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夜员本就是村里小干部之一——出纳员刘铁华,二十多岁,高高瘦瘦、憨憨厚厚的男青年,村里难得的‘高学问’小学五年级毕业的人才之一。
  他瞅一眼张队长,结结巴巴叙述自己起夜上茅房,回来才发现,土狗们如何抓到‘偷盗分子’,赶紧通知大家伙。
  村民把他的结结巴巴当作是害怕,至于‘偷盗分子的辩解’,谁也不会相信。敢偷村里口粮,这就是绝全村人性命,谁敢相信他们的瞎话。
  张队长与干部们商量一番,准备先将偷盗贼绑起来,关在临时空壳仓库里,明天再与碧土村一起处理。
  五六十年代,在碧山村当地,抓到偷贼,打一顿、抽一顿、绑起来等,生产队只要不弄死人,大队和公社都不太会管。
  而且,生产队还有权利决定是否上交,要不要让他们去坐笼子。
  也因此,很少有人敢去偷其他生产队的粮食。
  实在饿得不行,杀熟,试图偷自己队地里或库里的粮食。
  因为本村沾亲带故,遇到善一点队长,偷来的粮食上交,全村批评一次。遇到凶的队长,可能还得多交粮食、扣工分、挨打。
  但很少会送去笼子。那里可能是‘有去无回’的地方,还得受到公社当众批评,连累全部亲人永远抬不起头。
  押送的途上,村民们才打听到碧土村与碧水村的事。
  碧土村偷窃的几人,遇到一个守仓人以及一群土狗,因其中一人不留神,因‘毒狗’时有一只屎黄色杂毛狗丑得吓人,令它不自觉叫出声来,动静惊醒屋里的守仓人。
  守仓人大叫两声‘逮小偷’,因碧土村地势最平,村民们赶出来挺快,合伙将盗窃团伙捉个十之八九。
  剩下两人,被追到五碧山下,因力气弱还是被追到。被绑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林中一声狼叫,吓得半死。
  至于碧水村,是两村的提醒声,才惊醒村民们。发现的时候,盗窃团伙已经在偷牛,粮食全都放在板车上。
  他们村里的土狗,被喂好多摸着不明草药的骨头,守仓人头顶大包……最后,偷粮的盗贼,在出村口被追到,许多粮食都受损,只能先吃。
  听到守仓人受伤,本来还抱怨出纳员玩忽职守的部分村民,立马停止抱怨。要是他不去上厕所,库里粮食恐怕保不住。
  而村里忠诚的土狗们,更是被许多老人们视为‘救命之犬’。
  伴随着细细碎碎的脚步声与议论声,夜色最终归于平静。
  **
  天才麻麻亮,后半夜未眠村民们,喝半碗热汤下肚,裹着厚厚棉衣,迫不及待赶到三村交口处。
  被绑成粽子的三十多位偷贼们,身穿被咬得破破烂烂的棉衣,有的甚至揍得鼻青脸肿,眼泪鼻涕糊成一堆,讨饶的很多。
  三村队长以及干部们,各自站在自己村地盘里。
  点清各村偷盗分子的人数,总共三十九人,碧山村‘亲戚’五人,碧土村十一人,剩余二十多人全是碧水村的。
  王队长脸涨得通红。
  他家远房亲戚去偷碧土村的仓库,面子里子都丢尽了。
  “不是咋村人,要不送镇上关笼子去?”
  “有李家女儿呢,怎么说也是从小在村里长大……”
  “在村里长大,全村人都快被他们害死!”
  村民们叽叽喳喳议论不停。
  一番争吵讨论后,三村队长决定,将这些人的名字、住处、大队等信息统统记下来,把‘偷盗’这件事,开春后上交给大队里,通报批评。
  至于‘送笼子’事情,念在亲戚一场,暂时算了。以后这些亲戚,绝对不能再踏入本村一步,否则直接送去笼子。
  因为王队长家的‘远房亲戚’,他与碧土村黄队长间有疙瘩。两个村的关系也渐渐紧张起来。三村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微妙。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张队长正偷偷抹额头上的细汗。
  他们几个干部坐等好些天,终于等到‘大鱼’,库里粮食都已移动树林暗仓,剩在库里的参照碧水村的一半。
  如今,村里极品亲戚终于解决,碧山村‘缺粮’流言也很快传开。
  因碧山村缺粮,开春过后,‘偷盗’之事上报大队,也不会引来饿狼目光。村民们警惕心与节约并重,这简直算一举多得的‘好事’。
  夏老爷子不愧是当过兵的人,鬼点子一出又一出,脑筋比谁都灵活。张队长承认,先前,是他看差眼。
  白老爷子多年老友,怎么可能是普普通通裁缝?!
  夏老爷子:呸!关他啥事?
  **
  半夜三更,发生的这件‘偷盗’之事,让绝大部分本地村民,对外村人产生戒备与抵制。平日盯着他们的目光都充满防备。
  偷到贼留下个人的户口信息,终被清理出村。
  至于剩下撒泼、打闹的亲戚们,手段全都不顶用,直接请村里庄稼汉把他们扔出村外。
  白日里,还有许多土狗,咧着牙齿在村口走来走去,一有‘外人’踏出一步,立马追得老远,有些人甚至被吓尿。
  甜妹儿也终于瞅到,那只传说中的碧土村‘清新脱俗’的丑狗。
  它身材比大黄二毛壮,全身都是骨架子,身上却没多少肉,脑袋竟是方的,狗脖子又粗又短,杂毛屎黄色,丑的连狗都嫌弃。这竟是世世代代神婆‘杨’家的土狗。
  唯一值得提的是,碧土村人说,它的眼睛很有灵性。甜妹儿抽抽嘴角,她觉得它狗眼睛里竟是蠢光,也就是说——它绝对是一条二货傻狗!
  夜晚山间阴冷,外村人再不走,继续下去只会冻死饿死,一个个终于不甘不愿离开。有的甚至还放下‘狠话’,后来却再也没有回来复仇,也没听过他消息。
  剩下的真真正正亲戚,村民们还是会偷偷摸摸拉一小把。而且对于血脉亲戚,对于闺女外孙父母兄弟等,碧山村也有两两三三接回家住的。
  这世道谁都不容易。
  没人能一直救谁,也没人能救所有人。
  从今天开始,村里守夜队人数增加。
  碧山村几百口人,不到一百户,除去几家只有老弱妇孺的,整个村子大概能凑出七八十人。四人一组,主要守仓库、巡夜土地田地,轮下来也够好些天。
  ‘怪异’的拜年气氛,终于渐渐消散,正月终于安静。
  **
  元宵之后,晨雾与冬阳越来越多,雪渐渐融化,天气越来越冷,出屋恰好太阳越发困难,除非找个避四处寒风的地,让暖阳从中间洒入,把寒意遮在外面。
  被禁在屋里‘读书、学习、滚架、逗乐弟弟’的甜妹儿,特别想亲自修建一间透明的玻璃房,像电视里暖室那种,只让暖洋洋的阳光,洒到全家人深上。
  娃娃们可以在里面嬉闹玩耍。
  叶家三汉子领着几碗杂粮稀饭回来,与家里泡菜、腊肉腊肠一起吃。
  最近村民们一有时间就去麦地与油菜花地,瞅一瞅粮食剩下多少,用树枝敲一敲硬邦邦的土地,看看能不能种红薯洋芋。
  时间过去越久,人们内心越慌,没活干很容易想东想西。
  还没吃完饭,从食堂回来的叶妈妈,却带来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碧土村田地里,今早从林子里坡上,溜出一条黑尾巴蛇,追着老鼠来的,幸好是无毒的,被村人们分着吃掉。
  叶老爷子皱眉道:
  “以后娃娃们少往山边跑,林子里也别单独去。”
  叶爸爸叹息道:“他们村怕的不是黑尾巴,而是野猪群、豺狼、熊瞎子哪些。那天晚上,不是有人听到一声狼嚎?要是狼群进村,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甜妹儿眨巴两下眼睛。
  她不敢跟爷爷爸爸说,青山空间里也传来几声狼嚎。
  武力值必须加大啊!
  **
  最近,碧土村黄队长愁得白发冒出数十根。
  他们村的巡夜队,是碧山村的五倍以上,为的是安全。
  黑尾巴蛇是当地土话。
  咳咳咳,它有一个人人都听过的恐怖学名——蟒蛇。
  是的,就是蟒蛇。
  能吃人的大蟒蛇,比如五米以上那种,被本地人称为‘大龙’,‘青龙’,‘煞龙’,但这种蛇百年难得一见,都躲在深山老林里。
  若是真不幸遇到,不是人死,就是它被人群殴死。
  至于——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生活在山边,除去人防着,野生动物同样得注意一点。
  通常它们不伤人,总有特例跑出来的。
  小时候还有野兔野鸡野猪、野刺猬、野罐类的……跑出来,长大只剩下蛇…_…#
  晕倒~
  **
  叶子开心开心极啦!


第170章 育秧与收麦
  因本地是亚热带雨林气候; 碧山溪水质量好; 田鼠、山雀类多; 短一点诸如两到三米的蟒蛇; 在本地山林里不算少见。
  从山林里窜出来的蟒蛇; 几年内总有那么一两条。
  它们多数都在五米以内,常在三米左右; 比罕见的过山峰(眼镜王蛇)类的剧毒蛇好对付得多; 两个青年村民只要不打岔; 可轻轻松松将一条两三米蟒蛇拿下; 剁肉存粮。
  碧土村黄队长担心的可不是蟒蛇。
  而是碧山里的猛兽类。
  碧山是群山系,除去二碧山、三碧山,连绵不断还有很多群山,有名字的,没名字的,一座又一座。
  而围绕三村的群山; 只要比二碧山高,就有名字,且以数字为名; 排在‘二’之后。这大概是因为祖宗是个取名废。
  从山外人眼里来瞅,三村的村民本就出自碧山系; 并无什么山脚山腰,他们村就住在碧山里,是一整大坨碧山系。
  而碧山的坏特点,建国以前有俩个:
  一是山贼多; 二是野兽多。
  山贼多,因为碧山高、树林密,山间小路人口少,容易迷路,而进出碧山的山路,无野兽安全的仅有那么两条。
  因此常出现拦路打抢的人。
  就像电视里演的一样,蒙个面,见到不认识的人就打劫。至今百姓不知道劫匪是谁,唯一确定,肯定是当地村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