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响亮说,你比我更知道钟处的性格,他在乎感觉、在乎面子,你得给他时间。
  我想,给钟处时间?什么意思?
  他看出了我的不解,他说,很多东西场面上是要给别人感觉的,如果你我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做好了,钟处那么计较的一个人,他会出不了这口气的,这一点你比我清楚,他会寻我们这边的麻烦的,所以这已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做事的事了,它还关系着两个部门的平衡和场面上的感觉,很多东西场面上是要给别人感觉的。
  他脸上带着一丝微笑,现在他的脸色轻快了一些,好像他终于把憋在心里的那个悠久的屁放出来了。但我想,这屁也确实像真的,只是我不知这里面,钟处的心眼占几成,他祝响亮自己的心眼占了几成?
  我说,那么,卓立藏资料的事呢?
  他说,这是事情的枝节,是同一个道理,我想你是个聪明人,自然会去平衡这种关系,一个人如果那么认真地干活,还是让人家看着不爽 ,让人防着,这只能说明他做人还不够老练。
  这句刺了我一下。我想,妈的,人家看着我不爽,也是我的错?
  祝响亮可能看出了我的情绪,他说,我说话比较直接的,一般头儿不会和下属把这些说白的,但我说出来了,真是为了你的好,我甚至在教你方法。
  我连声说谢谢,而其实我满脑子的晕乎,绕不过弯来。我承认他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我想,一个人是不是得有点受虐心理 ,才能心平气和地理顺这层关系?
  10
  下午三点,祝响亮说科里开会。一屋子人坐下来,我还以为又要传达厅里的新工作精神了。没想到,祝响亮先表扬了我这一阵干得不错。
  他说,领导要我们总结经验,这个经验其实就是下基层调研的工作作风,乡村经济和三农问题是目前的大热点,我们只有下去,才能抓到第一手素材,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小贺之所以做出了一点成绩,他的经验就在这里。
  随后,他说,最近部门里不少同志私下里也向我请战,说他们对乡村经济也有研究的兴趣,这是好事,所以,这两天我和丁宁等几位副科长也在考虑大家的这些建议,准备充实一下这方面的力量。丁宁,你说是不是?
  丁宁点头。
  祝响亮接着说,我觉得充实这方面的力量很重要,现在基本上只是小贺一人在做这一块,我们觉得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即使科里的几位女同志,她们对这一块也是有兴趣的,她们也来对我说过好几次了,说想做重一点的调研,所以也想介入,也想下到一些村里去调研乡村教育问题,女同志调查乡村教育课题,与孩子打交道本来就有优势。
  我一愣,心想,两位“辣嫂”程珊珊、许惠琴她们也想搅混什么水?
  祝响亮说,充实力量这其实也体现了局里领导的意思,领导说这叫〃激活〃,一个新来的同志可能激活原来的工作思路,新老同志的联手就可能使原来的工作方式发生裂变,所以,我们得让更多的人介入小贺现在正在做的调研,以此做一个改变工作作风的实验。
  听着他在那里叽呱,我晕在了那里,因为这安排太突然了,我一下子有点反应不过来,我心里只明白了一个事实:妈的,看着我这一块现在做得不错,人人都想来插一杆子,还裂变呢,你怎么不说是打土豪分田地呢。
  我听见卓立插嘴说,我对乡村经济一直有兴趣,也做了一段时间,特别是三农问题,我最近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现在上下都很重视,我觉得我们可以改变一下以前调研的方式,突出人文关怀,不光我想试试,大家也都想试试,我们科应该把力量全投在这里,谁都知道这一块现在容易出成果。
  祝响亮连连点头,在卓立、程珊珊、许惠琴他们兴奋的叽喳声中,我感觉真有几分打土豪分田地的气息。我在心里痛骂:妈的,原先我没来做这块之前,也没见得他们有多大的热情,相反,每次下乡他们都避之不及,现在,他们都以为这是块肥肉了,都以为乡村题材容易得奖了,分吧,分吧。
  我估计我的脸色有点郁闷,祝响亮突然转过来问我还有哪些建议,我说,好的,大家一起做吧。
  其实,我真想摔袖而去,你们去做吧,妈妈的。
  结果这么一个会议,皮球一转拔,〃乡村经济调查〃就直接变成由祝响亮确定专题、专项和布置采点区域,并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室,祝响亮说,就让丁宁牵头这个工作室吧。
  11
  散会后,我骑着车回家,骑到公园路口,我发现骑岔了道。在街上的人流中,我嘴里念叨:屁个激活,屁个裂变,整个染缸,搅成一锅稀粥,搅得大家都不做,搅得功劳全是他吴响亮的。
  我安慰自己,在办公室只能平分秋色,不能崭露头角,只能混迹,不能独秀,否则其他人就把自己看成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一旦焦虑,就特别容易抱成团,并且特别团结。
  想着刚才会上卓立、程珊珊、许惠琴他们一张张同心协力分田地的脸,我相信这些日子以来我在他们眼里肯定是空降地主。
  我对着喧嚣的大街,骂了一声:妈的,他们倒成了弱势群体!我就算他们是弱势群体吧,就给他们留一口粥吧。
  12
  我已经有好一阵没往陈方明的办公室跑了,由于祝响亮在我刚来时就敲了边鼓,我好像有了心理障碍。
  但我准备去一趟,因为我郁闷了两个星期,还没消化掉自己的情绪。
  于是趁中午时间,我借送一份材料进了陈的办公室,顺势和他聊起来。我一边把这两个星期以来想不通的事统统倒给他,一边留意着门的动静,生怕祝响亮进来汇报些什么。
  因为着急,好多话似乎要涌出来,我觉得手都在发抖。
  我说,陈处长,你看这个工作室都成立两星期了,有谁下过一次乡,有谁在做选题,连动静都没有。我真的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想得倒是挺美的,什么充实力量、让大家都介入,这其实等于大家都不做了。让我去激活大家,好搞笑啊,我凭什么啊,我只知道在激活他们之前,我已经被稀释了。
  我说,陈处长,事实上,人人有份就是人人都没份;人人搅和,结果就是人人都不做事,想做事的人也不想做了,自己不想做事的人让别人也别做了,难道那几个女的真的想下乡吗?祝科长叫叫她们试试看,你看着好了,她们不想出千般理由推才怪哪。
  面对陈方明沉静的神色,我一边说,一边犹豫自己的话是不是太冲。但我似乎克制不了。
  我说,我也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我只是想埋头干活,想在这里能呆下去,因为刚来,总想多做点,但祝科长好像不这么想,也可能我考虑事儿太简单了。
  陈方明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神色安然。他听我说完后告诉我有些地方我说得是有道理的,但有些地方是偏激。他说,你怎么就知道他们参与后就不下乡了?
  我说,都两个星期了,哪有什么动静。
  他顿了一下,他叹了一口气,他说,你戴有色眼镜了,你得大气点。
  我心想,这和我大不大气没关系啊。于是,我绕着圈问他,我是不是不用做了,我以后怎么和他们相处呢?
  他反问我:那你说我现在把他们叫过来骂一通?骂骂也很简单,但问题可能更解决不了了。
  我想,这说的也是。
  我愣在了那里。我听见他在说,从我这个角度看,与从你这个角度看,很多事是不一样的,对管理而言,有些事,我不想说透,是因为说透了更不好办,现在人与人还有一层底线,至少还能协调得下去,但如果哪天真说透了,人与人拉破了脸皮,那倒真不好办了,所以有时候,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管理就是和稀泥,把矛盾弱化,把大事儿化小,让场面能维持运作。
  他又叹了一口气。我理解他的心烦。
  他让我自己和他们商量。他说,你要多多和祝科长、赵金他们商量。
  这是他的风格,他总是让别人自己去商量。如果我们自己能商量好,要他这个位子干什么?而情况也确实如此,这样的事如果他这个位置不出手,下面的人越商量就越容易商量出一团乱麻。
  唉,我找谁去商量呢?
  13
  我当然知道,陈方明的意思是让我自己找祝响亮商量。
  我太清楚找祝响亮又能商量出什么名堂。祝响亮只要张嘴一句就可以把我的话呛回去,比如,他肯定会用他悠悠的口气劝导我:谁说这一块一定是谁做的,谁说别的同志不可以和你合作,群策群力才是动力,我们这里没有自留地的。
  我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了。
  这就像一只大染缸,或者一只齿轮,它有自己的节奏,无法让你以自己的节奏在那里冲。你一旦融入进去,就没了影子。在这个单位呆了这么多年,我第一次切身感到想要做点什么真的不容易,更妄论想改变点什么了。
  我想,好吧,我等着吧,慢慢来。
  我等着他们来派活。
  他们也不来派。
  又是两个星期过去了。我想我混着好了,但由于已经有了在资料室呆过的经历,所以转念间,我又明白自暴自弃是没有人会来可怜你的,很多人还巴不得你自暴自弃。
  那,我该怎么做呢?
  我想,我还是先好好观察一下这个部门其他人在做些什么?
  14
  这个部门很多人在忙着。
  有人在外面开了店,有人忙着开网站,有人忙着兼职,有人忙着找保姆,有人忙着下班搓麻,有人忙着找小蜜……
  我发现,虽然他们都有“向外转”的寄托点,但谁都不能吃眼前的亏,并且彼此的争执常会摆上桌面来,比如,上星期我亲眼看见“一号辣嫂”程珊珊向副科长丁宁摔本子,她说,妈的,老子这个月哪点做少了,你有本事你们也来上夜班。
  丁宁说,我的姑奶奶,我完全是根据写稿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