可能,我都要试一试。有了这种信念和决心,我立刻紧张起来了,我要找点什么办法出来。我不再感到虚弱无力和害怕了。我从床上挣扎起来,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我用三个字作我的座右铭,我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往前走,往前走,往前走!”
“那是五年半以前的事了。最近我又照了X光,我的脊柱,再过五年也没事。医生们要我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我对生活的热情,往前走。这正是我的信念,只要我还能活动,我就会一直往前走。”
海德理太太是激励我们的榜样,她的成熟人格来自有信念,并努力按照自己的信念,走下去。
信念本身,并不足以帮助我们塑造自己成熟的人格。当我们面对考验转身就跑,那么,相信有勇气比懦弱强,又有什么用呢?除非我们按信念去塑造我们的生活,让信念指导我们的行为,否则,教条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有时我们的行为会证明,我们原以为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其实我们并没有。有一次,一个女人告诉我说,店里的收银员多找了她50分钱。她大声笑着说。我问她有没有告诉人家,然后把钱还回去,她被惹恼了:
“当然没有!”,她冲口而出,“那是她的错,应该她自己赔。如果她少给了我,吃亏的就是我。”
如果有人叫真儿,问在这件事上她是否表现诚实,她很可能觉得受了侮辱;对自己的这种欺骗行径,她让无辜的收银小姐做了替罪羊。尽管看上去像个体面人,她的低劣的行为却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其实,她是个不诚实的人。
一位会计师有一次告诉我他去面试,想应聘一个掌管巨额资金的职位。公司的心理学家额外对他的性格和人格进行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溜进电影院看一场你特别想看的电影,还不用花钱买票,你会这样做吗?”心理学家知道,一个有机会在小事上骗人的人,碰见一个可以卷款逃走的机会,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做。
我们的信念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耶稣说:“从他们结的果子,能知道他们。”是的,行为能说明一切。世界上有很多高尚的人生哲学,如果我们不用它指导生活,我们就没有受益。我们的果是苦的,我们的生活是伪善的。
第二章 成年人的行为相信是行为的源(3)
一旦我们有了坚强的信念,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