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想进入厨房!
自我意象中建立的情感疤痕组织对人们的影响,就像烧焦的爪子对那只猫的影响一样。如果反复几次经历不快的、发窘的或者令人沮丧的“打击”,受影响的个体不仅在今后会避免置身一模一样的环境,甚至会避免进入可能出现类似环境的整个领域。比如说,我曾经为一个非常能干的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他在一家大公司平步青云,但是过去,他的上司和老板总是让他去参加文山会海。不过,他每次开会时,都安静得像教堂里的猫,只是陪会者,而不是会议的参与者。此人有不少思想很有见地,也想表达出来,但通常情况下都是藏在肚子里,即使偶尔说了一点,也不能因为发了言便得到与会者的信任。实际上,多数同事都视他为“榆木疙瘩”,都在怀疑老板给这个家伙发工资出于什么动机。
你也许在这个例子中可以自行作出判断,并且得出正确的猜测。是的,此人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只要在课堂上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就口吃得非常厉害,由此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奚落,结果呢,他在课堂上显得很不积极,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最佳表现搁在肚子里,“让人看不见”。不妨称此为自我意象疤痕组织的第一层。将镜头快进到他的第一次婚姻。他的前妻和前岳母都很骄横跋扈、喜欢虐待他,两个人都对此人的想法批评和指责,无论是穿什么衣服还是提出什么政见.甚至看本书或看个电视节目也要管一管。在这桩婚姻一开始,他就采取一种“把意见烂在肚子里”的态度。这便成了疤痕组织的第二层。
再将镜头切换到不久前的一年。当时,他是所在社区委员会的积极分子。他发现.他与某个居民的意见严重不一致,而对方在当地很有影响力、自高自大、态度强硬、盛气凌人,还特别能说会道。这位老兄无论提出什么观点,对手都完全否定并攻击它,还鼓动许多其他成员与这位老兄作对。终于,在第一年任期结束的时候,他的票数未能过关,没有再次入选委员会成员。这是第三层疤痕组织。
如今,他无法与在校同学、盛气凌人的岳母或极难相处的居民打交道,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他已经处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有一个权威的上司和老板全力支持他,他提出的建议别人会满怀尊重地聆听,因此对他来说,崭露头角要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得多。这种环境与其他环境相比不一样,这并不重要。就像整个厨房之于一个火炉的顶部一样,这一环境仍然处在类似环境的总体领域。越是靠近这种环境,他的自我意象就越容易受到威胁。因此,他在这些环境中并没有展示出聪慧、能干、有前途的管理者这一自我意象,而是展示出一只“吓坏了的猫”的自我意象。
灰泥,而不是石膏
这位老兄能刮除所有这些疤痕组织,解放他的自我意象吗?没有问题,运用我们讨论过的各种心理控制手段就可以——认识、理性思维、慎重决策(比如树立靶子)、有目的地运用想象力,包括运用“精神影院”精神排练技巧。
基恩·路德拉姆博士在他的优秀图书《成功与权力浅议》中写道:“自我意象不是石膏做的,而是用灰泥做的。”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整形外科医生,不过作为雕刻的多年爱好者,我喜欢拿手术刀对泥土进行雕琢,经常利用泥土雕刻一些作品,并进行调整和重新雕刻,直到它与我想象的完全一致为止。
泥土或灰泥之类的材料始终很柔软,其韧性足以进行很多很多次调整和修饰。上帝在自己的无限智慧中,用类似的材料制造了自我意象,所以,这一自我意象在我们的终生也是始终可以再塑造的。无论你多么年迈、多么疲倦、多么恐惧,受过什么样的创伤,都可以“将泥土润湿”,按照你的想象和愿望重新塑造它。
不要过分自我保护
在脸上有伤疤的情况下,过于保护以免受最初来源的伤害,会使我们在其他方面变得更加脆弱,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们用于保护自己免受某个人或某种环境攻击的情感之墙,会切断我们与所有其他人、与许多机遇的联系,甚至使我们与自己的“真我”无法沟通。正如我们前面指出的那样,觉得“孤独”或与别人不来往的人,也会觉得与自己的“真我”、与自己的人生无法沟通。
将所有这些心理控制技巧结合起来,它们就会在你手上放一把最有力、最神奇的情感手术刀,它们就会向你的双手注入无上的才华和能力,能让你为世界级的情感创伤做手术,以便你能去除如今阻碍你自我意象的任何情感伤疤。不过,这样做的时候,你必须冒一个风险。你必须经受“途中的颠簸”、失望、拒绝和错误。你心中要有这样的信念:这种颠簸必然会出现,但无法阻止你去实现那高于一切的目标。
不要低估情感伤疤的力量
一大摞情感伤疤,一个叠着一个,使自我意象成为一个饱受威胁、无比脆弱的东西。遇到某种环境时,只要它认为该环境可能会用和过去造成伤害的事件同样的方式伤害它,那么,这些伤疤组合就会诱发伺服机制产生“生存模式行为”(即逃避或斗争、退缩或积极交战等)。
在一本名为《忧虑失调与恐惧症》的书中,作者(其中包括一位认知治疗专家)(其中有医学博士亚伦·T·贝克、哲学博士加里·艾米莉、哲学博士鲁思·L·格林伯格。纽约基础书屋,1990年再版)声称:“……阻止一个人闯入自然险境的同一器官,也会阻止他暴露于心理危险之下。”也就是说,伺服机制可能无法准确地估计危险的相对性。比如,由于在谈话中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你在参加宴会时无法更好地交际而感到窘迫,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挣的钱比别的客人少并由此觉得低人一等,于是就害怕别人问起你的职业或投资情况。这其实并非遇到了自然危险(也就是说,你的身体没有受到威胁)。然而,这种环境也可能激发与你在黑暗小巷里遇到劫匪相同的焦虑和压抑情绪。一旦真的遇上了劫匪,你可以温顺地拿出钱包,扔给或递给劫匪,然后拼命地朝相反方向逃之夭夭,这样也许比较恰当。而在社交场合中,放弃所有能够度过愉快夜晚的机会、逃到僻静的地方.或者简单地应对一下便起身离开,这都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会导致某种你恰恰不想要的结果——主人以及其他嘉宾会由于你的表现而彻底瞧不起你。如果这种社交场合与那些在自我意象上留下伤疤的某些场合非常相似,那么,这种场合很可能也会导致上述的生存反应。
我想把本书前面强调的观点再次重申一下:在有些场合采用这种生存主义者行为是不合适甚至适得其反的。要想把受伤的自我意象从此类行为中解放出来,需要进行“情感手术”。不过,要想做成这样的手术,你不一定非得重新回忆童年时代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打击。你可以从运用重新规划、只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精神电影、精神彩排以及其他心理控制技巧开始。接受了新的自我意象,过去的旧伤疤便会自动消除。牢记“以答案为导向的疗法”(或者更确切、更好地说,是“自助式以答案为导向的疗法”)之类的术语,并按照这些说法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以长达30年一成不变的陈词滥调为依据,每周都去回忆过去的经历。
情感伤疤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
精神病学家伯纳德·霍兰德曾经指出,尽管少年犯看似非常独立,以吹牛为自豪而且名声在外,尤其是吹嘘他们如何讨厌每个当权派,但是他们的反对言行太多了。霍兰德博士说,在这一坚硬外壳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希望依靠别人帮助的人的温柔与脆弱”。然而,他们却不能和别人走得太近,因为他们不会信任任何人。他们在过去某个时候曾经受过某人的伤害,而伤害他们的人对他们非常重要,因此,他们再也不敢使自己暴露于攻击之下,再次受伤。他们总是把自己的防守进行得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防止受到进一步排斥和痛苦,他们率先发起攻击。由此,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把那些爱他们的人、能够帮助他们的人赶得远远的。
近日里,日间电视脱口秀节目经常采用的一个话题,就是青少年如何“不服管”,比如十几岁孩子诅咒人、虐待父母、逃学、酗酒、吸食毒品、进行性滥交甚至从商店里偷东西、偷汽车。
节目主持人和家长会把这些不服管的青少年交给类似于军事化管理的“青少年新兵训练中心”的负责人,后者会强行把这些青少年带走,并送到“新兵训练中心”。数周后他们回来时,许多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做法都备受争议,然而却有大量证据证明这样做在多数情况下都取得了积极的、长期的效果。如果这样做真管用,那么为什么会管用?即使在很小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就在自己的情感疤痕组织上堆积了一层又一层伤疤,从而使他们的自我意象把自己的支配权完全交给了自动失败机制的消极情感,这其中包括把好斗性和攻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你肯定听说过这样的老话“绝望的环境中有亡命的办法”。这些通过训练中心干涉失足青少年的做法是绝望的、黔驴技穷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做法是锋利无比的情感手术刀。要想切掉这些自我意象中所有坚硬的、起保护作用的疤痕组织,需要这些苛刻的、对抗性的手段。
提示: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是情感严重受伤、自我意象特别不健康以及自动失败机制释放、失控的表现。
仔细想想你自己所有习惯性或重复性的行为以及人生经历。你有没有