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杂项    
    其他嗜好、教育、文化费用每户年均112圆,占总支出的24。6%,其中茶叶烟酒费用为20圆。香烟(普通的金鼠牌)每盒5分钱,每条4角8分钱;普通茶叶每斤3角3分钱。    
    教育程度:在305家的户主(平均年龄34岁)里面,上过小学的有100人,占33%;受过初中教育的20人,占7%,其他40%的人所受教育不满一年。305户的工人子女中,仅有一个人是大学生,每年学费80圆。    
    订阅报纸的家庭仅有16户,占5%;绝大多数家庭保持敬神祭奠的传统习惯,每年化费4圆,而锡箔费每户2圆。从农村带来的迷信、愚昧等陋习尚有相当大的市场。文化素质还是有待提高。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四部分抗战前夕上海的文化人(9)

    1930年上海市产业工人数为26万3千人。周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工人数:无锡市为7万人,苏州市为6万人,宜兴市为12万6千人,武进市(常州)为1万6千人,南通市为1万3千人,镇江市为9千人,南京市为1万8千人,杭州市为1万6千人,芜湖市为1万5千人……,共计约64万人。总之,30年代以上海市为中心,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现代工业区,为当时东方最大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这一地区的现代中间阶层和产业工人的兴起,为当时新文化提供了革命动力和新鲜的血液。    
    1929-1934年,上海市社会局对于上海工人阶级的生活程度进行了持续5年的跟踪定点调查。考虑到区域、行业、年龄、人口、收入、消费、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项目,随机抽样305户工人家庭(共1401人,平均每户4。62人,其中就业人口2。06人;通常是一对30岁左右的工人夫妻加上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平均“等成年人口”为3。3人)。逐日将生活费记帐,坚持数年,加以整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这305户工人的行业分布为:纺织业60。3%,搬运业(以及行贩)11。6%,机器及建筑业9。5%,饮食业7。8%,化学工业6。4%,其他,水电业、印刷业4。4%,基本是按照上海各行业比例。    
    居住区域为:沪东21%,沪西42。3%,沪南18%,沪北5。9%,浦东12。8%,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根据1934年出版的《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辑)所列出的数据,可以看到1933年一个典型工人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妨与上述1928年的统计资料作一比较):    
    1933年上海市一个典型的工人4口之家(合3。3个“等成年人”)每年生活费454。38圆,合每月37。87圆;也就是说,每个“等成年人”每月最低生活费为11圆5角。基本生活费用分为5大类:    
    日常食物53。2%,房租8。3%,衣着7。5%,燃料6。4%,杂项24。6%,这5大类,成为几十年来统计生活费用的基本项目。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四部分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1)

    (十一)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    
    独立人格往往需要独立的经济关系为后盾,四大自由必须以社会经济选择的自由提供保障。“海阔任鱼跃”和“笼中鸟有翅难展”都可作此解。虽则经济的富裕有时伴以精神的贫乏,然而思想自主权和表达权必须有基本的生活条件支撑。    
    早在1923年鲁迅就公然宣称:“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或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鲁迅又指出:“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争取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一版161-164页)    
    鲁迅这段话已经说过了七十多年,鲁迅研究早已是首屈一指的显学和官学,然而,关于“鲁迅和要紧的钱”、关于鲁迅本人为经济权所作的“韧性的战斗”、关于鲁迅经济生活背景的考据和分析,长久以来却被专家们所忽略或回避。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一点突破。本文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实证的方法、而非纯思辩的方法。重在揭露事实真相,耻作无稽空谈。    
    以简约、明确著称的《鲁迅日记》中,贯彻始终的主要部分是他的“经济权”明细帐。鲁迅本人对于金钱的关心程度,远远大于几代鲁迅研究者。专家们经常引证《鲁迅日记》中交友、聚会、往来信函的记录,却很少注意他的金钱收支帐目。本文试图从这些枯燥、琐碎、而又频繁出现的银钱数字中,从另一个新的角度解读鲁迅。    
    我认为:离开了经济生活的鲁迅,决不是完整的鲁迅。    
    本文主要根据《鲁迅日记(1912-1936)》和新发现的《鲁迅家用帐(癸亥年、甲子年、乙丑年即1923.8-1926.2)》以及《鲁迅家用收支帐(1926.9-1927.12)》,参照有关史料,如民国经济史、货币史、出版史、教育史、民俗史等,并对当时北京、上海等地知识阶层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校园教室、书市报摊、茶室饭馆、娱乐场所的费用)加以考证和简要分析,试图说明“经济权”对于鲁迅一生的重要性,以及鲁迅如何摆脱“官”的威势、“商”的羁绊,傲然超越“权”和“钱”,从而保持了他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    
    鲁迅的经济来源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省绍兴。幼年家境从小康陷入困顿。1898年周树人17岁时,母亲变卖首饰筹集8块银圆的路费(当时1块银圆约相当于百年后70元人民币),供他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免学费、膳费,每月还有少量津贴。实习期三个月内有津贴3百文(相当于3角银洋,即今人民币30元),以后逐渐增加,第一年有2两银子(当时1两=1千文)。不久转入路矿学堂,1902年1月毕业。在这期间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就是他从菲薄的津贴中用5百文(5角钱)买了一本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1902年4月赴日本留学。据鲁迅回忆:“记得自己留学时候,官费每月三十六圆。”(引自《华盖集续编》)而根据周作人的回忆:“鲁迅那时的学费是年额四百圆,每月只能领到三十三圆。”(引自《鲁迅的故家·鲁迅在东京》一书)。    
    1905年他的二弟周作人20岁时也到日本留学。1907年周氏兄弟合译《红星佚史》,得到稿酬2百多圆,合同上注明千字2圆。(据《周作人回忆录》第201页)。同时周树人还有一些著述和译文出版,后来收入《坟》和《集外集》等。    
    周树人在日本留学时期花费很多钱买书。据统计,当时购买的德文书籍共127种,贵重的如《世界文学史》10圆,便宜的如裴多菲小说《绞吏之绳》5角。购书占据生活开支的首要项目,并成为他一生最大的嗜好。    
    这时周树人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准备从事新文学运动,但却于1909年夏天由日本回国。主要原因是家庭的经济负担。后来鲁迅在《自传》中说:“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在家乡做教员,月薪约30银圆。    
    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周树人到了南京,由挚友许寿裳推荐、应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之召,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部里供应食宿,此外每月发给30块银洋津贴(按购买力估算,当时1块银洋=今人民币50元)。由于政局变化,中华民国定都北京,4月底周树人北上,8月定职为教育部四等“荐任官”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注:林志浩《鲁迅传》误为“第二科科长”应更正,参看《鲁迅研究资料22》第34页。)月薪2百多圆,后来增加到3百圆(按购买力估算,20年代国币1圆=今人民币35-40元),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一直到1926年8月离开北京。在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徘徊了各有半年以后,1927年10月鲁迅和许广平来到上海,成为中产阶层的自由职业者,以卖文为生,经济收入得到保障,度过了他富裕而又艰巨的后半生。    
    鲁迅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1)公务员收入    
    中华民国一成立,周树人就由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录用,在教育部担任公务员(1912-1926年),时间长达14年多;这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的正式职业。起初津贴费60银圆,不久月薪定为二百银圆,后来增加到三百银圆。但是北洋军阀政府由于政治腐败、扩建军费、挪用公款而经常拖欠部员薪水和教育经费,到1920 年以后尤甚,如:1921年拖欠半年,1923年12月31日才发给本年3月的薪水,1925年1月才发给前年7月分的薪水等,不一而足。最后鲁迅离开北京时,北洋军阀政府还欠他两年半的薪水。鲁迅曾如此感慨:“有人说,文学是穷苦的时候做的。其实未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