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以示抗议。8月27日开学在即,馆方接受职工会的条件,罢工胜利结束。    
    1925年8月,商务印书馆总务处公布了《加薪办法》,规定从本年10月1日起,增加总分支局同人薪工,标准如下:甲、薪工在10圆以内者加30%;乙、薪工过10圆至20圆者加20%;丙、薪工过20圆至30圆者加15%;丁、薪工过30圆至50圆者加10%;戌、学生满1年加1圆,满2年加2圆。    
    (见《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455页,中华书局,1954年)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二部分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1)

    (四)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    
    ——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分成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我国文化自由市场的形成,出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批自由职业者——专以写作(所谓“爬格子”)为谋生方式的作家。他们主要依靠稿费、版税和编辑费收入来保证生活。    
    据王云五《战时出版界的环境适应》一文所述“平时我国出版业86 % 在上海”。20世纪初叶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如果说北京是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心,那么上海则无愧是全国书刊出版事业的中心。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工业城市和通商口岸,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事业的发源地。    
    1872年以后,上海申报馆垄断中国出版行业达四分之一世纪。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中华书局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有321家出版社、200多种报刊,而北京只有3家出版社、24种报刊。五四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刊物如《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大多在上海出版。1902-1916年间,中国新创文学报刊57种,其中29种以“小说”命名的报刊中,上海占22种。商务印书馆1902-1920年间,出版图书3522种,其中文学类(以小说为主)846种占四分之一。    
    举世闻名的上海文化街——四马路    
    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上海的商业中心棋盘街汇聚了多家很有影响的出版单位,成了出版业的中心。曹聚仁在《棋盘街上的沧桑》一文中写道:    
    五十年前(清末民初),上海的商业中心在棋盘街。直到笔者来到上海(1922年)时,上海租界向西向东北延伸,南京路上的繁荣,已经代替了棋盘街。在我们记忆中,提到了棋盘街,就等于说是提到了全国出版业的中心。(也好似提起了望平街,即唤起了新闻事业中心的印象)。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两家书业重镇,雄踞在福州路(四马路)、河南路的转角上;在从前,我们应该从“商务”、“中华”数起,往南再说到文明书局、群益书社、民智书局、扫叶山房、中华图书公司、神州国光社,作纵的伸展;后来呢,却沿着福州路作横的发展,从黎明书局算起,“开明”、“大东”、“北新”、“世界”、“科学”、“生活”,一直到福州路西头,还有那家大规模的中国文化服务社。其他小型书店,如“光明”、“现代”、上海杂志公司、“春明”,不下五六十家。    
    这里说的便是上海图书出版业繁荣的状况。如此众多的出版社和报刊,必然有一支庞大的编辑记者队伍,这便形成了上海出版家群。中国80 % 以上的书店集中在上海外滩著名的四马路(即福州路)南北方向的两三个街区,长久以来一直被称为“文化街”。    
    在1932年“一·二八”日本空军突然轰炸上海前,这里有新旧书店三百余家。其中最大的两家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它们的办公大楼在福州路和河南路交叉路口并峙一地,互相构成了激励竞争,酷似南京路上的先施和永安两家百货公司。    
    它们附近有很多书店,有些书店因为跟新文学期刊或作家有关而声名远扬:比如“群艺”率先印行了陈独秀编的《新青年》;北新书店是鲁迅作品的出版社;胡适的著作大多是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月》由新月书店印行;“开明书店”以编青年读者之教科书而著称;生活书店因了邹韬奋主编的进步刊物《生活》而得名;现代书店则是施蛰存的《现代杂志》和叶灵风的《现代小说》的后台;精美的《良友》画报属于良友图书公司;迷人的《金屋月刊》属于金屋书屋;这还没有计入那些数量惊人的画报、妇女杂志和电影杂志。光一家上海书店就在30年代中期号称印行了约二十份杂志,而且出版速度是每天一种。    
    福州路周围这一地带还有一些老字号的传统文具店、饭馆、茶室、饭店和妓院,往南一直伸抵老城厢,这里是鸳蝴派文人和报人的“生活世界”,像包天笑、陈蝶衣、狄楚青和周瘦鹃这些人就常在书店茶室和妓院消磨闲暇。    
    总之,四马路是20—40年代新派作家最常涉足的地方,它的声誉经久不衰。    
    诗人徐迟在《江南小镇》一书中,激动地回忆1930年代,他从北平的燕京大学南下上海时,作为一个写作新手,由挚友施蛰存带领着到“四马路”逛书店的情景:先去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它有自己的外文图书馆),然后一路浏览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店,接着去喝下午茶。这几乎也是很多其他作家的日常行踪。在中文书店里,他们不仅能找到他们的作家朋友新近出版的作品和译作,还能看到书店自己最近发行的期刊。在南京路附近的外文书店,他们可以买到外文书,还能以“货到付款”的方式王订。此外,在一些旧书店和书摊可以轻易地找到西文旧书——主要是小说,其中不少是外国游客的航海读物,等他们的轮船到上海登陆后就贱卖掉了。    
    满清末年初订的稿酬标准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二部分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2)

    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的同时,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梁启超拟订的《叙例》中说:“海内名宿,有自译自著自辑之书,愿托本局代印者,皆可承印,或以金钱奉酬、或印成后以书奉酬,皆可随时商订。”(载《饮冰室文集》之二)这是支付稿酬的声明,但没有公布具体的标准,而只是说:酬劳可以随时商订,或者给金钱,或者赠送印成的书籍若干册作为(抵当)稿酬。也就是说,当时大家的“稿酬、版税”概念并不怎么明确,因为尚未形成规范的文化市场。靠售书赚钱的“书商”是早已有之,然而靠卖稿吃饭的“自由撰稿人”还在孕育或襁褓之中呢。    
    目前我查阅到的中国最早有关版税的史料,是1901年上海《同文沪报》规定的“提每部售价二成相酬”,也就是版税 20 % ;最早有关字数稿酬的史料是梁启超记载:他主持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皆为1902年创刊)等刊物“大约评述及批评两门,可额定为每千字3圆。论著门或可略增(斟酌其文之价值),多者至4圆而止,普通者亦3圆为率。记载门则2圆内外,此其大较也。”(《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87页)    
    按照我的研究结果,20世纪初一块银圆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今人民币70元。1902年创刊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规定的稿酬标准可分三个档次,为千字2圆(合今人民币140元)到4圆(合今人民币280元);通常为千字3圆(合今人民币210元)。    
    1903年,即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第二年,林纾新译本《伊索寓言》便交给商务出版。1906年《林译小说丛书》50种陆续出版。同年商务印书馆编印《说部丛书》第一集100种,其后陆续出版了第二、三、四集。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林纾译述小说共181部,每部约为20万字左右。其中一些小说,既发表又出版,发表时也有稿费。郑逸梅等回忆说,林译小说“译稿,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十几年间,共达140种。……稿费也特别优厚。当时一般的稿费每千字2—3圆,林译小说的稿酬,则以千字6圆计算,而且是译出一部便收购一部的。”(据《林译小说的损失》,转引《中国近代文学史论文集·小说卷》第688页)    
    这样每部稿酬1200圆左右(合今人民币6万元)。根据我的计算,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民国初年(1911…1919)这一时期1银圆的购买力大约折合今50元。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林纾十几年间的稿酬收入高达20万银圆以上,合今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可见由于林纾翻译小说的畅销,所得稿酬超过了一般规定的两倍。    
    周作人回忆:在1907年周氏兄弟翻译《红星佚史》得到稿酬2百圆,10万字,“平常西文的译稿只能得到两块钱一千字。”(《周作人回忆录》第196页)    
    《著作权律》和《著作权法》及其施行细则    
    中国第一部保护著作人利益的著作权(版权)法,是宣统三年(公元1910年)满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离世界第一部版权法《安妮女王法令》正好二百年。它共有5章55条。但是颁布后不久清朝政权就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著作权律》并没有真正施行。到了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著作权法》。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又颁布《著作权施行细则》。著作人的权益受到法律保障。    
    本世纪初,我国稿酬制度已经形成并且跟国际接轨。稿酬有三种基本形式:(一)稿费,又称为“润笔之资、润笔费”;(二)版税,又称为“提成费”、“版费”;(三)买断版权,又称为“作价购稿”。    
    我国版税的具体规定,开始于1901年3月“东亚益智译书局”在上海市《同文沪报》上刊登广告,提出“译出之书……当酌送润笔之资或提每部售价二成相酬。”这“售价二成”意思就是“版税20%”;而更早一些,上海《申报》馆在1878年3月刊登“搜书”启事,提出“以书申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