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年的洗脑打底,现在韩椿儿对他小嘴巴巴地和她聊生意也没什么惊讶的。
  而林重阳之前和那些孩子们四处粘知了、找知了龟也不是白去的,还趁机了解一下城内的民生,加上之前的一些观察以及听人讲的,他也能大体估计一下密州城的人口、经济水平、购买力等信息。
  他觉得现在时机差不多,可以帮韩家做别的生意。
  现在生意的确不怎么好,每天早早进一些卖完拉倒,有时候生意不好卖不完,有时候生意好了不够卖。
  赵一刀家那样自己杀猪批发给别人卖自然赚钱,韩家这样去拿猪肉卖,还真是不怎么赚钱,风险也大。
  所以要想赚钱还是要赚第一手。
  韩椿儿估摸着今日卖出的量,把一小堆猪下水和几根棒骨拿出来,“拿回去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家里人下地累,顺便跟着补补。
  林重阳看看案板,带肥肉的基本卖完了,剩下的就是骨头、下水之类的。


第28章 失望、致富
  林重阳酝酿一下; 把想了一段时间的主意拿出来; “姑姑; 咱们把猪下水煮熟卖。”
  韩椿儿摇摇头,“不顶用; 卤肉店里也做过的; 买的人少。”
  林重阳忽闪着大眼:“姑姑; 他们味儿不好吗?”只要做成美味,吃得人绝对不少。
  那浦记烤鸭、三和烧鸡; 一点都不便宜; 每天排队都排到大街上呢; 他尝过味道其实也并没有多惊艳。
  但是在目前的密州城算是独一份的; 所以倍受追捧,尤其那些有钱有闲的老餮们,整天就想兹溜着小酒吃吃喝喝。
  韩椿儿却还是不往心里去。
  在她看来林大秀的儿子自然是要不一般的,六个月叫爹,七个月学爬; 八个月一干称谓叫得利利索索,九个月开始站、学挪步; 十个月走得摇摇摆摆却不摔跤; 不到一周岁就会说句子……
  一周岁就能训他爹……
  尤其自从腌酸菜以后,让她对林重阳早慧一点都不惊讶,还时常说“说不定咱们小九也和四大家的小神童一样,四岁能文六岁能诗呢……”可再早慧那也只是一个小孩子。
  更何况她一直觉得那些主意都是林大秀出的。
  林重阳见韩椿儿不当回事,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 “姑姑,我和爹在书上看到一个做烧肉的秘方呢。”
  拉爹出来刷脸以书做依靠,这是林重阳摸索出来的路子,屡试不爽。
  韩椿儿好奇道:“什么烧肉,我怎么没听说过。”县城有几家熟食店,做卤味、酱肉的,就是没听说过叫烧肉,怎么烧?
  这是林重阳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的建议,自然不会半途而废。
  说起来他前世去北方旅游,在一个类似密水县城位置的地方吃过这种当地特产烧肉,那感觉真的是香滑馥郁,肥而不腻,让人吃了还想吃呢。他小时候被奶奶养成个吃货味觉格外挑剔,他说好吃的那绝对好吃。就算烧肉,各家的方子不同,出来的味道都有差别,现代都如此更别说古代了。
  当时他为了找到最好吃的也懒得去逛什么景点,就跟着当地人各处村镇晃悠找最好吃的烧肉。
  最后还真是让他找着了。
  那户人家姓宋,在一个镇的村子里,非常不起眼,人送外号“烧肉客”,据说方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从光绪年间做到现在。
  为了口福林玖当时也绞尽脑汁,最后连搞古文化研究要记录民间风俗美食的借口都拿出来,最后推荐烧肉客上了一次电视台美食纪录片,然后成功跟着老板学会用秘方煮烧肉。估计人家老板看她一个大学教师,也不可能去开铺子卖烧肉,加上实在是投(jiu)缘(),最后才教她的。
  既然现在这里还没有烧肉,那完全可以卖起来啊,后世那里当地家家户户都要吃呢。
  可以说非常有潜力。
  韩椿儿又听他说了几句,笑道:“小九,你个小孩巴伢子,懂得还挺多。”
  林重阳立刻道:“书上说的,我爹知道。”锅当然让爹来背。
  林大秀说的就有份量,至少在韩椿儿这里很有份量。
  听说是林大秀书上看来的,韩椿儿就有些意动。
  林重阳趁热打铁,“姑姑,不只是烧肉方子,其实保鲜也有省钱办法呢。”
  眼下急需这个,韩椿儿立刻问什么保鲜法儿。
  夏天保鲜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冰,别说韩家用不起,县城一般人家也用不起。而肉做成熏肉腌肉腊肉那些也可以长久保存,不过又改变了口感,不算保鲜。
  当地百姓有不是很喜欢吃咸肉。
  其实还有个很简单的方法,林重阳奶声奶气道:“我爹说挖地窖。”
  韩椿儿有点疑惑,“地窖能保鲜?”她知道乡下有人家挖地窖冬天保暖。
  乡下人家冬天猫冬的时候会在院子里挖地窖做成席屋子在里面编高粱蔑席子,不生火也不会太冷。
  里面本就暖和,夏天又那么热,岂不是更容易坏?
  林重阳笑了笑,“姑姑,挖地窖也是有秘诀的,挖好了冬暖夏凉,我爹说林家堡就有呢。”
  后世她旅游的时候还见过不少农村还挖着地窖,冬暖夏凉根本不需要冰箱。
  听说林家堡有韩椿儿就有些意动。
  林重阳给她点了火也不急着扇风,他还记挂着林大秀去林家堡的情形呢。
  俩娃先回家,奶奶和干娘已经回来,还买了一些水灵灵的桃子。
  密州城外有一大片桃林,春天赏花夏天吃果,两文钱就买一小堆。吃完桃子,干娘给俩小子洗了澡。韩家院子里挖了个池子,底下铺了卵石,边上用石头砌住,白天把水晒得热乎乎的,他和狗蛋正好洗澡,洗澡水还可以用来浇菜,洒扫庭园。
  林重阳也例行逗奶奶和干娘任务,把她俩逗得笑哈哈的。
  休息了一阵子,他领着狗蛋去外面和孩子们玩儿,他心里记挂着林大秀,自然没有心思玩闹。
  看着夕阳西斜,按说林大秀早就该回来的,怎么到现在还没影呢?
  难不成林家堡留他住几天?
  嗯,若是能把麻烦解决了,住几天也没什么。
  他又担心会不会是林大秀办不好事儿,没脸回来见他,所以躲着不回来?
  再要不就是在外面受欺负了?
  想到林大秀回林家堡挨数落是肯定的,他那个脾气,只怕真是受不住。
  等他回来,少不得要好好安慰他的,林重阳如是想着。
  然后就看到满天红霞里,一个孤寂的身影拖着长长的影子慢慢地踱进来。
  那人虽然身姿秀逸,可架不住垂头丧气,就跟斗败的公鸡一样,一看之下林重阳就知道事情没办成。
  他立刻浮起笑容,抬起小腿就蹬蹬跑过去,“爹,你回来啦。”
  看着儿子天真纯美的笑颜,林大秀真想给自己两巴掌,可嘴角火辣辣的痛楚提醒他已经挨了打。
  走到近前,林重阳才发现林大秀不对劲,走路怎么有点瘸呢?
  再仰头一看,哎呀,林大秀挨打了,俊美的脸都肿了一大圈!
  “林大秀,你受委屈了。”想着他为了自己被人数落还挨打,林重阳心里又酸又胀,抱着林大秀的腿就开始掉泪。
  大伯爷爷怎么那么狠呢,打人不打脸啊,他爹可是靠脸吃饭呢。
  林大秀赶紧将儿子抱起来,知道儿子误会了,可他根本张不了口解释。
  他能说他根本没见着大伯,反而和林毓轩打了一架,然后自己寡不敌众被人打了个鼻青脸肿,灰溜溜地回来了?
  他原本一路上忐忑不安,到了林家堡他就直接去找大伯林中方,结果小厮说大老爷不在家,他又想去给祖母磕头,哪里知道祖母直接说不想见他。不见就不见,他大不了等等大伯,岂料冤家路窄又遇到了林毓轩和林涛几个。因为上一次的梁子,林涛上蹿下跳、林毓轩阴阳怪气,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打成一团,对方人多势众,他虽然狠狠打了林毓轩一拳,却也被林涛等人打了个鼻青脸肿。
  这些他根本没法跟儿子讲,不知道如何面对儿子失望的眼神。
  好在小九并没有怪他,反而非常心疼他,一个劲地安慰他,说大爷爷肯定在气头上不是那么容易消气的,下一次肯定就能见着……林大秀却不乐观,想着老太太直接说不见他,只怕大伯也是被她下了命令不能理睬自己呢。
  既然儿子不知道,他也不多说自己和林毓轩的冲突,自己也有些懊恼,若是不和林毓轩冲突,说不定就能见到大伯呢。
  这件事情没办好,林大秀心里愧疚,就主动认真抄书背书,让林重阳很是欣慰,觉得孺子可教。
  “爹,你不要灰心,咱们好好读书,下一次大爷爷一定能看到你的进步!”林重阳乌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斗志。
  林大秀:……好吧,如果大伯肯见的话。

  林大秀脸上有伤不好出门,韩家人向来体恤他自然也不问。
  林大秀始终没有告诉儿子在林家堡发生的事情,毕竟自己是个男人,总不能跟儿子告状诉委屈吧。
  可林重阳是个人精,几番询问之后就感觉不对劲,关系男人的尊严问题,他便假意不知再也不问。
  抄了两日书,看林大秀情绪好一些,林重阳就将煮烧肉的事情跟他说一下。
  “小九想让我劝劝你韩姑姑啊。”
  林重阳立刻恭维他爹,“爹说话最好使,奶奶和姑姑一定会听的。”林家堡的人不稀罕,干娘一家可当爹是宝贝呢。
  林大秀听儿子夸自己,顿时乐滋滋忘了被儿子训的样子,摸摸儿子的头,“成,爹去跟他们讲。”
  晚饭的时候,林大秀驮着儿子过去,顺便就将父子俩商量好的说辞说出来。
  韩椿儿一直着急挖地窖保鲜的事儿呢,只是林大秀心情不好,她也就没主动问。
  现在父子俩来说,他们自然欢喜。
  看他们对林大秀那么信任,林重阳有点汗颜:他爹从前可是纨绔啊,大家居然当他说话靠谱,真是不好意思啊。
  林大秀道:“其实我们林家也有一些独门食谱,这烧肉我大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