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牛内幕-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根生认为,乳业是国家的弱项,却是内蒙古的强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文化是古人留给内蒙古的最大的一笔无形资产,内蒙古要做中国的“乳业龙头”,呼和浩特要做“中国乳都”。

  这就是蒙牛“三步走”的品牌战略。

  2005年,在《品牌中国》论坛上,牛根生的一句声若洪钟的结束语“蒙牛!中国牛!世界牛!”,振奋人心,颇有代国人“宣言”的气度。

  如何创这个牌?

  经济全球化,与我们同台竞争的是装备到牙齿的国际军团,我们规模不如别人,底子不如别人,历史不如别人,凭什么赶?靠什么超?

  中华民族要想后来居上,只有凭创新,靠突破。既要拼硬件,更要发动“软件革命”:在管理上创新,在文化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通过创新赢得国际竞争力。

  成立“老牛专项基金”,就是我们在产权制度上寻求突破的一种尝试。“老牛专项基金”的用途,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面向员工(杰出者、特困者、重症者),面向消费者(重大建议者、感天动地者、杰出贡献者),面向中国乳业。

  指向员工的部分,共涉及到九类人:搞经营的、搞管理的、搞市场的、搞销售的、搞研发的、搞技术的、搞生产的、搞原料的,最后一类是陷入特殊困境的员工——遭遇天灾人祸,或者其他过不去的坎,但企业的分配制度涉及不到、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则照顾不到、社会保障系统也覆盖不到,这时候,可以向基金申请帮助。

  文化需要传承,精神需要接力。干事业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一群又一群人,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要把好的文化、好的做法,模式化、制度化,让它凝固下来,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这样,即使有貌合神离的人进来,在系统构筑的强大的“文化执行力范式”中,经过一场又一场博弈,也会被慢慢同化,成为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 

 

 
 

 

第十三章 大胜靠德: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
 
  蒙牛文化的主根是“德”,其有三大“支根”:“经营人心”,“与自己较劲”,“种自己的田”。“三大支根”同时也是“三大方法论”。

  一、创业纲领

  成立的第一天,蒙牛就确立了自己的创业纲领:“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同时,隐含一个先决条件:追求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通常人们创业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赔和赚,而牛根生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赔和赚。1999年,创业伊始,他就宣布了蒙牛的“创业纲领”——以股东、银行、员工、伙伴、社会五方的利益为利益,建立大利益圈,形成“五赢格局”。

  “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财富分配的和谐。可以说,蒙牛在6年前,就发表了自己的“和谐宣言”,就开始缔造“和谐蒙牛”。

  牛根生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世界上没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剥夺别人的利益,甚至明天也可以继续剥夺,但后天你将得到苦果。一个企业如果只想活一年两年,那就罢了;如果想长命百岁,没有“长寿基因”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常常强调“市场导向”,其实“市场导向”最大的窍门不就是给别人带来利益吗?所以,企业利润率低了,我不安;利润率高了,我也会不安:是不是把人家哪个环节的利益给剥削了?如果真是这样,就得迅速纠正,否则,这个得利少的环节以后就会缺位,它一缺位,整个产业链条就断了,我们的整体利益也就没了。

  简而言之,蒙牛存在的全部理由有两个:第一,中国消费者需要健康;第二,中国“三农问题”需要龙头企业。据此,蒙牛提出自己的使命,“百年蒙牛,强乳兴农”;明确自己的愿景,“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

  1。六年来惟一所请的一个人,与民企自建党委有关

  无论在外界,还是在公司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牛根生视作“蒙牛之父”,把卢俊视作“蒙牛之母”。

  创业伊始,牛根生所请的第一个人,也是六年来所请的惟一一个人,就是卢俊。

  为什么要请卢俊?因为蒙牛要建立党委,还要建立规范的股份制企业。

  为什么要建立党委?从起源上看,企业是全社会的,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就没有蒙牛;从发展上看,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党在我们国家就是“德”的最高旗帜和最忠实的实践者,所以,要把企业纳入党的管理。从面世第一天起,就要由党来把握方向。

  党委的成立并不一帆风顺。当时,民营企业能否设立党委还是个问题。但这并不妨碍蒙牛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创立伊始,以卢俊为书记,以牛根生为副书记的党组织(筹备党委),就在蒙牛自发地建立起来了。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牛根生坚持自己不担任党内正职,他说: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需要一个“中间人”——公正的裁判,我们企业党组织的宗旨是“与中央保持一致,按员工需求办事”,因此,我作为主要经营者,不宜担任正职。

  卢俊说:“蒙牛坚持成立党委,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想让企业从成立之初,便能充分利用党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避免走入家族式管理的歧途。”

  党既管思想政治工作,又管企业文化建设,还管干部队伍建设。

  卢俊总结道:“我理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经营人心。”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2000年8月8日,上级党组织批准蒙牛成立党总支;2001年5月8日,中共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正式成立。

  2。“党委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比在国有企业还大!”

  牛根生私下里曾说:党委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实际上比在国有企业还大!他的论据是:国有企业本身就是国家的,员工中不容易滋生对立情绪;而民营企业不是国家的,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都不代表国家,所以,调停他们之间的利益,就需要一个公正的“第四方”——党组织。只有党,才能站在所有“利益圈子”之外,按“三个代表”的原则和宗旨,处理好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

  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党组织的特点是“管三头”:上管所有者,中管经营者,下管劳动者。它是沟通的桥梁,矛盾的调停者,正义的代言人。

  2002年“五四运动”纪念日,蒙牛作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典型企业,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选播。蒙牛是内蒙古惟一入选的企业,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惟一入选的企业。

  2003年4月,蒙牛又成为中宣部向全国推荐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宣传单位。

  蒙牛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简明扼要:经营思想。或者说,经营人心。

  为什么“经营思想”?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蒙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目的。怎样实现这一目的?党委书记卢俊说:我们身兼二任,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培训师。

  在液体奶事业本部党总支副书记的责任状中,有41%的工作是民意调查和反腐调查工作。每月对职能型、生产型部门民意调查4~5个,每月对市场类部门民意调查4~5个,每月对物流部门监督检查4个。对各部门负责人都有量化的分数评价。每月都要进行反腐调查。范树勋是蒙牛液态奶事业部公开招聘的专职党总支副书记,他说:“我的职责,一是调查各部门领导的员工认可度,二是考核他们的德绩状况,三是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范树勋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最让他发愁的是,如何经常地、准确地、有效地挑出监督对象的“毛病”,在每月一次的汇报会上摆出来。他说:“领导不听你表扬谁!”

  在蒙牛,有一个专门务虚的“思想经营例会”,视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召开时,高层领导开一个会,中层干部开一个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建立思想库,形成创意群,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多的预案。这个例会的规则是: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蒙牛人认为,尽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施动者与受动者两种角色,但施动者要做受动者的“助产士”,把“外力”转化为“内力”,把“外需”转化为“内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不应该是硬按在一个人头上的“帽子”,而应该是从一个人头上催生出来的“头发”。帽子与脑袋并非一体,风一吹就掉;头发与脑袋是一体的,剪了复又生。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四做”:用脚做(突出“调研”),用手做(强调“示范”),用心做(善于“沟通”),用势做(借助“载体”)。

  还要做到“五人”、“五导”: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信任人、发展人,让员工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引导、指导、疏导、开导、劝导,让奔腾喧嚣的各种能量都汇聚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轨道上来。

  公司广泛开展“学政治、学法律、学技术、学专业、强素质”的“四学一强”活动,从2003年开始,在班组长中测评选拔,每年都选送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到国内一些高等院校进修,以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的后备人才队伍。

  公司还建立了员工思想信息反馈网络,员工有什么想法、意见、建议、要求,都及时通过这个网络反映到公司高层领导。该采纳的采纳,该解释的解释,该奖励的奖励。

  28岁的机修工张文杰,刻苦钻研技术,将车间高瓶酸奶灌瓶装置由手动改成自动,提高工效12倍,获得公司技术革新二等奖,奖金18万元。

  2003年,一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牛根生个人奖了他1万元……

  牛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