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重温了一些荷马诗句,这些诗句叙述了“快腿将军”阿喀琉斯怎样在“众神注视之下”追赶海克托,环绕普利阿姆城堡跑了三圈。他循着荷马笔下的路线,认真地绕着山头走了起来,中途却碰到了一处陡坡,只好手脚并用,倒退似地爬了下去。他认为,荷马描述地形本来就像军事地图一样精确,如果他的英雄们在“仓促奔跑”的途中三度从一个陡坡倒爬下去,他一定会写明这一点的。      他一手拿着荷马的诗,一手拿着表,把诗中写的一条路测量一下,这条路位于特洛伊古城所依凭的两个山头之间,沿着山脚蜿蜒曲折地通向大海边,最后到达阿齐亚船队停泊之处。他又根据《伊利亚特》第2到第7首歌所描摹的场景,把特洛伊战争第一天的战斗进程在脑海里重演了一遍,结果发现如果特洛伊古城就在布纳尔巴希村的话,阿齐亚人在战斗打响的九个小时内至少要紧急行军52英里。      而任何遗迹都找不到,他不禁对这个小村增加了怀疑。连陶器的碎片也未找到一点。而大量的陶片在伊萨凡的其他地方都出土过,有人甚至调侃道:“从考古学家们在古墓里发掘出来的东西来看,古人一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拼凑破破烂烂的瓶瓶罐罐上面。他们都是无知者,临死前要把一切打得粉碎,身后遗留下来的东西越碎越好,拼凑起来不花力气是不可能的。”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挖掘特洛伊藏宝的商人(图)8

      1868年,谢里曼说:“迈锡尼城和梯林斯城被摧毁已经2335年了,但至今遗迹仍然很坚固,再过10000年也不会毁塌。”特洛伊古城被摧毁只不过再提早772年;荷马笔下的巨大的城墙竟然了无踪影,这很不可能。然而在布纳尔巴希村周围找遍了,却没能发现一点古建筑的痕迹。      可在离这不远的其他地方,却残存着不少遗迹。在名叫新伊里姆,现名希萨尔里克(意为 “宫殿”)的这座城镇里,那里的古建筑遗迹谁都看得见。希萨尔里克在布纳尔巴希村的西北角,两者距离为两个半小时的行程,希萨尔里克距离海岸只有一小时的路程,并有一座平顶的高台。谢里曼在那里考察了两次,那座平台呈长方形,每边长约796英尺左右。通过初步考察,他相信这就是他正在寻找的特洛伊古城遗址的所在地。      于是,他动手收集证据。他发现还是有部分人赞同他的意见,尽管这部分人只是少数。其中一个就是美国副领事弗兰克·卡尔沃特。卡尔沃特本是英国人,他在希萨尔里克高地有一块地产,里面还有一座别墅。因为他自己也曾在那里发掘过,所以较为赞成谢里曼的想法,但他从来没有多加思索过这个发现的意义会是什么。另外还有两位,一位是苏格兰学者麦克莱仑,一位是德国人埃肯勃莱切尔,他们都找到了同样的遗迹,可惜他们的声音无人愿听,也就是默默无闻了。      那荷马诗中言及的两处清泉,曾是把布纳尔巴希村和特洛伊城连在一起的主要根据,这又应该如何看待呢?布纳尔巴希村发现了四处清泉,而希萨尔里克根本没有,因此,谢里曼曾一度发生了动摇。卡尔沃特解开了他的这个疑团。卡尔沃特说,因为这个地区属于火山区,据说有些清泉会突然干枯,不久以后又会自动冒出来。这样,谢里曼就极为轻巧地推翻了迄今学者们以为是最为重要的一切依据。此外,希萨尔里克的山坡平缓,海克托与阿喀琉斯在那里追逐和鏖战是完全有可能的。环希萨尔里克城绕行三圈,总长才九英里;谢里曼认为,士兵们在白热化的战斗中是能跑这么远的。      像以往一样,谢里曼的思路不同于当代的学者,他较为愿意接受古人的论断。他回忆起希罗多德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有一次,薛西斯跑到新伊里姆,并看望了“普利阿姆的波加摩斯”遗迹,还用1000头牛祭奠伊里姆人米内瓦。另据色诺芬记载,拉塞迪蒙的一位将军敏达雷斯也做过类似的行为。阿利安的作品中说到,在新伊里姆祭奠之后,亚历山大大帝为了讨个吉利,下令他的卫队取走现场的兵器,作战时带在身边。而恺撒在新伊里姆卓有建树,一方面因他自视为伊里姆人的后裔,另外因他仰慕亚历山大。      难道这一切都是作者凭空编造的,抑或是由于当时报道条件的局限,以致作了不实记载吗?      谢里曼在书里的一章中,在罗列了许多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后,突然一改学术讨论的姿态,却纵情赞美起那古城遗址的风景来。和童年时代的激情相比,下面这一段话并不逊色:“……我还想再补充一句:踏上特洛伊城这片土地,人们就会特别地感觉到小希萨尔里克这块美丽的高地,竟然就像造物主特意创造出来以供修筑一座雄伟的城堡而备的一样。多年来,这块高地上修建了防御工事,能够控制整个特洛伊平原。在这个地区,再也没有其他地点可以同它相匹敌了。站在希萨尔里克上,可以仰望到艾达山脉,当初,丘比特就站在艾达山顶,向下俯瞰特洛伊古城的。”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挖掘特洛伊藏宝的商人(图)9

      就这样,带着一腔如醉如痴的怀古幽情,谢里曼正式投入工作。过去长袖善舞的精力,现在全部用在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上;无论费多大力气花多少金钱,都毫不吝啬。      1869年,他迎娶了希腊姑娘索菲娅·恩加斯特梅诺斯,她的美貌就像他想像中的海伦一样。很快,索菲娅也喜爱上了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开始分担谢里曼的困难、辛苦和忧愁。从1870年4月起,他在希萨尔里克开始了发掘工作,1871年发掘了两个月,此后历年中又发掘了四个半月。尽管有100个工人由他调遣,他自己还没日没夜拚命地工作着,恶劣的气候,蚊蝇传染疾病,工人不服从指挥,这一切都无法使他灰心丧气。地方政府办事拖拖拉拉,他就不停地催促,一些眼光狭隘的专家对他不理解,有的说他是傻瓜,有的说出的话更加难听,他都一笑了之。      按照荷马的记述,城内最高点上是雅典娜神庙;而波加摩斯的城墙是由波赛顿和阿波罗二位修筑的。由此,谢里曼推断雅典娜神庙的位置在高地的正中央,而两位古希腊神建筑的城墙应该在附近原先的平地上。于是,他就从高地一直往下挖,挖到了几扇他认为无关紧要的墙壁,就大着胆子拆掉了。他掘出了许多兵器和一些家庭用品、装饰物和瓶罐等。这一切都强有力地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座十分繁荣的古代城市。      他发掘出来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不久,海因利希·谢里曼的名字就传遍了全球。在新伊里姆的遗迹之下,他又发现了更为古老的残迹,在这残迹之下还有所发现。就这样,像剥葱头一样,把一座山头一层接一层地剥了下去,每剥一层就剥开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居民区。人们一代又一代在这里生活,死亡;城市一座连一座在这里兴起,毁灭。火与剑在这里抖过威风,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在这里饱经沧桑;一回又一回地,在死人的城市的废墟上,活着的人建起了崭新的城市。      意想不到的收获每天都有出现。本来谢里曼寻找的是荷马笔下的特洛伊城,结果呢,却发掘出了许多埋在地下的古城,先是七个,后又增加了2个,总共挖出的古代城市有九个,都是至今还不为世人所知晓的原始时代的古迹。      于是问题又出来了,这九座历史古城,究竟哪一个是《荷马史诗》中的那英雄荟萃的特洛伊古城呢?显然,最底下的那一层是一个史前时期的城镇,是九个当中最古老的一个,当时的人还不会使用金属。最顶上的那一层应该是年代最近的,而且毫无疑问是薛西斯和亚历山大当年拜祭古人之地。      谢里曼不停地挖啊,不断地找啊!在最下的第二、第三层,他找到了焚烧的痕迹,残存的雄伟的城墙和城门。他知道,当初坐落在这城墙之内的一定有普利阿姆的宫殿,而有名的悉安门应该就是那座城门。      他发掘出来的古物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他把一些古物运回家中,一些古物交给专家们去研究。这些原始材料就是特洛伊时期的生动写照。      这是谢里曼的胜利,也是荷马的胜利。谢里曼,这个充满激情的业余考古学家,证实了那些原先大家一致认为不过是神话、传说或诗人幻想的境界,都是千真万确的史实。      学术界轰动了。在挖掘了325000立方码土方之后,谢里曼的工人们终于可以喘上一口气了。他开始考虑新的工作,于是决定在1873年6月15日终止发掘工作。然而,就在6月14日,他却意外地挖出了一笔财宝。这给一切关注的人们带来了惊喜,给这次长期的辛劳带来了金钱的酬劳。      事情的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直至今日读起这段奇特的经历,人们也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在那个炎热的上午,在娇妻的陪伴下,谢里曼监督工人们进行发掘。到了这个时候,谢里曼已经不再奢望有什么重要的发现了,但在平素养成的习惯下,还是紧紧地盯着工人们的每一个动作。工人们发掘的地点离地面有28英尺深,正是谢里曼推断为普利阿姆旧宫的断垣残壁的底层。他的眼光突然像被一种魔法吸住了,然后他果断而迅速地采取了行动。      他之所以惊奇,是因为看到了一样东西。如果那些惯于盗窃的工人们也发现了这样东西,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出来。      他抓住娇妻的手臂,低声说:“金子!”她惊讶地看着谢里曼。“快!”他接着说,“吩咐这些人马上回家去。”这美貌如花的希腊女人刚想表示异议,他立即对她说:“不要说别的了,对他们怎么说都可以,就告诉他们我刚刚记起今天是我的生日,他们都可以放假休息。快点!快!”      工人们都离开了。“把你的红披肩取下来!”谢里曼一边手拉娇妻说着,一边纵身跳进深坑里,一着地就拚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