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
  如果陈方明上了,钟处肯定巨不爽。
  事实上,钟处最近已经放出了风声:(陈方明),一个啥都不做的人,一个只会踢皮球的人,当然不会得罪人喽,当然有群众基础喽,我承认自己对人对事是严格的,所以得罪了一些人,但我的严格,虞大头心里该有数啊,我这是在帮他把关啊。做好人谁不会啊?
  钟处还引申出一堆感叹,他说: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电视上露脸的那些领导没有个性,问题就出在选拔机制上,在这种选拔机制下,有个性的人早就在前几轮被刷出局了,压根儿进不了最后阶段,所以我们也别怪电视上的那些头儿平庸了。
  我承认他说法新鲜。只是他那种咄咄逼人的话语方式,好像不符合这幢楼里的审美习惯。甚至还容易让听者逆反。比如,我转念就想,如果电视新闻里的头儿,一个个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谁知道他是不是把骂人当做秀呢,谁知道他就一定比那些中庸圆滑的人更有效率呢?
  13
  “乡村经济”被综合处夺回去了,这事让我兴灾乐祸了没几天,我就发现自己也面对了两难。
  这是因为我正在做的一篇调研《樟树村印染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现状反思》,与“农村经济”有关。
  为这个调研,上个月我在樟树村呆了一周,素材收集得比较扎实,有不少亮点,如今调研报告已写了一半,原本想冲一冲下月的好稿奖,但按现在的部门分工,这一块属“农村经济”,现归综合处负责,此前社研处所收集和撰写的素材和文稿,现都被要求移交综合处。
  那么,我还要不要再写下去呢?
  我对着电脑,一边打着字,一边心里没有着落。因为已经写了一半,停了有些可惜,但如果写下去,最后交给综合处,我能想象得出钟处、汤丽娟可能并不拿它当回事,甚至会叫我反复地修改,以我的经验,越修改他们会变得越难侍候,我简直是在为自己找烦。
  但如果不写下去,那么我在樟树村呆了一周的工作就没有量化,下月的奖金将少掉一大块,更不用说好稿奖了。
  我要不要写?
  我决定先去找陈方明问问。
  14
  我就进了陈方明的办公室。
  我装作偶尔进来的样子,说来看看他,顺带问他今年春节单位放几天假?问他今年过年在哪里过?问他孩子明年高考打算考什么学校? ……
  聊着聊着,我就问他,我手头在写一篇调查报告,题材挺好的,我写了一半了,但我不知道还要不要再做下去,因为是有关农村经济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他一愣,叹了一口气,他说,如果你觉得有必要,那就赶紧把它写写完,有些事,人不多想也就没那么复杂;而如果你觉得没有必要,那么不写也就不写了。
  他说得很真诚又有些高深,我一下子接不上话来。我就和他扯了 “乡村经济”被划入综合处这事。我说,这事好像对祝科长打击很大。
  陈方明看着我,眼里是真诚的光泽,他说,你当初对“乡村经济”放了手,这还是聪明的,否则现在心里也会难过的,人太投入就容易失望。
  我看着陈方明温和的眼神,心想,他考虑问题的方式果真和我相反,我还以为他会后悔当初任由祝响亮、卓立他们掏了浆糊,如果他当时出手,坚持让我做〃乡村经济〃,没准这块就不会被钟处以“社研处没做透,需要强化深化”为由夺走。
  他没说出这个意思,我自己就不好意思提。
  我告诉陈方明,至于难过不难过,我早无所谓了,因为我发现在这里要做成点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要改变点什么那是更不可能的,所以我无所谓了。
  我说,只是有些事儿本身让人觉得有点搞笑,比如,综合处这次为什么非要把〃乡村经济〃拿过去,它真的有那么香吗,外面传成啥的都有,还说是冲着你来的?
  他听懂了我的暗示。他眉宇间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他说,在这么传吗?
  我赶紧打住。他叹了一口气,他说,随他们去瞎想吧,我不想这么多,想这么多就会心烦,心烦也没什么用,所以不想这么多。
  我说:对呀,其实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对于这事,祝科长和部门里的人觉得不太舒服。
  这话可能刺了他的敏感。他有点像分辩:唉,你们也别太在乎,太在乎就会太投入,太投入就会受伤害,经历多了,你也会明白,许多事犯不着的,真的是犯不着,它又不是我们的,我的意思是它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做得不好上头要说,做得太投入太好,他也不爽,这种情绪是很微妙的。你明白吗?
  我告诉他,只要在单位里干过的人都多少明白一点。
  他嘴角带过一丝尴尬的笑意,他说,我也知道你们常怪我不争,不为你们争,但其实啊,争只是一时之快,你急别人对你也就急,那些争的人结果都不是太好,唉,小贺,处里的人是不是在怪我啊?
  我赶紧说,这倒没有,像你说的,这类事也确实犯不着太在乎,只是在情境中,人的一口气好像难过关。
  他脸上有了淡淡的笑,他说,我现在看着有些人在为一点小事、一点小利益大搅特搅的,就会有一种悲悯的感觉,什么事都是越捣腾越会没有尊严。
  他的从容淡然,突然让我打心眼里生出羡慕。我问:如果自己想超脱一点,但别人踩上来怎么办?
  他说,人与人往往如此,你较劲了,别人也就与你较劲,力与力是交互作用才生的,一方无力,另一方就会消退的,他如果冲着我来,看我无所谓,他弄弄,没兴趣,他也就算了。
  我发现陈方明和原先综合处李瑞的性格还是很不一样的。与李瑞的清高、书生气相比,陈方明由于他所处的位置比李瑞高,他每天必须应对和周旋的事就比李瑞多,所以他似乎更了解人情世故。
  正因为他洞悉人心因果,所以我能感觉到他更娴熟于用厌倦消解欲望,用圆滑和无为应对压力。他没有剑拔弩张的攻击性,能与人为善处就尽量为善,他不会让场面失控,他周转于各种麻线团中,温和地做一个节能型的人,以减少自己的耗能换得少受伤害的结果。
  我有点犯傻地问他,那么,钟处为什么还要冲着你来?
  他说,他就是这样的脾气,他弄弄没劲就会退的。有的东西也是长不了的,你说长得了吗?
  我知道他与我这一代人是不一样的,我受不了过程,而他觉得自己看透了因果所以可以忍受过程。我还知道他平时是不会和我说这些的,可能这两天他受到了“不为我们争”的暗示,他对我这个下属吐露这一通人生哲学,有为自己辩解的意思。我理解他,因为辩解是每个人的本能。
  于是,我看见他脸上突然浮上了一丝前辈对后辈得意着的天真笑容,他说,我这个人能忍,在很多会议上我不太表态,很少说话,这是因为我经常看历史书,读历史多了,就会知道很多道理,那些不表态的人不是无原则,中庸是最需要原则的,而那些叽叽呱呱的人,最后都不会有好结局。
  他点了一支烟,他说,不想吭声的人是因为知道吭声也没有意义。
  15
  岁末的窗外在下着冬雨,我看着陈方明的安静,心想如果我是钟处,我也会把他当作对手的,如果我是虞大头,我会选他而不选钟处。因为他不仅不会带来是非,而且他还会自己消化掉是非,甚至充当是非的润滑剂。虽然他不如钟处干练,但他有他的本事。至于孰强孰弱,真的很难说,就看你彼时彼地需要什么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些年我们一直看见虞大头在他与钟处之间玩亲亲疏疏的攻略, 只是最近这半年,不知道为什么虞大头对他突然有些疏远了,而和钟处却突然走近了。
  15
  我从陈方明的办公室出来,我好像听到走廊里溢满了他的悲观:又有什么意义,又能怎么样呢?也只能这样啊。
  我回到办公室,我看着我电脑上满屏的文字,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这篇已写了大半的调查报告,《樟树村印染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现状反思》。
  我在心里对女儿说,芭比娃娃可能还要等等了,下个月不行了,再下下个月吧。
  我点了一下删除,把稿子废了。

  遍地迷津(1)

  1
  快过年了。我去传达室寄贺卡。我看见黄珍芝抱着一只热水袋在跺脚。
  我说,你在干吗,是在跳踢踏舞吗?
  她说坐在这里越坐越冷了,脚冷。她不停地跺脚。她看上去像社区里的大妈妈了。
  她和我聊起春节去哪儿过今年年终奖不知有多少不知道今年年货还发不发以前发年货那感觉就像人民公社连活鸡活鸭都发……她说这一年年的过得真是太快了, 她说,我来单位都已经30年了,一天天过下来,没觉得这日子有多大变化,但回头看一眼,真的是要吓一大跳的,好像什么都变了。
  什么都变了。她说,周围的人是越来越生猛了,当然,以前也是猛的,但没像现在这样猛的。她大声说,没像现在这样不加掩饰的。她说,这楼里年纪轻一点的,心都游离在外面了;家境差一点的,欲望都强得撩着袖子想上位了;有点姿色的,有点背景的,从来没像现在这样会经营自己的;年纪轻轻的,一个个什么都懂……
  她认为我有点书生气,她劝我,人家猛你也别撤,你得顶着噢,咱这单位越来越成香饽饽了,今年公务员考试是25:1,我想到这,都要笑死了,六七年前是人人都想从这里跳出去下海,现在是人人都想挤进这里来,可见海还是不容易下的,还是这里稳定,有权,好办事啊……
  她叫我顶住。她说,你不能太书生气的。她说,别和我一样做吃亏人,我这人就是太真实,别太真实,真实有时候是很丑陋的。
  她对着窗户外骂了一声,虞大头,老色鬼。
  2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