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富士的美国之行
当柯达步入电子成像领域时,富士也紧跟而进,甚至准备迎头赶上。
(一)富士“悄然”进入美国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20世纪60年代,日本照相业市场的饱和,使日本富士决心向海外发展,美国成为富士的首选目标。最初,富士是以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企业形象出现在美国市场上,考虑到海外业务拓展的必要性,富士同大多数打入美国的日本公司一样,宁愿以国内73%的市场利润来支持其进入美国的市场。再加上最初进入美国的富士认为,柯达在美国的领导地位坚如磐石,很难被击败。因此,富士的策略是在不惊动柯达的情况下,寻求那些实力较弱的影像公司(诸如3M公司),从这些公司手中争夺市场,力争达到15%的美国市场份额。然而富士的初衷没能实现,富士的迅猛发展,不仅仅引起了柯达的注意,甚至让柯达大为恼火。
1977年,富士降低相纸价格,柯达也立刻降价并采取了一系列激烈的市场销售策略。
1983年,富士推出两种速率的高分辨率胶卷,可达也立刻推出类似产品。为了还以颜色,柯达还推出了四种速率的高清晰胶卷。
此后的商战愈演愈烈。富士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并不想挑起争斗。我们很乐意在柯达的保护伞下生存……”“我们做的并不出格。若我是柯达,我是不会为富士的存在而忧虑的。”
(二)富士的R&D
1967年,初进美国的富士花了几百万美元开发的8mm家庭电影系统,由于与柯达以往的产品不匹配而被柯达轻易击败。此事给富士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富士加强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巨大的投入给富士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富士成像产品的高质量已是家喻户晓,包括办公设备、医药设备,半导体和家庭电脑的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为富士的多元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富士拥有一支高素质并富有柔性的员工队伍。富士的员工都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可以在不同的工厂里根据不同的要求作不同的工作,生产不同的产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四)多元化经营
随着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富士开始涉足医药、电子行业,经营范围也由照相机、胶卷扩展到医药设备、复印机、自行车、录像带。其中,胶卷是其主要产品。据1990年的统计,富士的销售额中,胶卷占到50。4%,磁性产品占10。2%(磁带、磁盘),商业产品如打印机、药品、办公设备等占到39。4%。
'试析' 
1。你怎样评价由富士进入美国影像市场所引起的这场柯达—富士之战?
2。在柯达—富士之战中,你认为它们各运用了什么市场营销战略?与各自营销战略相匹配的营销组合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
3。在柯达—富士之战中,谁是赢家?你从它们的营销中学习到什么?
4。在柯达—富士之战中,双方是否有失误的地方?你认为怎样做才更好?
 '营销操作能力训练题'
依据所学到的竞争策略和手段为某一濒临倒闭或新建的企业设计一个竞争取胜方案。






第十四章  市场营销的组织实施与控制
案例一、野马车奔驰40年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作为工作的中心” 的经营理念,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2000年,福特汽车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35万名员工,在30多个国家的设有福特汽车制造装配企业,共同创造了1;700亿美元的营业总收入,向六大洲、200多个国家共销售各种轿车、卡车和商用车740万辆。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众多的汽车知名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美洲豹(Jaguar)、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和陆虎(LandRover)。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汽车品牌自身也公司的名称一样和蕴含着巨大的无形价值,以〃福特〃品牌为例,根据国际著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的调查,品牌价值为364亿美元,位居汽车品牌价值榜首,名列全球所有品牌第七。1999年,《财富》杂志将亨利。福特评为“二十一世纪商业巨人以此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福特汽车公司推出过很多经典的车型,而在营销上最为成功的可以以“野马”为最。
“野马”汽车是福特汽车公司在1964年推出的新产品,在当时购买野马车的人打破了美国历史的记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李,野马汽车风靡整个美国,取得了轰动一时的成功,在投产后不到两年,便生产出第1百万辆“野马”汽车,两年内为福特公司创造了11亿美元的纯利润。野马汽车受到市场的如此青睐是与当时加盟福特公司的著名的营销大师李?艾柯卡的周密独到的营销策划密不可分的。艾科卡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倒闭的企业,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野马的巨大的成功不仅验证了他的这句话,瞩目的销售业绩也为他赢得了“野马之父”的称号。
1962年,艾科卡就任福特公司的分部总经理,开始策划生产一种受欢迎的新型汽车。在前期的市场调查上,艾科卡就做好预备功课,调查范围遍及了美国及欧洲,找出现有的车型上的不足加以改进。在当时的情况是,美国年纪比较大的买主,已经不再满足于经济实惠的车型,而是追求式样新颖的豪华车。而二战后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小孩已经长大,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20…24岁的人增至总人口的50%以上,年轻人向来是汽车消费的主要力量,因此在新车型的设计上就要体现快事新颖、性能好,车不能太重而最重要价钱要吸引人。因此在新车问世前,艾柯卡邀请底特律地区的54对夫妇到汽车厂做客,并请他们对新车发表意见。他们中既有收入颇高的,亦有中下水平收入的。当54对夫妇对新车发表感想后,负责策划的人员发现白领阶层的夫妇非常满意野马,而蓝领工人则认为新车虽好,但买不起。于是,艾柯卡请他们估计新车价,大部分人均认为至少要一万美元。当艾柯卡告诉他们,野马的实际售价为2500美元时,大家都惊呆了,他们根本没想到令人如此心仪的车,竟会如此便宜。在早期设计阶段,新车被命名为猎鹰特号,后来又有人想叫它美洲豹、雷鸟II型等,艾柯卡认为均不理想,于是委托广告公司代理人去底特律公共图书馆去查阅,从 A到 z列出成千动物,最后筛选出一个——“野马”,由于美国人对二战中野马式战斗机的名字印象极为深刻,用“野马”作为新型车的名字,适合美国人放荡不羁的个性,既能使消费者立即联想到汽车的速度和性能,也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味道。艾柯卡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理解,对野马车的准确定位,使野马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热切追捧,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将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对于野马车在推出的整个过程,艾科卡在每个环节上都下足功夫,在分阶段营销上,艾可卡更是全情投入,创意不断。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使新车“野马”一上市,便获得较高的市场认知度,细致周密地设计了一套宣传策划方案,六个步骤的营销活动使得野马车的知名度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提升:
(1)邀请各大报纸的编辑到迪尔伯恩,并借给每人一辆野马车,组织他们参加从纽约到迪尔伯恩的野马车大赛,同时邀请一百名新闻记者亲临现场采访。从表面看,这是一次赛车活动,实际上是一次告知性的广告宣传。此项活动一经展开,便引起了许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纷纷报道野马车大赛近况,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车的知名度和透明度。
(2)野马车上市的第一天,在全美二千六百家报纸上,用整版刊登了野马车在奔驰的图片,并且在数家电台做广告,广告使用了所谓的“蒙娜?丽莎”手法:一幅朴素的白色“野马”在奔驰的画面,注上一行简单的字:“真想不到”,副题是:售价2368美元。由于公关经理的努力,新车照片同时出现在《时代》和《新闻周刊》封面上,关于这两大杂志的惊人宣传效果,艾柯卡后来回忆说:《时代》和《新闻周刊》本身就使我们多卖出10万辆!”此举大大地提高了该产品的知名度和透明度。
(3)自野马车上市开始,各大电视台每天不断播放野马车广告。广告内容是:一个渴望成为赛车手或喷气式飞机驾驶员的年轻人,正驾驶着一辆华贵、时尚、动感十足的野马车在飞驰。选择电视做宣传,旨在扩大广告宣传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4)在最显眼的停车场,竖起巨幅路牌广告,上书:“野马栏”,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扩大野马的曝光率。
(5)在美国各地最繁忙的15个机场和200家度假饭店展览野马车,以实物广告形式,激发人们的购买欲。
(6)同时,福特公司向全国的小汽车用户直接寄发几百万封推销信,既达到了促销的目的,也表示了公司对顾客的一片诚挚爱心和为顾客服务的态度和决心。此外,公司大量上市“野马”墨镜、钥匙链、帽子、“野马”玩具车,甚至在面包铺的橱窗里贴上广告:“我们的烤饼卖得像‘野马’一样快。”
从产品的目标市场的定位到产品自身的设计,从“野马”这个名称的选取,到最后的促销环节的别出心裁上,“野马”车做的丝丝入扣,在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后,仅一周内,野马车便享誉全美,风行一时就不足为奇了。在野马车上市的第一天,就有大量的人涌到福特经销店购车,原计划销售指标为年销量达到七千五百辆,后剧增至二十万辆。年终结算统计时发现,野马车在一年内竟销售了三十六万辆,创纯利十一亿美元。1964年的圣诞节期间,美国因野马而如痴如狂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