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情操论-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乐之情。
    不过,人们虽然不能为这种状况再增加什么,但能从中得到很多。虽然这种状况和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间的距离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和人类最小的不幸之间的距离却大得
惊人。因此,与其说不幸必然使受难者的情绪消沉到远远不如它的自然状态,不如说幸
运能够把他的情绪提高到超过它的自然状态。所以,旁观者一定会发现完全同情别人的
悲伤并使自己的感情同它完全协调一致比完全同情他的快乐更为困难;而且他在前一种
情况下一定会比在后一种情况下更多地背离自己自然的和一般的心情。正是因为这样,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同对快乐的同情相比,前者常常是一种更富有刺激性的感情,但
是它总是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产生的感情强烈。
    对快乐表示同情是令人愉快的;无论哪里妒忌都不会同它对抗,我们心满意足地沉
缅于那极度的欢乐之中。但是,同情悲伤却是令人痛苦的,因此我们作此表示总是很勉
强。当观看一场悲剧的演出时,我们尽可能避免对它所激发出来的悲伤表示同情。最后,
仅仅在无法回避的时候才放弃努力。甚至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尽力在同伴面前掩饰自己
的关心。如果我们流泪了,也会小心翼翼地擦去它们,唯恐不能体谅这种多愁善感之情
的旁观者们把它看作是女人气和软弱的表现。因自己遭到不幸而请求我们同情的那个可
怜的人,因为感到我们的谅解可能十分勉强,会带着担心犹豫的神情向我们诉说他的悲
伤。他甚至掩盖了部分悲伤,并因为人类心肠冷酷而羞于发泄出他的全部痛苦感情。那
个因高兴和成功而放荡不羁的人恰恰相反。无论在哪里妒忌都不会引起我们对他的反感,
他期望我们完全同情自己。因此,他不怕以大声欢呼来表达自己的高兴,充分相信我们
会由衷地对他表示赞同。
    为什么在朋友面前哭泣会比欢笑更使我们害羞呢?虽然我们可能经常有理由欢笑,
同样有理由哭泣,但是我们总感到,旁观者更有可能对我们的快乐而不是对我们的痛苦
表示同情。甚至当我们身负最可怕的灾难时,鸣冤叫屈也总是使人难以忍受。但是,胜
利的狂喜并不总是粗野的。确实,谨慎往往告诫我们要以相当节制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
成功,因为谨慎教我们避免这种狂喜而不是其它任何东西更易激起的妒忌。
    下层民众从不妒忌比自己优越的胜利者或公开竞赛的参加者,其所发出的欢呼声多
么热烈!面对一次死刑的判决,他们的悲伤通常又多么平静和有节制!在一次葬礼中,
我们的哀伤表情通常只是某种做作的肃穆;但是,在一次施洗礼仪式或婚礼中,我们的
欢乐总是出于内心而没有任何虚假。在这些场合以及所有这样的欢乐场合,我们的愉快
虽然并不持久,但往往同当事人的愉快一样大。每逢我们热诚地向自己的朋友表示祝贺
时,他们的高兴确实使我们同样高兴。这时,我们会像他们一样幸福,情绪高涨,内心
充满真正的欢乐,眼里闪耀着快乐和满足之情,并且脸部的每一个表情和身体的每一个
姿态都显得生动愉快。然而,当这种做法有损于人类的天性时,我们很少这样做。
    相反,当我们安慰处在痛苦之中的朋友时,我们的感受又会比他们的感受少多少呢?
我们坐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当他们向我们诉说自己不幸的境况时,我们严肃而专心
地听着。但是当他们的叙述不时被那些自然发作的激情打断(这种激情往往使他们在叙
述中突然说不出话来)时,我们内心滋长的倦怠情绪和他们的激动又多么不协调啊!与
此同时,我们可能感到他们的激情是自然的,并不比我们自己在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具有
的激情强烈。我们甚至可能在心灵深处责备自己缺乏感情,或许因此在自己身上激起一
种人为的同情,不过,可以想象,假若这种人为的同情激发出来,它也总是极其脆弱和
转瞬即逝的;并且,一般说来,一旦我们离开那个房间,它就会消失不见,一去不返。
看来当神使我们承受自己的痛苦时,她认为有此已经足够,因此,不要求我们进一步去
分担别人的痛苦,至多鼓励我们致力减轻别人的痛苦。
    正是由于对别人的痛苦感觉迟钝,在巨大痛苦之中的高尚行为总是显得非常优雅合
度。一个能在众多的小灾小难中保持愉快的人,他的举止总是彬彬有礼和惹人喜欢。但
是,他似乎还胜过能够以这种态度忍受极为可怕的灾难的人。我们感到,为了使那些在
他的处境中必然激动不已的剧烈情绪平静下来,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我们看到他能完
全控制自己大为惊异。同时,他的坚定和我们的冷漠完全一致。他并不要求我们具有那
种很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发现自己不具有的,并为此深感羞辱。在他的情感和
我们的情感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完美的一致,因此他的行为也极为合宜。根据我们对人
类天性中通常具有的弱点的感受,我们不能合乎情理地认为他一定能坚持。我们看到那
种能作出如此高尚和巨大努力的内心力量大为吃惊。同叹服和惊奇混合而激发出来的完
全同情和赞同的感情,如同不止一次地提到的那样,构成了人们恰当地称为钦佩的感情。
加图在遭到敌人的包围,无法抵抗又不愿投降的情况下,因奉行那个时代的高尚格言而
陷入必死的境地;但是,他决不因自己遭到不幸而畏缩,也决不用不幸者悲痛欲绝的叫
声、或我们总是很不愿意流的那种可耻的、引起人们同情的眼泪去哀求;相反,加图用
男子汉的刚毅精神武装自己,就在捐躯之前,他以平时那种镇定的神态,为了朋友们的
安全发出了一切必要的命令;对那个冷漠的伟大的布道者塞内加来说,这显然是连众神
也会带着愉快和钦佩的心情来注视的一种景象。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碰到这种英雄的高尚行为的榜样,我们总是深为感动。这样,
我们很容易为这种具有英雄的高尚行为而自己似乎无所感受的人哭泣和流泪,而不会为
那些不能忍受一切痛苦的软弱的人掉一滴眼泪。在上述特殊场合,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悲
伤似乎超过了当事人的原始激情。当苏格拉底喝下最后一服药水时,他的朋友全都哭了,
而他自己却神情平静,显得极为轻松愉快。在所有这样的场合,旁观者没有也没有必要
为克服自己充满同情的悲伤作出任何努力。他并不担心它会使自己做出什么过分和不合
适的事情;相反地,他喜欢自己心中的那种感情,并且带着满足和自我赞赏的心情浸沉
在自己的感情之中。因此,他愉快地沉迷于这种令人伤感的想法,它能够自然地促使自
己关心朋友的灾难,或许,在这种亲切而充满悲伤的爱的激情之前,他从未对朋友产生
过如此强烈的感情。但是,当事人却完全不是这样,他被迫尽可能不去注视在他的处境
中必然是既可怕又令人不快的事情。他担心过分认真地注意那些情况,会由此受到十分
强烈的影响,从而不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或者使自己变成旁观者完全同情和赞同的对
象。因此,他把自己的思想活动集中在那些只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上,集中在由于自己的
行为壮烈和高尚而即将得到的赞扬和钦佩上。感到自己能作出如此高尚而又巨大的努力,
感到自己在这种可怕的处境中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就会意气风发,陶醉在快乐
之中,并能保持那种仿佛沉浸在胜利之中的狂喜。这样,他就使自己摆脱了不幸。
    相反,那个由于自己的某种不幸而陷入悲伤沮丧之中的人,总是多少显得庸俗和卑
劣。我们不可能设身处地地对他的自我同情表示同情(或许,如果我们处在他的境地,
同样会同情自己)。因此,我们看不起他,如果有什么感情可能被认为是不公正的话,
那么,这或许是由天性不可抗拒地决定的、从各方面来说,脆弱的悲伤决不会显得令人
愉快,除非当它来自我们对别人的同情,而不是来自我们对自己的同情时。一个儿子,
在宠爱他而且值得他尊敬的父亲逝世之际,可能沉浸在这种悲伤之中而无可非议。他的
悲伤主要建立在一种对他死去的父亲表示同情的基础上;而且我们也乐意体谅这种充满
人情的感情。但是,如果他由于只涉及自己的不幸而听任上述脆弱的感情泛滥的话,那
么他就再也得不到任何这样的宽容。即使他倾家荡产沦为乞丐,或者面临极为可怕的危
险,甚至被带去公开处决,在绞台上流下一滴眼泪,在所有那些勇敢高尚的人看来,他
也会使自己永远蒙受耻辱。他们对他的同情仍然是非常强烈和真诚的。但是,因为这种
同情不会达到同这种过分的软弱相适应的程度,他们还是没有原谅这个在世人眼中显得
如此脆弱的人。他们对于他的行为与其说是感到悲伤,不如说是感到羞耻。在他们看来,
他由此给自己带来的耻辱是他的不幸之中最可悲的境遇。那个曾在战场上经常冒死亡危
险的、勇敢的比朗公爵,当他看到国家被自己毁掉并回忆起因自己的轻率而不幸地失去
爱戴和荣誉以致在绞台上流泪时,这种脆弱使他大无畏的名声蒙受多大的耻辱呢?


       

道德情操论(1卷…3篇)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兼论社会阶层的区别

    我们夸耀自己的财富而隐瞒自己的贫穷,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同情我们的快乐而不是
悲伤。我们不得不在公众面前暴露出自己的贫穷,并感到我们的处境虽然在公众面前暴
露无遗,但是我们受到的痛苦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同情,对我们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这
更为耻辱了。我们追求财富而避免贫困,主要不是出于这种对人类情感的关心。这个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