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聪明的故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康节是这样解释的:伸出头的人若是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
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是寻找东西,而且是寻找会
动的东西,只瞅一下而没有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的样子是农民,
所以准是找牛的。

邵康节知道那个人找牛依靠的是分析。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分析。他才得
出了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就叫做分析思考法。

分析有正确的分析和错误的分析之分。下面这则故事中的人运用的就是


错误的分析:

13 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条忠实而凶猛的狗——盖勒特。一
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被毯,却不见婴
儿。而狗呢,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
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熟睡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
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
王子悲痛万分,把狗葬在自己的公馆里。

狗伤害婴儿嘴边会留有鲜血,不伤害婴儿的嘴边也可能会留有鲜血。而
王子认为凡嘴边有鲜血的就是伤害婴儿的,所以,他必然产生错误的分析,
得出错误的结论。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避免错误的分析呢?

这就要求处理问题要详细占有资料,弄清事实真相,不能片面地看问
题,而应全面地看问题。上面这个王子就是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片面地看问
题造成的。对孩子来说,全面地看问题在理解课文方面、做作业方面,以及
和同学相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根据合理法
张居正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政治家,从小就十分聪明。他5 岁那年夏天,
有一天非常热,他见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就问他爷爷:

“爷爷,那树上叫的是啥东西?”

爷爷回答说:“那是知了。”

“知了怎会叫呢?”

“因为它有壳!”

“那乌龟也有壳,为啥不叫呢?”

“乌龟是在水里的!”“青蛙不是也在水里吗,它咋会叫呢?”

“因为青蛙有口嘛。”

“爸爸钓鱼放鱼的鱼篓子,有那么大的口,我怎么没听到它叫过一声
哪?”

“那是竹子做的,它哪会叫呢?”

“您那根笛子,不也是竹子做的吗?为啥吹起来会响的呢?”

这一下,可把爷爷问住了。

为什么爷爷被问住了呢?

因为爷爷回答的根据(理由)不合理。知了会叫,是因为有发音膜,发
音膜振动,就发出声音来,和它的壳没有关系。张居正问“乌龟也有壳,为
啥不叫”时,他爷爷说“在水里”。“在水里”和会叫也没有必然联系。这
也是根据不合理,从根据推不出结论来。所以,他爷爷一个个问题被问住了。

从根据能合理地推出正确结论的动脑方法,我们叫它根据合理法。世界
上的事物,都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就是根据、理由。如果根据或理由
不充足,不合理,那么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特别在破案方面更是这样,只
有有了充足的根据或理由,才能破案。如下面的一则破案故事:

农历年底的一天下午5 点,法院的王科长准备下班,突然卖油条的个体
户赵大拉着一个中年人闯进来,进门就泣不成声地说:“王科长,你可给我
主持公道哇!”

王科长叫他们坐下,慢慢说来。

原来,赵大隔壁的康某,在秋天生病住院时借了赵大现金500 元,讲明


年底归还。当时还写了借条为据。今天下午,赵大找康某讨债,康某却不认

帐,因此两个人吵吵嚷嚷,一直闹到法院。
“你借过赵大的钱没有?”王科长问康某。
康某说:“不错,我借过他500 块钱,但12 月15 日那天我已经还他了。

如果不信,他退回我的借条现在还在我手里保存着呢!”说着就掏出一张借

条来,白纸黑字,果然不错。
王科长又问赵大:“你说他借用你的钱没有还,把他写的借条拿出来。”
赵大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纸卷,展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原来是一张

无字的白纸。
康某大声嚷道:“看!这哪里是我的借条,纯属是讹人,钱早还过了,
借条在我这里哪!”说完还得意地把借条一扬。

赵大捶胸顿足地发誓道:“天地良心,他确实借我的钱没还呐。”王科
长沉思片刻,说:“我一切都明白了,康某确实借钱未还。”康某不服,大
呼冤枉,但王科长义正辞严地揭穿了他骗人的把戏,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想
赖帐,并把欠款归还给了赵大。

王科长的理由有两个:

(1)按照一般习惯,还钱后,借债人收回借条后会立即毁掉的。现康
某保存了借条,说明他是有预谋的。
(2)若赵大存心讹诈,决不会用白纸充当借条。至于他手中的白纸,
是康某当时用乌贼汁书写的借条,时间一长,字迹自然消失。康某又另写一
张借条,借以迷惑视听。
这两个理由很充足,很合理,所以康某不得不认错。
王科长所用的动脑方法就是根据合理法。
所以有甲,因为有乙,乙是甲的根据和理由。这对孩子的说话、作文、

做数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5。类比思考法
有一次,鲁班攀登悬崖,抓住一棵茅草,一拉,手被拉了一道口子,鲜
血直流。鲁班对茅草仔细一看,发现茅草边沿有细细的小齿,所以能这样锋
利。于是,鲁班想,如果在铁条上也锉出小细齿来,不是能更锋利吗?经过
试验,铁条上锉上细齿果然十分锋利。这就是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的动脑方法就是类比思考法,类比思考法是一种比较的方法。
那么,怎样应用类比思考法呢?
它要求类比之间的两件事物要恰当。如果不恰当,那么这个类比思考应

用得不成功。

比如,从前有个卖油郎,娶了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她每天把丈夫卖的
油偷偷地舀出一勺装进罐子里。到了年底,丈夫愁着没钱还帐,更无钱过年。
他媳妇就把一罐子油拿出来说:“这是我积攒下来的,拿去卖了还帐吧,剩
下的钱再买些过年用的东西。”卖油郎可乐坏了。

这件事被一个卖皇历的人知道了,他回家就向自己的妻子夸卖油郎的媳
妇。他老婆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哼,那有啥稀奇!”以后她每天也偷偷地
藏起一本皇历。到了年底,丈夫愁着还不了债,她就把一大摞皇历拿出来,
让丈夫卖了还债。她丈夫看着这一堆老皇历,哭不得,笑不得。

这个卖皇历的妻子,她运用的类比思考方法是不恰当的,所以,才闹出
了笑话。


6。逆向思考法
逆向思考法是在思考过程中,遇到无法从正面解决的问题就掉转方向,
从反面考虑问题的思考方法。

比如,在8 世纪时,日本建筑大坂城时,需要很多大石板,要求每块有
大席子那么大,而且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由于大石板太大,放到船上,一
下子就把船压沉了。怎么办呢?于是有一个人建议,是不是把大石板用绳子
吊在船下面试试看。结果一试十分成功,解决了运输大石板的难题。

这个人所应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逆向思考法。在正面船装大石板的
情况不能解决时,他掉转方向,从反面用石板装船的办法,利用水的浮力,
终于解决了问题。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逆向思考法就是促使“无路”

成“有路”,“无村”成“有村”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怎样运用逆向思考法呢?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反面。
看下面一个故事:
一个下雨天,有个牧师在家休息。但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十分讨

厌。这位牧师在烦躁中拾起了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地翻阅,直到翻到一幅
色彩鲜艳的大图——世界地图。他就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
碎片,丢在起坐间的地上,对小儿子说道:

“小约翰,如果你能拼拢这些碎片,我就给你2 元5 角钱。”
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约翰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没过10 分钟,

就有人敲他的门。原来是他的小儿子已拼好了地图。牧师十分惊愕,就问道:
“孩子,你怎么把这件事做得这样快?”
小约翰说:“在地图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

在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这不是很容易的吗?”
原来小约翰所使用的是逆向思考法。如他不用这种方法,那么,叫他拼
一张他不熟悉的世界地图,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呢。
逆向思考法对学生的解题是十分有用的,数学上的倒退计算法就是这一
方法的具体运用。

7。追根求源法
追根求源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动脑的方法。所谓追根求源法就是考虑问
题,一定要深入地把原因找出来,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打破沙锅问到底”。
从前,江南有一个地主叫黄强,家有良田千顷,常年雇佣几十个长工为
他卖命。

一天,一个长工来到县衙击鼓告状,对县令说:“我是黄家的长工。不
久前,因一个长工不堪欺侮,顶撞了黄强,黄强竟命手下的恶棍把他活活打
死,扔进了水塘。”

“现在尸体在什么地方?”县令问。
“已被埋在村西的山脚下。”
“你敢领人去验尸吗?”
“敢!”
于是,县令派了一个仵作跟长工来到村西山脚下。他们扒开土,发现尸


体已腐烂,只剩下一副骨头架。仵作为难了,于是他回到县衙,回报县令说:
“因尸体腐烂,已无法查清。”


县令因为黄家财大势大,正不愿意管这个棘手的案子,便乘机将此案报
到了上级官府。

府里接到案子,派一个叫文平的官员带上差衙前去验尸。经过仔细检
验,仍没发现可疑的线索。文平命手下把尸体的骷髅头用布包起来带回,传
地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