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牛内幕-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根生对此的解释令人信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常想,如果缺乏参照物,缺乏警觉性,可能对市场的敏感度也差,反而散了……蒙牛超不超伊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与伊利同属于草原品牌、内蒙古品牌。今后比较大的可能是,有时伊利超过蒙牛,有时蒙牛超过伊利。哪一方长期做第一,也不一定是好事。”

  这就是说,一个人走完万里长征是困难的,但两个人——哪怕是怀有敌意的两个人,都可以彼此“伴跑”:参考对方的脚印,牢记奋斗的理由,激发前进的热情……如果对方攻击你的弱点,谢天谢地,上天赐予你一个严厉的老师!

  它们六年来正是这样相互参照的,产品上你启我发,价格上你迁我变,渠道上你开我辟,促销上你吟我唱……

  1。产品上你启我发

  在全国乳业中,蒙牛伊利两家企业的产品肯定是同质化最高的。

  在牛奶领域,他们的主打产品都是UHT牛奶,而且主要是利乐砖与利乐枕两种包装形式。

  在利乐枕的开发上,蒙牛占尽先机。

  但在牛奶的“第三包装”百利包的开发上,伊利又比蒙牛抢先一步。

  在早餐奶领域,蒙牛趟开路子,做火半边天后,伊利跟着也做了早餐奶。

  在酸奶领域,蒙牛首创“果粒”型(直接加入果粒),伊利则有“果味”型。

  在乳饮料领域,伊利有优酸乳系列,蒙牛有酸酸乳系列,但各出其源,“酸根”不同。

  蒙牛酸酸乳做火后,行业内某两大乳业先后也做了“酸酸乳”。

  2005年,市场上不断有新的信息传来:伊利也推出了“酸酸乳”。有的业务员责怪公司:人人都知道“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可有的地方却见不到蒙牛酸酸乳,反而是伊利酸酸乳铺得到处都是……难道我们就不能提前对“酸酸乳”进行注册吗?

  在冰淇淋产品上,两家也常常会出现一物降一物的“对子产品”。

  开始的时候,两家都指责对方抄袭自己。时间一长,他们终于发现这种指责毫无意义,于是不再计较产品创新上的“你启我发”。

  不管怎么说,蒙牛的液态奶销量能在短短四年中超越伊利老大哥,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这正是创业者可资借鉴的地方。最能体现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应该首推“利乐枕”。

  2。先行一步,蒙牛枕销量全球第一

  2000年2月,蒙牛第一个吃螃蟹,开发出中国第一袋利乐枕产品,一时间所向披靡。

  这是利乐公司1999年推出的一种全新包装,保质期45天。此时,在中国市场上,只有外来品牌帕玛拉特在生产这种包装的牛奶,市场占有率极低。

  据说,1999年利乐曾经与伊利谈判,愿意免费提供两条利乐枕生产线。但考虑到背后的风险,伊利断然拒绝了。同样采取拒绝态度的,还有国内其他厂家。

  当时,国内市场上的牛奶包装主要是两种,一是巴氏塑料袋,一是UHT利乐砖。前者需要地产地销,城城皆有;后者出厂后可打8个月的持久战,光明、伊利、三元等巨头已经“母仪天下”,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在稳坐钓鱼台、丰衣足食的情况下,谁也不愿贸然去推这种“两头受挤”、前景莫测的新产品,况且其利润极薄,如果做不到相当的量,就会赔钱。

  蒙牛内部也是充满争议。但牛根生认为,差异化,挺进无竞争领域是弱势企业迅速制造相对强势的不二法门。

  在“蒙牛枕”营销规划中,前期准备在8大城市陆续登陆,以买二赠一或买三赠一的方式迅速冲开市场大坝。

  5月18日,蒙牛枕在北京率先上市。首选北京,还有一个原因是,帕玛拉特在北京已经销售一年多,人们对这种包装的牛奶已经有所认识。

  免费品尝。买三赠一。这在北京牛奶界是前所未闻的事情,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短短一个月,销售量就达到20吨/日。

  此后,几乎在所有大一点的超市,蒙牛枕都紧紧贴着帕玛拉特摆放,价格比帕玛拉特枕低一角钱。有人惊呼:“草原上的帕玛拉特”来了!

  2个月后,无论是铺市率、绝对销量,还是单店销量,蒙牛均已超越先驱者帕玛拉特。徒弟超过了师傅。

  伊利很快修正了自己的失误,迅速跟进。接着,国内其他乳业也争相跟进。以前这个备受冷落,甚至免费赠送设备都不要的“利乐枕”,突然成了香饽饽,八面上马,全国开花。

  到2002年,单北京市场上,就已经有十数个品牌打得昏天黑地。有的买六赠一,有的买四赠一,有的买三赠一,有的买二赠一。先红、治国当年5月考察市场时,在朝阳区的一个超市里,居然发现伊利枕买一送一,一看日期,45天的保质期只剩下最后几天了。

  但抢得先机的蒙牛,在利乐枕产品上的霸主地位已经无人能撼,后九大品牌所属利乐枕的销量之和,都不及蒙牛一家。当然,只有起点,永无终点。

  2003年2月12日,在标有“世纪蒙牛,世界蒙牛”字样的天蓝色幕景前,东方企业家牛根生从西方企业家NickShreiber(中文名:蔡尔柏)手中接过两块沉甸甸的奖牌:“利乐枕无菌包装使用量全球第一”,“2002年度使用利乐包装超10亿包”。

  蒙牛所获奖项“利乐枕无菌包装使用量全球第一”,创世界纪录,不仅表明蒙牛是全球最大的利乐枕牛奶生产商,而且表明蒙牛是所有使用这一包装的液态食品厂家中的老大。其实,利乐枕牛奶市场占有率,早在2001年蒙牛即居全球第一,这一奖项可谓姗姗来迟。

  至此,蒙牛成为“双料冠军”: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利乐枕销量全球之冠。

  利乐首席执行官蔡尔柏,对蒙牛的成就表示祝贺。但在稍后的交谈中,牛根生让这位世界级CEO再次大吃一惊:牛宣布,2004年,内蒙古大草原上使用的利乐包装将达到100亿包!

  蔡尔柏眼睛都亮了,站起来紧紧握住牛根生的手:Thankyou!

  牛根生在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时,这样讲道:“2000年的时候,我们面临着‘生产什么’的抉择。当时,各种高价的利乐包牛奶堆满商店,低价的巴氏杀菌奶也是无孔不入,如果我们也像其他企业一样只生产这两种产品,那明显是一岁半的孩子与拳王泰森过招。怎么办?当时利乐公司刚刚推出利乐枕包装,我们就选择生产这种保质期为45天的纯鲜牛奶,结果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打了一个空当市场,利乐枕一下子火了起来。”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是因为在与敌人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

  产品竞争也是这样。

  3。改变规则,香米奶茶粉热卖青城

  2002年,临近春节,各路商家照例大打“年关牌”。一种名为“香米奶茶粉”的新式奶茶粉,在青城四大超市大出风头。

  这年腊月二十二下午六时,治国走进华联超市,调查年货市场。

  “免费品尝!蒙牛新产品,香米奶茶粉!”随着促销小姐的连声吆喝,一次性纸杯递入手中,尝一口,奶香炒米香一齐涌来。问问其他人的感受,有的说“感觉比过去的奶茶粉香”,有的说“好像味道挺浓”。有个老太太开始不买,尝了一下,连连点头:“来两袋!”

  虽然临近下班,免费品尝柜台前依然熙熙攘攘,许多人即尝即买。柜台小姐说:“今天免费品尝已经用掉了5000多个杯子。”柜台负责人说:“今天搬进来18件,加上昨天留存的,今天已卖出22件。”每件40袋。

  据了解,自2002年1月12日上市以来,由于市面上独此一家,蒙牛香米奶茶粉在呼市一炮打响,在华联、天客隆、百盛、家和四大超市同时热卖,单华联超市每天的销量就在13件以上。

  “香米奶茶粉”是蒙牛独立研发的新产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改变了内容,在传统奶茶粉中加入了炒米成分;二是改变了“游戏规则”,由传统227克装变革为200克装,消减人们对香米奶茶粉的价格敏感及家庭存货期。此举一出,全行业震动,追随者纷纷效仿,致使200克包装由企业标准晋升为行业标准。

  据奶品事业部总经理王世伟介绍,香米奶茶粉的开发理念是“回归自然,品味醇香”,让人们不但喝牛奶,也在喝牛奶中品味草原文化。原始的草原奶茶是用来泡喝炒米的,但现在城市里谁家能有炒米?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蒙牛开发了这一新产品。

  自2002年1月以来,在有泡喝炒米之俗的内蒙古地区,由西到东,蒙牛香米奶茶粉逐一布线,并将触角延伸到新疆等地,牢牢奠定了领导者地位,稳坐第一把交椅。直到今天,尽管跟进者使尽浑身解数,仍然难撼其位。

  4。价格上的你迁我变:蒙牛永远“贵一角”

  谈到草原两大乳业的竞争,人们最热衷的就是谈价格战。2004年的“奶价不如水价高”更让价格战成为焦点。

  让我们以1000ML利乐砖纯牛奶为例,看看乳业近年的价格变迁:

  2002年售价:6~75元/盒;

  2003年售价:5~55元/盒;

  2004年7月份的售价:39~45元/盒(已经跌破出厂价)。

  不少专家和媒体都在讨论“价格战的罪人”到底是谁?

  事实上,是谁挑起的价格战,大概没有必要去考证。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价格战是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必然步骤,价格战也是消费者货币投票的必然结果,否定价格战无异于否定市场规律。

  况且,厂家害怕价格战,消费者偏偏喜欢价格战。

  我们这里需要分析的是蒙牛与伊利的价格策略。

  在发展初期,伊利一度期望通过价格战来打垮蒙牛。但自2002年之后,蒙牛制订了一个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