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现在,有两个问题,经国想做一个明确地说明:第一就是,总统继承者的问题,只存在于专制和独裁的国家。在我们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华民国,根本是不存在的……所以下一任总统,必然会依据宪法而产生,那就是,由到会代表先生们代表全国国民选举产生之。有人或许要问,经国的家人中有没有人会竞选下一任总统?我的答复是,不能也不会……第二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以实施军政府的方式来统治国家?我的答复是,不能也不会。执政党所走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康庄大道,绝不会变更宪法,同时也绝不可能有任何违背宪法的统治方式产生。”
接下来 1986 年 3月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成立了由“总统府资政”谢东闵、谷正纲、黄少谷、“副总统”李登辉、“行政院长”俞国华、“立法院长”倪文亚、“司法部长”林洋港、“总统府国策顾问”袁守谦、“总统府秘书长”沉昌焕、“中央党部秘书长”李焕、“内政部长”吴伯雄、“台湾省主席”邱创焕等 12 名“中常委”组成的“革新小组”,二人一组,分别讨论:一、“中央民意代表和机构”问题;二、地方自治问题,即是否开放省市长选举问题;三、“国家”安全法令问题,即解除戒严问题;四、民意社会组织制度问题,即组党问题;五、强化社会治安问题。
这五大问题的提出,等于发出了一大信号,蒋经国要解除戒严,开放党禁,直选“省市长和中央民意代表”。
这个“革新小组”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党外人士的组党,却快马加鞭。11月10日,民进党在台北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台湾真正意义上的反对党成立,从此宣告了台湾一党专制时代的结束。
在这次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活动中,马英九所起的作用,显然是不小的,他作为“革新小组”内部的工作人员,参与了某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也曾向蒋经国提供了一些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反对戒严、主张开放党禁,同时也主张组党的步子应该放慢一些。这种观点,甚至和党外人士中相当一部分人,比如党外代表人物康宁祥等人的意见是一致的。只是党外人士中那些主张去中国化的分子迫不及待,匆忙推出了新党,此后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说,许多人都始料未及,也并非蒋经国等人所能控制。
蒋经国要解除戒严,开放党禁,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美国方面的压力。据钱复回忆,当初,蒋经国将他调往“外交部”,然后又将他派去了美国,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希望钱复能够修复中美建交后的美台关系,由他充当台湾和美国政府之间的联络人。也是巧合,这一段时间,钱复在美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和美国政府商谈军购案,此前,美国方面已经松口,不料菲律宾政坛巨变发生,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似乎突然变了,他们约见钱复,表达了美国政府对台湾的“人权状况”大为不满。
为此,钱复急急忙忙赶回台湾汇报,蒋经国立即在中山楼召见他,两人有过一番长谈。钱复向蒋经国介绍,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出了好几件大事,像七十年代末的“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林义雄灭门血案”以及“台大教授陈文成死亡案”等,都已经引起美国方面的不满。到了八十年代,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大事件,最令美国不满的是“江南案”,台湾的暗杀,竟然杀进了美国,连带美国的治安形象也受到影响。后来,美国查到相关录音带,证实这是一起政治谋杀,和台湾的情治单位有关。然而,台湾的官员却矢口否认,最终美国恼火了,表示要对这些官员进行测谎。那些官员在强大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承认,即使如此,这一案件,至今仍然有诸多未解之谜。
钱复说,目前,美国最为不满的是台湾实施戒严,没有言论和结社自由,选举被官方控制等,美国政府表示,他们必须对台湾的人权状况认真检视,如果不理想,将会考虑取消对台军售。蒋经国说:“我晓得你在这个问题上受了很多委屈,我要告诉你,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不能做,做了会动摇‘国本’的。”
蒋经国显然考虑到了一点,戒严一旦解除,等于为“台独”分子返台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那时,他将无法对付这些人。这是他的心腹大患。可见,蒋经国最大的担心,是父亲传给他的“中华民国”,被那些台独分子给整没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蒋经国显然对那些党外人士的真实面目,比连战、宋楚瑜、马英九等中生代看得远看得准。但他没有看准李登辉,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台独”活动的兴起及其演变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是在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后开始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台独”活动是台湾社会的毒瘤,并且始终构成对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威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协定都肯定了这一点。1943年 12 月 1日,中、英、美三国政府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 7月 26 日中、英、美、苏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再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
二战结束后,中国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二战期间对日作战的同盟国政府,在后来历次发表的声明中,均确认了这一事实。195O年 1月 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关于台湾的声明中说,开罗宣言的目的,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美国是 1945 年 7月 26 日波茨坦公告的签字国。波茨坦公告称:开罗宣言条款应即执行。日本投降时亦曾接受此宣言的规定。……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他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世界上凡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均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 5O 年代初期,一个中国原则首先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肯定。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各国明确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未经谈判就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对新中国的了解,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及一些和平中立国家,也先后排除美国的干扰和压力,相继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谈判建交。其中许多国家还成为在联合国内为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和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积极倡议者和支持者。
进入 7O 年代,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胜利。1971年 9月基辛格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1972年 2月 28 日,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在“上海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异议。
1978年 12 月 16 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关系也取得巨大进展。1972年 9月 29 日,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日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并且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次日,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宣布废止“日台条约”。
从 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到中日建交,直到中美建交,标志着一个中国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通承认。而台湾当局则遭到一系列沉重的打击,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的境地。从 1970 年到 1972 年,台湾当局的“建交国”从 68 个锐减至 39 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则从 53 个增至 89 个;1977年底,台湾当局的“建交国”数目下降至 23 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则增至 113个。
“台独”思潮与活动的产生有复杂的历史、社会、政治原因,也是美国、日本反华势力支持的产物。蒋氏父子统治时期,台湾当局采取打击“台独”活动的措施,“台独”势力在岛内难以生存,不得不移到海外。70年代后期,台岛内“反蒋民主”运动兴起,“台独”分子披着“争民主、争人权”的外衣大肆活动。民进党成立之初,是各种反国民党势力的复杂组合,但领导权基本上被“台独”分子把持,“台独”思潮在该党内泛滥。该党一大通过的党纲即主张台湾前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以后,该党又陆续通过一些决议,宣称“台湾人民有主张台湾独立的自由”、“台湾国际主权独立”等等。
1988年以后,在台湾当局的姑息与纵容下,海外公开的“台独”组织加强向岛内渗透,在美国最大的“台独”组织“台独联盟”迁回台湾,以后集体加入了民进党。1991年 l0 月,民进党召开五大,公然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暨制定新宪法,应交由台湾人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列入党纲。1992年5 月,“立法院”修改“刑法”,废除“刑法第 100条”和“国安法”法,使鼓吹和从事非暴力的“台独”活动合法化。从此,台湾当局实际上已不禁止“台独”活动。一些“台独”分子通过选举,有的进入了“国民大会”、“立法院”和省、市、县议会,有的掌握了一些县、市政权。
各种“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