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金融大师-当代最成功的投资-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些什么。一个福特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年能得到数千美元的红利而通用汽车  
公司的工人则几乎没有。由于汽车制造厂商众所周知的决策失误,汽车工业  
股价大跌,1984年初福特股跌至每股12美元,市盈率只有2。5!此时耐夫大  
量吃进,在一年之中,耐夫以平均每股14美元购进1230万股福特股。3年  
以后,福特股价升到每股50美元,这一下就给温莎基金带来了近5亿美元的  
利润。  
     耐夫说,证券分析员讨论汽车工业时总是以估计下一年的轿车销售量开  
始。每隔几个月,他们又根据当时的想法改变他们的预测。但他们从不谈卡  
车的情况。而实际上无论是福特还是克莱斯勒从卡车赚取的利润都多于轿  
车。耐夫认为2/3的福特卡车都售给了个人而非企业。年轻人,尤其是西南  
部的年轻人,不买家庭旅行车而宁愿买小吨位货车或微型货车,这成了日益  
流行的时尚。美国汽车制造厂商占有国内卡车市场的85%,而日本厂商由于  
其国内卡车市场有限,没有发展出口卡车生产线,对美国卡车市场的竞争压  
力远不及轿车。此外美国还征收25%的卡车进口税。  
     198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请耐夫经营其捐赠基金。该基金的经营业绩在  
此前的10年中名列94家大学捐赠基金的末尾。耐夫以他一惯的战略来重组  
宾大捐赠基金,倾向那些前景不明、业绩平平、不为人注目而便宜的证券。  
基金的一些信托人反对这一做法,要求耐夫买那些热门证券,而这一偏好恰  
好是他们以前经营失利的原因。耐夫顶住了压力,以后的10年,宾大捐赠基  
金名列同类业绩最优的5%的基金行列。  
     我们前面已谈到了哈佛管理部门经营哈佛大学校产的复杂的方法。耐夫    
… Page 82…   
说:“我经营宾夕法尼亚大学捐赠基金的办法与我以往的办法毫无区别,就  
是力求简单。”耐夫提到当瓦尔特·凯波特接手主管哈佛捐赠基金时,他曾  
对凯波特开玩笑说:“你怎么不把哈佛基金并入温莎基金呢?”耐夫还有点  
不太友好地提到,在1980年11月,他在《纽约时报》看到哈佛管理部门自  
豪地宣布,它已将32%的股票投资于能源股上,股价正处在顶峰,此时正当  
石油输出国组织导致的石油大跌价前夕。耐夫自己在大跌价之后的1986年,  
当投资者对石油业前景普遍悲观时,将基金的25%投入了石油股。他将他自  
己基金的5%(这是投资于一种证券的上限)投资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另  
外的5%投资于壳牌石油公司,这两家公司实际上是同一家企业,不过他的  
律师们认为从法律上讲它们是有独立企业资格的,拥有各自不同的财产。  
     与其他投资巨头一样,耐夫具有两大特点:过去是穷小子,而今是工作  
狂。他的继父经济状况一直都不好,所以整个家庭不得不苦苦挣扎奋斗。耐  
夫说他很早就下过决心,当时机来临时将精明地赚大钱。耐夫每周工作六七  
十小时,其中包括每周周末在办公室干15个小时,他全神贯注于工作,从不  
间断,令他的手下们苦不堪言。当他觉得某项工作没做好时,他对手下非常  
苛刻。不过在另一方面,耐夫在工作时常让手下们和他一起参与决策,而这  
正是他们最乐意的。    
                                    技巧    
     耐夫对自己的经营业绩抱着相当现实的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一些温莎  
基金的年度报告中,尤其有好消息时,会发表有关交易的报告卡 (参见附录  
六),这些报告通常是非常坦诚和有趣的。他希望他的同行们也用他的原则  
去估量他们的业绩。当然在回顾所做成绩时,并非有许多人幸运地有像耐夫  
那样的业绩。  
     当证券市场增势强劲时,耐夫的业绩一般总是升得慢一些,不过当市场  
下滑时,他又总是下降得慢一些。联系到他的保守技术,这并不让人惊奇。  
     耐夫指出,在操作大额证券投资时熟练地运作很重要:一个好的经理总  
是眼明手快,尤其是面临不利信息必须及时脱手。在银行中,当出现对某一  
投资证券不利的消息时,负责任的经理决不会比信托投资委员会还早地退缩  
回去并指责是他们搞错了(如果这时你割肉抛出,你恐怕难逃受益人的责  
难)。耐夫没有这样的投资监督员要他周旋,而且因为他几乎从不炒热门股,  
他脑中吃进抛出的意念变化不太可能与股市大潮吻合,所以他可以悄无声息  
地进出股市。  
     耐夫将资金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产业群身上。例如,在 1988年年度报告  
中,汽车类占整个投资组合的22。2%,银行类占16%,保险类占13。8%,  
而此时正值保险业前景黯淡之时。加上储贷机构,耐夫总资本的20。8%是借  
贷资本;加上保险类,金融类资产占了全部的37%。1987年航空公司股票占  
全部资产的7。2%,这时又正值该产业不利时期。  
     换一种说法,当耐夫没有什么投资打算时,他就把大赌注下在上述几大  
产业上。实际上1988年年度报告中,耐夫持股最多的10家公司的总投资,  
就占59亿美元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在花旗银行投入了3。3亿美元,那时许多  
投资者因担心花旗破产而避之惟恐不及;在福特公司投入了5亿多美元;在  
三家保险公司投入了大约7。5亿美元。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 Page 83…   
     对于耐夫投资如此集中的一个解释是他绝非在从事盲目的赌博,因为他  
买的都是些便宜货,即使坏事了,也跌不到哪里去。    
                                猎取便宜货    
     耐夫被公认是位高超的证券分析家。最近一些年,尽管耐夫不再像以往  
那样总是亲自上门实地考察有关公司,但还是通过与远方有关公司通话来了  
解具体情况。耐夫有一支分析员队伍为他工作,不过当一只新股票上市时,  
他很可能会立即负责开始调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大家一起来解决了  
它”!到完成时,手下的分析员也总是收集到了需要的全部信息。经历了大  
约35年的职业生涯,耐夫已经买了或研究了那些他认为任何时候都可购进的  
公司中的很大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他所面临的问题通常是更新自己的知识,  
而不是从零开始。  
     耐夫总是在寻找证券市场中不被人们了解的门类。他把自己的调查研究  
限定于那些市盈率低而其收益通常又是出奇高的证券。事实上,耐夫经营的  
温莎基金多年来的平均市盈率比市场平均低约 1/3,而同时其收益又平均高  
出2%以上。  
     耐夫将自己描写成一位“专打市盈率股票的枪手。”然而,不像本杰明·格  
雷厄姆,耐夫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内在本质。他要的是处于低价位的好公司。  
他信守的标准有:  
     1。良好的资产负债表。  
     2。令人满意的现金流量。  
     3。股东权益报酬率要高出平均值。  
     4。出色的经营管理。  
     5。增长前景看好。  
     6。有一项极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  
     7。有强大的市场活动空间。  
     最后一点最有趣。耐夫说投资人出太高的价格购买高成长的股票,并不  
保证成功,而那些没有增长的公司往往又意味着公司本身存在问题,因此,  
耐夫购进的便宜货增长率一般都在8%左右。    
                                  投资点    
     耐夫有一个有趣的的方法,比较个别股票或门类与其他股票以及总体市  
场的关系。温莎基金温莎投资组合的成长率约9。5%,分红收益率为4。9%,  
总收益率为14。4%。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6。他将14。4%用6除,给定2。3  
作为他所谓的“投资点”或“确定关系”数。  
     1989年初,股市平均增长率为8。5%,分红收益为3。7%,总收益率为  
12。2%,除以股市平均市盈率11,得到1。15的“购买力”值。这样算下来,  
耐夫的投资组合的诱人程度是股市平均的两倍。  
     耐夫列出一些专门股票的上述数字来比较它们相对的诱人程度。他果真  
发现他所买的股票的收益通常比华尔街平均程度更为可观,或用他自己的话  
来说是更具有“进取心”。  
     以复利计算,温莎基金收益增长率17%,微妙之处可能在于耐夫将那些    
… Page 84…   
股价已上涨而其分红已下降的股票及时抛出,再购进那些低价高分红的股  
票。    
                                  如何购进    
     在确定以何种价格收购某只股票时,耐夫总要测算出这只股票若干年后  
的收益情况。  
     然后,再确定正常股市条件下这些股票市盈率。这反过来给出了若干年  
后的目标价格,然后他计算出目前市价与目标价格之间的折价比率,这样就  
得出了股票增值潜力的百分比。  
     当然,主观因素也总难免。例如,如果耐夫对增值稳定性十分确信,或  
他认为某公司经营能力特强,那么所有的数字就相应调整,目标价格调高。  
相反,不利的因素将减低目标价格。  
     耐夫计算出所持投资组合的合并数字,他将这一数字设定为决定是否购  
进的“最低报酬率”。  
     如果耐夫计划购进股票的复合增值率没有达到“最低报酬率”,那他就  
暂缓购进,直到待购股票价值下跌到其增值率与“最低报酬率”相等为止。  
     这种方法有时当然要稍加变更。例如,如果他所持投资组合中现金增加  
而股市又正在上扬,他即会购进低于最低报酬率的股票,使现金得以及时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