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公室很沉闷,工作单调而乏味,除了法庭外再也没有发展的余地。雷亚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摆脱了羁绊。      雷亚德在考古事业上走的是同海因利希·谢里曼完全相反的道路。两个人都是从少年的梦想出发;谢里曼的激情来自于荷马,而雷亚德则是《天方夜谭》。谢里曼首先全力以赴在金钱上取得富足,表现了出色的自制能力和经商才能;他首先成了百万富翁并享有国际威望,然后才从容地去兑现未了的少年心愿。但雷亚德没有这种耐烦心,他等不了那么久的,在自己还是一贫如洗的少年的时候,就一脚踏进了神话的故乡去了。在那里也得到了比神话故事还要丰富的经历,也收获了地位和名誉,从而一步一步地沿着社会的上升阶梯通达到功成名就的境界。      然而,雷亚德也有一件事做得十分像那个德国著名考古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谢里曼早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间阁楼里就专心致志地学好外语;而年轻的雷亚德也动手做好一切准备,为的是将来到了自己神往的地方能够畅通无阻。他对许多实际应用的知识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法律的范畴,比如如何使用六分仪和罗盘;如何勘察地形等都属于他学习的范畴。他钻研了热带病防治和急救方法,学会了波斯语以及伊朗、伊拉克等地使用的其他语言。


第三部分:关于塔的记载智斗总督的业余考古家(图)2

      1839年,雷亚德走出了他在伦敦的办公室,只身前往中东。不久,他的许多使同行望尘莫及的才能就显露出来了:他不仅擅长开展发掘工作,而且文章也写得十分优美,能用精彩的文字阐述自己的成就。下面是他叙述的刚来美索不达米亚时的一段经历,这里引用的比原著略有删节:    

      1839年秋天和1940年冬天,我把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走遍了,凡属传闻中的古迹我极少漏掉,也不曾放过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古墟。同伴是一位和我一样热情而又好奇的人,我们俩人都不把困厄和危险放在心上。我们备有防身的武器,一只行李包挂在马鞍后面还兼做衣橱。我们亲自动手喂马,好客的土库曼村民或帐篷里的阿拉伯人偶尔也代劳一下。没有多余的奢侈品累赘我们,别人的偏见或看法也不能干扰我们,我们同地方上的群众打成了一片……      时至今日,每当我回忆起那段幸福的日子就觉得很欣慰。我们自由自在,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天亮的时候,我们从快乐的帐篷或是从简陋的茅草房出发,放辔慢行,不考虑行程的远近,也不论时间的早晚。日落时刻,我们或许来到了一处古墟,看到游牧的阿拉伯人在那儿暂时落脚,或是碰到一处闻名许久的残破村落。      ……这个时候,我急切渴望深入到幼发拉底河对岸的地区里去,因为历史上一直把那儿称作西方文明的襁褓。去过中东众人都熟悉的地方的旅行者,大部分也一样希望横过这条大河,看看那边的风景。在地图上,在这个地方和叙利亚之间,是一片辽阔的地区,里面有亚述、巴比伦和迦勒底。同这几个名字连在一起的是历史上大量伟大而古老的城市与国家;常常有大片的古迹孤零零地散落在沙漠里,看不出它们是什么样的形状,旅行者往往觉得无法形容。昔日强盛的民族的子孙在这里游戏;《圣经》上的预言有的已在实现,有的已经兑现;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异教徒,都把这里当做本民族的发源地。      3月18日,我和同伴仍然没有雇向导带仆从就从阿莱波动身了。从来沙漠里的路是险恶的,只有那武装齐全、人员众多的骆驼队才感觉得好一点。4月10日,我们进入摩苏尔,在那里作短暂停留,并看了河东的古迹。传说那就是尼尼微的遗址。我们又骑马驶进沙漠,欣赏了卡拉·舍尔加特土丘。这处古迹位于底格里斯河岸上,位置在底格里斯河与扎伯河汇合点以下50公里左右。途中,我们还在一个名叫哈蒙·阿里的阿拉伯人的小村落里过了一夜。它的周围有一处古城的遗址。爬到一座人工土台的最高点,我们朝下俯视,那边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平原的东西有一排大土丘,其中有一个显得特别高大。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土丘之外的扎伯河。这个土丘的位置特别明显,那就是色诺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将军,曾经出征阿塔薛西斯———译者注)描述过的金字塔。在2300年前,这位希腊将军统率1万军队驻扎在这里,四周的古迹都被他看遍了。或许当时它们就已是一座古城的遗址了。这儿的地名和一个希腊地名被色诺芬混为一谈,称它为拉里萨;但从悠久的传统中仍然能够寻觅到这座城市的源头,这里的遗迹至今被人叫做宁录(《圣经》载传说为巴比伦王国的缔造者———译者注),由于传说这座古城是宁录修建的,而且人类始祖也在这里居住过。


第三部分:关于塔的记载智斗总督的业余考古家(图)3

      对这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土丘,尽管他当时没有更加深入地考察,但是雷亚德对这片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守财奴常常抚摸自己的钱袋一样,他也时不时就兴奋不已地想起它。在他的旅行纪实里,这个地方被他屡屡提到,每次都会找到一些新鲜的词语来描述这个地方留给他的印象。      他说:“卡拉·舍尔加特就是荒野中的一个破土堆,冬天的雨水把几处陡峭的边缘冲刷成小沟,里面的东西显露出来了,此外,任何人为的痕迹再出看不到了。”接着他对这个地方的荒凉作了着重的描述:“这是什么形状的东西呢?对这个残破的土丘,到这里来看过的游客是无法形容出来的。”又说:“昔日宫室墙壁上那些精美的雕刻,现在已被荒草所掩盖了,看到的只是一座颓败的土丘,在灼热的沙原上耸立着,但巨大厚墙的残余和古陶的碎片却偶尔能够在冬雨冲刷处看到。”      尽管不久之后他必须回来,但在离开之前他的好奇心不想法子满足一下的话,他是食不甘味的。他写道:“阿拉伯人传闻,奇形怪状的刻在黑石上的雕像在这些废墟里至今还有。在这瓦砾堆中,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搜寻了一遍,把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大片地区找遍了,还是一无所获。”      对这次行动他这样总结:“这些亚述的大土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严肃认真地思索应该如何做,因为即使是爱奥纳岛上的剧场和包尔贝克的庙宇也比它们逊色一等。”      他特别注意那一个土丘,不仅因为那个土丘大得出奇,而且由于它坐落在那座宁录古城的遗址上。在报告中他就说,由于这是《圣经》提及的古城,因此看来它同“人类的襁褓”有着紧密的关联。      《圣经·创世记》第10章说,古实是含的儿子,而挪亚是含的爸爸。洪水惩罚了人类之后,古实带领他的三个儿子、儿媳以及很多动物开始让万物在大地上重生。      古实又生宁录;而宁录为世上英雄之首。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一个英勇的猎人,所以俗话说,像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雷亚德带的旅费非常少,现在花光了,只好暂时回君士坦丁堡,在那儿,他认识了英国大使斯特拉福·坎宁爵士。他将那些古怪的土丘向斯特拉福爵士讲述,日复一日,他的心情愈来愈急迫,因为这时候,保罗·埃米尔·博塔在科尔萨巴德取得了重要的发现,这消息已传遍了远近。雷亚德那生动的描述和火样的热情让爵士大为动心,但还没有达到着迷的田步。在他首访中东五年之后,而博塔的事业已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这时斯特拉福大使终于资助了雷亚德50英镑。和雷亚德心仪的事业相比,50英镑的确是微不足道的资助。他的计划的规模是博塔不可能比拟的,可博塔不但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全力资助,而且自己还支取在摩苏尔的一个挂名差使的薪水。      1845年11月18日,雷亚德搭船沿底格里斯河前往宁录,着手进行土丘发掘工作。这时他碰到的困难远不止经费匮乏的问题;从他首次访问至今过了五年,这里已是变乱频繁,人心惶恐。      当时土耳其管辖着两河之间的地区。雷亚德离开之后这里换了一个新总督,或叫“帕夏”。总督把他管辖的区域视作供他剥削的领地,把当地居民视作可以任意宰割的牛羊,这大概是东方地方首脑普遍的特点吧!


第三部分:关于塔的记载智斗总督的业余考古家(图)4

      这位新总督对摩苏尔实行了纯亚洲式的统治,关于他的全部文献记载都谈到了这个方面。这个帕夏是故事书中描述的坏蛋典型。其相貌也不折不扣地适合这个角色:单耳独眼,又矮又胖,满脸的麻子,一副东方式的长相。他举止粗暴,说话凶狠,脸上常常挂着猜忌的表情,好像时刻提防着遭人暗算一样。他害起人来颇有套路,是一个诡计多端的虐待狂。上任伊始,他颁布的第一号政令就是开征“牙税”,这和欧洲人的盐税大相径庭:帕夏晓谕,由于这愚昧的土地上的食品太差,吃坏了他的牙齿,为了补偿他本人的牙齿,并支付拔牙的费用而开征牙税。      然而同后来的事情相比,牙税只不过是小小的序曲而已。帕夏简直把人们吓得发抖。掠夺就是他的手段,在城市里是肆意抢劫掳掠,在村里是随意放火焚毁,把看着那烈焰升腾视为快乐之事。      残暴的统治之下势必谣言四起,因为弱者是把谣言当做工具的。一天,有人在摩苏尔造谣,说真主讨厌这个可恶的帕夏,会采取手段煞煞他的威风。不到几个小时,总督就风闻到了这个信息。他眉头一皱; 一个歪点子就想出来了。这个点子可能取自于意大利的旧小说,因为薄伽丘(14世纪意大利作家———译者注)曾经撰写过类似的情节,但后果都没有这样的可怕。      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