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彦宏的百度世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一分钟,网络突然中断了,百度的网页调不出来,什么也演示不了。当时公司的几个创始人心急火燎,李彦宏在台上的声音也一下子变调了。随后的记者提问时间,主持人一再提示,却没有一个记者举手发问——此时,国内众多媒体记者对搜索引擎技术还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很多记者还不知道百度和李彦宏究竟是做什么的。这就是百度当时所处的真实环境。就这样,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这对初生的百度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不过,百度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新闻发布会的失败对百度来说只是一个插曲。随后,百度集中力量对产品和客户进行拓展。
  
  8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成了百度的客户。有了搜狐这块金字招牌,百度的用户拓展异常顺利,接连拿下了新浪、网易、263、Tom等当时国内的大中型门户网站和其他一些网站。
  
  客户的认可使公司上下对百度的前景都充满了信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寒冬的蔓延,却差点让百度夭折。

迷茫中的探索(1)
2001年前后,网络泡沫破灭的阵痛还在中国延续。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公司经营惨淡,撑不住的宣告破产,底子厚点的则勒紧裤带,希望可以熬过寒冬。相比之下,此时的百度却生机勃勃。这除了得益于李彦宏等百度领导层良好的商业掌控能力外,此前产品的成功也让员工对公司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过,这种平稳发展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2001年夏天,李彦宏等人逐渐感觉到百度的路越走越窄,百度的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
  
  到2001年夏天,国内80%的门户网站都采用了百度的搜索技术。可以说,百度当时垄断了国内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技术服务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一直在增长,搜索量也在增加,但是百度却赚不了钱,甚至入不敷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本质是利益问题。拿当时使用百度搜索技术的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来说,虽然搜索引擎是一个必要的东西,这些门户网站本身有这个需求,而且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但这些门户网站就是不愿意为此付出更多资金,甚至还要压价或者拖欠百度的技术服务费。因为在这些门户网站看来,向用户提供搜索服务,不像新开个频道那样,很快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加载一个搜索框,除了能获得流量提升外,门户网站自身并没有获得多大好处。
  
  这时百度陷入了两难境地——为门户网站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流量,来自门户网站用户的搜索请求量越来越大,为此百度的带宽和服务器都要不断升级,投入不断加大。然而,那些门户网站不但不愿意在搜索引擎技术服务上多付钱,还要砍价。作为一个公司,作为一家由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百度肯定要赢利,这种入不敷出的商业模式肯定是不能持久的。但问题是,百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
  
  那时,李彦宏、徐勇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郊区,探讨公司的发展方向。很明显,公司之前的定位——门户网站的搜索技术提供商,给门户网站打工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百度公司必须重新定位,找到新的赢利模式。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做软件,把搜索技术打包成一个软件,卖给网站,不光是卖给门户网站,还有一些中小型网站。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模式行不通,因为市场不买账。当时互联网行业正处于严冬,大家唯一考虑的是怎么生存下来,搜索这种锦上添花的功能可有可无。

迷茫中的探索(2)
此路不通,股东们又主张百度试验另一种商业模式——开发出售CDN软件,即“互联网内容分发系统”。2000年左右,中国互联网硬件建设还比较落后,普通网民的上网速度比较慢,CDN软件可以把网民的搜索请求链接到空间上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从而加快访问速度,达到给网站加速的目的。美国有一家公司叫Akamai,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几个人开办的,Akamai在互联网内容分发系统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功,股东们觉得该模式可以复制到中国来。在股东们的坚持下,百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这一系统开发了出来,并将这个产品推荐给很多网站。但是,由于中美市场的巨大差异,这个产品的市场反应令人沮丧。
  
  一来,此时正是互联网的寒冬,门户网站的日子不好过,各家网站只想要“最便宜的技术”,而不是“最好的技术”;二来,互联网泡沫之后,部分门户网站改变了策略,意识到了搜索技术的重要性,很多网站不想再从百度那里购买服务,有的网站甚至开始自己研发搜索技术。这也逼着百度反思如何转换商业模式。就算门户网站继续维持现有的搜索技术服务需求,百度的业绩增长点在哪里?
  
  这段时间是百度最痛苦的彷徨期,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此时,互联网世界风起云涌,网络游戏、短信平台等以一种天降奇兵的姿态登上舞台,很快便席卷了全中国,不少人跟风而动赚得盆满钵满。这时,不少人鼓动李彦宏涉足网络游戏、短信等领域,以便让百度走出困境。但是,李彦宏没有这样做,在他眼里,中文搜索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适合百度的成长性的商业模式。
  
  幸运的是,李彦宏后来找到了适合百度的发展模式——做独立的搜索引擎公司,直接面对终端用户。但是,当他向股东们提出这一想法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

认准了做独立搜索引擎公司(1)
做独立搜索引擎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李彦宏选定了竞价排名。
  
  提到竞价排名,我们必须回顾一下世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历史。
  
  1996年左右,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才开始为人所接受。但是,搜索引擎技术马上遇到了一个传统的情报检索、信息检索从没遇到过的问题——作弊。某个网页的拥有者或这个网站的站长,都希望自己的网页、网站在搜索结果里排在最前面,让人家最先看到。由于当时的搜索引擎技术主要是基于词频统计原理设计的,知道了这个原理,网站拥有者就很容易作弊了——比如说,对于IBM这个词汇,虽然我不是IBM公司的,但是我做的业务与其有关,我就在自己的网页上输入IBM这个词,重复100遍,或者在自己的网页题目中多写几遍,就很容易排在以IBM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首页的最前面了。这给搜索结果的客观性带来了巨大挑战。
  
  1996年,李彦宏负责《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的设计。李彦宏很喜欢用当时的搜索引擎,但他也发现了搜索引擎作弊的问题很严重。
  
  1996年4月,李彦宏最先创建了超链分析(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地应用到Infoseek的Go的搜索引擎中,这个技术率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的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获得了美国专利。Go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
  
  超链分析技术的实质是,通过别人引用你的网站内容的次数,来确定你在搜索引擎里的排序,被引用的次数越多,排名就越靠前。这有点类似判断一篇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发表的论文质量高不高,不是作者说了算,而是看你的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有多少人引用,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论文质量就较高,影响力就较大。
  
  超链分析标志着世界互联网搜索引擎进入了第二个技术时代。
  
  1999年底,全世界主流的搜索引擎基本上都使用了超链分析技术。但是,搜索引擎发展到这个阶段,并没有解决搜索引擎公司的发展动力,也就是商业模式问题。拥有一项技术,无论多么先进,如果不能够产生相应的经济回报,还是不能生存下去。
  
  早期的网民或许会记得一些曾经知名的搜索引擎公司,如Infoseek、LookSmart、Inktomi,但后来这些公司先后都消失了。是它们的搜索引擎技术做得不好吗?不是!而是因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技术都没有解决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问题。

认准了做独立搜索引擎公司(2)
转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
  
  此时,美国有一家名叫Goto的搜索引擎公司,它发明了付费排名的商业模式:对于商业类词汇,以关键词竞价,按竞价网站的出价多少,决定搜索结果的排列顺序;在搜索结果被点击时支付竞价费用,也称PPC(payperclick)。这实质上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用少量的投入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提升企业的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
  
  比如,当有人输入一个“鲜花速递”检索请求的时候,那些愿意为鲜花速递付费的网站,理论上讲就是跟鲜花速递相关的网站,而这些网站有可能通过被检索而获得商业回报。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固定成本和制作成本很高,因此投放广告的门槛也很高。Goto发明的这种网络推广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推广成本,让中小企业也能负担得起。在任何社会中,大企业总是少数,中小企业群非常庞大,虽然它们的推广投放额度不高,但由于数量庞大,而互联网又能以很低的成本支持这种小额消费,因此这种商业模式产生的商业回报非常惊人。
  
  这种针对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其实暗合了一个美国人的理论。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是一个喜欢从数字中发现趋势的人。一天,他和朋友,eCast首席执行官范·阿迪布会面,范·阿迪布说他从数字音乐点唱统计数字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听众对98%的非热门音乐有着无限的需求,非热门的音乐集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