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相当多的企业领导只知道给下属交代责任,要求下属必须怎么做,却很少考虑自己应怎样赋予下属责任,怎样融激励于责任。这也是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潜能难以开发,员工的创新力难以激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1.赋予下属责任,要善于把握时机,把交代责任作为实施责任激励的起点

  2.交代责任内容,要善于鼓舞士气,在明晰责任的过程中鼓足下属的勇气

  企业中的每一个工作目标都是具体的,分解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责任人的责任也都是具体的。作为领导,在赋予下属责任的时候,一定要明晰责任的具体事项,认真交代清楚责任内容。有些领导在这个工作层面上的认识往往有偏差,总以为只要把工作任务布置下去,下属应该知道责任,没有必要对责任内容做过多的强调。结果是,一些下属往往因责任界限不清而草率了事,更谈不上从中受到什么激励了。因此,你应把下属应做的事尽可能地讲清说细,说明具体责任并给予下属相当的能力肯定和相应的执行权力,增添责任人履行责任的自信,从而鼓足工作者的勇气。同时,你还应向下属交代清楚实现不了工作目标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需追究的后果,给责任人必要的压力,迫使责任人不断提升责任感。

  3.陈述责任要点,要善于提升责任,以激发责任承担人的上进心

  企业领导是否能够善用责任激励,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你在交代责任的过程中是否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性,适当地提升责任。比如,有意识地放慢说话的速度,运用气平声沉的谈话语气提升责任,增加谈话的严肃性,使对方感受到你话语的重要性,从而认真掂量其所担职责的分量。再比如,谈话中注意运用理性分析来提升责任感,深刻阐述责任人所负之责对组织、对全局的影响和意义,让对方产生深受信任和被你所器重的感觉。这里的关键是“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赋予他责任,最基本的就是要“信任”。信任既是对人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奖赏。责任人在得到充分信任后,便会产生荣誉感,激发责任感,增强事业感,从而迸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领导,在分解工作目标,责任到岗到人之后,你的任务不仅是要有步骤、有目的地检查责任的落实情况,还要善于把检查、督促的过程变成“二次激励”的过程。

  1.提供一个机会,在激励中检查下属的责任计划

  在下属进入责任岗位之前,作为领导要善于引导下属围绕工作目标进行全面思考,让下属把准工作目标,明了所负责任的意义,理清工作的思路。可找其进行个别谈话,一方面了解责任人对责任的理解程度、对承担该责任的真实态度以及基本的工作思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作出进一步的激励性引导,使其工作计划更趋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为你以后检查责任落实情况作进一步的思想准备。此外,还可以召开一定范围的誓师动员大会,为责任人提供一个表态发言的机会,在促使其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当众作出承诺,“言必信,行必果”,这种承诺对责任人本身来说,无疑就是一种巨大的自我激励。

  2.施加一定压力,在鞭策中督促下属的责任进度

  要明确告诉责任人,你会组织人员定期对其责任的落实情况和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你要注意的是:(1)要按预先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以便责任人将总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并合理安排好阶段性工作;(2)检查工作要注意科学性,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检查手段,确保检查结果的说服力;(3)要及时将检查结果与责任人进行沟通,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进一步安排好下步工作。这样做具有三大激励作用:一是可以通过对下属实施超前压力,使其从进入岗位之初就有一种将要接受检查的心理准备,心态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会使其时时处于激奋的状态,在这种激奋的状态下往往就能创造出“奇迹”。二是阶段性的责任检查可以使责任人因倍受压力而加大努力程度,及时扭转不利局面。三是如果检查结果优良,则会使责任人深受鼓舞,增添下一阶段工作“更上一层楼”的勇气。

  3.授予一定权限,在关怀中激发下属的责任热情

  责任与权力总是相伴而行的。你赋予下属责任的过程,其实也是授予下属权力的过程。一个善于分解责任的领导,也一定是乐于并善于授权的领导。在这样的领导旗下,人人都有参与企业各种事务的机会,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对于已经被赋予责任的下属来说,承担责任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处于均等的竞争氛围里,担负责任唯有奋发向上,再无其他选择。当你阶段性地检查工作的时候,如果查出下属在岗位中存在某些问题,除非是渎职所致,一般不要急于追究责任,应本着引导的原则,耐心帮助下属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对下属的最大关怀莫过于工作上的支持,这种支持所带来的激励远远超过其他的关怀。当领导帮助下属解决问题时,就会使下属在体会备受关怀和温暖的同时,产生强烈的自愧感。由此会激发下属产生“不干出个样子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信心,从而焕发出高昂的责任热情。

  □关爱给员工无形的激励

  行动胜过语言,对下属的关爱实际上就是以行动表达对下属的关怀,这种关怀、信任、支持应体现在员工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等各个方面。只要你时刻抱着关爱下属的信念,你就会发觉,一切都可能是你获得员工信赖和支持的途径。

  1.信任促动员工上进

  信任就是力量,员工在得到信任后便会产生荣誉感、增强责任心,而且,信任往往是相互的。在信任的基础上,特别是当领导所给予的信任与员工个人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时,员工工作起来会更有干劲。

  如果你对员工是信任的,就要让他们知道。有两种方法可以表明你的信任,让你的手下更舒适、更充满自信地工作。一种是用语言表达出你的信任,只需要平实地告诉对方即可,无须过分地修饰。用“甜言蜜语”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削弱本来应有的效果。

  另一种方法就是让员工担任某一职位、承担某一责任、授权给他们做某事。这样你对他的信任就不言自明,这些接受了重要任务的员工感觉会很好,因为只有对可信任的员工,公司才会赋予这种任务。

  你的信任需要适时地表达出来,让你的员工体会并且相信,这样才能保证你的信任足以带动员工的热情,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工作,努力为你打拼。“盲目信任”是愚蠢的,深入了解才是明智的,这就对领导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2.支持让员工再接再厉

  支持员工可以使你得到员工更多的信任。在工作进程中,员工肯定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分歧或合作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支持员工,授权给他们,让他们有信心维护自己的立场,感觉你是支持他们的。

  想要有效的支持员工,你首先应当了解他们都在做什么。作为领导者,你应该鼓励员工随时向你报告工作的进展以及可预见到的问题和困难,尽量让自己与他们一起工作并保证工作的适当性,要肯定其立场,鼓励其努力。只有了解了这些工作,你才能够在出现分歧时支持他们。

  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立场是正确的,支持他就很容易,但是当一个人的立场是错误的,或者他们的主张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法时,在介入时,领导者就必须讲究策略。就如同父母教育孩子一样:首先告诉做了错事的孩子,你是爱他的,但是不赞同他的某个具体行为,这样的教育方法用在那些行为不当或立场错误的员工身上也同样有效。

  总之,支持员工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巧妙运用某些策略,效果会更好。

  3.关心员工就是关心企业

  关心员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领导要善于摸情况,对于员工,尤其是生活较困难员工的个人、家庭情况要心中有数,时时给他们安慰、鼓励和帮助。特别是要把握几个重要时机,如员工出差了,你就要考虑是否要帮助安排好其家属子女的生活,必要的时候要派专人负责。员工或其家人生病了要及时探望、批假或适当减轻其工作负荷。不要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你可以不重视。

  如果员工家庭遭受了不幸,领导者要予以救济缓解燃眉之急。在员工遇到灾难时,领导者不仅要自己关心施爱,而且还要发动大家给予帮助,解除员工后顾之忧。这样做不仅受关心者本人会感激不尽,生死效力,还会感染周围所有的人,有利于集体的团结。

  譬如:日本的公司除了对员工们的衣食住行给予全面、周到的照顾之外,还负责他们的婚姻大事。许多日本公司的领导都认为帮助公司员工缔结良缘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事情。

  现在,不少日本青年,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不愿过早地解决婚事,他们往往到30岁左右才开始通过媒人与异性朋友约会。男女双方正式约会时媒人也会参加,周末在一些豪华饭店里,往往会看到许多由男女双方和媒人组成的“三人小组”。不少规模不大的公司领导自己就常常充当媒人的角色,他们十分了解自己下属各方面的条件,通过各种关系为下属安排约会。有些公司的领导还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面试”一些本公司员工的约会对象,看看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的下属,其高度负责的态度令下属颇为感动。

  小公司如此,日本的一些大公司也同样对员工的生活予以周到的安排或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