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查理宝典-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中文版序言 Louis Li 
鸣谢 
序言 巴菲特论芒格 沃伦?巴菲特 
驳辞 芒格论巴菲特 查理?芒格 
导读 彼得?考夫曼 
第一章  
查理?芒格传略 
歌颂长者:芒格论晚年 
忆念:晚辈谈芒格 
第二章 
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 
第三章 
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 
(2001年至2006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的谈话摘录) 
第四章 查理十一讲 
第一讲 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第二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第三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修正稿) 
第四讲 关于现实思维的现实思考? 
 
第五讲 专业人士需要更多的跨学科技能 
第六讲 一流慈善基金的投资实践 
第七讲 在慈善圆桌会议早餐会上的讲话 
第八讲 2003年的金融大丑闻 
第九讲 论学院派经济学 
第十讲 在南加州大学GOULD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第十一讲 人类误判心理学 
查理?芒格的推荐书目 
文章、报道与评论 
索引 
查理?芒格年谱 
附:1 现金流量贴现法 
2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
 
中文版序:书中自有黄金屋黄
Louis Li 李路 作者系比亚迪大股东 
                20 多年前,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只身来到美国,我怎么也没
有想到后来竟然从事了投资行业,更没有想到由于种种机缘巧合有幸结识了当代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先生。 2004 年,芒格先生成为我的投资合伙人,自此就成
为我终生的良师益友。这样的机遇恐怕是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 
                 像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巴菲特/芒格崇拜者一样,两位老师的教
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神奇业绩,对我个人的投资事业起到了塑造式的影
响。这些年受益于芒格恩师的近距离言传身教,又让我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他思想
的博大精深。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将这些学习的心得与更多的同道分享。彼得?
考夫曼的这本书是这方面最好的努力。彼得是查理多年的朋友,他本人又是极其
优秀的企业家、“职业书虫”。由他编辑的《穷查理宝典》最为全面地囊括了查
理的思想精华。彼得既是我的好友,又是我的投资合伙人,所以我一直都很关注
这本书的整个出版过程。2005 年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如获至宝,反复研读,
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那时我就想把这本书认真地翻译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不
想这个愿望又过了五年才得以实现。2009 年,查理 85 岁。经一位朋友提醒,我
意识到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对恩师最好的报答,同时也完成了我多年来希
望与同胞分享芒格智慧的心愿。  
       现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了,我也想在此奉献我个人学习、实践
芒格思想与人格的心路历程、心得体会,以配合读者更好地领会本书所包含的智
慧。 
第一次接触巴菲特/芒格的价值投资体系可以追溯到20年前。那时我刚到美
国,举目无亲,文化不熟,语言不通。侥幸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本科,立刻便
面临学费、生活费昂贵的问题。虽然有些奖学金也可以贷款,然而对一个身无分
文的学生而言,那笔贷款是个天文数字,不知何时才能还清,对前途一片迷茫焦
虑。相信很多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要靠借债和打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的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
由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长大,我那时对经商几乎没有概念。在那个
年代,商业在中国还不是很要紧的事。一天,一位同学告诉我:“你要是想了解
在美国怎么能赚钱,商学院有个演讲一定要去听。”那个演讲人的名字有点怪,
叫巴菲特(Buffett),很像  “自助餐”(Buffet)的意思。我一听这个名字蛮有趣,
就去了。那时巴菲特还不像今天这么出名,去的人不多,但那次演讲于我而言却
是一次醍醐灌顶的经历。
巴菲特讲的是如何在股市投资。在此之前,股市在我头脑里的印象还停留在
曹禺的话剧《日出》里所描绘的1930年代上海的十里洋场,充满了狡诈、运气
与血腥。然而这位据说在股市上赚了很多钱的成功的美国商人看上去却显然是一
个好人,友善而聪明,颇有些学究气,同我想像中那些冷酷无情、投机钻营的商
人完全不同。
巴菲特的演讲措辞简洁、条理清晰、内容可信。一个多钟头的演讲把股票市
场的道理说得清晰明了。巴菲特说,股票本质上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的价
格就是由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而公司的价值又是由公司
的盈利情况及净资产决定的。虽然股票价格上上下下的波动在短期内很难预测,
但长期而言一定是由公司的价值决定的。聪明的投资者只要在股票的价格远低于
公司实际价值的时候买进,又在价格接近或者高于价值时卖出,就能够在风险很
小的情况下赚很多钱。
听完这番演讲,我觉得好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难道一个聪明、正直、博
学的人,不需要家庭的支持,也不需要精熟公司管理,或者发明、创造新产品,
创立新公司,在美国就可以白手起家地成功致富吗?我眼前就有这么一位活生生
的榜样!那时我自认为不适合做管理,因为对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不了解,创业也
没有把握。但是如果说去研究公司的价值,去研究一些比较复杂的商业数据、财
务报告,那却是我的专长。果真如此的话,像我这样一个不名一文、举目无亲、
毫无社会根基和经验的外国人不也可以在股票投资领域有一番作为了吗?这实
在太诱人了。
听完演讲后,我回去立刻找来了有关巴菲特的所有图书,包括他致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年信及各种关于他的研究,也了解到芒格先生是巴菲特先生
几十年来形影不离的合伙人,然后整整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来彻底地研究他们,所
有的研究都印证了我当时听演讲时的印象。完成了这个调研后,我便真正自信这
个行业是可为的。
一两年后,我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支股票。那时虽然我个人的净资产仍然是
负数,但积蓄了一些现金可以用来投资。当时正逢1990年代初,全球化的过程
刚刚开始,美国各行业的公司都处于一个长期上升的状态,市场上有很多被低估
的股票。到1996年从哥大毕业的时候,我已经从股市投资上获取了相当可观的
回报。
毕业后我一边在投资银行工作,一边继续在股票上投资。工作的第一年,我
有幸全程参与了一间大公司的上市,并得到了一大笔奖金。可是我并不喜欢投行
 
的工作,况且我发现在投行挣的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还不如我业余在股市上赚的
钱多,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投资股市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根救命稻草、一个爱好,
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终生的事业。一年后,我辞职离开投行,开始了职业投资生涯。
当时家人和朋友都颇为不解和担心,我自己对前途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坦白说,
创业的勇气同样来自于巴菲特和芒格的影响。
        1998年1月,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支持者寡,几个老朋友友情客串投资人
凑了一小笔钱,我自己身兼数职,既是董事长、基金经理,又是秘书、分析员。
全部的家当就是一部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其时适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石油的价格跌破了每桶10美元。我于是开始大量地买进一些亚洲优秀企业的股
票,同时也买入了大量美国及加拿大的石油公司股票。但随后的股票波动令我当
年就损失了19%的账面价值。这使得有些投资者开始担心以后的运作情况,不敢
再投钱了。其中一个最大的投资者第二年就撤资了。再加上昂贵的前期营运成
本,公司一度面临生存的危机。
出师不利让我倍受压力,觉得辜负了投资人的信任。而这些心理负担又的
确会影响到投资决策,比如在碰到好的机会时也不敢行动。而那时恰恰又是最好
的投资时机。这时,巴菲特和芒格的理念和榜样对我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在
1973—1974年的美国经济衰退中,他们两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我最失落的
时候,我就以巴菲特和芒格为榜样勉励自己,始终坚持凡事看长远。
随后,在1998年的下半年里,我顶住压力、鼓起勇气,连续作出了当时我
最重要的三四个投资决定。恰恰是这几个投资在以后的两年里给我和我的投资者
带来了数倍的回报。现在回头来想,在时间上我是幸运的,但巴菲特和芒格的榜
样作用以及他们的书籍和思想,对我的确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出色的业绩并没有给我带来新的投资人。那个时候直到现在,绝大多
数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基本上遵从一些我认为是脑子坏掉的
理论。比如他们相信市场完全有效理论,因而相信股价的波动就等同真实的风险,
判断你的表现最看重你业绩的波动性如何。我觉得同他们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在我看来,投资股市最大的风险其实并不是价格的上下起伏,而是你的投资未来
会不会出现永久性的亏损。单纯的股价下跌不仅不是风险,简直就是机会。不
然哪里去找便宜的股票呢?就像如果你最喜欢的餐馆里牛排的价格下跌了一半,
你会吃得更香才对。买进下跌的股票时是卖家难受,作为买家你应该高兴才对。
我跟他们解释我的投资原则就是遵循巴菲特和芒格他们的投资哲学。然而这时我
才发现,虽然巴菲特和芒格很成功,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实际做法却与
巴菲特/芒格的投资理念完全相反。表面上那些成名的基金经理接受巴菲特/芒格
的理论,而且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根本是南辕北辙,因
为他们的客户也是南辕北辙的。他们接受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