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姆斯特丹市来谈一笔蓝靛业务时,谢里曼居然用流利的俄语和俄国商人侃了起来。      和他学外语一样,谢里曼做生意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当然,运气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平心而论,虽然每个人迟早都会和机会相撞,但谢里曼却站在那种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的少数人队伍里。谢里曼,这位穷牧师的儿子,当过学徒,打过杂,躲过了沉船之灾,又在商行供过职,并精通了八国语言,这时就开始小打小闹地做起批发业务来,一转眼就同俄国政府做起了生意。在生意上,他获得的成功,要归功于他总是擅长选择最有利的快捷方式。1846年,刚好24岁的谢里曼,就以商行代表的身份去了彼得堡。一年之后,他开办了自己的进出口商行,当然,他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时间。      他写道:“直到1854年,我才找到机会学习瑞典和波兰语。”他到过很远的地方。1850年,他去了北美。在北美时,正碰上加利福尼亚加入美利坚合众国,这让他顺理成章地取得了美国国籍。当时许多人都卷进了淘金热,他也不例外,并且开了一家经营黄金的银行。这时,他的身价已经够得上当美国总统的座上客了。在他的自述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七点钟左右,我坐车去拜访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对总统说,我从俄国远道而来,是为了看看这个美丽之国,是为了拜访它伟大的领袖。我说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向总统表达我的敬意。总统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把我引见给他的夫人、女儿和父亲。我和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挖掘特洛伊藏宝的商人(图)5

      不久,谢里曼得了一场寒热病,又加上客户不讲情理,不容易打交道,他不得不起程返回彼得堡。埃米尔·路德维希写了一本谢里曼的传记,正如这本传记中所描述的一样,在这个时期谢里曼的确是一位淘金者。      然而,从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书信和两本自传中却能够看出,童年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他的心头盘旋,他总是想去找到那些远古的地方,研究荷马笔下那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尽管他算是19世纪最有天赋的语言学者,可谢里曼却迟迟不学希腊语。这的确很奇怪。其实,就是因为有了童年的梦想,使他担心一旦学希腊文化,他就会入迷,进而不顾一切放弃经商,从而不能为梦想的实现而奠立坚实的经济基础。就这样捱到1856年,他才开始学习希腊语。和学其他外语一样,他只花一个半月就学会了,又花了三个月就尽得荷马六步韵诗的奥妙。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把整个身心投入到柏拉图作品的学习之中,如果一个半月之后我写封信给柏拉图,他一定会看得懂。”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两次接近踏上荷马诗歌中所歌颂的土地。第一次他取道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希腊去看尼罗河第二大瀑布;如果不是中途突然生了病,他一定会前往伊萨凡岛。在这次旅行中,他学会了拉丁语和阿拉伯语,他的旅行日记使用的语言,随着所到国家的不同而不同。1864年,他又一次起念要去特洛伊地区,但临行时改变计划,作了一次环球旅行,为时两年。这次旅行的收获,是他用法文写出了他的第一部著作。      在经济上,这时他已经完全独立了。这位梅克仑堡的牧师之子练就了一套奇特的商业才干。“托上帝的福”,他得意得不加掩饰,“我经营什么都很顺利,结果到1863年,我的财产已远远超出了先前最高的奢望了”。他又随便地说:“为了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我心仪已久的研究工作中去,我(现在)退出商务活动。”假如这句话出自除了谢里曼之外任何第二人之口,都会显得过于自负。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挖掘特洛伊藏宝的商人(图)6

      1868年,他途经佩洛庞尼苏斯半岛和特洛埃德地区直抵伊萨凡。他的著作《伊萨凡》的导言所标日期为1868年12月31日,副标题为“海因利希·谢里曼的考古调查”。      在彼得堡时期,有一张照片上的谢里曼是一位阔绰的绅士,身穿厚毛皮大衣。他把这张照片邮寄给了一位护林员的老婆。他和她自幼相识。照片的背面写着:“亨利·谢里曼:原在弗斯登堡徐克斯塔特先生手下学徒,现为彼得堡皇家商会批发商、世袭荣誉市民、彼得堡商务法院法官、彼得堡皇家银行董事。”      这不就是童话中才会发生的故事吗?一位财源滚滚的商人,突然间弃商就学,封死一切退路,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除了关于荷马的学识,他再无其他条件,竟然敢于向当代的科学发起挑战;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一切怀疑论者和语言学家相抗衡;不搞故纸堆式的研究,而是依靠一把镐、一支锹———难道不只是在童话里才会发生的故事吗?      在他那个时代,人们认为荷马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吟游诗人。对荷马这个人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学者们都有疑问,当然对他的作品的历史内容更不会完全相信了。直到很久以后,才有人大胆地说荷马是世界上最早对战争进行报道的记者;但在此之前,荷马作品中关于普利阿姆争夺战的报道,在人们的心目中,其历史的真实性并不超过一段古代传说,有人甚至把它归入神话之列。      的确《伊利亚特》开篇说的就是“神通广大的阿波罗”向阿齐亚传播疠疫。后来宙斯和“百合臂膀的海拉”亲自对特洛伊战争进行了干预,许多神变成了普通的人,并且和人一样能够被打伤,连阿弗罗岱特都不能避免地被铜矛刺伤了。这么伟大的世界级诗人的作品实质上是历史、神话和传奇的糅合物。      《伊利亚特》的古希腊是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国度;但根据最早的文献记载,古希腊当时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民族,而且人口极少。古希腊国王并没有什么实力,更无庞大的海军。所以,在谢里曼时代,大多数人都认为荷马笔下的古希腊只不过是诗歌中的一个神话而已,而对在有史可查的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以前的原始野蛮时期之前还存在过荷马讴歌的高度文明这一点就更难相信了。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挖掘特洛伊藏宝的商人(图)7

      然而,这些根本不足以动摇谢里曼的信念,他深深地陶醉在荷马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他认为荷马的史诗就是真实的历史,不容怀疑。他小时候就被描绘伊尼亚斯出逃情景的画卷所迷住,当时他是那样,到了46岁还是那样。      荷马描写阿伽门农手中的盾时,说盾带上装饰着三头蛇的图案,谢里曼就相信这是事实,不容置疑。荷马笔下栩栩如生的战斗、武器和生活用具,在他眼里就是古希腊的再现。阿喀琉斯、帕特罗克鲁斯、海克托、伊尼亚斯那些英雄们,那一幕又一幕友谊、爱情、仇恨、冒险精神的感人情景,难道真的是臆造出来的吗?他认为不是臆造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知道,古希腊人包括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人在内,都相信特洛伊战争确实发生过,而荷马笔下那些人物都是历史名人。      就这样,已是百万富翁的海因利希·谢里曼怀着对荷马的坚定信念,46岁时直赴阿齐亚人王国,半路上虽然途经今天的希腊,却没有顺便去看一眼。更有趣的是谢里曼认识的第一位希腊人就是伊萨凡的一个铁匠,而这铁匠的老婆又叫佩尼罗帕,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德律马库斯,另一个叫奥德修斯。可想而知,如此好的兆头让谢里曼又喜又惊。接下来一幕不可思议的情景发生了:一天夜里,古怪而又阔绰的谢里曼坐在村子里的广场上,大声朗读《奥德赛》第23章,而那些逝去已有三千年的人的后裔当起了听者。由于太激动了,谢里曼的眼里涌出了泪花,而那些听者竟然也跟着一起大哭了起来。      当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特洛伊古城的所在地———假定特洛伊城的确存在过的话———应该在布纳尔巴希的小村子周围。这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至今还保存着一种奇特的景观,那就是每所房子的屋顶上都有鹳鸟巢穴,而且多达12个。这小村子里还有两眼泉水,因而使得一些颇有胆量的考古学家有点相信在布纳尔巴希小村一带可能可以找到特洛伊古城的遗址。荷马在《伊利亚特》第22首歌(147—152行)这样描述:      “……然后(它们)来到两股清泉边,低飞的鸟儿饮用着涌出的泉水。一股是清泉,它的水雾如同熊熊火焰冒出的浓烟一样萦绕在周围,另一股在酷暑之时也冷得像雹、像雪、像冰。”在花了45皮阿斯特的价钱雇请了一个当地人当向导后,谢里曼骑着无鞍马,对童年神往的地方作了平生以来的首次访问。“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当我看到原野辽阔的特洛伊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我看到童年的梦境中常常出现的风景出现在面前,我真的激动不已,无法自持了。”      尽管他对荷马完全相信,然而这里给他的初步印象却让他足够断定布纳尔巴希并不是特洛伊古城的遗址,因为这里离海岸的行程足足有三个小时,而荷马写得明明白白,特洛伊城当时的英雄们,在停泊于大海里的船儿与周围的城池之间,一日之内能够往返数次。谢里曼还认为,一个那么小的山头,顶上恐怕没有建造过有62间房子的巍峨宫殿;至于那被古希腊人打开了一个缺口把木马运进来的巨大城墙,这样的地方好像也是筑不起来的。      布纳尔巴希村的清泉,谢里曼却出乎意料地在1650英尺的距离内找到了32处泉眼,而非荷马所载的两处;向导还说他没有数准,因为实际上这一带有40处泉水。向导补充说,这一带又叫“寇克·吉奥斯”———“四十眼”的取名即源于此。      谢里曼把《伊利亚特》对这个地方的描述作了认真的推敲,重温了一些荷马诗句,这些诗句叙述了“快腿将军”阿喀琉斯怎样在“众神注视之下”追赶海克托,环绕普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