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邵柏博就会对张焘下手,等绊倒了这位阁老,兵部便会重回武勋之手,届时我会暗中襄助定国公,帮陆家夺下左侍郎这一席位。”
  “你大伯的人脉虽然都传到了秉宣手里,可他为人谨小慎微,在兵部并无出彩之处,武勋势力庞杂,他又没有长袖善舞的本事,想借他图谋兵权?我劝你还是早歇了这歪心思。”
  “不,大哥是最合适的,您别忘了大伯母可是正儿巴紧的陆家大姑奶奶,有这层关系在,陆家不会对大哥多加设防的。而且,我要的又不是武勋手里的兵马……”
  书房中烛影摇曳,五爷久去不归,沈氏挂念,特意赶过来察看,可是房内却空无一人。
  祖祠之内,赵怀珏跪在蒲团上,眼神四散无力,老侯爷掸去香灰,不在意的瞥着嘴,“没出息……”


第250章 
  七月中旬,烈日当空; 京中九卿六部却都如坠冰窖。十三省总兵奉旨见驾; 圣恩浩荡; 已在宫中连宿三日; 与此同时,乾清宫谕旨重扩五军都督府,意图规整天下兵马。
  出乎众人意料,沉寂半年有余的骁远将军府最近大放光彩,不仅接掌了禁军所有残部,还取代了金吾卫的职责开始戍守外围宫城。
  至于威远将军府的李茂,徒一酒囊饭袋; 自他承袭金吾卫大将之后; 军中人心早散; 此次借着十三省总兵入京的时机帐下精锐尽被黑云武勋饕餮瓜分。现如今南郊隐以永安侯府为首,遥遥与北郊定国公府对峙,赵陆两家火药味日浓。
  不过,定国公府众多旁系对赵秉安的观感着实不赖; 记得陆冉当初可是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撵出去的; 结果投入人家帐下不足一年就晋身正三品威武将军,最近又统帅一万屯疆残勇奔赴北疆建功立业去了,这等好机遇可是羡煞京都勋门。
  陆家人心蠢动,尤以嫡出二爷陆璋为最,他与定国公世子仅差三岁,却半生活在长兄的阴影下; 万事不得志。陆庭心胸狭隘,纵是同胞兄弟也处处提防,陆二与他是前后脚生下来的,却一直被长房压制,从不许接触兵权,如今长房嫡孙陆毅即将长成,定国公府却又看中了陆璋膝下三子,想让他们协同陆毅共同赶赴北疆参战。
  外人不知勋门规矩,还以为这是多么大的好事,可陆璋心知肚明,二房出人,功劳摊不到他们头上,黑锅却一定会让他们背。陆毅是定国公府未来的继承人,陆翼江为了保证公府兵权的传承,已经默许了世子对二房的要求。
  此时,陆璋可说是走投无路了,他舍下脸求到大妹妹府上,只要能保住二房后嗣,让他给赵秉安跪下都行。
  赵陆氏没得办法,她一出嫁女哪能掺和娘家决策,再者说,掌兵的勋门百来年都是这么干的,陆毅是铁板钉钉的未来定国公,原就该军功彰身,分支旁系既享了定国公府的尊荣,关键时刻自然就得出力。就是永安侯府,当年赵怀珩一开始也是踩着庶弟赵怀琰升的官阶。
  而且,陆璋到底不是陆冉,大小在兵营里摸爬滚打,熬出一副好筋骨,二房再不济也是嫡出,一辈子没经过风浪,换句话说,陆璋没什么让人投资的价值。故而就算陆庭提的要求再过分也不怕二房反目,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父子几个翻不了天。
  一开始赵怀珩想在一旁装傻充愣,结果眼看着妻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也不由动了恻隐之心,他膝下单薄,仅两个儿子还势如水火,秉宣眼前看着还成,可他清楚,自己一闭眼,发妻绝不会容下庶子那房。偏老四又是个蠢笨的,一早开罪了秉安不说,还次次都在党争中站错队,惹得老爷子恨不得打死了事,将来没了自己的庇护,不就跟二妻侄一样,任由别人拿捏了吗。
  “这些时日秉安一直在宫中侍宴,你赖在府中等再久也是见不着人的,不若我让秉宽套车,送你去户部看看……”
  陆氏斜了世子一眼,成功让人消了音,府上谁人不知秉宽那个孽障被老爷子打断了腿关在后院里不给出来,赵怀珩这个杀千刀的,到现在还不死心,寻个时机就想将人放出来,这会儿还祸害上她娘家侄子了。
  “姑姑,你就看在侄儿对您这么多年毕恭毕敬的情分上帮帮我吧,好歹,苻哥儿他们也都喊你一声姑祖母啊!”
  大侄二侄都是侄,都求到门前了,陆氏也不能真的见死不救,何况她也知道,二房几个孩子一早就没想往武路上走,除了苻哥儿,其余几个连筋骨都没开,战场上刀剑无眼的,送那几个无技傍身的小子去与送死有何分别。
  “秉宣明日休沐,他一向与秉安交好,与你引见不是问题,不过,丑话可摆在前头,不管事成与否,大兄、陆庭那里问及我都是不认的,你也莫要抱太大希冀,当初老四之事可是让哥哥大发雷霆,秉安受了不少公府的窝囊气,他可未必愿意再度出手帮你。”
  这话虽然不中听,可陆璋哪能不知姑母的好意,他明白这是提点他不要忘了好处,赵秉安声名在外,无缘无故,人家可不会搭理他这门隔房亲戚。
  宫中华宴未歇,歌舞升平,十三省总督这几日被捧得飘飘欲仙,已经很亲近泰平帝了。当然,这只是流出于水面的表象,至于这十三个人心里究竟在盘算些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仅仅三日,朝堂上下的气氛便肃然一变,泰平帝还是头次在这满殿臣工的眼里看见畏惧,这不由得让他沾沾自喜,以为终于寻对了路子。
  今日十五大朝会之后,太和殿起盛宴,泰平帝下诏将京中有头有脸的勋贵皆诏了来,席间杯酬交错,言笑晏晏。
  赵秉安替皇帝挡了约有一壶玉琼花浆,此刻两颊飘红,正步履蹒跚的往席外逃。
  御座上龙心大悦,也顾忌爱卿醉酒丑态,便眼神示意守殿郎将蒙扩将人搀回外所休寝,邵柏博打眼扫过这殿中兵力变换,眸光闪动。
  要说揣摩这位新帝的心思,他到底还是不如赵秉安呐!新帝终究不信御林军,宁愿启用禁军那套老班底,也不向南北两郊驻军开口。今日又在殿上做戏,当着十三省总兵的面彰显他与军中各股势力的亲厚,借力打力,两相制衡,当真是个不简单的。
  京城地处北塞,夏季干燥暴热,从宫宴上逃出来也寻不到一丝清风。蒙扩扶着人,小心的往前门去。
  宫道上,内侍们的腿脚越来越慢,不一会儿便与前方二人拉开了距离。
  蒙扩心一凛,头颅便恭敬的伏下了。
  “大人的恩情,骁远将军府没齿难忘,家父虽不便与面相谢,但托末将表白心意,日后大人若有差遣,我蒙家上下必定万死不辞!”
  “客气了,若非老将军识时务,按兵不动,如今也不会有这份善缘。八大将军府仅存其二,日后禁军就是你蒙家的天下了。”
  听闻此言,蒙扩面上不见一点喜色,反倒愈发拘谨,如果有可能,他恨不得跪着说话,那样他便不必挨着这头凶兽。八大将军府,除了姚李蒙三姓,尽皆抄家灭族,枭首人头悬于大帐至今未下,禁军中人人提心吊胆,生怕屠刀下一刻就落在自己头上。
  蒙家不比姚家,人家姚二运气好,有个事事想着他的小舅子,生生把镇远将军府从泥潭里拉了出来。姚宏建请辞,姚鼎谯远放福建,可姚鼎诚那个二愣子却青云直上,成了三品骁骑营巡狩将军,不日还要负责秋狩行猎这等大事,京防骑兵营现如今扩充到万员编制,姚二已是名副其实的大将了。
  泰平帝即位以后,蒙喆便日日在府侯旨,接踵而来的无不是噩耗,蒙家在军中的臂膀非杀则贬,仅剩的几位死忠叔伯若无赵秉安力保,只怕也会遭遇毒手。勋贵们对禁军暗恨多年,情势一朝逆转,个个化身虎狼恨不得将几座将军府撕成碎片。
  赵秉安以关家为引,将骁远将军府推至御前,又暗中鼓动南郊武勋御前发难,高调与蒙家为难,除去圣心猜疑,蒙喆现如今元气大伤,匍匐在新帝脚下时机最是恰当,御林军到底是半路叛逆出身,泰平帝半用半疑,可太庙之乱时,蒙喆按兵不动,甚至最后放水,任由东宫宿卫外逃,这都是他有所偏向的表现。
  如今,泰平帝宽宏大度不计前嫌,重新启用蒙喆这个“先帝余孽”,又怎么不让人感恩戴德、肝脑涂地。
  君臣来回的戏码演的满朝文武都来不及反应,蒙家便又登上了金銮殿,蒙扩更是成了蒙家献上的人质,放在圣人跟前日日彰显蒙家忠诚。
  “禁军编制残缺,赵家分支繁茂,想与老将军讨一二闲职,不知可否为难?”
  蒙扩咽了一口唾沫,一时紧张的说不出话,只好狠狠的点头,半路意识到不对又急忙摇头,最后急得冒汗,只得胡乱喊了一句“不为难!”。
  父亲早就吩咐过他,无论赵秉安开什么价码一律应下来,他要是狮子大开口把整个禁军都讨过去,蒙家反而更欢喜,蒙喆可不想做孤臣,他可不愿重蹈李卓的覆辙。
  武夫也不一定都是傻子,在死里逃生的蒙喆看来,能把先帝坑进沟里的赵秉安可比新帝危险多了,忠君不一定有好下场,但跟在最聪明的人身后,最起码能活得长久些。
  宫中你来我往,军中各大权鳄围着新帝这可口的小绵羊盘算着如何下嘴。
  而在内阁,顾椿也正捏着陈旭宁逼沈炳文步步退让,刑部撬不开那张嘴,不意味着同出江南士族的顾椿撬不开,沈炳文的脸色已经差到极致,外忧未解,内阁却先起了火,邵唐二人远做壁上观,死活不肯出手相助,眼看着就要陷入僵局,苏袛铭却突然发话了。
  “宗室一案暂且搁置吧,黑云主帅师芎已到山海关,诸位,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五千黑甲,中军大帐,不日就要开进京郊了。”
  “不止师芎,郭涔与靳啸隶也已经率师南上,据说是抓住了鞑靼王庭左相之子,要为新帝献俘。”
  “哼,他们还真是有本事,尽逮着鞑靼一个部落薅羊毛,有本事平一个漠北蒙骑看看,也不枉每年填进去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