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在张望风向,没有人想到赵秉安会为了一个师傅不管不顾打上阁老府邸,这让湖湘出身的官员们既钦佩又羞臊。
  他们不敢观刑,因为那棍子就想巴掌一样,狠狠地打在他们脸上,提醒着他们现在都是忘恩负义的不肖弟子。
  孙坤脾气急,直直的往刑仗里冲,却被一旁的周瑞涛、陶大宁合力拦住。
  “冷静点,你想害死师弟吗!”
  “杀师之仇不共戴天,我辈必不会与苏老贼善罢甘休,但现如今,商讨如何保住明诚才是要紧。圣上虽只下了口谕杖责,但明诚行事鲁莽,未免落下口实,祸及前程,咱们必得先发制人,拿捏住户部上下,迫使苏家父子在明诚的处理上让步,否则让师傅他老人家知道明诚因为他毁了自己,那才是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
  朴士淼一巴掌糊在孙坤脑壳上,语不成调的训诫着。恩师蒙难,他们哪一个不伤心,可伤心解决不了目前的困局,沈首辅迟迟不见他们,就是婉拒复仇之意,他们湖湘士子六部根基浅薄,正因为有沈首辅扶持才能在京中立足,某种意义上来说,沈炳文与湖湘相互成全却又相互掣肘,谁也无法脱离彼此单独成事。
  沈苏不开战,朝野中便无人敢出头发声,他们记着老院长的恩情,但拖家带口的,谁也不敢豁出前程权位只为逞一时之勇。
  “昂起头,挺起胸,别让那些小人看咱们的笑话。”
  “对,明诚还等着咱们这些师哥搭救呢,你忍心看他受阉庶磋磨?”
  孙坤将眼中泪憋回去,狠狠喘上两口气,好歹从牙缝里磨出了一句话,“走,我们上朝!”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苏家人还在朝上,他们总有机会讨回这笔血债!
  杖杖到肉,赵秉安被打的狼狈不堪,路过他身旁的官员无不顿步变色,随即便提着一腔怒火踏上了大殿。
  今日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赵秉安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出了这个头,不仅让六部湖湘出身的官员打心底接纳了这个小学弟,也让人心拧成了一股绳,不能为恩师复仇也就罢了,可要是对小师弟受难还无动于衷,那他们枉生为人。
  朝上沈首辅与苏次辅皆未现身,吏部与户部彻底撕破了脸,两部官员几乎就在御前大打出手,礼部、工部、兵部、刑部,隐隐都有偏向,眼看就是一场暴风雨,结果乾封帝他老人家神来一笔,将浙江总督闵宏达久病不任一事提到了桌面上,大家都清楚赵怀珏是接任的不二人选,可乾封帝却意在六部寻一两江布政使。
  言语间透露出赵怀珏不会在浙江久留的意思,这也就意味着很快,大朔将迎来史上最年轻的一位阁老。
  赵怀珏膝下无子,新科状元是其兼祧后人,也就意味着湖湘一派有了新的选择,他们同出一脉的师弟自然比与江南纠缠不休的沈炳文来得可靠,昨夜之事便是最有力的见证。
  乾封帝小小的一个举动,不仅再次加深了江南与湖湘党派之间的隔阂,而且将沈首辅麾下势力一分为二,避免了首辅权柄过重的威胁。
  沈赵虽是翁婿,但此二人在乾清宫心中的定位不同,若非赵怀珏是个痴情种,这两个人早该反目成仇。
  赵家出身合适,忠心可用,可惜两桩婚事结的都不好。若他们叔侄俩早早展露头角,乾封帝绝不会让他们与世家联姻,哪怕赐婚勋贵国戚,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留下隐患。
  唐耀山已年老体衰,纵使气色康健,可他比沈炳文尚还老上几岁,说不准哪日一个风寒就倒下了,乾封帝想在寒门提拔人才,可几年过去了,稍有些希望的都被排挤出京,世家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给其他人露头的机会。
  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内斗啊,夺嫡结束了,但党争远未终止,乾封帝打算先收拾了漠北余孽,铲平武勋中的叛逆分子,再腾出手来解决江南世家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东宫算是有点见识,知道把陇西士族拉下场来混斗,可惜啊,北方世家成气候的实在是太少了,乾封帝二十几年也就扶起来一个关家一个邵家,还俱是些胆小慎微的,不比赵家叔侄胆略过人。
  名义上,沈首辅麾下皆定义为湖湘一派,然而事实上,这其中还包含了沈炳文座下数百门生以及被拉拢进来的散落势力,他们在继任者这个问题上早有分歧。论资历,赵怀珏在党内根本排不上号,若无裙带关系,只怕他如今还在御史台苦熬,哪能像现在这般一步登天。
  赵怀珏用了沈家的资源晋身,临了却要将他们这些姻亲、同窗一脚踹开,这怎么可能呢。沈家不会放人,赵怀珏的师兄弟们也绝不会让他轻易脱身。湖湘与沈首辅一定要绑在一条船上,如今沈氏一族已经悔青了肠子,当初若是答应赵秉安那桩婚事,现在他们根本不必担惊受怕。
  话说谁又能想到呢,赵氏一族的下任家主居然不是出自嫡长一房,朝中不少人因为这点对老永安侯恨得是咬牙切齿,枉他们自诩饱读诗书智谋过人,到头来却被一个耍枪弄棒的老头子糊弄了去,何其可恨。
  太子在御座下面观览全局,感觉自己摸着了一点把控朝局的门槛,可这些朝臣个个面无表情,一刹那的波动根本不足以让他明白其中的深意,所以整个人还是似是而非的感觉。
  乾封帝下朝之时瞥了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生子如此,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啊。


第216章 离间
  永安侯府此刻被围得是水泄不通,凡是与湖湘书院沾亲带故的朝廷官员; 无不登门探望; 光吏部四品以上的堂官就足足来了七位; 皆是赵秉安同出一门的师兄。
  太医刚刚诊完脉; 好在司礼监手下留情,外皮瞧着血腥,内里没伤几根筋骨。
  赵秉安一身亵衣趴在床上,身后刚涂完药膏,背上烧灼般的撕痛感将整个人逼得大汗淋漓,好似刚从水池里捞出来一样。可眼下这么个境况他还真不敢倒下,恩师下落未明; 乾封帝趁着这档口拆分吏部; 逼着五叔自立门户; 一个弄不好,他们赵家就要落一个忘恩负义、欺师灭祖的名声。
  幸好五婶已经及时赶回府上,不然人若是被扣在沈宅,那他们赵家指定更被动。
  “师兄们的好意明诚心领了; 但事关老师安危; 明诚绝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唉,我们哪有什么颜面来劝你,只是,苏袛铭与苏泽衡父子皆非泛泛之辈,师兄是怕你初入仕途哪朝不慎,被小人坑害了去。”
  “不管怎样; 苏煜我是绝对不会放的,若是老师安然无恙也就罢了,否则,我一定让苏家父子血债血偿!”赵秉安撑着病躯,一拳砸在了床板上,那坚决的态度明摆着绝无转寰的余地。
  朴陶几人眼看小师弟不打算与苏家虚与委蛇,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今日早朝,圣上一句话便将吏部众志成城的局面瓦解,现在沈首辅麾下各方势力心思浮动,所有人都在观望老人家接下来的走向,好确定自己的站位,这个时候,明诚执意与苏家正面对峙,那能从湖湘一党汲取的助力可谓少之又少啊。
  不过,也并非没有解决的良策,只要浙江那位摆出态度来声援明诚,那么湖湘党人自会望风而动,归附于新首。他们不怕遭人排挤,赵怀珏明摆着前途无量,而沈炳文却已日暮西山,这里面的取舍不虞多虑。
  外间几十位官员环环相顾,眯眯眼点点头算是将大理寺破府一事接下了,反正今日在朝上已经与苏老贼撕破了脸,那扣下他一个孙儿抵债有何不可,御史台那边至今未对此事发声,想来也是对苏家的行径看不上眼。
  他们今日来,不止是为了恩师,更多的还是要给湖湘一派定个归属,昨夜,沈炳文已经令他们寒透了心,吏部半数人马对邵雍遇难一事无动于衷,对明诚受刑更是袖手旁观,左侍郎及六大清吏司郎中一直按兵不动,任由他们湖湘一脉的师兄弟在朝上撕扯,此等行为,不得不令他们齿冷。
  周瑞涛扫视一圈师兄,大家都默不作声,无奈,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为兄还未恭贺明诚府上升迁之喜,少湖公(赵怀珏号)早中科名、亟更台阁,日后必能青云攀霄,成襄龙伟业。”
  堂内霎时一静,所有私语都被咽回腹中,大家竖起耳朵,等着赵秉安的应答。
  “……蒙圣上天恩,侥以得用,莫不敢谨小慎微,尽忠职守。”
  小师弟避重就轻,不接话茬,这让吏部几位大人有些难堪及失落,不过转头一想,赵家向来重情义,若是仓促间便背弃了沈首辅,那与外面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何异。
  朴士淼咳嗽了几声,婉转的补上了一句,“少湖公熟谙经济民生,不知归朝之后会是何等打算?”
  赵怀珏去户部与吏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吏部便是婿承翁业,日后还是沈首辅麾下门徒,户部则意味着另起炉灶,与内阁诸位分庭抗礼。湖湘有意改投门户,但赵怀珏是否会立下山头,这一定是要先问好的。
  赵秉安不料被逼问到这个份上,眼看实在搪塞不过去了,只能将部分实情告知。
  “不妨与诸位师兄直言,叔父关于此事未曾来得及与小弟分说,明诚委实是一无所知,不过,东宫确实有意日后引荐叔父入主户部。”
  这确是乾封帝一开始的打算,让东宫麾下第一干将把着朝廷的钱袋子,巩固储君地位。而如今,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些年,不论朝野格局如何变动,沈炳文向来屹立不倒,他麾下势力已经太过壮大,乾封帝这一手分割了老人家的左膀右臂,让沈首辅多年劳苦功亏一篑,更厉害的是,他提拔的人选乃是赵怀珏,沈炳文的爱徒加半子,一门两阁老,听起来风光无限,但冷静下来细想就会发现不论赵怀珏最后作何选择都不可避免的会与原生党派产生龌龊。
  要继续留在恩师麾下,赵五爷就得舍弃唾手可得的阁老之位,待在吏部与众多师兄弟竞争一把交椅,这根本不可能。可是转道户部,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