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他们还真是有本事,尽逮着鞑靼一个部落薅羊毛,有本事平一个漠北蒙骑看看,也不枉每年填进去的那些军备!”
  “圣上太草率了,须知请神容易送神难,他是嫌京中不够热闹吗,竟敢同时把这三人诏回来。”
  “苏阁老,你可得把好户部,南头天灾未平可就指着这点救命银子了。”
  “哼,你们当那三位煞星是吃素的吗,不喂饱了他们,咱们几把老骨头说不定被钉死在宫门上,当今可不是先帝,人家巴不得咱们早填进棺材里呢。”
  “张阁老,你这话太过了!”
  张焘今日明显不正常,三位北疆主帅回朝内阁确实忧心忡忡,可也不像他这般惶恐,怎么看怎么心虚,难不成兵部在北疆出了岔子吗……
  沈炳文坐镇内阁,眼神凌冽,逼视着张焘,但愿这老儿不要关键时刻掉腚子,现如今他自顾不暇,可兜不了谁的底。


第251章 
  北疆三大主帅还朝,致使京中风声鹤唳; 十三省总兵刚浮动的心思立时收敛; 人人都缩回了本分的面具里。
  赵秉安被内阁几道急令追回; 迫问他此次秋狩泰平帝的打算; 就连苏袛铭都放话,没个章程,户部绝不会支援乾清宫的任何决策。
  当今第一要政是治河,河南那道口子越开越大,朝上正焦头烂额的时候,国库里的银子是决计不能动的,圣上要是有意犒赏三军; 那就只能先从内驽走账; 待年末地方税银入库再行补算。
  这说辞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赵秉安; 国库里有多少家底他清楚的很,新帝即位,抄了朝上近两成重臣,那满车满仓的金银珠宝; 少说也得有四五百万两银子; 何况还有去年浙江交上来的存银,国库远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内阁摆出这副姿态,不过是给新帝划下道来,让他明白主动权捏在谁手里。
  内驽家底瓷实,先帝窘迫了大半辈子,穷怕了; 一有机会便往自个儿钱袋里搂银子,地方官也懂得投其所好,借着织造居等大内衙司的名目往宫中走了不少流水,泰平帝手里漫说得有三四百万两的闲钱。
  可泰平帝又不是傻子,让他耗空内弩去讨好这些用不上的兵马,这买卖太过赔本。再说,北疆重军坐镇,辎重一事向来慎之又慎,撑大了那些武夫的胃口,日后可不止拖垮前朝经济,弄不好来一个拥兵自重,泰平帝哭都没地哭。
  赵秉安耍起了太极,一推二五六,把犒赏三军的要务甩给了内阁,而此时乾清宫的圣谕也恰到好处的追了过来,当即砸了沈顾等人一个满头彩。
  皇帝要做好人,坏名声甩给内阁背,苏袛铭已经可以预见到,秋狩之时,那群武将绝对会死死盯着他这把老骨头,恨不能敲骨吸髓!
  “小兔崽子,心肠忒狠毒!”
  对着躲出去的青年背影唾骂了一句,苏次辅忿忿不平的赶回了户部,这次不出血是不可能了,可想让他松开国库的口子,对那些武夫予求予取那也决计办不到。至多是把过冬的军备凑齐,多余的一分没有!
  张焘这些日子不知在兵部里忙活些什么,已经接连几日未进内阁议事了,沈炳文清楚指定是北疆那头出了岔子,张镜修(张焘字)着急填补呢,他叹了口气,屋漏偏逢连夜雨,内阁这次是真的遇到难关了……
  “冬至的献俘大典与太子加封东宫的盛典一同举办吧,俭省些,现如今朝廷可不富裕了。”
  唐耀山与邵文熙对视一眼,眉头都拧紧了。沈炳文这个借口给的合情合理,可乾清宫那边却未必愿意让太子喧宾夺主,抢了皇帝的风头。
  而且,由工部、礼部开这个口,不是明摆着让他们去讨嫌吗。
  大敌当前,唐邵二人不甘不愿的领了命,他们想着先打个佥条报上去,就说是沈炳文的意思,皇帝要是不乐意,自然会去找首辅大人扯皮,工部、礼部不过是跑腿打杂的,只听命办差就是了。
  七月最后一日,秋狩的圣谕终于颁了下来,举朝沸腾。
  大大小小的官员,泰平帝钦点了近千人,都是五品以上的要缺,此次秋狩殊外加恩,特许家眷同去,京中大小宅门都清楚,这是要为十月的秀选提前寻觅人选了。
  而此时,永安侯府中门内却是鸦雀无声,乾清宫大总管亲自搀扶小赵夫人起身,笑得弥勒佛似的脸盘上闪过一丝怜悯,“圣恩浩荡,夫人即刻随奴才进宫吧。”
  “这——”蒋氏扑挡在儿媳身前,脸上满是抗拒。
  坐胎九月有余,不日就要生产的孕妇去侍什么驾,中宫自己都挺个大肚子,俩人坐一车上,谁能照顾得了谁。
  “伯夫人且安心,行銮中圣手如云,围场那边也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出不了什么差错。再说,圣上一片诚心,您可万不能辜负了啊。”
  “公公误会了,天恩浩荡,赵家岂敢不识好歹。只是,这圣意来得太突然,府上一点准备都没有,小儿内子又是头胎,万不敢累及中宫啊。”
  三爷强撑着笑脸打圆场,他递出厚厚一沓银票意图让这位御前大太监松口,不料半途被挡了回来。
  “忠义伯爷,御帐已与昨日开拔,小赵大人暂领南郊、骁骑营三万兵符滞留京中,您该知晓这里面事关重大,少夫人入中宫行銮势在必行,任谁出面都推托不得!”
  “奴才说这话已是僭越,但看在与公子多年的情分上,荣宝多嘴,您还是赶紧让少夫人登上马车吧,明日百官家眷一同出京,届时府上诰命若是挂念,多往皇后娘娘那里坐坐就是了。”
  老侯爷大步踏上前,将三爷夫妇扯到了身后,“怀珺蠢昧,不晓得将门行军规矩,公公既携圣意而来,赵家必当奉命而行,不过,秉安媳妇到底是身子不便,公公可否稍待片刻,让府中略作准备。”
  “侯爷自便,奴才就在府外候着。”若非圣上被各大军中巨擘逼得进退两难,也不会出这个昏招,荣宝很不愿领这趟倒霉差事,可念及圣上日益加重的惶恐,他又不得不来。
  五军都督府原就是个空架子,十三省总兵听宣不听调,卫叶两家又在军中沉寂多年,现如今根本顶不了事。定国公府那边倒是日日想在御前露脸,可陆家嚣张跋扈之名传遍京畿,泰平帝十分不待见那冷若冰霜的便宜丈人,景王一死,他对陆妃更是弃如敝履,北郊兵马雄厚又如何,早晚是要被贬出京城的。
  御前寻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泰平帝不得已只能寄希望于赵秉安再度力挽狂澜,此次秋狩,御林军只调动了一万兵马,禁军却在三日前吞并金吾卫的编制,蒙喆更是全军出动,四万大军坐镇行营,妄图以兵力压制住北疆三大主帅的气势。
  原本这里面并没有赵秉安什么事,可内阁借着筹措北疆过冬军备的名义,将人扣在户部已有两日,圣驾一拖再拖,就是见不到赵秉安的身影。
  沈炳文想让泰平帝乖乖听话,不要在文武对峙的紧要关头弄出幺蛾子,所以他神来一笔,在御驾开拔前把赵秉安困在了京城,张焘、顾椿两大阁老坐镇京中,将人看得死死的。
  从昨夜到今晨,户部里头已经接了好几道行銮中发来的御诏,全被两位阁老挡了回去。顾椿手握太子,有临时监国之权,只要不是玉玺加盖的明旨,他一律驳回。
  泰平帝不给内阁颜面,这些个老狐狸也不打算和颜悦色的装下去了,新帝就那几分胆气,放他独自面对师芎等人,撑不了几日定会“迷途知返”,届时内阁再去收拾局面,岂不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赵秉安被扣在了内阁,日日在张顾二人的眼皮子底下,什么动作都做不了。而泰平帝眼见内阁油泼不进,大为光火之余又十分惊惶,他设定好的计划里大半运筹是要靠赵秉安来完成的,旁的不说,光黑云一系的交际以及与师芎的私下接洽,御前就寻不出第二个可以接手的人。
  邵柏博确实精明能干,可他办事太过油滑老辣,泰平帝对于这位“心腹”一直都是将信将疑,亲厚不起来。
  御前几位保皇党侍读这几日直面军中各股势力的试探,个个心力交瘁,焦禄等人眼见皇帝一刻比一刻暴躁,恨不得立时能把这烂摊子甩出去。也不知是哪个起的头,竟出了这么个馊主意,把忠义伯府那临盆在即的少夫人诏至围场,赵秉安势必会不顾一切的奔出京城,而且圣谕给了赵秉安南郊驻军与骁骑营的统兵之权,三万多人,豁出去干怎么也能把人从内阁抢出来吧……
  打眼扫过府外那长海般的宫灯,老侯爷的眸光淬出火花,他冷声吩咐赵佑,调集族中最好的谍卫随人入宫。


第252章 
  宫嫔行帐滞留京都,全因皇后胎气不稳; 将满八月的龙裔屡屡翻身; 凤仪殿中圣手如云; 可谁也不敢放言这未来的荣王殿下到底能否安然无恙。
  孟氏羸弱; 空有中宫之尊却无母仪天下之气概,泰平帝执意要她在此次秋狩中拉拢重臣家眷,为之不惜对年幼的太子甩脸,当着一室宫人的面公然咆哮,吓得孟氏转身就见了红。
  顾椿巴不得孟氏死胎,御驾刚开拔,他就以辅政阁老的名义将太子强硬的从凤仪殿中夺出; 随即扣在外三所; 不准后宫任何奴才近前。
  荣宝身为御前大内监; 身份特殊,九城兵马不敢唐突,老永安侯死盯着外面那渐行渐远的五百御林卫,眼缝里都快蹿出火星子。
  盛家小儿能有今日这番际遇全靠他老赵家鼎力扶持; 爱孙几番出生入死; 到头来竟被如此折辱,这腌臜皇室,还保他个球!
  “秉寅,调集五城兵马司全部兵力,冲击户部府库,一定不能让南郊武勋抢在前面动手。”
  “秉宣; 你持老夫的玉牌去各勋府走一遭,不管旨意为何都让他们暂且按捺,南郊绝不可擅动!”
  “让赵佑安排车马,尔等小心行迹!”
  永安侯府家眷未散,老侯爷便火速拿了主意,可这几句话却听得所有人胆战心惊。府上世子代父侍驾,二老爷五老爷又是朝上重臣,头一批带去了围场,三老爷原本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