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情操论-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示同情。他是很难在所有这些方面取得成功的。我们怀疑他的谦卑是否真心诚意,他
自己对这种拘束也逐渐感到厌倦。因此,一般说来,不要多久他就会忘记所有的老朋友,
除了一些最卑鄙的人之外,他们或许会堕落到做他的扈从;他也不会总是得到新的朋友;
恰如他的老朋友由于他的地位变得比自己高而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冒犯一样,他的新交
发现他同自己地位相等也会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冒犯。只有坚持不懈地采取谦逊态度
才能补偿对两者造成的屈辱。一般说来,他很快就感到厌倦,并为前者阴沉和充满疑虑
的傲慢神气、后者无礼的轻视所激怒,因而对前者不予理睬,对后者动辄发怒,直到最
后,他习以为常地傲慢无礼,因而再也不能得到任何人的尊敬。如果像我所认为的那样,
人类幸福的主要部分来自被人所爱的意识,那么命运的突然改变就很难对幸福产生多大
的作用。最幸福的是这样一种人:他逐渐提升到高贵的地位,此前很久公众就预料到他
的每一步升迁,因此,高贵地位落到他的身上,不会使他产生过分的高兴,并且这合乎
情理地既不会在他所超过的那些人中间引起任何对他的妒嫉,也不会在他所忘记的人中
引起任何对他的猜忌。
    然而,人们更乐意同情产生于较不重要原因的那些轻度快乐。在极大的成功之中做
到谦逊是得体的;但是,在日常生活的所有小事中,在我们与之度过昨夜黄昏的同伴中,
在我们看表演中,在过去说过和做过的事情中,在谈论的一切小事中,在所有那些消磨
人生的无关紧要的琐事中,则无论多么喜形于色也不过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经常保
持愉快心情更为优雅合度,这种心情总是来自一种对日常发生的事情所给予的一切微小
乐趣的特殊爱好。我们乐意对此表示同情;它使我们感到同样的快乐,并使每一件琐事
以其向具有这种幸福心情的人显示的同样令人愉快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正是
青春——欢乐的年华才如此容易使我们动情。那种快乐的倾向甚至似乎使青春更有生气,
并闪烁于年青而又美丽的眼睛之中,即使在一个性别相同的人身上,甚至在老年人身上,
它也会激发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欢乐心情。他们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衰弱,沉缅于那些早已
生疏的令人愉快的思想和情绪之中,而且当眼前这么多的欢乐把这些思想和情绪召回他
们的心中时,它们就像老相识一样地占据了他们的心,——他们为曾经离开这些老相识
而感到遗憾,并因为长期分离而更加热情地同它们拥抱。
    悲伤则与此完全不同。小小的苦恼激不起同情,而剧烈的痛苦却唤起极大的同情。
那个被每一不愉快的小事搞得焦躁不安的人;那个为厨师和司膳最轻微的失职而苦恼的
人;那个感到在无论是给自己还是给别人看的最重要的礼仪之中存在每一不足之处的人;
那个为亲密的朋友在上午相遇时没有向他道早安,也为他的兄弟在自己讲故事的全部时
间内哼小调而生气的人;那个由于在乡下时天气不好,在旅行中道路恶劣,住在镇上时
缺少同伴和一切公共娱乐枯燥无味而情绪不佳的人;这样的人,我认为,虽然可能有某
些理由,但很难得到大量的同情。高兴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情绪,只要有一点理由,我们
也乐意沉缅于此。因此,不论何时,只要不因妒嫉而抱有偏见,我们就很容易同情他人
的高兴。但是悲伤是一种痛苦的情绪,甚至我们自己不幸产生这种情绪,内心也自然而
然地会抵制它和避开它。我们或者根本不会竭尽全力去想象它,或者一想到它就立即摆
脱它。的确,当由于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对悲伤的嫌恶不会老是
阻碍我们去想象它,而由于同样微不足道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它却时常妨碍我们
对此表示同情;因为我们同情的激情总是比自己原有的激情易于压制。此外,人类还存
在一种恶念,它不仅妨碍人们对轻微的不快表示同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拿它们消愁解
闷。因此,当同伴在各方面受到逼迫、催促和逗弄时,我们喜欢取笑并乐于见到同伴的
小小的苦恼。具有极其普通的良好教养的人们,掩饰任何小事可能使他们受到的痛苦;
而熟谙社会人情世故的那些人,则主动地把这种小事变成善意的嘲笑,因为他知道同伴
们会这样做。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对于别人会如何看待同自己相关的每一件事情已养
成一个习惯,这习惯使他把那些轻微的灾难看成在别人看来是同样可笑的,他知道同伴
们肯定会这么看。
    相反,我们对深重痛苦的同情是非常强烈和真诚的。对此不必举例。我们甚至为一
个悲剧的演出而流泪。因此,如果你因任何重大灾难而苦恼,如果你因某一异常的不幸
而陷入贫困、疾病、耻辱和失望之中,那么,即使这也许部分地是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
一般说来,你还是可以信赖自己所有朋友的极其真诚的同情,并且在利益和荣誉许可的
范围内,你也可以信赖他们极为厚道的帮助。但是,如果你的不幸并不如此可怕,如果
你只是在野心上小有挫折,如果你只是被一个情妇遗弃,或者只是受老婆管制,那么,
你就等待你所有的熟人来嘲笑吧。
道德情操论(1卷…3篇)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是一种
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的感情,但是
它通常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强烈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不太真诚,但是它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引人注目。“同情”
这个词,就其最恰当和最初的意义来说,是指我们同情别人的痛苦而不是别人的快乐。
一个已故的、机灵的和敏锐的哲学家曾认为必须通过争论去证明:我们对快乐具有一种
真诚的同情,以及庆贺是人类天性的一种本能。我相信,决没有人认为有必要去证明怜
悯也是这样一种本能。
    首先,我们对悲伤的同情在某种意义上比对快乐的同情更为普遍。虽然悲伤太过分,
我们还是会对它产生某些同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感到的确实不等于完全的同情,
也不等于构成赞同之心的感情上的完美和谐与一致。我们不会跟受难者一道哭泣、惊呼
和哀伤。相反,我们感到他的软弱和他那过分的激情,但是因为他的缘故仍然会经常感
到一种非常明显的关心。可是,如果我们完全不谅解和不赞同另一个人的快乐,我们就
不会对其抱有某种关心或同情。那个因为得到我们所不赞同的过分的和毫无意义的快乐
而手舞足蹈的人,是我们藐视和愤慨的对象。
    此外,无论是心灵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是比愉快更具有刺激性的感情。虽然我
们对痛苦的同情远远不如受难者自然感受到的痛苦强烈,但是它同我们对快乐的同情相
比,通常更为生动鲜明,正如我即将说明的那样,后者更接近于天生的、原始的快乐之
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努力控制对别人悲伤的同情。无论什么时候,当我们没有注
意到受难者时,为了自己的缘故会尽可能抑制这种同情,但是这并不总是成功的。相反
的做法以及勉强的屈从必然会迫使我们对此特别注意。而对快乐的同情却从来不必采取
这种相反的做法。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某种妒忌,我们就决不会对此感到丝毫的同情;
如果不存在妒忌,我们就会毫不勉强地对此表示同情。相反,因为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妒
忌感到羞愧,所以当我们因为那种感情令人不快而无法这样做的时候,就经常假装、有
时还真的愿意同情别人的快乐。也许,在我们心中真正觉得过意不去的时候,我们会说
自己由于邻人交了好运而感到高兴。当我们不愿意对悲伤表示同情时,我们会经常感到
它;而当我们乐于对快乐表示同情时,我们却往往不能感到它。因此,按照我们的想法,
如下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对悲伤表示同情的倾向必定非常强烈,对快乐表示同情的倾向
必定极其微弱。
    然而,尽管存在这种偏见,我还是敢于断言:在不存在妒忌的情况下,我们对快乐
表示同情的倾向比我们对悲伤表示同情的倾向更为强烈;同在想象中产生的对痛苦情绪
的同情相比,我们对令人愉快的情绪的同情更接近于当事人自然感到的愉快。
    对于我们全然不能赞同的那种过分的悲伤,我们多少有点宽容。我们知道,受难者
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同旁观者的情绪完全协调一致。因此,虽
然他没有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多半还是原谅他。但是,我们对过分的快乐却不会这
样宽容。因为我们认为,把它降低到我们能够完全同情的程度,并不需要作出如此巨大
的努力。处于最大的不幸之中而能控制自己悲伤的人,看来应该得到最大的钦佩;但是
诸事顺遂而同样能够控制自己快乐的人,却好像几乎不能得到任何赞扬。我们感到,在
当事人必然感到的和旁观者完全能够赞同的之间,在前一种情况中存在的距离比在后一
种情况中存在的距离更大。
    还有什么可以增加一个身体健康、没有债务、问心无愧的人的幸福呢?对处于这种
境况的人来说,所有增加的幸运都可以恰当地说成是多余的;如果他因此而兴高彩烈,
这必定是极为轻浮的轻率心理引起的。然而,这种情况可以很恰当地称为人类天然的和
原始的状态。尽管当前世界上的不幸和邪恶使人深为悲痛,但这确实是很大一部分人的
状况。因此,他们能够毫无困难地激发他们的同伴在处于这种境况时很可能产生的全部
快乐之情。
    不过,人们虽然不能为这种状况再增加什么,但能从中得到很多。虽然这种状况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