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官路-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她和林大秀也可以在后面慢慢走,反正也不着急,别人花二十天他们就走俩月呗,就当游山玩水。
  见她坚持,林重阳也就不说什么,她自己就是女医,自然知道轻重。
  他们这一次回来除了祭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几人的亲事。
  林蓉要嫁给赵文藻,林蔚嫁给陆延,林承泽和左小姐,王文远和宋小姐……除了林重阳,其  他人都要成亲,因为离家上任尤其是外放的官员,一任三年,期间不能回家,再不成亲都耽误了。
  所以哪怕是没定亲的也在这短短的俩月里搞定一切!
  转眼五月二十,宜嫁娶,也是林家堡早订好嫁女的吉日。
  河边流水席热闹着,午时新娘子们坐上披红挂绿的马车,由送亲的队伍护送,一拨去密州一拨要往府城去。
  林蔚由林承泽送亲,林蓉则由林重阳送。
  原本讲究一年不同时嫁娶,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一年嫁娶,则先嫁后娶。更何况林家堡还有金榜题名的大喜,也就不忌讳这个,五月嫁女,六月就娶妇给林承泽操办亲事。
  虽然天气热起来不适合办喜事,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林重阳带着韩兴、陶元杰还有林家一些子弟去掖县送亲,一路坐船北上,到了莱州府先去文魁楼休整,林承润等人已经等在这里。
  第二日赵文藻穿着新郎官的大红吉服,打扮得和状元郎一个模样,从赵家村来府城亲迎。状元公的姐姐嫁给赵进士,两人当初一个是山东布政司的解元,一个是亚元,如今结为亲家,也是一段佳话。
  一路上可见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赵家的流水宴从昨天就已经开席,今日迎了新娘子恰好是黄昏时分举行“昏礼”。
  莱州府是无用社的大本营,府学生员们在黄教授的带领下集体来到赵家村参加婚礼。
  赵文藻的婚礼,生员们是主流,简直就是一场生员们大聚会,连诗作对、猜谜对谜、琴棋书画,把一场原本喜庆又普通的婚礼办得文雅不俗、别开生面。
  赵文藻是主角,林重阳秉承低调的做派,绝对不抢兄弟兼姐夫的风头,喝了几杯之后就故意装醉避开众人,免得那些学生们高涨的热情把婚礼变成文会,到时候他这个状元郎肯定会抢赵文藻的风头。
  有懂事的生员们带方向,那些学生们虽然激动头脑发热,却也不至于失礼,毕竟这不是状元郎的婚礼,他们可以和新郎官三日无大小,却不敢随便闹腾状元郎。
  “……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司仪高声唱着,结束了拜堂仪式,婚礼又进入新的高潮。
  “快,闹洞房去!”
  “哎呀,韩兴和林承润在那当门神呢,闹不成了!”
  “走走走,快点听墙角去!”
  “重阳呢,咱们找他一起去,有他在林承润不敢泼水的,嘿嘿!”


第163章 一个天才
  林重阳自然不会跟他们听墙角去; 躲了一天有点闷他就在院子里溜达消食儿。
  赵家的新宅子四进; 分别带着东西跨院; 后面和东西也留足空间待以后扩建。乡下土地便宜,总有办法既不僭越; 还能盖起一座大大的宅子来。
  赵文藻成亲的院子是正院; 东边的跨院是赵文成的住处。
  他从角门过去,恰好看到赵文成坐着轮椅带着小厮要出来。
  见到林重阳; 赵文成笑道:“正要去找重阳贤弟聊天呢。”
  林重阳笑道; “我也正要来找哥哥聊聊。”他对赵文成非常钦佩; 由衷地欣赏。
  赵文成虽然经历凄惨; 但是身残志坚,自从被林重阳救了以后; 看着弟弟继续读书振兴门楣; 他从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是积极配合治疗,空里也日以继夜地读书。后来在林家堡那段时间; 他和蒋奎十分投缘,又见识了林重阳编写的那几套科学基础课本便一下子就被迷住,学得废寝忘食。最后他反而是学得最好的,而且这些根本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 一直希望能有更高阶的课本来学习。
  他是个聪明睿智的人,读书很有天赋,如今没的科举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林重阳勾画的那些科技发明中去,什么减震马车、高效水车、自动磨坊、避雷针……
  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这个轮椅; 轮椅是林重阳的点子,两人一起设计的。
  当初两人一起商量着画线稿,一帮人出谋划策,加上老木匠的建议,几经修改最终做成的。
  “马车不就是将个小房子安在轮子上,咱们把椅子安在轮子上,不就可以给子坚兄当轮椅了吗?”
  当时他这样一提,大家就十分好奇,立刻行动起来。事实证明,这些人的行动力,可是非常强悍的!
  现在看成品,就是椅子上安俩轮子,有把手可以推,赵文成自己也能通过转动轮子来控制前行。
  后来赵文成还对轮椅进行了升级,加个简单的刹车系统,至少他在村里逛的时候,不至于一不留神一个下坡就给他摔下去。
  两人就轮椅交换了一下意见,林重阳仔细观察了一下,果然比之前更好用了不少,笑道:“看来已经很成功,到时候咱们可以做了成品放在铺子里寄卖。”
  赵文成十分赞成,“有了这个那些痛失腿脚的人也能有个安慰。”
  俩了一会儿,他请林重阳去屋里看他写的笔记,他写了很多心得笔记,还设计了一些小机械,可以改进水车、辘轳、马车等。
  进了屋里,林重阳发现他的房间只有西间有炕,堂屋和东间都是打通的,一张长长的大木桌子,上面摆放了不少机械模型,有小水车、马车、轮椅、避雷针等。
  他和蒋奎一样,直接把房间变成了实验室。
  “子坚兄,你太厉害了。”
  赵文成自己转着轮椅,去给林重阳倒了杯山楂水,“重阳这是取笑大哥呢,大哥做的都是你说过的。”
  “小弟只是大略提了一下,过程却是大哥做的,的确了不起的。”林重阳是由衷佩服,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赵文成。
  赵文成把自己的那些计算稿拿给他,又捧过一个小型避雷针,“重阳,你看这个避雷针,是我按照你说过的样子做的。”
  林重阳看了看那个避雷针,针是用一根小拇指粗的铁杵做的,顶端磨得尖尖的如针一样锋利,中间安了一个圆球,低端有一个底座,然后有两根细细的铁丝垂下来。
  当初林重阳是用唐代《炙毂子》里的一则小故事当引子说起来的,不过他觉得那个避雷针应该并不是很成功,否则历代皇宫不会不沿用,而明代是皇宫雷击火灾高发的时期,三大殿就曾被雷火劈过,损失惨重。
  皇宫内的每一座大殿修建起来都不容易,不但民脂民膏堆山填海,工匠役夫也是死者众,就殿内的那几根大柱子,每一根要从云贵川蜀深山运到京城都要耗费将近三千两白银!!!
  所以林重阳还是希望自己能用超前的知识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让当下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当然这些事情靠他一个人不成,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发觉各种人才。
  赵文成这方面非常有天赋,且他不能科举,做这些文人所谓的“奇技淫巧”再合适不过,不但没人指责,反而会说他身残志坚。
  “子坚兄,这个避雷针实用过吗?”他跟赵文成说过,凡是造出来的新玩意都要在现实中检验过,否则很危险。
  尤其是避雷针,如果制作不当,到时候用起来对人们的危险只怕比不安避雷针的危险更大。
  毕竟这玩意说是避雷针,其实是个引雷器!
  赵文成笑道:“重阳放心,我带人装过的。五六月多雷雨的时候,我们去了莱山住了一段时间。我们在山上最高处垒了三个六丈高的哨塔,把避雷针装上,避雷针下来的铜丝用的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下面绑上铁板埋在土地里。为了试验避雷针是否管用,我们又弄了长两丈的细铁棍弯出去引雷。”
  他将那个避雷针放在了桌上的一个假山哨塔模型上,又插上一根铁条,模拟当时的样子。
  “如何?”林重阳双眼亮晶晶的,如果能成功,这就是一个大创举,小玩意大用处!
  “第一次劈了两下就被雷击了,我们拿下来修改过然后重新装上去,第二次劈了三次,第三次劈了六次,第四次劈了十三次,一个夏天总共劈了两百多次,最后我们终于做出这种劈也劈不坏的避雷针来。”
  其实就是做成了真正的避雷针,可以用来装在高大建筑物上将活跃的电荷引入底下,从而使得建筑物可以在雷雨天安然无恙。
  “真好,子坚兄可是做了了不得的大事,所有人都会感谢你的。”林重阳凝视着那个小小的避雷针模型,很是激动,却也忍不住有些担心,“试验的时候有没有人受伤?”
  赵文成道:“有你的叮嘱,我们都很注意,引雷的时候没人在上面,所以并没有受伤。”其实开始还不那么在意,结果看到哨塔直接被一团青白色的火焰雷击中,之后一个个就老实了。
  五六七月是雷雨多发季节,今年尤甚,有不少地方的遭了雷击,有的树被拦腰劈断,有的建筑被雷击起火,烧得精光,黄县因为在海边雷火尤其厉害,县城的种类就被雷火击中烧了大半。
  林重阳欢喜道:“这样来年就可以拯救很多高大的建筑了。”
  “府城的钟楼、村里的祠堂今年我们都安上了。”
  “子坚兄,不如你和我们一起去京城吧,咱们去拯救皇城的高屋大厦去。”林重阳一激动就邀请赵文成一起北上,反正他爹娘赶路一定会龟速,再加上赵文成也不会更慢的。
  赵文成心下一热,却摇头:“我一个废人,可不能去拖累你们,在家里做些事情也挺好的。”
  林重阳不想他的才华被埋没掉,就算朝廷不赏识科技人才,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他们做出百姓需要的机械,有市场需求就会畅销,到时候就可以名利双收!
  只要带来利益,就会有人重视。
  像减震转向马车、高效能水车、简易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